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3日

阿含部經_《阿含經故事選》001佛陀偉大的地方

故事出處:001怎樣才是真正的讚歎佛陀?

故事內容就不重述,直接討論「按語」的部份。
A.悟慈法師的本經大意:
  本經敍述佛陀在於摩竭陀國,
  至於一竹林時,有一位名叫善念的梵志,曾經誹謗三寶,
  然而其弟子-梵摩達卻讚歎三寶,此事乃在諸比丘中被論議。

  佛陀知此,而對諸比丘們說:
  對於誹謗三寶之人,不可以懷忿結之心,
  對於三寶起稱讚之人,也不可以生歡喜心。
  同時說明師弟之有異心,乃由於異習、異見、異親近所引起的。
  也說凡夫為寡聞之故,對於小緣的威儀戒行,而生讚歎,
  賢聖的弟子則讚歎甚深微妙的光明大法
  因此而教誡十善戒,並舉出外道異學所懷的異見邪說的六十二見。


  從此,我們能知:佛陀最偉大之處,是在於他有破除邪見/煩惱的正法。



B.第1點,本故事取材自南傳《長部第一梵網經》以及北傳《長阿含第二一梵動經》。
  大體上,南北傳的內容很相近。 北傳梵動經的翻譯請參考附件(悟慈法師翻譯)。
  關於62見(邪見)的詳細內容,請看參考資料。
  初初學佛階段,可以先不用搞懂62見。姑且知道那是邪見就好了。

  其次,關於邪見,我們最常聽見是「邊見」:常見&斷見。
  常見,常就是永遠,我生生世世為人,不會改變。
  斷見,斷就是斷滅,我這一生結束之後,就什麼都沒有了。便產生了及時行樂的想法。
  佛教否認以上兩種見解。



C.第2點的「真正佛法的優勢,是在正見,
  以及從正見發展出來離煩惱、我執,斷除生命流轉的正行上。
  如同A,這是本經的重點。
  
  進一步,
  則要知道如何斷煩惱呢,本經介紹:觀察六觸(眼、耳、鼻、舌、身、意)的感受,
  去了解苦的原因(集)、如何消滅苦(滅)、
  觀察貪著慾望越來越重之過程(味)、觀察欲望貪著太重而生患苦(患)、調伏or斷除or超越慾望(離)。
  這是從緣起正法所開展出來的,可以參考《佛說七處三觀經》。
  


D.第3點,很容易明白,佛教說的清淨行(正確的行為)不包含那些。
E.第4點的四個常見,前三個是靠神通(從禪定而產生)知道前世,
  最後一個是用推論的,以為自己是永恆的(常見,上面說過)。
  1) 常住論
  a) 回憶過去世 100,000 生
  (根據 DN 1)
  或回憶過去世 20 劫
  (根據 DĀ 21, T 21, Tib.dis., Śāriputrābh., Abhidh-k.-ṭīkā)

  b) 回憶過去世 10 劫
  (根據 DN 1)
  回憶過去世 40 劫
  (根據 DĀ 21, T 21, Tib.dis., Śāriputrābh., Abhidh-k.-ṭīkā)

  c) 回憶過去世 40 劫
  (根據 DN 1)
  或回憶過去世 80 劫
  (根據 DĀ 21, T 21, Tib.dis., Śāriputrābh., Abhidh-k.-ṭīkā)

  d) 理論化 (theorizing)
  (根據 DĀ 21, DN 1, Śāriputrābh.)
  或禪修體驗
  (根據 Tib.dis., Abhidh-k.-ṭīkā)

  其次,我們得知一點,定跟慧(正見)是兩件事。



F.第5點,佛教真正的核心在於正見。
  我們偶爾會聽到一些信徒讚嘆他師父多麼厲害,
  有過什麼神蹟,治病除疾、神機妙算、放光動地。
  聽了之後,我們會迷失嗎?
  倘若有一天,我們遇到這樣的人,
  我們是否能冷靜而憶起「佛的偉大在於正見」的真正意義呢?

隨筆-三乘-定義「福德」與「功德」

為了講解溝通的方便,
通常得有一些前提共識,現在我們來將「福德」與「功德」定義好。
不過,我必須說明的是,這樣的界定,並非每個佛教徒都如此認為。


「福德」與「功德」,慧律法師是這樣定義的。
「福德」,即福報(善報)
一個人行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十善(五戒+不兩舌(挑撥離間)、不綺語(稱讚婬欲、說黃色笑話)、不惡口、
不貪、不嗔、不痴),造橋鋪路、人道救援...凡利益眾生的事,都包含在內,
不論是佛教徒,非佛教徒,
只要做上述之事,咸能往生上三趣(人、阿修羅、欲界天天人)。

「功德」即學佛的大悲大智大雄力
智慧、慈悲、信願(勇猛),講心靈層次的提升。
內心專注而勇於行動;意念言行清淨、慈悲濟眾;如實認識世間真相;
令貪念、嗔念、痴念永斷(十善的不貪、不嗔、不痴是克制住,還沒消失)。


以下,我舉兩件與「福德」與「功德」相關的佛教概念。
(1)在家人的學佛次第
佛陀教育在家弟子原則是「先說端正法,後說正法要」((布)施→戒→定→慧),
端正法,就是五戒、十善;正法要,就是如四念處等止觀。
簡言之,先修些「福德」,慢慢地轉向修「功德」。
常聽人說:「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亦是此理。

然而,我為什麼要說「先修些福德」呢?
因為佛陀曾說世間有二十件困難的事,其中一個是「富貴學道難」。
人正沉湎於富貴所帶來的物慾滿足時,
叫他修行,他會想:「放著好日子不過,我幹嘛辛苦去砥礪心性呢?」
可是事實是跟他想的相反,
如果要擁有更大的大富大貴,還非得有無我的智慧,
不貪著自己的利益,無私,才能造就更大的福報。
其實,「功德」是深深地影響「福德」的。


(2)「功德」只來自於自己
大智度論卷61: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
 菩薩既得福德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
 菩薩以福德清淨,(所有) 身口,人所信受;
 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末後成佛。
 ……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
 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

我套入「福德」與「功德」,翻譯成白話文:
 對 共享 來說,
 (a)「功德」,無法給一切眾生;
 (b)「福德」,可以給一切眾生。
 菩薩修「功德」所得「福德」一切,
 諸如衣服、飲食、世間的一切物品,皆可用在利益眾生。
 由於菩薩「功德」圓滿,人們對他所言,可以相信、接受;
 菩薩為一切眾生說端正法、正法要,能讓一切眾生完成佛道....

 ...然而,為什麼有人說『迴向「功德」』,「功德」能給眾生呢?
 那是一種(果中說因)方便說,正如上面的順序,
 菩薩修「功德」、「福德」,
 而將自己的「福德」諸如衣服.... 饋贈眾生,使其免於匱乏。
 衣食足而知榮辱,再慢慢地教育眾生修「功德」、完成「功德」。
  菩薩「功德」、「福德」 → 眾生「福德」 → 眾生受教育 → 眾生得「功德」
 以最終結果看,就好像菩薩施予眾生「功德」,
 事實上,「功德」是不可能給其他人的。
 如果可以,當初佛陀、菩薩從一開始修行到最後成就所修的「功德」,
 都可以給眾生呀。為何如此麻煩,苦口婆心教導眾生要修行呢?

佛法的原則正是如此,
如龍樹菩薩寫的《親友書》:「生天及解脫,自力不由他」。
「功德」得靠「自力」,就像吃飯睡覺一樣,
個人吃飯個人飽,個人修行個人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