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6日

隨筆-涅槃部經-T12n0389《佛遺教經》:修定的前方便※

經文:T0389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卷一


廣泛流通、被喚作《佛遺教經》,它原名是《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辭典說「遺教」有兩個意思,
一.前人所遺留下來的思想、學說、主張等;二.臨死時的訓詞。
因此,它是後者,才被簡稱成《佛遺教經》,大正藏將它收錄在「涅槃部」。


印順導師的《成佛之道》<三乘共法>(註1,聲聞乘),修行次第中,
介於增上戒學與增上定學之間,有修定的前方便
講得白話點,就是學定之前,必須具足的條件,或說是準備動作。偈誦如下:
密護於根門,飲食知節量,勤修寤瑜伽,依正知而住;
知足心遠離,順於解脫乘,此能淨尸羅,亦是定方便,進修於定學,離五欲五蓋。


這皆有經論出處,如"密護於根門,飲食知節量,勤修寤瑜伽,依正知而住"
是出自《雜阿含》275經,《瑜伽師地論》卷23,
但在這裡,其出處及義理就不細述了,
先知道《成佛之道》三乘共法之「定的前方便」是這樣。

天台宗的修法,
同樣是戒與定之間,亦有「定的前方便」,統稱為「二十五方便」
可參考智者大師的三本書,
(1)《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俗稱小止觀)
(2)《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3)《摩訶止觀》
據廖誠麟居士(妙境長老的弟子)說,修學天台宗的定,一定要交相參考這三本書。
而前面提的「二十五方便」,略述如次(註2):
(1)具五緣︰持戒清淨、衣食具足、閒居靜處、息諸緣務、近善知識
(2)呵五欲︰呵色欲、呵聲欲、呵香欲、呵味欲、呵觸欲(《大智度論》卷17)
(3)棄五蓋︰棄貪欲蓋、棄瞋恚蓋、棄睡眠蓋、棄掉悔蓋、棄疑蓋(《大智度論》卷17)
(4)調五事:調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
(5)行五法︰行欲、精進、念、巧慧、一心(《大智度論》卷17)


出處及義理的細節部分也是不提,我要說的是:
「二十五方便」《成佛之道》三乘共法之「定的前方便」,基本是一致的。
我們以此回頭對《佛遺教經》。以「二十五方便」為主。


*****
經文中,
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
→戒學

復次,經文: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
 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汝心

→(2)呵五欲

復次,經文:
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
 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
→(4)調五事:飲食、睡眠;(3)棄五蓋︰棄睡眠蓋;多提一個慚愧

復次,經文:
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瞋恨...
 譬如清冷雲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
→(3)棄五蓋︰棄瞋恚蓋

復次,經文:
汝等比丘,當自摩頭...若起憍慢,當疾滅之...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名少欲。
 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是名知足。
 汝等比丘,欲求寂靜無為安樂,當離憒鬧,獨處閒居。...是名遠離。

→(1)具五緣︰衣食具足、閒居靜處、息諸緣務;《成佛之道》:知足心遠離

復次,經文:
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是名精進。
→(5)行五法︰精進(勉強可以這麼看)
復次,經文:
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名不忘念。
→(1)具五緣︰近善知識
復次,經文:
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是名為定。
→定學

而在後面,就是慧學,及四諦法。


*****
應該可以這樣說,《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又名《佛遺教經》,
經文是按照戒→定→慧的教學為次第。其次,多數的內容是在說明:修定的前方便。



------------------------------------


註2:《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詞條:二十五方便

隨筆-經集部經-T17n0784《四十二章經》:屬於大乘經※

按照文獻、考古,小乘經典(如四阿含經)是先出的,大乘經典(如般若經)是後出的。
我個人深信大乘經典的法空慧、慈悲心、菩提心是佛陀本懷。
小乘經典談修行是依照出世間兩大正見:十二緣起、四諦法,又名三乘共法。
大乘經典談修行,則以六度為主: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又名大乘不共法,其內容涵蓋到三乘共法,而主要多了法空慧、慈悲心、菩提心。
兩者修學次第的全局觀,可以參考《成佛之道》的偈頌。


有了上述的基本概念,下面的推論就比較好理解了。
《四十二章經》是從不同佛經摘錄蒐集而成的抄經,乃傳入中國的第一部佛經。

它傳入時間在東漢(25年-220年)末年。此時的印度,已經進入初期大乘時代。
從《四十二章經》裡,可以發現(註1):
第10~12章:布施度;
第13~14章:持戒度;
第15章:忍辱度:
第16章為禪定度;
第17章至第26章:般若度;
第27章至第36章:精進度。
因此,以時間點,《四十二章經》可能是小乘或大乘經典,但以經文,它歸于大乘。



---------------------------------------
星雲法師這也是這樣說,可用關鍵字:四十二章經 六度 佛光山

隨筆-經集部經-T17n0784《四十二章經》:怎麼看「欲莫甚於色」※

經文:T0784 四十二章經卷一


有人說:「《四十二章經》第24章云:
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假其二,普天之民,無能為道者』,
 所以,男女淫欲才是愛欲最嚴重的」。

依他之見,色(欲)就是男女欲,這段話翻成白話應該:
「佛說:諸愛欲之中,沒有一種欲超過色欲,色欲作為欲望,沒有其他慾望比他大的。
 幸虧如斯大的欲望僅色欲一個,
 倘若再有一個跟色欲一樣大的,世間上再也沒有修行人了。」


針對男女淫欲,我的主張是根據印順導師所說:「男女淫欲不是生死根本,但能障道」,
這並不是說我否認其嚴重性,因為"障道",就是其嚴重性。
它之所以不是生死根本,即它不是輪迴生死的最大的煩惱。

我的想法是:
一.色界、無色界的眾生不行男女淫欲,但他們死後仍然輪迴生死,
 原因在於他們仍有強烈的自我感(有取識)及對自己的愛(自體愛)。
二.佛說:「愛無過於己」(雜阿含1006經),男女淫欲根源於「有我」,
 那種種的心思、行為,那怕只得到短暫的歡愉,都是為了滿足自己,
 如果無我,那些頓然無所依而消失。
三.佛教裡能的斷煩惱、了生死的慧,是修空觀、無我觀,
 所以,「有我」才是流轉生死的癥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