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0日

隨筆-總類-<中國人為什麼燒香拜佛? >一文之若干問題07

內文:
其實吃素也不是什麼素都能吃,“五葷”或者叫“五辛”都屬於禁忌食品。
 “五葷”,就是五種蔬菜。今天說起葷菜,通常理解為肉食,

 但“葷”這個字,是草字頭的,本義是指有刺激性氣味的蔬菜。五葷是哪五種蔬菜呢?
 不同的佛典又有不同的說法,
 最沒有爭議的一葷就是大蒜,其他幾種大概是大蔥、韭菜、洋蔥和香菜。

是的,五葷是哪五種,存在爭議。
因為不勝枚舉,我直接援《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之文字:
關於五辛,有二說︰一說是大蒜、革蔥、慈蔥、蘭蔥、興渠五種;
 源出《梵網經》卷下及《雜阿含經》。
 一說是蒜、蔥、興渠、、薤五種;
 源出《菩薩戒義疏》卷下及《宋高僧傳》卷二十九〈慧日傳〉等。

 對於此五辛,古來諸經疏之解說頗多,不勝枚舉,
 如《菩薩戒義疏》卷下說大蒜是葫荾,茖蔥是薤,慈蔥是蔥,蘭蔥是小蒜,興渠是蔥蒺。
 《宋高僧傳》卷二十九〈慧日傳〉則說興渠,或稱芸薹胡荽,或稱阿魏,產於于闐。
 至於興渠之梵名,《翻譯名義大集》有更進一步的說明。
這在說,五辛的名稱,就有兩種,各各名稱代表什麼,則是眾說紛紜。


復次,內文:
五葷的說法又是大乘佛教發明出來的,
 如果追本溯源的話,早期佛典只是針對一兩種刺激性蔬菜來說事,
 首當其衝的就是大蒜。

可能不是他說的這樣,上面在說"五辛有二說"時,就有提到《雜阿含經》。
(雜阿含經是早期佛典)

《佛祖統記》卷33(註1):
雜阿含云:革葱(茖同)慈葱(葱)木葱(非小蒜即韮)蒜(大蒜)興渠(此五出梵網也)
又說:
雜阿含云:食五辛人觸穢三寶。死墮屎糞地獄。出作野狐猪狗。
 若得人身其體腥臭。僧祇律開病比丘服蒜。聽七日在一邊小房。
 不得臥僧床褥。講堂處大小便處皆不得到。不得僧中食。
 不得就佛禮拜。得下風遙禮。七日滿澡浴熏衣。方得入眾。
這很白話,就不翻譯了。

《諸經要集》卷20(註2),亦有相同文字:
又雜阿含經云。不應食五辛。何等為五。
 一者木葱。二者革葱。三者蒜。四者興渠。五者蘭葱。

然而,我找現存的《雜阿含經》,卻沒有這一段文字。


復次,內文:
為什麼不能吃蒜,這倒沒有任何學理上的原因,只是因為吃完蒜嘴裡會臭,招人討厭。
 但大蒜一定不能吃嗎?不同佛典照例有不同記載。
 大體來說,如果僧人生病了,必須用蒜來治,那就可以破例。
 如果做菜要用到蒜蓉,這也可以,只要不整個吃就好。

他說的學理,應該是"醫學"上。佛教的戒律是有講述原因的。
而僧人生病,必須要用大蒜治,確實可以破例(佛教講:開緣),等病癒再說。
如《諸經要集》卷20(註2):
在摩訶僧祇律、十誦律、五分律等,當沒有其他藥可以治療,病比丘可以開緣服蒜。

但他後面說做菜可以用蒜蓉,我就完全沒聽說過,
也沒見過台灣任何佛寺這麼做的,不曉得他根據什麼?


復次,內文:
從這些內容裡你可以看到一個規律,
 這些禁忌並不是一開始就規定好的,而是有一個見招拆招,不斷打補丁的成型過程。
我覺得這不是佛教特有的規律,
佛教制戒時,本來就不可能預期所有的情況。世間的法律不也如此,像是釋憲。
而當初在第一次結集律典,所持的精神就是"持律者抉擇律",
在戒條不增加的前提下,說明"開、遮、持、犯。
開:開緣,什麼情況可以破例。
遮:遮止,什麼情況應該守戒。
持:怎樣的言行,叫作遵守戒律。
犯:怎樣的言行,叫做違犯戒律,情節輕重又該怎麼分。
例子可以參考懺公(懺雲法師)的《五戒表解》(註3)。


省略他講中國燒香的部分,內文:
那麼在佛教裡邊,燒香是在給誰上供呢?
 這就不好說了,不同的經典又有不同的解釋。
 燒香有什麼用呢?普通人都理解成消災祈福。
 佛經裡倒是有支持這種說法的,
 但主流意見認為,我們的福禍主要來自業力的作用,而業力是不能被燒香改變的。

這篇文章,到這差不多就結束了。標題雖然是<中國人為什麼燒香拜佛? >
結果只提了燒香,沒提拜佛。應該是他把"燒香拜佛"當成一件事。呼呼。
我覺得,若以佛教來說,燒香拜佛的意義,可以分成兩個時期來看,
第一個:佛世時期(佛還在人間),及第二個:大乘佛教流行時期。

一.佛世時期
燒香拜佛,是一種供養及禮儀。
例如《長阿含經》卷2:「尋為如來起大堂舍,平治處所,掃灑燒香,嚴敷寶座。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註4)則是說:
佛教將塗香、燒香作為供養佛及眾僧的方法之一,
 攝屬六種供養、十種供養,但戒律禁止僧眾塗香。
而當時並沒有佛像,拜佛,即禮敬佛之意了。


二.大乘佛教流行時期。
燒香拜佛,除了承襲傳統的供養及禮儀,還包含"修行"的含意。
佛世時期,佛弟子可以概分成兩類:「隨法行」、「隨信行」,
「隨法行」的人以慧為先,「隨信行」的人以信(仰)為先 ,
這在說他們根性上的不同,所以入門方便也跟著不一樣,
然而,兩類人都能覺悟,而且"覺悟必然是慧與信皆具備"。

入門方便有什麼不一樣呢?
「隨法行」的四預流支(成就初果前的修行)是:
 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思維,法隨法行。
而「隨信行」的四預流支是:
 佛不壞淨,法不壞淨,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到了大乘經典開始流行的時期,「隨法行」的四預流支開展出「十法行」。
「十法行」有:
一者書寫、二者供養、三者流傳、四者諦聽、五者自讀、
六者憶持、七者廣說、八者口誦、九者思惟、十者修行。

書寫、供養、流傳、諦聽、自讀、廣說、口誦,
就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且多了自利利他的慈悲,
除了自己聽法,也幫助別人聞法。
憶持、思惟則是「如理思維」;修行則是「法隨法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105:
「於此般若波羅蜜多,至心聽聞、受持、讀誦、精勤修學、如理思惟、
 書寫、解說、廣令流布,復以種種上妙花鬘、塗散等香、衣服、纓絡、寶幢、
 幡蓋、眾妙、珍奇、[*]伎樂、燈明而為供養。」
這在說,依據經典(般若波羅蜜多),行「十法行」,並以用花、香、伎樂等等供養經典。
供養經典的目的便是修行了(絕非束之高閣),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而「隨信行」則開展出易行道,因為像菩薩那般的捨頭目腦髓的布施,實在太難做到了。
於是,教導比較容易入門的辦法,
佛世就有教六念,其中之一是(憶)念佛,可以用此表徵信仰力,
然而,得再次強調,覺悟必然是慧與信皆具備

到大乘流行時,如龍樹《十住毘婆沙論》卷5(註5)裡,
除了勸這些人念佛拜佛,接著又說:
不只可以憶念、禮拜佛菩薩,還可以懺悔、勸請、隨喜迴向。
而《大智度論》卷61(註6),龍樹菩薩又說了一次:
菩薩禮佛有三品,一者是懺悔,二者隨喜迴向,三者勸請諸佛(住世、說法)。
此即「三品修行」,後來又把這三品加以細分,
就變成了「普賢十大行願」的修行方式。
 
由此可知,為什麼燒香拜佛?兼具兩種意涵,供養禮儀和修行。


十法行的修法至今猶存,像是有人會抄經(一者書寫)、有人會唸經(五者自讀)。
有人問過我,這樣有功德嗎?我說:「我師父說:隨文入觀」。
也就是:隨法行人的四預流支。
另有人問過我抄經、念經的由來?
我說:「你可以從"隨法行、隨信行"開始探求起。」,
就不知道他後來有沒有去找了。
 
而「三品修行(十大願行願)」的修法仍有,大悲懺、藥師懺、水陸法懺等等都是,
而要有成就,最終要回歸到戒、定、慧學上。
從易行道轉進難行能行的菩薩道,才能了脫生死。
這篇文章到此,全部討論完畢!



-----------------------------------
摘要:


註2:T54n2123_020 諸經要集 第20卷
◎五辛緣第五
[0189b01] 又雜阿含經云。不應食五辛。何等為五。
一者木葱。二者革葱。三者蒜。四者興渠。五者蘭葱。

[0189b09] 又僧祇十誦五分律等。更無餘治。開病比丘服蒜。


[0583c11] 「以是故,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欲得如是現在、未來功德勝利,
乃至無上正等菩提常不離者,應以一切智智相應心,用無所得為方便,
於此般若波羅蜜多,至心聽聞、受持、讀誦、精勤修學、如理思惟、書寫、
解說、廣令流布,復以種種上妙花鬘、塗散等香、衣服、纓絡、寶幢、
幡蓋、眾妙、珍奇、伎樂、燈明而為供養。」


[0045a19] 問曰。但憶念阿彌陀等諸佛及念餘菩薩得阿惟越致。更有餘方便耶。
答曰。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勸請隨喜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