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7日

阿含部經_雜阿含200經:佛陀教羅睺羅

陳亢(孔子弟子)問伯魚(孔子的兒子):
「老師有沒有給你特別的指導?(有別我們的)」
 
伯魚說:
「沒有吧。教導的都跟你們都一樣吧。
 一次他一個人站在庭院,我快步經過。
 他問我:『學詩經嗎?』
 我說:『沒有。』
 他說:『不學詩經,便無法在朝廷或外交場合與人應對。』
 我就回去學詩。
 一次他又一個人站在庭院,我快步經過。
 他問我:『學禮了嗎?』
 我說:『沒有。』
 他說:『不學禮,無法在朝廷社會上立足。』
 我就回去學禮,就聽過這兩次。」
 
陳亢回去高興的說:
「我今天問了一件事,卻得到三個收穫:
 知道了詩的作用,知道了禮的作用,
 也知道君子並不偏愛自己的兒子。」

 
這出自《論語》的<季氏>(註1),孔子如何教子的故事。
 
 
而在佛經也記載佛陀如何教羅睺羅(註2,佛陀俗家時的兒子),
這裡必須要點明一點,出家後只有師生關係,沒有「父子有親」。

首先,羅睺羅出家時,
佛陀讓他以舍利弗為和尚(親教師),目犍連為阿闍梨(軌範師)。
 
接著,雜阿含200經是這樣描述著
佛陀如何指導羅睺羅修行的(註3,節要翻譯):
羅睺羅說:
「希望世尊您能為我演說妙法,我聽聞妙法後,
 將獨自在一僻靜之處,專心思考,不放逸懈怠;……
 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觀察羅睺羅的心解脫智慧,知道他仍未成熟說:
「你曾拿五受陰(即色、受、想、行、識受陰)去教導人了沒?」
 
羅睺羅回答佛陀說:「沒有,世尊!」
 
佛陀告訴羅睺羅說:「你應當為人演說五受陰的道理。」
 
羅睺羅受到佛陀教導後,就在一段期間為人演說五受陰的道理。
等演說完後,他回到佛陀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
稟告佛陀說:
「世尊啊!我已經為人演說過五受陰的道理了,
 希望世尊您能為我演說妙法,我聽聞妙法後,
 將獨自在一僻靜之處,專心思考,不放逸懈怠;……
 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以下跟上面對話類似,
羅睺羅教人回來後,又問一樣問題,
佛陀見他仍未開悟,問他:「曾為人演說過眼等六入處的道理嗎?」
羅睺羅答佛陀說:「沒有」
佛陀告訴羅睺羅說:「你應當為人演說六入處的道理。」
....
羅睺羅教人回來後,還是問相同問題,
佛陀見他未開悟,問他:「曾為人演說過因緣法嗎?」
羅睺羅答佛陀說:「沒有」
佛陀告訴羅睺羅說:「你應當為人演說因緣法的道理。」
....
羅睺羅教人回來後,仍是問同一問題,
佛陀見其未開悟,說:
「你應當對前面所說的各種妙法,
 獨自在一靜處,專心思考,觀察它的道理。」

  
羅睺羅聽佛陀教誨,獨自在一靜處,專心思考,觀察它的道理,
因而斷除煩惱,成熟心解脫智慧。
 
 
跟孔子一樣,佛陀對待他兒子,教導的內容仍是與其他弟子一樣,
觀察五蘊、六處、因緣,並且「教導別人」,並進而自己深入實踐。

給我的啟示是,懂得道理,
還需有能力講給人聽,解釋得令人理解,
如果別人有疑惑,也能回答問題(檢視自己),那才說是"瞭達"了。
不再僅是拾人牙慧,進而實踐:得定、觀慧,
方可觸證到真實相,貪嗔癡永斷吧。
 
 
 
---------------------------
註1. 南一書局連結

註2.
(1)維基百科:羅侯羅
(2).中文百科在線:羅侯羅

(2)張西鎮《雜阿含經白話譯解》第二冊 Page 214

2015年11月3日

文藝_若見他人死

有首偈這麼說:
若見他人死,我心急如火,不是憂他人,看看輪到我。」
或作:「若見他人死,我心急如火,不是傷他人,眼看輪到我。」
兩者一、兩字出入,意思皆同,且此偈相當白話,毋須譯白。
目前查來,沒在大正藏覓到出處,應該僅止於坊間佛教徒流傳。


說這句偈之人,有悟性,
看見別人往生,領悟到自己也有無常的一天。
雖然,它並沒講這讓他戒慎多久,或之後是否遇多而麻木,
但總歸說有警覺,是件好事。

這首,讓我想到我從前寫的一篇文章<修行隨筆-樹葉>,
人就是涉及到"我、我所"之無常,才會驚恐世間無常。
能進一步體悟,無常故苦,苦故空、無我,方是真正完成佛教的修行。
否則,怕雖怕,沒做任何舉動,活在想像未來的壞空裡,仍是不如實見。

2015年10月8日

正聞-【佛法是救世之光2】傳道法師講:佛為救護我們而來+

參考文章:二、佛為救護我們而來
參考影音:
1. 佛法是救世之光 3
2. 佛法是救世之光 4
3. 佛法是救世之光 5
4. 佛法是救世之光 6


這篇文章的重點是,
一.佛陀誕生於五濁惡世,是為了救護我們。
二.為什麼佛陀能救護我們?
三.佛陀的慈悲與其他人、其他宗教有何不同?
四.我們應該如何接受佛陀的救護?
以下是講解的細節。

佛陀誕生到這五濁的苦惱世界,
目的即為拯救我們這些苦惱眾生,能說佛對我們沒有恩嗎?

1.佛陀本身是圓滿的成就者,有救度眾生之能力
約佛的本身說:發心修菩薩行,經過了三大阿僧祇劫,積集無邊的清淨功德...
佛陀因心理的淨化,生理的淨化,乃至外在環境的淨化,成就今日的身相莊嚴。
佛弟子應該學習身心淨化,使環境淨化(環保),社會淨化。
除去內心的貪,所謂:貪多業也多,取少業也少,萬般苦惱事,除貪一時了。

1.1佛的成就:智慧,故能救渡眾生
佛出現人間,帶給我們真理的光明,為我們指出了解脫苦痛的正確之道,
人間才有真智慧,佛對我們的恩德,能說不深重嗎?...
佛陀教導我們,真正的福,是從自己的言行而來,不是靠祈求....
不見光明,就如同盲人一樣:
出門四顧境茫茫,奇花異草別有芳,
我有一言君試聽,舊盲畢竟勝新(心)盲。


1.2佛的成就:慈悲,故能救渡眾生
●佛生人間,又帶給了我們溫暖...
不捨眾生的偉大精神,只有佛的廣大慈悲才能做到。
例子:
a.照顧出家病人,洗淨糞尿,給予湯藥(爾後制戒,不可棄病比丘)
b.耐心地教周利槃陀伽學習佛法

◎佛陀教育的根本精神有三點:
此時(重當下)、此地(關心自己的周遭)、此人(人本,盡人自己的本分)。

◎莫將佛法俗化、神化,以免變質與衰亡

1.3意念佛陀的智慧與慈悲,內心不佈畏,也遠離罪惡
●自己憶念佛的功德 、相好,自能減除心中的怖畏
佛陀的護持,就是我們懂得佛法的道理,內心就不會佈畏。
在自己的房間內,即便是黑燈瞎火,
但內心不害怕,因為知道所有的相對位置。無知、未知才會生成恐懼。

其次,幫助別人(慈悲),內心就能安寧。
主要的原因是排擠效應,同樣的時間幫人,
就不會去做其他無意義(罵人、傷害人)的事。勸別人不要煩惱,自己自然不會煩惱。


2.佛陀的慈悲
2.1佛的慈悲沒階級、沒偏私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慈是給與眾生的快樂,悲是拔除眾生的痛苦...
不受階級的限制...、沒有狹隘的偏私性...

2.2慈悲含有智慧
●佛的慈悲,是有理智配合的慈悲行,不但不違反世間的因果事理,
在佛陀的心境中,即出世間的真理也完全吻合。
佛的慈悲是平等的,
但不是信或虔誠就能得救,而是修學佛法,了解斷除煩惱的方法

◎佛的慈悲,是以智化情,以智導行

●學佛應注重如實的依法奉行,能切實的奉行佛法,
自會得到佛力的加被,一 切困難自能得到圓滿的解決。


2.3佛的慈悲如何度化眾生:教導眾生因果律
實踐慈悲、智慧才能與佛(頻率)相應,
有人會提出問題,
佛有慈悲救濟我們的能力, 為什麼我們至今還在悲哀苦痛中呢?
答:佛門廣大,難度不善之人...
佛要眾生止惡行善,但眾生偏去作惡,不信世間的因果,佛的慈悲又怎能救度他呢?
我們能在因果的定律中,作種種的善行,佛對我們自有一種不可思議的護念..
只要有一毫的可能,佛就會以因果的正行來救濟我們。

假如你是非佛教徒,只要是做因果正行,佛陀一樣會護念。
假如你是佛教徒,但言行差,佛菩薩不會護念。


2.4佛的悲智平等
佛的的慈悲,是悲智平等的;佛把感情與理智,能合成一體,不偏向任何一邊。
度眾生要自轉因果(創造因緣)


2.5佛的慈悲,著重於徹底的救濟
治標與治本,治本:了解到因果律,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

附帶而提,
法師說:長期上課比較有效,一堂兩堂的演講改不了什麼。這個我相信。
如何接受佛陀的救護,亦即報佛恩:
1. 如實觀緣起
2. 如理思維
3. 如分抉擇


2015年10月7日

瑜伽部-<大乘廣五蘊論>:色蘊有五根、五境、無表色+

學佛:大乘不共法
佛學:虛妄唯識
經典出處: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三十一冊 No. 1613《大乘廣五蘊論》
講記:大乘廣五蘊論講記
影音出處:大乘廣五蘊論第一集(共31集)


色蘊包含五根的眼、耳、鼻、舌、身,
以及五境(或五塵)的色、聲、香、味、觸一分(觸有兩分),及無表色共11種。
我認為的重點有:

其一,我們可知道色蘊與色(境、塵)不同,
色蘊的範圍遠遠大於色境, (色蘊>>色)


其二,觸有兩分,
一分是所造色,接觸"四大所造的情境",
一分是能造色,接觸"四大(種)"
假如色蘊在包含後者的觸,則11種→15種。


其三,無表色,一直是我困擾的名詞。
我對此相關的知識,向來跟戒律學的戒體相關,
戒體即是「無表色」,戒律學法師說:「防非止惡的(內心)力量」。
佛光大辭典(註1)、佛門網辭典(註2)都是這樣表示,
而《蓝吉富.中华佛教百科全书》07:無表色(註3),
前頭也是這樣說,後面附的<佛家哲學通論>提到:
創造「無表色」這名詞的目的,
是為說明「不可見的結果,不是代表沒有」,
恰好也符合西方的「人的潛在性格」(我想接近潛意識的概念)

復次,<佛家哲學通論>也提到,
把無表色歸納在色蘊,是說一切有部之所說,其他的宗派見解不同,
因此,<大乘廣五蘊論>對於「無表色」之看法,可能源自說一切有部。

寬謙法師對「無表色」的解釋為,
1. 無表色是來是口表、身表之有表色而來,比如因緣,意業...等。
2. 定境,如十遍處觀,也是無表色。
而這兩者似乎也跟我被教導的「無表色」概念沒有衝突。


其四 對應及可見(眼睛能見)
五根-眼-不可見有對
   耳-不可見有對
   鼻-不可見有對
   舌-不可見有對
   身-不可見有對

五境-色-有見有對
   聲-不可見有對
   香-不可見有對
   味-不可見有對
   觸-不可見有對
無表色:不可見不可對



-------------------
參考資料
1. 佛光大辭典:無表色
2. 佛門網:無表色
3. 《蓝吉富.中华佛教百科全书》07:無表色,  Page 4340~4341

2015年10月6日

大乘不共-《成佛之道》:菩薩行三要則:信願、慈悲、智慧而為方便

《成佛之道》這本書的第272頁說,
修菩薩行(行動)的人,並不可少的三個要素,又稱三心:
菩提心(願)、慈悲心、智慧而為方便。

菩提心,即菩提願,信願力,一方面對內,願意提升自己的內在,
少貪欲、少生氣(能控制情緒)、正確認識事物本質而不迷惑,
另一方面,對外(其實是細膩地對內降低自私、歧視)
願意布施、幫助需要幫助之人,也讓他們跟我們一樣,使環境更好。
佛弟子常說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契理契機」都有這層意涵。

慈悲心,則是指行菩薩道之布施,一切從慈悲為先導。

方便=善巧。例如寫文章不出兩件事,第一,你要說什麼;第二,你要怎麼說。
方便善巧,便是「你要怎麼說」。
宏傳佛法得基於緣起性空的空慧,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即便一樣的佛法,對不同對象,可用不同的表達。
闡述的內涵是空慧,度人手段也是本於空慧的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之方便。
所以,方便能說是智慧。
《大智度論》:「般若將 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
我們由智慧來斷除煩惱,同時也由智慧來度化眾生。

菩提心、慈悲、方便空慧,簡言之,
如《成佛之道》說:「慈悲心是動機,菩提心是志願,方便(空慧)則是做事技巧。


大乘經典處處可見一致思想,如《大般若經》說:
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首,由無所得而為方便。
如《大日經》也 大體相同說:「大菩提為因,悲為根本,以方便而至究竟。
(漢譯誤作方便 為究竟)
咸是包含智慧,慈悲,信願三種要素。這亦是所謂的學佛三要。

在印順導師另一本著作《學佛三要》裡提到經論說佛只出於人間,
即六道眾生,只有"人"成佛。
這是因為人有三特勝,勤勇勝、梵行勝、意念勝,
三種異於其他五道的卓越之處。對比上述,它們的關聯如下:

人的特勝  學佛三要  菩薩行三要  附帶:儒家思想
勤勇勝---信願----菩提心------勇
梵行勝---慈悲----慈悲心------仁
意念勝---智慧----空慧而為方便---智

覺悟者的殊勝之處,便是人之所長。



----------------------------------------------------------------------
參考資料:
1. 《成佛之道》Page 272

2015年10月5日

正聞-【佛法是救世之光】傳道法師講:大乘三系略談+

參考影片:【佛法是救世之光01】01

緣起中道  三法印   大乘三系
 時間--諸行無常印--虛妄唯識系
 空間--諸法無我印--性空假名系
 當下--涅槃寂靜印--真常唯心系

大乘佛教三個系統,按時間順序為:
性空假名系(中觀)、虛妄唯識系(唯識)、真常唯心系(如來藏)
這三系都是根源佛陀所體證的真理-緣起中道。

緣起中道可由三個面態:時間、空間、當下來觀察。
從時間觀察,可看見我們心念與外界的生滅,稱「諸行無常」,
「諸行無常」這法印所發展的系統,叫做「虛妄唯識系」。

從空間(個體)的彼此相依,世間上所有的存在,都不是單純的個體,
盡是仗因托緣,沒有單獨的自我,稱「諸法無我」,
我是指:神我,永恆的我,單獨的我,自在的我,不變的我,主宰的我...
不管是什麼,皆無有是處,沒有實在的本體。
「諸法無我」這法印開展出來的系統,叫做「性空假名系」。

從當下下手,從勝義諦出發,不再是自法住智(註1)的緣起開始,
是由"緣起性",不是由"緣起相",直接觀察不生不滅,當下證入,
這樣的發揮方式,稱「涅槃寂靜」。
「涅槃寂靜」這法印所發揚出來的系統,叫做「真常唯心系」。(性具緣起)
這已經不是真正佛教,有參雜外道思想進來,最後達到一元論。



----------------------
註1:學佛的次第: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請參考須深經

2015年10月4日

名相-擇滅無為

擇滅無為,我從前在《百法名門論》讀過,故屬於中期大乘-虛妄唯識系的思想。
我個人覺得,這名相得是對唯識學有基礎的人,才有辦法理解。
我就以網路上查到的三筆資料作說明:

1.有為無為-淨宗學院
 二、擇滅無為。「擇」是選擇;選擇放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
        「滅」是斷除煩惱。滅煩惱需修戒定慧,以智慧斷除煩惱。
        煩惱斷除,所顯真理,其作用可以教化眾生;
        雖教化而無執著,故云「無為」。
        正如世尊示現為大眾講經說法,說而無說、無說而說,入不二法門。

 三、非擇滅無為。此者不需以智慧斷煩惱。
         如惠能大師,一聽即悟,徹底放下,屬菩薩上上根性。

 它的意思是說:「擇滅」,
 「擇」就是選擇,因為慧,能明白分辨一切,以簡擇為性,所以立一個「擇」字。
 「滅」就是斷除煩惱,也就是覺悟(涅槃)的境界。
 統合起的意思是,「用智慧去抉擇,而斷除煩惱」。
 
 同理,「非擇滅」則是「不須用智慧去抉擇,而斷除煩惱(自顯覺悟)」。


 此滅有二種,以智慧之簡擇力斷滅煩惱,不令再生,謂之擇滅無為,即涅槃也。
 又不依擇力,僅由缺有為法之自生緣,而畢竟不生,謂之非擇滅無為。

 雖然是文言文,看得出來跟上面意思不同。佛學辭大致在說「緣缺不生」。


 何謂「擇滅無為」?百法直解云:「正慧簡擇,永滅煩惱,所顯真理,本不生滅,
 故名無為。」即依正確簡別決擇之能力為因,而得永斷煩惱繫縛之果,
 此果乃由斷煩惱所顯,本不生滅之涅槃真理,故名「無為」。
 .....
 又作「非數滅無為」,謂此種無為;不必依正慧簡擇,而後永斷煩惱方顯...

 與上兩個語句不同,然意思與1相同。 


總結以上三項,
擇滅,是需要透過智慧的簡擇力,而達到斷煩惱、覺悟之境。
非擇滅,是是不需要簡擇,直接讓自性(覺悟性)顯現而出。

隨筆-大乘-多了布施與忍辱

大乘佛教菩薩所修的六度(六波羅蜜):
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進度、禪定度、般若度。
有四個:
持戒、精進、禪定,般若(戒、定、慧三學+精進)
是原本聲聞乘(俗稱小乘佛教)就有的。
眾所皆知,大乘是將聲聞乘的「自度」,提升至「度他」,
類似「己達而達人」的精神。
 
換個角度想,
要從「自度」進程到「度他」,
就得多做「布施」及「忍辱」,
布施是含各種形式的施與、協助他人。
化成行動時,可能遭遇到的是"得寸進尺",
或者被說"怎麼不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的嫌棄。
這時,就得提起「忍辱」了。
師父說他的老師曾告誡:
「為別人服務,心理先準備被人罵吧。」,
也就含這層意思,哈哈。

2015年10月1日

文藝_相逢盡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見一人

參考文章:相逢盡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見一人

在《卍續藏‧1261‧64冊;祖庭事苑‧卷四》
唐‧靈澈禪師(746~816年)〈東林寺酬韋丹刺史〉詩:
「年老心閑無外事,麻衣草坐亦容身。相逢盡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見一人。」 

而在《卍續藏‧1295‧65冊;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卷十》
亦有一首意思相近,宋‧大溈慕喆禪師(?~1095年):
五百生前墮此身,而今依舊入紅塵。相逢盡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見一人。」 

我較喜歡後面這首,好懂。我試著語譯成白話:
五百世前是凡夫,而今依然在滾滾紅塵中追逐名利,
朋友相見都說要辭職歸隱,山林田園何曾見過一人呢?

這首沒有牽涉到佛教教義,有「出離心」之味而已。

2015年9月30日

正聞-結過婚的人能成道嗎?

參考影片:成佛之道(台語)01

結過婚的人能成道嗎?

答:
當然能,釋迦摩尼佛就是結過婚的人,妻子耶穌陀羅,兒子羅侯羅,
出家修行,得到四禪八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有人說:童貞才能修證,顯然也不正確。

會說「童貞才能修行證悟」的人,主要立論在「淫慾是生死的根本」。
事實上,在原始佛教經典上並無此說,而是講「欲貪」。
若更精準一些,「薩迦耶見」才是生死根本,人莫愛於己身(五蘊)。

男女欲望,於色界、無色界的眾生早就停歇。
惡鬼、地獄眾生也沒有男女欲,
動物界亦有單性生物,然而他們全不是覺悟者,
從這一點看,便可曉得「淫慾不是生死的根本」。
它只是會障礙我們修定。

正聞-【成佛之道】傳道法師講:作者印順導師+

參考影片:成佛之道(台語)01

◎《成佛之道》此書介紹的是學佛的次第。
這本書是佛學的基礎,是初學者的進階,久學者的寶藏。

◎這單元主要在講印順導師的生平,
包含出生,婚姻、出家因緣、閱藏學習、教書,到寫出《成佛之道》整個經過。
(可讀《平凡的一生》)

◎印順導師的風格,很像晉朝的道安法師

◎印順導師的個人的修學特點
一、從論下手:法行人、抉擇法
二、重變異:重視此時、此地、此人的不同(別時意趣),並求同存異
三、重實踐
四、重思維

◎十九世紀、二十世紀的中國佛教、台灣佛教若去掉印順導師思想,貧血嚴重

2015年9月29日

公告-佛教文、聲、影之書籤別

基本上,這部落格的分類是依循「佛教圖書分類法2011版」為底,
然後,我在加入自己的想法加以分門別類。
最主要的類別如下,分主與副,顯示在標籤則是在標題
不知道出處的佛典故事,先置於0300類,主標題寫:不明。

x00總類
-總類
-名相
-綜合叢書之名

x01教理
-統合
-基礎(佛學)
-原始(佛教)
-部派(佛教)
-摩訶衍
-中觀
-唯識
-真常
-秘密

x02佛教史地
-印度史地
 -佛法時期
 -部派時期
 -初期大乘
  淨土、綜合性大乘思想
 -中後大乘
 -秘密大乘
-印度人物
中華
 -中華史地
 -中華人物
-南傳
-西藏
-日本

x03經及其釋, x04律及其釋, x05論及其釋,
皆根據大正藏之分類
-阿含
-華嚴
-法華.....

x06儀制、修持、布教、護法,
講生活上關於修行的話題,主要根據《成佛之道》五章的標題作歸類。
-綜合
-概論
-正聞(皈依三寶+聞法趣入)
-五乘(共法)
-三乘(共法)
-大乘(不共法)
-其他

x0700 佛教文藝;佛教語文
 - 文藝
 - 書記
 - 藝術

x0800 中國佛教宗派
 - 


x0900目前用不到。

2015年9月4日

名相-五鈍使、五利使

通常我們在講人的煩惱,
中式(中國佛教)是以「貪、嗔、痴」三個來總稱,
也有用「無明所蓋,愛結所繫」的「無明」與「愛」兩個作統稱,
如要再簡潔,則用「無明」。

我個人比較習慣用阿含經常出現的「無明」與「愛」來說明,或稱「愛、見煩惱」。
而無明,就是理性上出了差錯;愛,則是感性上出了問題。
如又要再細膩解說煩惱,則可以引用天臺宗所提的「五鈍使、五利使」之說了。


五利使,五鈍使的利鈍,印象中,
慧律法師解釋是:「利者,是形容容易斷除;鈍者,則是形容難斷。」

五利使是從「見煩惱」開展而出,
(1)身見,即薩迦耶見,執著五蘊假合的身體為我,換句話說,
    認為肉身(物質)是實在自我,或者認為精神是實在的自我。
(2)邊見,即「常見」和「斷見」兩個極端(兩邊),
    常見,是認為我是永和存在;
    斷見,是認為,人死了,一切都沒有。
(3)邪見:這可多了。例如:否定世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撥無因果。
(4)戒取見,堅持不對的戒律(不能了生脫死),如牛戒,狗戒。
     以牛戒為例,有人看到牛死後生天,就以為學牛吃草能生天,
     於是以吃草為其戒律。
(5)見取見,執著上述(四個)錯誤的見解,為其自己的知見,作種種錯誤的行徑。


五鈍使是從「愛煩惱」展開而出,
(1)貪愛,順我者貪
(2)嗔,逆我者嗔(嗔心只有在欲界才有,色界、無色界的天人沒有嗔心)
(3)痴,昧於事理
(4)慢,傲慢
(5)疑,懷疑,可以是懷疑自己,也可以是懷疑別人,如佛、法、僧。


依天臺宗的說法,凡夫到四果阿羅漢,
必須斷除的煩惱(煩惱就是惑),見惑88使,思惑81品,
便是由這十個依據程度差別所組合而成。
《婆沙論》說:
初果,是斷除 見惑88使者;
二果,是斷除 思惑中的欲界前6品;
三果,是斷除 思惑中的欲界9品(剩色界36品、無色界36品);
四果,是斷除 全部。
詳細的部分可參考文殊講堂《佛學十四講表》Page 59~62。


我覺得五利使、五鈍使是可以記的,
但是後面的見惑88使,思惑81品等等,真有興趣再深入研究吧。



-----------
參考資料
(1)文殊講堂《佛學十四講表》Page 59~62
(2)佛門網佛學字典:查五利使、五鈍使
(3)斷煩惱的探討 以《大毘婆沙論》為中心

2015年9月1日

名相-四種涅槃

「四種涅槃」,我覺得它在傳達一種精神而已,不見得要記。

此說出自法相宗(或稱 唯識學,大乘佛教的一支)。
我是從(高雄)文殊講堂編的《十四講表》講義裡學到的,
它在第一講表,頁碼是5。































一,自性涅槃,是指人人都具備能達到涅槃,本有的自性清淨。
不過既然它屬於唯識的說法,我覺得"一闡提",
例如殺父殺母、五逆罪之人有沒有自性涅槃,會是個有趣的討論。

二,有餘涅槃,無餘涅槃,
最簡單的分法是:證四果阿羅漢的人,
現在還有色身,人世間的說法是"還沒死亡",就是有餘涅槃,
反之,便是無餘涅槃。

三,不住涅槃
這就是大乘佛教特有的慈悲精神。明明可以斷煩惱不受後有,可是不斷,
照宏印法師的講法:「留下可控制的煩惱。」,目的就是長留人間,廣度眾生。
所以就是「大智不住生死。」,
智慧足以不被煩惱所牽引發(惡)業,而生生死死輪迴不已;
而且「大悲不住涅槃。」,
雖有斷煩惱的智慧,但心懷慈悲,不盡除它們,
留於世間,度化芸芸蒼生。

彌勒菩薩的「不斷(盡)煩惱,不修(深)禪定」,也是意趣在此。


詳細的部分,可以參考維基文庫佛學大辭典:四種涅槃
與上面所述(我所學)意思相去不遠。

2015年8月19日

名相-面燃大士

參考資料:維基條目:面燃大士

面燃大士,民間又稱呼為「普渡公」,
按維基百科的說法(我沒有查證原始出處),
祂之佛教的說法來自《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他是鬼道眾生,在阿難定中現前,
提醒阿難死期將近,捨報後將往生鬼趣受苦。
若要免難,得作法事如何如何...

阿難將此事稟報佛陀並請示,
佛陀則教阿難如何如何....最終阿難遵辦而脫死厄。

如此的故事體裁,深厚「天化」色彩,我推測屬於秘密大乘佛教(後期大乘)。
至於道教說法,很可能源自佛教。故不提。

2015年7月13日

名相-某某尊者某某第一

傳道法師說(出處我已忘):
「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
 等等等弟子,近乎每個弟子都有某項第一。
 這並不是真得了"第一",而是指他在那項上發生特殊事件或他特別會用該項度化眾生。
 例如: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專長以神通度化眾生。」


同理,阿難尊者,多聞第一,
以博學強記的天分,在結集經典大會上,宣說一切法,得以讓佛經流傳至今,嘉惠後世佛子。
優婆離,持戒第一,一方面讓佛教戒律得以傳世(抉擇律),
另一方面持戒精嚴,威儀無形之中,也感化了當時人學佛吧。

我認為法師的解釋,是我聽過之中最優者,日後我亦將如是說。

關於諸弟子某某第一,可參考
大正藏第二十五冊 No. 1507《分別功德論》:卷四

公告-菩提小築成立目的及用途

2015.07.26
原本分類有10種,
只是後面三類目前不太可能寫到,因此才僅列前面7個:
總類(叢書)、教理、佛學史、經、律、論、修持。

過去,為了查詢方便,
在經、律、論這三類處理上,
在標題需標出大正藏冊數、經典編號,頁碼等,末後是主題,
釀成文章標題過長的情況,反倒礙眼。

為縮短標題,決定日後寫"部"、"經名"、"主題"三項即可。
並在文章開始,寫經典出處,即冊數、經典編號,頁碼。
若衍生其他問題,再研擬另外修正方案。


2015.07.13
我把我的文章(包含讀書筆記及心得)分成兩大類,
與佛教正相關,及與佛教不正相關。
正相關,便是這部落格:菩提小築。而另個便是『香嚴書齋』。
理論上,兩者應視為齊等併行。只不過我將總入口設在香嚴書齋。
再者,由於我做正不正相關佛教的區隔,
因此香嚴書齋的宗教類(2開頭的)的佛教與這重疊,故那兒將從缺留白。

這裡主要分成D、E兩大類,形似於香嚴書齋,D是讀書筆記,E則是個人隨筆。
隨後數字,則是按《佛教圖書分類法2011版》將文章分門別類。
而標籤、顏色,則依據香嚴書齋的『凡例0.3』之1、2、3。


現階段寫的筆記(D類),整理的方向自2017年12月起,
以單元主題作為篇名,不再以"系列講演的第幾集"。

2015年7月2日

隨筆-中華史地-(明)豬八戒的三厭五葷

關於佛教素食,不食五葷的原因。
五葷指:大蒜、蔥、蕎頭(小蒜)、韭菜、洋蔥(興渠)。
 
我記得(好像是海雲法師,記錯請原諒我 XD)法師說過:
「第一個原因是,吃了之後嘴內會殘存重味(臭味),
 與人談話,會不禮貌、招譏嫌。因而禁之。
 
 第二個原因是,則是味道太重,妨礙修自己禪修。
 經上寫:『生食生瞋,熟食助淫。』(註1)
 好像不是那樣地確定,
 為何不是生食助淫?為何不是熟食生瞋?
 倒不如從戒的觀點看,
 "戒"、禁制(增上戒)的目的,就是要幫助禪定。
 說味道太重,會妨礙禪修,比較明確。」
(第一個是對外,第二的是對內)
 
 
附帶而提,在《西遊記》第19回亦提到五葷(註2)
它是並著「三厭」而提的。
五葷、三厭,是佛、道兩種戒食的混合體。
三厭有人說:雁、狗、烏龜,也有人說陸海空的所有動物。
不論何者對,確定的是,豬八戒之名,從他戒食五葷三厭而來。
 
從前我聽錢文忠《西遊記》說佛教沒有八戒的名稱。
事實上,是有的,八關齋戒。然而,這跟豬八戒的八戒沒關聯。

今天有人問我五葷,我順道寫下此文。
 
 
 
------------
註1:聖嚴法師: 什麼是佛教徒的飲食觀?


註2:百度百科條目:五荤三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