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8日

統合_A《佛法概論》chap19:題目:四無量心(定)不能斷煩惱?※

《佛法概論講義》chap 19 282頁:
聲聞者不能即俗而真,不能即緣起而空寂,
以為慈悲等四無量心,但緣有情,不能契入無為性。不知四無量心是可以直入法性的...

按照此講義註解9及厚觀法師《大智度論卷20講義》
「聲聞者認為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定)是有漏的、不能斷煩惱」這見解出自:
1.《發智論》卷 17:
思惟何等入慈定?答:與有情樂。……思惟何等入捨定?答:於有情捨。
 慈斷何繫結?答:無。悲、喜、捨斷何繫結?答:無。」(大正 26,1010c5-8)
白話大意:
 問:四無量心(慈、悲、喜、捨)的所緣?答:(欲界)有情眾生;
 問:四無量心能斷煩惱不?答:不能。 

2.《大毘婆沙論》卷 83:
 「問:無量為能斷煩惱不?……答:應作是說:『無量不能斷諸煩惱。』
  問:若爾,善通定蘊所說。此經所說當云何通?
  答:斷有二種:一、暫時斷,二、畢竟斷。
  依暫時斷,此經說能斷;依畢竟斷,定蘊說不斷;如是經論二說善通。
 (大正 27,427b14-21)
白話大意:
 問:四無量心能斷煩惱不?答:確切地說:四無量心不能斷煩惱。
 問:既然這樣,為什麼此經說可以呢?
 答:斷除有兩種,一種是暫時的(治標)、一種是永久的(治本)
   四無量心可以暫時斷除(治標),但不能永遠斷除。


*****
對於「聲聞者認為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定)不能斷煩惱」,菩薩學者反駁(講義註解9)。
《大智度論》卷 20〈1  序品〉:
復次,佛知未來世諸弟子鈍根故,分別著諸法,錯說四無量相。
 是四無量心眾生緣故,但是有漏;但緣欲界故,無色界中無。
 何以故?無色界不緣欲界故。
 為斷如是人妄見故,說四無量心無色界中。
 佛以四無量心,普緣十方眾生故,亦應緣無色界中。
 如《無盡意菩薩問》中說。慈有三種:眾生緣、法緣、無緣。
 論者言:眾生緣是有漏,無緣是無漏,法緣或有漏或無漏。」(大正 25,211c18-26)
白話大意是:
聲聞學者(特指"說一切有部")錯誤認識四無量心,主張:
1.四無量心是緣眾生((眾)生緣慈),但,是有漏的。
2.四無量心只能緣欲界眾生,不能緣無色界眾生。為什麼不能緣無色界眾生?
 因為無色界不包含在欲界以下(註1),無法作為修定之所緣。
[我覺得意思可能是,說一切有部主張:四無量心只能到欲界定,
不能上升到未到地、色界、無色界定,便沒有後面修觀斷煩惱的可能性]

對此,龍樹菩薩不認同,他說:
 佛菩薩修四無量心,普緣一切眾生,理應該也包含無色界眾生。(針對2)
 而且,如《無盡意菩薩問》(註2)中說:「慈悲有三種,眾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
 所謂的眾生緣慈是有漏法(善法、但不能斷煩惱)、
 法緣慈通有漏法和無漏法(能斷煩惱)、無緣慈是無漏法。(針對1)

是故,慈無量心是囊括有漏法和無漏法
換言之,修四無量心可以斷煩惱,只不過這裡以慈無量心為例而已。


*****
有漏、無漏的關鍵在於,有沒有通達「空理」。
而何謂: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同在《大智度論》卷 20,於後有說明。
「善修」者,是慈心牢固。初得慈心,不名為修。
 非但愛念眾生中、非但好眾生中、非但益己眾生中、非但一方眾生中名為「善修」;
 久行得深愛樂,愛、憎及中三種眾生,正等無異。
 十方五道眾生中,以一慈心視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姪、知識,常求好事,
 欲令得利益安隱。如是心遍滿十方眾生中。如是慈心,名「眾生緣」。
 多在凡夫人行處,或有學人未漏盡者行。

 「法緣」者,諸漏盡阿羅漢、辟支佛、諸佛。是諸聖人破吾我相、滅一異相故,
 但觀從因緣相續生諸欲。以慈念眾生時,從和合因緣相續生,
 但空五眾即是眾生,念是五眾。以慈念眾生不知是法空,而常一心欲得樂;
 聖人愍之,令隨意得樂,為世俗法故,名為「法緣」。

 「無緣」者,是慈但諸佛有。何以故?諸佛心不住有為無為性中,
 不依止過去世、未來現在世;知諸緣不實、顛倒虛誑故,心無所緣。
 佛以眾生不知是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分別取捨;
 以是諸法實相智慧,令眾生得之,是名「無緣」。

白話解說,可參考《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的「慈悲」:
1.眾生緣慈︰非但緣一切眾生而起慈悲,也是緣眾生相而起,故云眾生緣。
 即緣某甲某乙等眾生之姿而起,故云眾生緣慈悲。

2.法緣慈︰諸聖者破吾我相,滅一異相,觀眾生但為五陰假和合而起慈悲。
 亦即此等眾生,不知法空,妄起欲念,故聖者憐之,令隨意得樂。

3.無緣慈︰佛心不住有為、無為性中,不住過去、未來、現在世,
 知諸法不實、顛倒虛誑之相,心無所緣,故以其無緣佛心,
 愍念眾生不知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執著諸法,分別取捨,
 為此,令眾生得諸法實相之智慧。


我個人是覺得舉例比較好懂,拿降伏或斷除「嗔心」為例。
眾生緣慈(以眾生作所緣(依眾生),修慈心),
就是練習先對最親近、最愛的人行慈心,不起嗔心;
其次,對陌生人行慈心,不起嗔心;最後,對討厭的人行慈心,不起嗔心。
另有人說:
把厭惡的人先假想成陌生人,練習不起嗔心;
然後,將其假想成親人朋友,練習不起嗔心,還能溫和待之;
再然後,將其觀想成所愛之後,練習不起嗔心,還能笑臉迎之。
前面說過,這是有漏的,只能暫時性、降伏嗔心,無法斷除嗔心。
因為這未達空理,依然當對方是有形象(有實在本體)。

法緣慈(以佛法作所緣(依佛法),修慈心),
則是依據佛教五蘊、六處等等教法修慈心,
定中將對象當成是因緣(或五蘊)和合,不存在實在本體。其實,嗔心也是無實在本體。
在未體證空理前,依著觀察因緣,不起嗔心,則為有漏。
而體證空理後,覺知對象無實在本體,自然不起嗔心,則為無漏。
所以,法緣慈包含暫時地降伏嗔心,跟永久地斷除嗔心。

無緣慈(無緣=空,以空所緣(依空理),修慈心),
即已達通空理而行慈心,乃無漏,永久地斷除嗔心。



-----------------------------------------------------------------------------------------------------
一切有部學者認為「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定)不能斷煩惱」。
龍樹菩薩於大智度論中,
提出「佛以四無量心普緣十方眾生」和「慈悲有三種,眾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作反駁。
-----------------------------------------------------------------------------------------------------
註1:厚觀法師《大智度論卷20講義》註解166
 Lamotte(1970, p.1272, n.2):
 《大智度論》此處是在批評說一切有部──毘婆沙師之見解,
 因為他們主張四無量是以眾生為所緣,特是以欲界眾生為所行之範圍
 參見《俱舍論》卷 29(大正 29,150c);Abhidharmadīpa(《阿毘達磨燈論》), p.429。
 大乘經典,特別是《阿差末菩薩經》(Akṣayamatinirdeśa),
 這在前面已經引述兩次,則說四無量還可以諸法為所緣,以及所謂之「無緣」。


註2:
1. 厚觀法師《大智度論卷20講義》註解168
參見《大寶積經》卷 41〈12 菩薩藏會〉(大正 11,236a19-21);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 16(大正 11,820a16-18);
《大方等大集經》卷 29〈12 無盡意菩薩品〉(大正 13,200a12-18)。

2.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無緣
〈無緣慈悲〉(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無緣慈悲」為三種慈悲之一。龍樹《大智度論》卷四十(大正25‧350b)︰
慈悲心有三種,眾生緣、法緣、無緣。凡夫人,眾生緣;
 聲聞、辟支佛及菩薩,初眾生緣,後法緣;諸佛善修行畢竟空,故名為無緣。
此中之「無緣」,為大乘佛教所言「空」思想的極致,
是完全無自他之對立,乃絕對的慈悲,亦為最高的慈悲。

何謂無緣﹖按諸佛之心不住有為、無為性中,不依止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
知諸緣不實顛倒虛誑,故心無所緣。
佛以眾生不知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分別取捨,
乃以是等諸法實相智慧,令眾生得之,是名無緣。
《大智度論》卷五十又謂,無緣大悲名為具足,所謂法性空乃至實相亦空,是名無緣大悲。



-----------------------------------------------------------------------------------------------------
參考:
1. 第十九章、菩薩眾的德行

2. 厚觀法師《大智度論卷20講義》註解165、166、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