2022年7月17日

隨筆-名相-八相成道※


多年前參訪過日本奈良藥師寺(註1)。

去的理由是,日本某一女子團體曾在那辦過演唱會,查資料才發覺,
玄奘大師的部分舍利安放在此寺,便安排行程前去,真的是這樣...

我記得去參拜玄奘舍利塔的年份早於 2015年,
藥師寺並沒有開放參觀:影片中的「釈迦八相像」。
「釋迦八相」即中國佛教常言的「八相成道」。不過,它外圍寺牆有畫。

關於「八相成道」,《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解說:
 指佛陀一代的化儀,亦即其一生之生命歷程中的重大事蹟。
 又稱八相作佛、八相示現、釋迦八相,略稱八相。

 所謂八相,有小乘八相說、大乘八相說兩種。
 前者即《四教義》卷七所說︰
 下天、託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入涅槃,一般皆以此說為依準。
 後者即《大乘起信論》所說︰
 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

 前後說之別,在於後者有住胎無降魔。
 按八相說始自無著世親時代,而後一說則可能源自我國。

得再稍微解釋,在漢傳佛教(包含日本),看到的「八相圖」是後者:
「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
應該是中國佛教自己的觀點,僅此一套。
我從前聽師父講有「住胎」的原因是一生補處菩薩,可住於事事無礙法界而說法;
沒「降魔」的原因是,魔就自己(貪嗔癡),降魔就是降伏自己。

在南傳佛教,看到的「八相圖」是前者:
「下天、託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入涅槃」。
而且,還有四相圖(註2):降生、成道、說法、涅槃。

藏傳佛教,則多是十二相圖(註3):
(1)兜率說法 (2)乘象入胎 (3)樹下降生 (4)太子習藝 (5)宫中娱樂 (6)遊觀四門
(7)削髮出家(8)山中苦行 (9)降服諸魔 (10)証菩提覺 (11)廣轉法輪 (12)双林入滅。


--------------------------------------------------------------------------------------------------------------
1. 北傳佛教八相圖: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
2. 南傳佛教八相圖:下天、託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入涅槃。
 以及四相圖:降生、成道、說法、涅槃。
3. 藏傳佛教十二相圖:
 (1)兜率說法 (2)乘象入胎 (3)樹下降生 (4)太子習藝 (5)宫中娱樂 (6)遊觀四門
 (7)削髮出家(8)山中苦行 (9)降服諸魔 (10)証菩提覺 (11)廣轉法輪 (12)双林入滅。
--------------------------------------------------------------------------------------------------------------

当初、東塔・西塔の初層内部には釈迦八相(釈迦の生涯の8つの主要な出来事)を表した塑像群が安置されていたが、
現在は塑像の断片や木心が別途保管されるのみである。


四相圖通常以佛陀四大事作為主題,
分別為降生、成道、說法、涅槃,常見於南傳佛教。
八相圖在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則略有區別,

南傳八相圖在四大事外增添了菩薩降世、乘象入胎、降伏群魔以及逾城出家,
北傳八相圖與南傳佛教略異,沒有降伏群魔,增加了住胎說法。

藏傳佛教則多依彌勒菩薩的《寶性論》,將佛陀一生分為十二個階段,
分別為兜率說法、乘象入胎、樹下降生、太子習藝、宮中娛樂、遊觀四門、削髮出家、
山中苦行、降伏諸魔、證菩提覺、廣轉法輪、雙林入滅,大抵是擴充成道之前的事蹟。


藏傳佛教多以十二相為準,包括:
(1)兜率說法 (2)乘象入胎 (3)樹下降生 (4)太子習藝 (5)宫中娱樂 (6)遊觀四門
(7) 削髮出家(8)山中苦行 (9)降服諸魔 (10)証菩提覺 (11)廣轉法輪 (12)双林入滅。


2022年7月16日

隨筆-般若部經-T08n0251《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承襲原始佛教之要點※

經文:T08n0251《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即《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的心要(最精鍊的總結)。
觀其內容,亦有原始佛教教典結集的法要。
換言之,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一脈相承,聲聞乘,菩菩薩無有差別。

最初的經藏分成三部分,修多羅、祇夜、記說。
若要再細分,可參閱中是獅子吼站最原始教典-雜阿含經的註解之目錄(註1)。

而修多羅中有:
(1)五陰(五蘊:色受想行識);
(2)六入(六處:眼耳鼻舌身意,緣六塵、生六識);
(3)雜因(十二支(因)緣起:無明,行....生老、死);
(4)道品(四諦法,道諦中有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

對比《心經》,大乘法中甚深的"般若波羅蜜多"等於修學:
(1)五陰:照見五蘊皆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2)六入: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3)雜因: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
(4)道品:無苦集滅道。

也就是,立基於同一套學程中,體會到大乘一切法畢竟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2022年7月15日

隨筆-本緣部經-T03n190《佛本行集經》卷32:佛陀成道時的那幾天※

經文:
T03n190《佛本行集經》卷32<梵天勸請品第三十六>


-----------------------------------------------------------------------------------------------------------------------
讀到一篇印度遊記(註1),
旅遊地點是「菩提迦耶」:佛陀成道的那棵菩提樹所在地,以及「七週聖地」。
作者因而說了佛陀七日成道及成道後的六七天,
合計這七七四十九天內,佛陀在菩提樹下或其周圍作了哪些事。
我是挺驚奇的,竟有這麼細的紀錄?搜尋佛經,真有!

《佛本行集經》卷32有記述某一個法師說的那時段的8週事,
經文連結如上,網路有已整理排版的文章(註2)。然而,其內容與遊記所說相去甚鉅。

時間段

《佛本行集經》所記事蹟

一七(第一週)

諦心而在菩提樹下

二七(第二週)

漸次移在不瞬眼塔(不瞬眼塔是一座塔的名字)

三七(第三週)

是時帝梨富娑,并跋梨迦,二商主等,從迦浮吒城發,漸至佛所,至佛所已,乃至略說,圍遶三匝,從佛而行

四七(第四週)

詣難提迦村主之家其善生女聞佛語已,白言:『世尊!如世尊教,我不敢違。』即受三歸并及五戒。

五七(第五週)

安庠漸至斯耶那耶婆羅門家彼婆羅門,聞佛言已,如佛所教,而受三歸乃至五戒。

六七(第六週)

漸漸行詣斯耶那耶親里眷屬四姊妹邊。聞佛語已,即白佛言:『如世尊教,我等不違。』即便共受三歸五戒

七七(第七週)

安庠漸至羊子所種尼拘陀樹是時(放牛)婦人,隨佛教受三歸五戒

八七(第八週)

忽有諂曲求過一婆羅門,來詣佛所世尊作如是念:『我所證法,此法甚深,難見難知


於是,我再依據「七週聖地」尋找相關資料。
其中有一個是,中台禪寺的156期月刊(註3)寫:
 依巴利文經典記載,釋迦牟尼佛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後,
 分別在七個地點,各花七天禪坐和經行,經四十九日才動身前往鹿野苑度化五比丘。
可是,我查不著是哪一巴利文佛典,或許是我個人不熟悉的緣故。

另外有兩個是旅遊介紹(一遊記、一旅行社廣告,註4),
他們介紹「七週聖地」,是引用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卷8內文(簡稱《西域記》,註5),
不免讓我感覺,《西域記》是否才是真正出處阿?
畢竟,正如某一文章(註6)所述,近代能挖掘到菩提迦耶,是藉力《西域記》:
 13世紀之後的六百年當中,佛教的一切從菩提伽耶地表上徹底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當地印度教的Giri支派所興建的寺廟建築,也一直都有印度教徒過來朝聖。
 直到六百多年之後,於1818年印度被英國殖民統治時期,
 Alexander Cunningham根據玄奘之《大唐西域記》及其他留下來的史料,
 從1880年開始率領考古隊挖掘大菩提寺並加以復元。
 印度政府獨立之後,又陸續整修才有了今日的面貌,
 而在2002年被聯合國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普遍而言,除了第一週佛陀成道,比較多人有共識外,其他週,蠻多不同意見。
比如說:佛陀是何時間點講述《華嚴經》。
有的說第三週,如《法華經》方便品:
我始坐道場 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 思惟如是事」;
有的說第二週,
(註7)。如《佛說十地經》卷1: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成道未久,第二七日,住於他化自在天中,
 自在天王宮摩尼寶藏殿,與大菩薩無量眾俱。

而我感到有趣的時間點是七七日。
有人認為菩提樹下的佛陀是第七週才證道(註8),而非第一週。
另有人認為,第七週是佛陀開始對人弘法(註9)。

我未曾料想到這麼一個小「題目」竟如此大的分歧。



-------------------------------------------------------------------------------------------------------------------------
《佛本行集經》有紀載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時前後數天發生的事情。
-------------------------------------------------------------------------------------------------------------------------

悉達多太子在此座中,坐到第六天時,夜睹東方明星,不久即證悟菩提,
一證悟就說:「眾生皆有佛性,只是妄想、執著耳。」
我們也有佛性,為什麼會在三界裡面輪迴?
是因為起了妄想、執著為真,起了念以為是我,也就沒有辦法解脫。
[這一段我敢肯定,有錯誤,後面的,聞所未聞,故而查資料]




之後,參訪摩訶菩提大塔旁的不丹寺與日本寺,並朝禮「七週聖地」。
依巴利文經典記載,釋迦牟尼佛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後,
分別在七個地點,各花七天禪坐和經行,經四十九日才動身前往鹿野苑度化五比丘。
七個聖地位於大塔週邊,大眾一一參禮。
[參考資料:菩提樹在佛教意象之研究-以印度菩提伽耶為中心的論文簡介及引用文獻]


註4:
○(初七日)「大唐西域記」卷八對於菩提樹周圍環境的記載︰
 「前正覺山(佛陀苦行之山)西南行十四五里,至菩提樹。周垣疊磚,崇峻險固。
 東西長,南北狹,週五百餘步。奇樹名花,連陰接影;細沙異草,彌漫緣被。
 正門東闢,對尼連禪河,南門接大花池,西阨險固,北門通大伽藍。
 垣內地聖跡相鄰,或窣堵波,或復精舍,
 南贍部洲諸國君王、大臣、豪族、欽承遺教,建以記焉。」
○(二七)根據大唐西域記卷八記載: 
 無厭精舍在散步牆基以北。
    如來為了報答菩提樹的恩惠,在這裡觀望菩提樹,七天內目不轉睛。
○(三七)根據大唐西域記卷八記載:
 該步道在菩提樹的北面是佛散步的地方。
 在東西之間十多步的距離內往來行走,留下了十八處奇異花紋,
 後人在這裡用磚疊起一座3尺多高的牆基。據說這座標誌聖跡的牆基能顯示人壽長短,
 先發一個誠願,然後去測量,數目便會隨發願者的壽命長短而有不同。
○(四七)根據大唐西域記卷八記載:
 從菩提樹往西不遠的大精舍中有尊黃銅佛像,以稀世珍寶裝飾著。
 佛像向東而立,前面有塊青石,石上有奇異的紋路和色彩。
 如來剛成佛時,大梵王為祂修七寶堂,天帝釋建起七寶座,
 佛坐在七寶座上禪定七天,從祂身體中發出紅、白、黃、藍、橘紅色等五種光芒,
 照映著菩提樹。如今珍寶已變成了石頭。
○(六七)根據大唐西域記卷八記載:該池位於菩提樹牆南門外,
 池水清澈味道甜美,龍池西岸有間精舍。
○(七七)根據大唐西域記卷八記載:
 佛在樹下禪定,七天後才起身。有兩位商主經過林外,
 林神告訴他們釋迦族太子在這林中修得正果,
 但已有四十九天未進食,奉食的人將會得到很大好處。
 於是兩位商主便把路上充飢的米糕和蜂蜜獻給如來,如來欣然接受。

    [內容與上相同]






註7:
○「三七日說法」,是天台宗人根據《法華經》經文:
「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而來。

○唐代華嚴宗大盛,他們則根據世親造、菩提流支等譯的《十地經論》之經文:
「經曰:『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成道未久,第二七日在他化自在天中,
 自在天王宮摩尼寶藏殿,與大菩薩眾俱……』」判定,
 《華嚴經》是在佛悟道後「二七日」(第二個星期)說的。
 (按,「婆伽婆」即「佛」,或名「薄伽梵」)

 這個「經曰」指的是《華嚴經》,
 我們可在唐代由尸羅達摩所譯的《佛說十地經》看見相似的內容: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成道未久,
 第二七日住於他化自在天中、自在天王宮摩尼寶藏殿,與大菩薩無量眾俱。」
 《佛說十地經》是華嚴系列經典之一,確實讓人找到了「二七日說法」的證據。

2. 五時說法的偈語: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
[第三週]

佛陀成道後,他的煩惱已經斷除,經三七日,心中思惟忖度著:
是自個兒入涅槃還是度化眾生?這時梵天知曉佛陀的想法,
於是請佛陀住世,弘傳佛陀所證悟的真理,以利樂今後芸芸眾生。


註8:
 根據佛教經典記載,佛陀為了悟道而苦行了6年,
 但並沒有因此而得到生死解脫去除苦因,
 於是接受了牧牛女乳糜(加了牛奶的米粥)的供養,
 而後來到伽耶山的一顆菩提樹下,發願不證正覺,不離此座。
 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苦思,終悟得正道,破除一切執著斷盡煩惱

相傳釋迦世尊,在菩提樹下的金剛座上,禪修七七四十九日,即便開悟成道
成道之後的初七日中,一邊享受解脫之樂,
同時思惟,應該以何種方式的善巧方便,向眾生宣說佛法。


註9:
成佛之後,七七四十九天沒有講經說法,
大梵天王和帝釋天兩個知道了佛沒有講經說法的原因之後
(佛沒有講經說法的原因就是沒人求法,法一定要求),
他們兩個代表眾生去向佛祖釋迦牟尼佛請法、求法。

依照有關世尊「轉法輪」(dharma-cakra)的記載,
世尊成道後,七七日(即七週)在菩提樹下入深三昧享受解脫法樂的時候,
兩個商人兄弟──帝履富婆(Tapu.sa)與婆履(Bhallika)路過,
他們供養世尊,世尊為他們宣說一些人生的道理。
這無疑是世尊成道後第一次宣說道理,
然而,由於對象是在家的商人,內容也不是深奧的哲理,因此這並不被視一次重要的說法。



2022年7月14日

隨筆-阿含部經-T01n0026《中阿含》卷56:要不解坐,至得漏盡※


----------------------------------------------------------------------------------------------------------
年少時讀的佛陀傳,書中佛陀將在菩提樹下禪坐時曾作誓言:「若不成正覺,終不起此座」。
出處是哪裡?

若要從四阿含經中覓(註1),可讀《中阿含》卷56的204經:
    要不解坐,至得漏盡,我便不解坐,至得漏盡。
白話:
我就坐下不起身(不解坐),直至漏盡為止。因此,我就如此坐下不起身,至得漏盡。

別處亦有明白講出佛陀是七天後證道,如:《雜阿含經》369經(註2):
詣菩提樹下,敷草為座,結跏趺坐,端坐正念。一坐七日,於十二緣起逆順觀察...」,
這裡的關鍵在「順逆觀察緣起法」,絕不是什麼夜睹明星而悟道,
寫"明星"是為了顯示那是夜晚,與覺悟無關,為此,我從前還特別寫文章說這事。


此外,我找到蠻多經論(註3)有寫佛陀這勇猛心的誓言。
比如本緣部《佛本行集經》卷27<向菩提樹品>:
 發於如是弘誓之願:
 『我坐此處,一切諸漏若不除盡,若一切心不得解脫,我終不從此坐而起。』
 有偈說言: 
 「『菩薩樹下加趺坐,如以大蛇自纏身, 發於如是弘誓心,事若不成不起坐。』...

又如,《大智度論》卷3:
 於尼連禪水中洗浴已,至菩提樹下,坐金剛座而自誓言:
 「要不破此結加趺坐,成一切智;不得一切智,終不起也。」...

佛陀這番精勤堅毅的決心,不知道現在流行的「佛系」是據何而說呢?
更何況,佛陀還真實成道了。



-----------------------------------------------------------------------------------------------------------




註3:
佛陀與菩提樹
 淨居天眾標示菩提樹王,佛陀澡浴後步行至菩提樹下,誓言不成正覺、不起此座。
 菩提樹神及諸天眾擁護佛陀,佛陀摧破魔軍乃至證道。
 記載過去七佛及世尊之成道過程、成道樹、及大弟子。
 佛成道後,魔騙佛的俗家父親說佛陀已死,
 然菩提樹神瑞應告知佛陀已成道,照破魔之謠言。

2. 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二節 釋尊略傳
「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是身,終不起此座」
 《方廣大莊嚴經》卷八(大正三‧五八八上)


2022年7月12日

戒律議題_《八十部律》和《十誦律》的關聯※

八十誦律,中國佛教傳統的講法(註1),如《行宗記》(註2)言:
 戒本疏‧解今題目:
 「...三﹑時接利機,各體權實。雖聞異制,不相是非。故但通為八十誦律大毗尼藏。」
 行宗記釋云:
 「...非唯佛世;滅後百年,尚無乖異。八十誦者,即根本部,波離結集;
  一夏九旬八十番誦,故以為號。」

其白話大致為:
對於律藏戒本的種種差別,
戒本的注疏云:
「...第三,因為接引眾生、利益不同根器,有權宜和實質根本之戒律制度。
 雖聽起來相異,卻莫需評論孰是孰非。
 它們本來只源自一個根源:"八十誦律"之律藏。」
行宗記釋云:
「不是只有佛在世時,佛滅度後一百年,所有僧團戒律仍然沒有差異。
 八十誦律,便是最根本(原始)那部,佛陀滅度當年,由優波離尊者主持結集,
 於一個夏天九十天,經八十次反覆誦出,故而得名為"八十"誦律。」

要點有二,
一. 《八十誦律》是最早的戒律;
二.
《八十誦律》的「八十」,是由於八十次誦出,才這麼命名。


然而,傳進中國戒本中,沒有名作《八十誦律》的戒本,而有相仿名稱的《十誦律》,
它是「說一切有部(薩婆多部)」的戒本,翻譯成中文之經過,可謂一波三折。
弘始六年(西元404年)十月十七日起,於長安,弗若多羅由記憶誦出《十誦律》梵文,
鳩摩羅什譯為漢文,才完成三分之二,弗若多羅入滅,於是中斷。

隔年(西元405年),西域的曇摩流支攜帶《十誦律》梵文文本來到中國,
廬山慧遠乃寫信請他和鳩摩羅什續譯,他遂和羅什共譯此律成五十八卷。
但未及刪定,鳩摩羅什入滅了。
鳩摩羅什臨終時曾講他所譯經論三百餘卷,只有《十誦律》一部沒有來得及刪除繁文,
但保存了原來的語義,不會有什麼錯誤,所以《十誦律》是羅什自己認為契合原本的譯作。

後來,同是來自西域的卑摩羅叉,在羅什逝世後,在壽春石澗寺講《十誦律》,
又補譯出《善誦毗尼序》(或稱《毗尼誦》)三卷,合羅什所譯共成六十一卷,
便是今日所見《十誦律》完本。


而《八十誦律》和《十誦律》,二者是存有關聯性的。
龍樹菩薩著作《大智度論》卷100對二者的描述:
「毘尼」名「比丘作罪,佛結戒:應行是、不應行是,作是事得是罪」。略說有八十部。
 亦有二分:
 一者、摩偷羅國毘尼,含阿波陀那、本生,有八十部;
 二者、罽賓國毘尼,除却本生、阿波陀那,但取要用作十部。

其白話大致為:
什麼是毘尼(戒律的目的)「....」,大略有八十誦(誦跟部,同一個意思)。
跟經一樣可以區分為二,
一個是流行於「摩偷羅國」的版本,含譬喻、本生部分的《八十誦律》;
另一個是流行於「罽賓國」的版本,不含譬喻、本生部分的《十誦律》。

 名稱

  含譬喻、本生?

 流行區

 八十誦律

 YES

 摩偷羅國

 十誦律

 NO

 罽賓國


除此外,還可讀《出三藏記集》卷三〈新集律來漢地四部序錄〉(註3)對二者的說法,
直譯白話:
「律文本有八十誦,大迦葉傳承以後至第五師憂波掘始刪為十誦,
 這是以十誦為八十誦的略本。」
簡單歸納,《十誦律》是《八十誦律》的略本
以上是古來的「傳說」。


***** 
佛陀入滅後,第一次七葉窟結集的經與律,
全憑記誦,口耳相傳,無本可寫,如此流傳好多年。
假如"《八十誦律》"是最早的版本,沒人敢保證它一定有文字本。

《十誦律》,前文有提,它是「說一切有部」的戒本。
而傳入中國,還有一系列「根本說一切有部」的戒本,統稱《根有律》吧。
「根本說一切有部」是從「說一切有部」分裂出去的部派。
《根有律》好像咸是唐朝義淨法師所譯,有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五十卷(702年譯),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尼毗奈耶》二十卷(710年譯)、
《根本說一切有部出家事》四卷,《根本說一切有部出家事》四卷、
《隨意事》一卷、《安居事》一卷、《皮革事》二卷、《藥事》十八卷、
《羯恥那衣事》一卷、《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二十卷、
《雜事》四十卷、《尼陀那》五卷等等。
《根有律》,大體上,和《十誦律》組織內容對應得上。可知兩者同屬一系而非異部
但有缺篇,像《十誦律》犍度分中的布薩法、衣法、俱舍彌法乃至諍事法等七法,
在義淨譯《根有律》找不到。較大概率是沒翻譯完。

《十誦律》(61)

義淨翻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戒本,統稱《根有律》

比丘、比丘尼戒法

1.《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50卷(702年譯)
2.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尼毗奈耶》20卷(710年譯)

犍度法的受具足戒、自恣、安居、皮革、醫藥、迦絺那衣等法

1.《根本說一切有部出家事》4
2. 《隨意事》1
3. 《安居事》1
4.  《皮革事》2
5. 《藥事》18
6. 《羯恥那衣事》1

雜誦中調達事、雜法和增一法的前半

1.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20
2. 《雜事》40
3. 《尼陀那》5

犍度分中的布薩法、衣法、俱舍彌法乃至諍事法等七法


更重要的是,《根有律》比《十誦律》繁廣,而且多載《十誦律》所無的本生因緣等事
這是否讓你想起前文《大智度論》卷100那一段,
而作是念:《根有律》是《八十誦律》嗎?
可是又感覺奇怪,
「說一切有部」先於「根本說一切有部」,《十誦律》勢必早於《根有律》吧!


《大智度論》所舉最原始戒律《八十誦律》之次第,即卷2說:
憂波利結集毗尼法藏,以二五○戒義作三部(《十誦律》初、二、三誦)、
七法(四誦)、八法(五誦)、比丘尼毗尼(七誦)、增一(八誦)、
憂波利問(九誦)、雜部(六誦)、善部(十誦),
此次第與《根有律》的次第不合,卻和《十誦律》相同。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註3)還舉出其他佐證,如傳布教區等等,我無法一一條列。
總之,它說現存的《十誦律》才最早的戒律版本
也許有更早之前的「原(戒)本」(不一定要叫它《八十誦律》),只是不存在文字版或已佚失。
而這個「原本」,是作為《十誦律》和《根有律》的原型依據。


《大智度論》卷100的《八十誦律》,講的其實是《根有律》(註4)沒錯。
「說一切有部」分化二部律:
《十誦律》和《根有律》,現代研究推斷是因為適應流傳區域之說法方便,而有廣略之別。
換言之,《根有律》之所以廣增本生因緣而成《八十誦律》,是因地制宜、因人之故。
(1)所謂「優婆離重複了八十次誦出」,純屬想像誤解之辭。
並且,(2)說《八十誦律》省略了譬喻、本生而成為《十誦律》,
這是《大智度論》成書時代的一種傳說。
就如同傳言《小品般若》是從《大品般若》抄出來的,
而事實上卻是先有《小品》,而後有《大品》的增補。
最後,再重複一遍,《十誦律》和《根有律》是同一依據,是由於傳播流通而變化成不同。



----------------------------------------------------------------------------------------------------------------
古來傳說:
(1) 《八十誦律》是最早的戒律;
(2)《八十誦律》的「八十」,是由於八十次誦出,才這麼命名。
(3) 《十誦律》是《八十誦律》的略本。
考據是:
(1)現存最早的戒本是《十誦律》。
(2)《大智度論》等書說的《八十誦律》,是義淨翻譯的「根本說一切有部」一系列戒律。
   和《十誦律》同一起源。比《十誦律》廣說,是為適應流行教區。
(3)八十次誦出,純屬想像誤解之辭。
(4)《十誦律》是《八十誦律》的略本,是《大智度論》成書時的傳說,非事實。
----------------------------------------------------------------------------------------------------------------

註1:一行佛教辭典:八十部律
根本之律藏也,如來滅後結集三藏之時,優婆離比丘於一夏九旬之間,
八十番誦出之,故名八十誦律。
至其後四分律五分律等諸律,由此分立,此根本律遂世無存者。
戒疏上曰:「時接利機,各體權實。雖聞異制,不相是非。故但通為八十誦律,大毘尼藏。」
同行宗記一上曰:「八十誦者即根本部,波離結集一夏九旬八十番誦,故以為號。」
又「根本部波離一夏誦出,逐座為目。」


註2:
1.[X39n0714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

2. 佛門:律藏教本無分


註3:
1. 一行佛教辭典:十誦律
義淨譯律文(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五十卷(702年譯)
和《根本說一切有部苾尼毗奈耶》二十卷(710年譯))比《十誦律》繁廣,
而且多載《十誦律》所無的本生因緣等事。

關於此點,《大智度論》卷二說憂波利結集毗尼法藏,
以二五○戒義作三部(《十誦律》初、二、三誦)、七法(四誦)、八法(五誦)、
比丘尼毗尼(七誦)、增一(八誦)、憂波利問(九誦)、雜部(六誦)、善部(十誦),
內容大綱和《十誦律》相同。

又據《出三藏記集》卷三〈新集律來漢地四部序錄〉說,
律文本有八十誦,大迦葉傳承以後至第五師憂波掘始刪為十誦,這是以十誦為八十誦的略本。
又,《大智度論》卷一百說,毗尼有八十部,也分二種,
第一是摩偷羅國所行的毗尼,包括阿波那(譬喻)、本生,有八十部;
第二是罽賓國毗尼,除卻本生、阿波那,但取要用者為十部。
由此看來,義淨譯本與摩偷羅國所行廣釋相合(有譬喻、本生),
而羅什譯的《十誦律》與罽賓的「取要用者」相當,
它之名為十誦當是依此分部標目的,
這由各誦間長短相差極大(極少四卷、極多八卷)可以推知。

《十誦律》較現行的根本說一切有部各律更為原始,這由原始佛教的流傳狀況也可加以推定。
罽賓本為阿難弟子末田地傳教之地。
末田地同門舍那婆私則傳教於摩偷羅,舍那婆私的弟子優波笈多也畢生傳教於該地。
優波笈多既曾刪訂舊律,以後摩偷羅國的大天又以五事引起僧伽中的諍論,
上座僧徒盡遷罽賓,這應當是《十誦律》流傳罽賓的原因。
由此也足證《十誦律》為現行較古的一部廣律。

此律在古代本為口口相傳,西元402年法顯在南亞次大陸北部求戒律時,
各地的戒律仍然是「師師口傳,無本可寫」。

同時弗若多羅來長安和鳩摩羅什共譯《十誦律》時,由翻譯的情況看來,可知也未有原本。

2. [T55n21451《出三藏記集》卷3]
○佛泥洹後。大迦葉集諸羅漢。於王舍城安居。命優波離出律。八萬法藏有八十誦。
初大迦葉任持。第二阿難。第三末田地。第四舍那波提。第五優波掘。
至百一十餘年傳授不異。
一百一十餘年後。阿育王出世。初大邪見。毀壞佛法焚燒經書。僧眾星散。故八十誦灰滅。

○昔大迦葉具持法藏。次傳阿難。至于第五師優波掘。本有八十誦。
優波掘以後世鈍根不能具受故。刪為十誦。以誦為名。



註4: 厚觀《大智度論講義(七)Ev2》.pdf 註解223
1. 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p.76-77:
龍樹所說的《八十部律》,次第與《十誦律》相合,
而與《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簡稱《根有律》)的次第不合。
《根有律》是否就是《八十部律》呢?
現存的《根有律》,漢譯的不完全,西藏譯本也是不完全的。
而西藏所傳《根有律》的組織,是晚期的新組織;
在漢譯《根有律》的論書中,可以明白的看出,
《根有律》的組織,是近於《十誦律》的(如本書第六章說)。
《根有律》就是《八十部律》,與《十誦律》為同一原本,只是流傳不同而有所變化。
起初,《十誦律》從摩偷羅而傳入罽賓──健陀羅、烏仗那一帶,為舊阿毘達磨論師所承用。
如《十誦律》說的結集論藏,為「若人五怖、五罪、五怨、五滅……」,
與《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學處品〉相合(《十誦律》卷 60(大正23,449a),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 1(大正 26,453c))。

其後,《根有律》又從摩偷羅傳到北方,為迦濕彌羅阿毘達磨「毘婆沙師」所承用。
例如《大毘婆沙論》解說「譬喻」為「如大涅槃持律者說」(《大毘婆沙論》卷 126(大正 27,660a))。
所說大涅槃譬喻,
出於《根有律雜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 35-39(大正 24,382c-402c))。
又如《順正理論》,
說結集論藏為「摩呾理迦」(《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 1(大正 29,330b));
也與《根有律雜事》相合(《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 40(大正 24,408b))。
流行於北方的說一切有部,源遠流長,化區極廣,隨時隨地而有多少不同。
這二部廣律,不全為廣略的差別,實為同一原典而流傳不同。

2. 印順法師,《永光集》,pp.75-76:
《大智度論》所說的二部律,並無古傳定本與有部縮本的差別。
所謂「優婆離重複了八十次誦出」,純屬想像誤解之辭。
其實二部律,只是說一切有部律之分化為二:一、「八十部律」;二、《十誦律》。
「部」與「誦」是相通的,如「八十部」就是「八十誦」,「十部」就是十誦。
說一切有部,是西方上座部系,
從摩偷羅而向北方罽賓──烏仗那、犍陀羅一帶發展而成的部派。
摩偷羅傳來的《十誦律》,是有部中舊阿毘達磨師、犍陀羅所承用的。
阿毘達磨的主流,迦濕彌羅系之鞞婆沙師所用的律典,也是從摩偷羅傳來的,
但含攝了多少本生、譬喻、因緣,也就是稱為「八十部律」或
「摩偷羅國毘尼」的《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

3. 印順法師,《永光集》,p.78:
《大智度論》以為從「八十部律」省略了譬喻、本生而成為《十誦律》,
這是《大智度論》成立時代的一種傳說。
如我國古代,也一向傳說《小品般若》是從《大品般若》抄出來的,
而事實上卻是先有《小品》,而後有《大品》的增補。
所以《大智度論》的說法,也只是隨順當時的傳說而已,難免與事實會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