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4日

隨筆-三乘-一理通、萬理徹※

我大一時,去佛光山台南講堂,上他們為大專佛學社團跟社會人士開的佛學概論,
課堂中,法師問大眾:
「是否開悟後,就可以覺知世間所有學問嗎?
 比如,假設此時有人證阿羅漢,是不是他因證悟就精通物理、化學、數學等等呢?」
在場的人沒人敢回應,法師便自答:
「這要看這一位阿羅漢,之前有沒有學過該學科,沒學過,自然不會。
 (佛教強調因果,沒有學習的因,不會有學會的果)。
 然而,阿羅漢與一般人不同的是,他會更專注(至少有未到地的定力),學習比較快。」
既然這樣,那悟到的智慧是什麼呢?又怎會有人說:「一理通、萬理徹」?


《增一阿含》(註1):「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這首偈語耳熟能詳,意思是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這三件,相當於佛教。
請問:最重要的是那一句?應該一致會答:「自淨其意」吧!
而這正是佛教有別其他宗教之所在,
不單是為善去惡,還得斬斷煩惱,獲得清淨自在。

因此,佛門所學的「智慧」是與「清淨身心」有關的,
就像食存五觀,既調伏身(身體維持健康),也調伏心,
進而朝著目標:斷除「愛煩惱」、「見煩惱」而解脫生死。
中國佛教常說的「覺悟」之後,人能一理通、萬理徹,
這個「理」便和"智慧不起煩惱"有關,就像:
我學會對"最愛的自我"放下(註2),就能輕易地對其他事物不執著,這樣作共通性衍伸。
換句話說,
「一理通,萬理徹」並非在說「體悟佛教智慧,世間學問便都懂了」,而是
「因為觀察蘊處界,了知我的身心沒有實在、永恆、獨一的實體的『一理通』,
 所以,也體證世間一切皆沒有實在、永恆、獨一的實體的『萬理徹』」。
它們有「無常、無我、空」的共通性。
 

上週讀書會時,
我舉周利磐陀伽尊者的故事為例,出自《增一阿含經》卷8,第139經(註3)。
說明智慧不等同於世間學問,雖然這故事原始用意,與我舉例的用意不同。
 
有一婆羅門名"世典",想辯倒佛教比丘,利於爭奪施主供養,
為了得勝,於是,他想:我應該找辯才最弱的挑戰。便找上了周利磐陀伽尊者(簡稱:槃陀)。
世典:「沙門!能和我共論議嗎?」
槃陀:「我現在尚且能與梵天論議,何況和你盲而無目的人論議,那有甚麼不能的?」
世典:「盲者不就是無目之人嗎?無目之人不就是盲人嗎?
    不是同一意義,為什麼你要分成兩個詞說?」
槃陀被問住,便騰逝在於空中,作十八神變。
此時,婆羅門便作如是之念:
「這位沙門會神變,可是不解論議。
 假如他會給我解答此義的話,我便當會為他作為其弟子。」
遠方的舍利弗尊者以神通知道這事,趕緊幫周利磐陀伽尊者解圍。
 
盲跟無目,依現今常識,是容易加以區別的。
無目,就是沒有眼球(眼根);
而盲就是看不到,可能是有眼球,但因為壞了而看不到,也有可能是沒有眼球而看不到。
由此可知,周利磐陀伽尊者的覺悟,是指斷煩惱,
他不見得能答覆所有學科問題,那些仍是得經由學習才會。


這我想起從前在校考試時,會求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加持、賜與智慧,取得高分。
後來想想,此智(慧)非彼(才)智,很有趣。


---------------------------------------------------------------------------------
1. 開悟,不代表對世間學問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2. 佛教的智慧是斷除煩惱、了生脫死
3. 舉例:開悟者不會知道沒學過的知識,也無法不經學習而辯才無礙
---------------------------------------------------------------------------------


註2:《雜阿含經》卷 36(1006 經):
「世尊說偈答言:愛無過於己,財無過於穀,光明無過慧,薩羅無過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