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5日

隨筆-基礎-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應該是我高中時聽法師講某部經,
他說:
 世間禪定境界可分八種:四禪(定)及四空(定),合稱四禪八定。
 定由淺到深的順序是:
 四禪是初禪(離生喜樂地),第二禪(定生喜樂地),
 第三禪(離喜妙樂地),第四禪(捨念清境地);
 四空是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處和地,意思一致,表禪定境界)
 四空四禪的定深,所以經論(註1)說:四禪是慧多定少,四空是定多慧少。
 而釋迦摩尼佛是住於第四禪,順逆觀察十二因緣而覺悟的。
不知出於認真或玩笑,法師又說:
 由於四空定是定多慧少,近於癡定,
 不修慧的話,便不能了生脫死,也會有壽命終的一天,
 死後,癡定的習氣將導致他轉世成草木土石。

我當時聽完感到疑惑,草木土石是俗稱的「無情」,有情能變無情嗎?
但我又想,無情來自於有情,或許是「生公說法,頑石點頭」(註2)的原因吧!


最近,一些機緣讓我又重新思考這些問題:
(1)有情、無情能否互轉?(2)無情能否像有情一樣覺悟?
(3)若回歸印度佛教,有類似"有情無情互轉"、"無情覺悟"的紀載嗎?

先談最後一個問題。
若依最早集成的聖典-四部《阿含經》來說,兩件事都沒有。
佛陀或佛弟子說法論法的對象是天、魔、梵、諸神,
婆羅門、剎帝利、長者(居士)、沙門等等,全是有情,
佛法應是以有情為根本,並且特指人類,要求觀察自己的身心,或稱"蘊、處、界"。

為什麼觀察五蘊呢?
佛陀在鹿野苑初轉法輪、講四聖諦,第一個是苦諦,
佛陀說苦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七種,
這七苦的根在五蘊熾盛苦(註3,南傳相應部56相應11經),
因而,佛陀要諸弟子得善觀察五蘊(無我),知苦離苦。

我想,無情不能覺悟。
因為無情不具足"蘊、處、界",何來"覺悟、覺知",不是佛法的當機眾。
所以「頑石點頭」在佛法,應該是方便善巧的說法。
但在文學上,可以合理,它是一種擬人法,如同草木皆兵、草木含悲。

其次,有情和無情是否能互轉的問題,
以我目前查到的資料,沒讀過有佛經如是說,
而且不管是輪迴是說五道、六道、七道,都沒有"無情"這一道。
或許本著佛教教理教義,這並非佛教範疇,無討論的必要。
如《雜阿含經》408經(註4),佛陀告誡弟子有14件事(14無記),
對修行沒益處、對佛法不能增進認識、對德行(梵行)沒幫助,不應議論。


既然佛法以有情為根本,為什麼還會有:「無情能像有情一樣覺悟」之說呢?
源頭應該是唐朝怡山然禪師的發願文(註5)的最後一句:「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從字面上,很容易誤解成:"有情和無情都能覺悟",
可是,之後竟以這誤解不斷地被引用及傳述。

李炳南老居士、淨空法師、慧律法師(註6)站在唯識學的角度,
解釋「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外境是唯心所現,當你覺悟,外境(無情)也隨之轉淨。
或以正報、依報而論,正報變好,依報(無情)也跟著轉優。
簡言之,「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可視為「心淨則國土淨」,這才是原意。



----------------------------------------
註1:T44n1851_010 大乘義章 第10卷
如來多住天住之中住第四禪。以下三禪慧多定少。上之四空定多慧少。定慧不均。


註2:「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相傳他曾經在虎丘山(今蘇州)聚石闡述《涅槃經》,說到「一闡提皆可成佛」時,
群石都微微點頭示意,彷彿認同他的主張,確實符合佛說。現
在蘇州虎丘山仍留有「生公說法台」和「點頭石」。

註3:北傳:雜阿含379經 南傳:相應部56相應11經
七苦總結 為五蘊熾盛


註4:
1. 《雜阿含經》408經

2. T02n0099_016 雜阿含經 第16卷
[0109a27] 如是我聞:

[0109a27]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109a28] 時,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作如是論,或謂世間有常,
或謂世間無常、世間有常無常、世間非有常非無常,世間有邊、世間無邊、
世間有邊無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是命是身、命異身異,
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無、如來死後有無、如來死後非有非無。

[0109b04] 爾時,世尊一處坐禪,以天耳聞諸比丘集於食堂論議之聲。
聞已,往詣食堂,於大眾前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汝等比丘眾多聚集,何所言說?」

[0109b08] 時,諸比丘白佛言:
「世尊!我等眾多比丘集此食堂,作如是論,或說有常,或說無常……」如上廣說。

[0109b10] 佛告比丘:
「汝等莫作如是論議。所以者何?如此論者,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
非智、非正覺,非正向涅槃。汝等比丘應如是論議:
『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跡聖諦。』所以者何?
如是論議,是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正智、正覺、正向涅槃。
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0109b18]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5:
1. 「同圓種智」略考
○「同圓種智」四個字不見於漢譯 三藏,
 換句話說,是華夏古德的創意,並非釋尊或印度祖師的用語。

○這個問題,最早見於宋怡山 住持如然所寫的《發願文》,
 即該文末尾偈句:「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怡山然禪師發願文      唐‧怡山皎然
 皈命十方調御師,演揚清淨微妙法。三乘四果解脫僧,願賜慈悲哀攝受。
 但某甲自違真性,枉入迷流,隨生死以飄沈,逐色聲而貪染。
 十纏十使,積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塵,妄作無邊之罪。
 迷淪苦海,深溺邪途,著我耽人,舉枉措直。
 累生業障,一切愆尤,仰三寶以慈悲,瀝一心而懺悔。
 所願能仁拯拔,善友提攜,出煩惱之深淵,到菩提之彼岸。
 此世福基命位,各願昌隆;來生智種靈苗,同希增秀。生逢中國,長遇明師。
 正信出家,童真入道。六根通利,三業純和。不染世緣,常修梵行。
 執持禁戒,塵業不侵。嚴護威儀,蜎飛無損。不逢八難,不缺四緣。
 般若智以現前,菩提心而不退。修習正法,了悟大乘。開六度之行門,越三祗之劫海。
 建法幢於處處,破疑網於重重。降伏眾魔,紹隆三寶。承事十方諸佛,無有疲勞。
 修學一切法門,悉皆通達。廣作福慧,普利塵沙。得六種之神通,圓一生之佛果。
 然後不捨法界,遍入塵勞。等觀音之慈心,行普賢之願海。
 他方此界,逐類隨形,應現色身,演揚妙法。
 泥犁苦趣,餓鬼道中,或放大光明,或見諸神變。
 其有見我相,乃至聞我名,皆發菩提心,永出輪迴苦。
 火鑊冰河之地,變作香林;飲銅食鐵之徒,化生淨土。
 披毛戴角,負債銜冤,盡罷辛酸,咸霑利樂。疾疫世而見為藥草,救療沈痾;
 饑饉時而化作稻粱,濟諸貧餒。但有利益,無不興崇。
 次期累世冤親,現存眷屬,出四生之汨沒,捨萬劫之愛纏,等與含生,齊成佛道。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3. 一字訛傳, 誤人千里 !談“有情無情同圓種智”之謬
○其中“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意指住在其中的依草附木的鬼神。
 至此可知,華嚴經裡沒有“有情無情,同圓種智”之說,也無此意。
 §不是草木可以成佛的意思§
○正確的說法是“法界有情同圓種智”或“法界含(眾)生同圓種智”



註6:情與無情 同圓種智”淺釋
1. 李炳南老居士《佛學問答類編》中 
 關於“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問:'情與無情'以何種因緣'同圓種智'? 
 答:此圓教之主張,謂色法與心法,正報與依報,
   此四者無非是一佛之色、心、正、依(色法包含有情和無情,依報只有無情),
   並無差別,是謂'中道佛性'。若起差別,是情迷故,有一成就,餘均成就。
   如人身皮肉有知覺,爪發無知覺,然皮肉爪發總為一個人體,
   一個人得到官,或是得到罪,乃指一全人而言。
   並不能分此官罪是指皮肉,而不指爪發,同圓種智之義,大抵如此。
   應知萬法唯心,有心無境,空色不二,心境圓融,斯問題則迎刃而解矣。
2. 淨空法師《學佛問答》:
  “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那是怎麼成就的?
 有情眾生證得無上菩提,所謂是依報隨著正報轉,是這個道理。
 有情的菩薩成佛了,山河大地、草木砂石也跟著一起轉變成一真法界,是這個意思。
 這是大乘經裡面講的深義,也可以說為密義,“密”是深密,
 一般初學很不容易理解,確實是事實真相。 

問:何謂「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是不是指情跟無情都可以成就佛道呢?
答:
有許多人錯解了這句話,以為人可以成佛,而屬於無情物的樹木也可以成佛。
其實,樹木是我們的依報,如何成佛呢?這句話的意思是:
當一個人大徹悟的時候,心境本一如,就是內四大跟外四大平等。
當一個人成佛的時候,他可以把外面的境界,如同涵蓋到自己的清淨自性一樣,
所以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是因為這個人成佛,他能夠轉識成智,
外面的山河大地、這些樹木,都是他清淨心所影現出來的,所以,它們也不離開他的佛性。
應作如是解,而不是樹木(無情物)可以成佛。
簡而言之,是因為有情的眾生成佛,能夠轉外面的物質世界,為自己的清淨心性所包容。
所以,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是因為我們大徹大悟,
轉有情的識變成大智。而這個大智,等同虛空,
這個虛空就包容情跟無情──這樣叫做「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
參考資料:
1. T27n1545_161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第161卷
○顯依九地皆能盡漏。謂七根本未至中間餘近分地。
→非想非非定,無法修觀而得慧。

2. 一行佛學搜尋:查"無情有性","草木成佛"。

隨筆-正聞-"人何以能成佛?"之衍伸

先前寫過一篇文章說明:
人本有三特勝,順性發揮成學佛三要的慈悲、智慧、信願,而成就圓滿佛果。
於此,再對三特勝的一些相關條目作統整,作成下面表格:


智慧相關
慈悲相關
信願相關
非佛教:一般說法
理性
感性
行動
非佛教:綠野仙蹤
稻草人求腦
機器人求心
獅子求勇敢
非佛教:儒家
非佛教:西遊記三弟子
沙悟淨(去痴)
孫悟空(去嗔)
豬八戒(去貪)
(欲為勤依)
人類三特勝
憶念勝
梵行勝
勇猛勝
學佛三要
智慧
慈悲
信願
學佛三要(另種說法)
清淨身心
成熟有情
莊嚴淨土
三增上
法增上
他增上
自增上
三善根
無痴
無嗔
無貪
般若經
無所得為方便
大悲為上首
一切智智相應作意
大乘
空慧
大悲心
發菩提願
佛有三德
智德
恩德
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