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日

名相-四種涅槃

「四種涅槃」,我覺得它在傳達一種精神而已,不見得要記。

此說出自法相宗(或稱 唯識學,大乘佛教的一支)。
我是從(高雄)文殊講堂編的《十四講表》講義裡學到的,
它在第一講表,頁碼是5。































一,自性涅槃,是指人人都具備能達到涅槃,本有的自性清淨。
不過既然它屬於唯識的說法,我覺得"一闡提",
例如殺父殺母、五逆罪之人有沒有自性涅槃,會是個有趣的討論。

二,有餘涅槃,無餘涅槃,
最簡單的分法是:證四果阿羅漢的人,
現在還有色身,人世間的說法是"還沒死亡",就是有餘涅槃,
反之,便是無餘涅槃。

三,不住涅槃
這就是大乘佛教特有的慈悲精神。明明可以斷煩惱不受後有,可是不斷,
照宏印法師的講法:「留下可控制的煩惱。」,目的就是長留人間,廣度眾生。
所以就是「大智不住生死。」,
智慧足以不被煩惱所牽引發(惡)業,而生生死死輪迴不已;
而且「大悲不住涅槃。」,
雖有斷煩惱的智慧,但心懷慈悲,不盡除它們,
留於世間,度化芸芸蒼生。

彌勒菩薩的「不斷(盡)煩惱,不修(深)禪定」,也是意趣在此。


詳細的部分,可以參考維基文庫佛學大辭典:四種涅槃
與上面所述(我所學)意思相去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