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8日

阿含部經_T21n0099《雜阿含經》示、教、利、喜※

 《雜阿含經》中,「示、教、利、喜」的字組會見到好幾回。 獅子吼站(註1)有特別列出並說明:



《大智度論》卷54(註2)亦有提及並註解之: 

 「示」者,示人好醜、善不善、應行不應行;生死為醜,涅槃安隱為好。

  分別三乘,分別六波羅蜜,如是等名示。

 「教」者,教言汝捨惡行善,是名教。

 「利」者,未得善法味故,心則退沒;為說法引導令出:

  「汝莫於因時求果!汝今雖勤苦,果報出時,大得利益!」令其心利,故名利。

 「喜」者,隨其所行而讚歎之,令其心喜;若樂布施者,讚布施則喜,故名喜。

 以此四事,莊嚴說法。


大智度論的第一項「(開)示」便說:

佛法的好壞、善惡,該做不該做,是以相應於生死,還是涅槃作判斷。

換言之,留在輪迴生死,是醜、是惡、不應為;出脫生死輪迴,是好,是善、應為。

而第二項「教」,其捨惡行善的「善惡」意思承上,

佛陀教導如何出離生死的正確方法,反之,就是盲修瞎練。

用英文說,兩者差別是「示」: Do right thing; 「教」:Do thing right吧。

而眾生信心退失時,勉勵之是「利」,讚嘆那些將佛所說善法付諸行動者是「喜」。


可能有問題的是「利」那一段的白話,

我是這樣翻譯:

當做善法,還未獲得應有回報(善法味)時,會心生退卻,

佛陀便說法引導他走出負面情緒,對他言:

「你別因為回報時間長短來抉擇果的好壞,

 你今天雖然勤勞看到的只有辛苦,可是一旦結果來臨,一定是大利益。」


這又讓我想起我喜歡的一段話:

 「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為至,福已遠離。」




------------------------------------------------------------------------------------------------

註1:獅子吼站:agama:示_教_照_喜



註2:T25n1509 《大智度論》卷54



----------------------------------------------------------------------------------------
參考資料:
(參考自)1. 開仁法師《三十七道品講義》 page 3,註釋6 ,檔名:ftdhy02.pdf



2022年1月10日

隨筆-中觀部論-T30n1564《中論》卷3:眾緣和合與果※



厚觀法師《大智度論講義》卷31的880頁。
在註解這段:
 復次,是內外法無有自性。何以故?和合生故。
 是內外法亦不在和合因緣中,若因緣中無者,餘處亦無。
他寫:
 Lamotte(1976, p.2058, n.1):《中論》卷 3〈20 觀因果品〉:
「若眾緣和合,而有果生者,和合中已有,何須和合生?
 若眾緣和合,是中無果者,云何從眾緣,和合而果生?」(大正 30,26b4-12)

事實上,此在《中論》(註1)的原文是問答。這兩首偈則是(龍樹)論師對發問者的回應。
那它是什麼意思呢?


*****
我個人認為這是歸謬證法的應用。先假設A事為實,但推理發現矛盾,故A事不為實。

兩首偈是同一個假設前提,皆假設「『果』是有實在性(有實在本質)」
這個果,是因果的「果」。
既然有實體,
有「果」在這的時候,就要說他在(存在),不能突然說他從有變無,憑空消失。
「果」不在這的時候,就要說他不在(不存在),不能突然說他從無變有,無中生有。
雖然這是廢話,但要證明「兩首偈是對的」,這很重要。


再來看第一首偈:「若眾緣和合,而有果生者」。
白話文:
 如果說眾因緣和合(具備許多條件),才有「果」。
比如:蘋果樹要陽光、土壤、水、養分才能結出果實。

並且,你認為「果」有實體。故爾,我們可以推論:
不只在眾因緣和合之後,有「果」。在眾因緣和合之前,也應該有「果」。
假設是這樣(眾因緣和合之前,果已經存在),那為什麼還要"眾因緣和合"?
此即第一首偈的「和合中已有,何須和合生?
描述得再簡單一點:
你說「果」是有實體的,眾因緣和合之後,我們看到有「果」在,
那,眾因緣和合之前,「果」也得在,否則,就不能說他有實體。
然而,如果眾因緣和合之前、之後,「果」皆在,何必要「眾因緣和合」呢?
下圖是它的矛盾點:應該有果,但它沒有。



其次看第二首偈:「若眾緣和合,是中無果者
白話文:
 如果眾因緣和合之前,果不存在。
換句話說,眾因緣和合之前,果不在這、果不存在。
可是,你已認定「果」有實體,那麼,眾因緣和合之後,「果」也必須不在這、不存在。
因此,下半偈反說:「云何從眾緣,和合而果生?
白話文:
 為什麼因緣俱足後,「果」會有呢?
下圖是它的矛盾點:應該無果,但它有。




*****
按人們的經驗,任何事物由於眾因緣和合而有的
因此,「果」必然是沒有實體,才能成立。這也是「諸法因緣生」的道理。



------------------------------------------------------------------------------------------------------------



2022年1月2日

三乘_【三十七道品】:阿含※



------------------------------------------------------------------------------------------------

 一、阿含(Āgama):來、傳來,歸、趣之意義 

阿含,梵語作 Āgama(ā-√gam),義譯有「來」、「傳來」;法「歸」、「趣」無等的意思。1
古代或音譯作「阿鋡」2、「阿鋡暮」3、「阿含暮」、「阿笈摩」、4「阿含慕」。5  

「阿含」在中國有兩個意思,
第一個:(傳)來。這是它原本的意譯。
第二個:歸(向)。這是中國祖師(格義佛教)所體會出的道理。

我總覺得,這兩個解釋很像佛教在講解「宗教」:從宗出(來)教,從教(歸)入宗。
「宗」就是體證、覺悟空性,涅槃。由一個過來人的身分,講出如何修證和證得的結果,
這個「修證方法和結果(或稱目標)」,即為「教」;
而後學之人,根據「教」,一步步向善、向上、向解脫,證悟達到「宗」的境界。

舉個例子,佛陀在菩提樹下觀察緣起(性空)而證菩提,成為覺悟者,這時就是「宗」。
到了鹿野苑為五比丘說四諦法,則是「從宗出教」。
而五比丘因為四諦法而證阿羅漢果,即是「從教入宗」。
老師教徒弟,徒弟成老師,老師教徒弟...。

看到這邊已經懂的話,不用往下讀了。


1、[唐]慧琳《一切經音義》: 
卷 26:阿含(此云「教」也,亦云「法藏」也,眾善所歸也)。6  
卷 50:阿笈摩(梵語「其業反」,亦言「阿伽摩」,此名「教法」或言「傳」, 謂展轉傳來,以法相教授也。舊言「阿含」,訛略也)。7  

○卷26的那段說「歸向」,歸向涅槃、歸向空性。
○卷50的那段說「傳來」,教法輾轉傳來。


2、[宋]法雲《翻譯名義集》卷 4: 阿含,正云阿笈多,此云教。 
《妙樂》云:此云無比法,即言教也。 
《唯識論》云:謂諸如來所說之教。 
《長阿含序》云:阿含者,秦言法歸,所謂萬法之淵府,總持之林苑也。 
《法華論》解其智慧門為說阿含義甚深。8 
涉法師云:阿含,此云,傳所說義,是則大小二教,通號阿含。 
而小乘中別開四部:謂《增一阿含》明人天因果;二《長阿含》破邪見;三《中阿含》明諸深義;四《雜阿含》明諸禪法。
以四阿含為轉法輪,設教之首,別得其名,嵩輔教編,由昧通別猶豫不決,其詞則枝。9  

○無比法,是「外道所沒有的」,無法比敵之法。
○註解8的阿含義甚深。法師引:
[唐]湛然述《法華五百問論》卷 1(CBETA, X56, no. 939, p. 615, b11-12):「問:經云其智慧門等,其義何耶?
 答曰:有二智慧及門,論云:一、證甚深,即智慧理;二、阿含,言教甚深。」 
兩種甚深:(1)證甚深,就上述說的「宗」;(2)教甚深,就上述說的「教」。


*****
以下是都是同一段落,分段說明。
3、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484-485): 
阿含是「展轉傳來」的意思,也可以簡譯為「傳」。然所說的「展轉傳來」,
不只是文句的師弟傳授,而更有實質的意義
……āgama 是由彼而此──「來」的意義。
如四果中的「一來」sakṛdāgāmin、「不來」anāgāmin,都是譯 āgāmi 為來的。
阿含是「來」,是「展轉傳來」,有傳授傳承的意思。……。
○師弟:師徒。
○實質的意義...由彼而來。開仁法師說:「這個"彼",就是如實的真理。」,
 依然是上述的涅槃境界,空性道理。
○「傳來」是「阿含」原意。


我國古譯阿含為「趣」與「歸」。如: 
◎晉代道安,解為「秦言趣無」。10  
◎僧肇《長阿含經序》說:「秦言法歸。…譬彼巨海,百川所歸,故以法歸為名」11。 
◎《善見律毘婆沙》卷 1 說:
「容受聚集義名阿含。如修多羅說:佛告諸比丘:我於三界中,不見一阿含,如畜生阿含,純是眾生聚集處也」。12
──《善見律毘婆沙》,舉「畜生阿含」為例。畜生阿含,就是畜生趣(Tiryagyonigata,Tiracchānagatiyo)。
趣是趣向、去處,實與道安等傳說相近;是以 gata(去的意思)轉釋阿含的。 

○「阿含」有「歸向」之意,是中國古德領會的道理。
○秦言"趨無"。秦=當時的"中國"。所以,秦言"趨無"=用中國話講,叫作"趨無"。
趨,也是歸向的意思。重要的是什麼叫作「無」。
道安法師當時的中國,正值「格義佛教」流行。這個「無」,
其實就是後來的「空性」、「涅槃」。
因此,開仁法師說:
「學習佛法的目標,就是會讓趨向涅槃、空性,發出離心、菩提心。
 若只是發發善心、做做世間慈善,那不是學佛主要目的。」

○善見律那一段在講「阿含」的意思等於「趣」,白話「趨向、趣向、去處」,同一個意思。
說些題外話,比較讓我好奇的是,
「佛告諸比丘:我於三界中,不見一阿含,如畜生阿含,純是眾生聚集處也」是什麼意思啊?
找不到翻譯,我推測白話文是:
 「佛陀說:我在三界中,找不到一個去處,是眾生唯一聚集的地方,比如說畜生道。」
 換句話說,不是所有眾生都往六道當中的一道去,比如畜生道。
 (不是所有眾生都往天道去,不是所有眾生都往人道去,不是所有眾生都往餓鬼道去...)


在「阿含經」集成的研究中,有關傳承事項,本是可以不必說的。
但在佛教中,尤其是對於「阿含經」的集成,而形成部派的過程中,傳承是有重要意義的。
古人對於佛法的勝解,不是近代學者那樣,專從文字與意義上去研究,
而是佛法宗要,經文意義,修持方法,與異文異義的解說會通,主要從傳授傳承中去獲得的。
這是尊重古代聖賢的意見,認為唯有這樣,才能理解經法的真意。
雖然時間久了,傳承間會有多少不同,而逐漸形成派別。但口口相傳的佛法,到底這樣的流傳了下來。 

○勝解:殊勝的理解。
○本段的重點在:研究佛法在懂這四個:
(1)佛法宗要:涅槃、空性;
(2)經文意義:經文在表達什麼;
(3)修持方法:修行方法;
(4)與異文異義的解說會通:經、律、論不同說法的會通。
開仁法師說:「讀經論要想像成佛陀對你說法,對自己有益,而不為了學來講給其他人聽。」


二、尼柯耶(Nikāya):部、集之意義 


○這是南北傳阿含經的對應表。
○小部:15部經,經集、法句經、本生經



------------------------------------------------------------------------------------------------------------
「阿含」在中國有兩個意思,
第一個:(傳)來。這是它原本的意譯。
第二個:歸(向)。這是中國祖師(格義佛教)所體會出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