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4日

綜合_A《成佛之道》閱讀地圖

序言
 補充:明清以降的佛門問題:義學不興





---------------------------------
閱讀方法:
《成佛之道》: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10/yinshun10-01.html
《成佛之道講義》:http://video.lwdh.org.tw/download/fuyan/pdf/cfzd/00.pdf

《成佛之道》跟厚觀法師的《成佛之道講義》(簡稱講義)怎麼對著讀呢?
我想,可依據每個人的閱讀習慣而定,
如同學生時代讀"文言文原文"跟"白話文翻譯、段義",
習慣怎麼對讀,就如法讀懂《成佛之道》便可。
我個人是建議按如下步驟:
Step 1:快速瀏覽《成佛之道》一段
Step 2:讀《講義》關於那一段的概念解釋。
Step 3:再讀一次原文,看看是否理解。
 
倘若,還是看不懂原文,那就先掌握《講義》所談及的概念,日後再回頭看。
舉個例子:
《成佛之道》自序第一段:
「佛法是理智的宗教,不僅是信仰的....這種家風,使佛教走上空疏貧乏的末運!」
讀完,再看看《講義》的解釋,
它提的概念是:是初學者,對佛教有兩個誤解,故不能掌握佛法。
1. 雜多(搞混)
 佛法法門太多了,根本沒辦法學。
 →事實是,每種法門(達到目標的方法)之間是有共同脈絡,
 《成佛之道》就是要跟你講這個。
2. 差不多(走偏)
 以為學一個法門就夠了。
 →事實是,這樣見解會偏頗。
  方向、目標一致,到達的方法可以有多種。
  多了解的好處是,
  此路不通,可以換他路,能幫自己,也能助他人;
  再者,從一個角度看,可能會有盲點,兼聽則明;
  其次,相互對比法門,更能識別出核心思想等等。
所以,再回頭看原文,就能明白這段主要在說:
要廣學多聞,找出佛教的根本思想與正確步驟。

隨筆-三乘-佛教反對苦行

兩週前跟學長討論《中阿含》169經(拘樓瘦無諍經,註1):
 莫求欲樂,極下賤業為凡夫行,是說一邊;
 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聖行無義相應者,是說二邊,…

 離此二邊,則有中道。
說到佛教對苦行的看法,再加上最近看到有人寫:「原始佛教是反對苦行的...」,
使我想針對苦行再多說幾句。不過,基本觀點倒是和去年寫的兩篇(註2)沒多大差別。


一.自淨其意,是佛教修行的核心
禪宗公案裡,有段懷讓禪師跟弟子道一的對話(註3)。
 有一天,懷讓禪師便問他:「大德坐禪為的是什麼?」
 道一(禪師)便回答說:「想成佛。」
 懷讓禪師一言不發,拿起磚瓦便往寺前的一塊石頭上磨。
 道一覺得很奇怪:「磨磚頭作什麼?」
 懷讓禪師回答說:「磨磚成鏡啊!」
 道一聽了覺得很可笑:「磨磚哪可能成鏡呢?」
 懷讓禪師反過來責問他:「磨磚既然不能成鏡,那坐禪難道就可以成佛嗎?」
 道一迷惑地問:「要不然要怎麼做才對呢?」
 懷讓禪師答道:「就好像牛拉著車子,如果車子不前進,你是打車子呢?還是打牛?」
這裡的「車子」就是外表言行,而「牛」就是內在心念。
沒有針對內心的煩惱下功夫,外表怎麼努力都是枉然的。

相同概念也出現在《佛說四十二章經》(註4),
經中紀載有一比丘克制不住婬慾,切斷自己的生殖器。
佛陀對他說:
「與其切除生殖器,不如斬斷內心的貪嗔癡。出問題的是心,不是生殖器。
 你沒有降伏邪心,切去生殖器,(對修行)有什麼幫助呢?」
換句話說,假如那位比丘的做法是對的,那太監都是聖人了。
對佛教而言,「自淨其意」才是修行核心,無意義的苦練,乃至傷害身體是徒勞無功的。


二.佛教真正的苦行是「去除貪嗔癡」
在佛陀時代,外道修苦行蔚為風潮,而多半是出於兩種理由。
第一種理由是,通過具體的苦行(tapas),可以得到支配世界的熱力,獲得大神通。
換言之,苦行即等於熱力。此說的出處是 《梨俱(ṛgveda)吠陀》卷10.129的《無有歌》。
《無有歌》的註釋(註5)寫:
 有一個不知何物卻可以發展成萬物的「種子(ābhu)」,...
 以意義深厚的「獨一存在(tad ekam)」(eka=1)名之。
 「獨一存在(tad ekam)」是依何等原動力而創造世界萬有?
 它是依自俱的「熱(tapas,也翻成"苦行")」之力自我發動,一分為二而發展萬有。
 萬物之生育皆是依熱氣而成...
另一種理由是,
透過苦行,可以滅除現前及未來要遭受的業力,所有的苦從而消失(註6)。
依照《長阿含經》8經,當時的外道苦行包含有(註7):
 飲食部分:
 不受瓨食(不從瓶口去取食物),不受盂食(不從碗,或皿去取食物),
 不受兩壁中間食(不從閾的內側去取食物),
 不受二人中間食(二人正在受用食則不取),
 不受兩刀中間食(兩杖中間的食物即不取),
 不受兩盂中間食(不取置在乳缽內的食物),
 不受共食家食(不受共俱而食的食物),
 不受懷妊家食,看見狗在其門前,就不受其食,
 不受多蠅之家之食,不受邀請之食,他言先識,就不受其食;
 不食魚類,不食肉類,不飲酒,不食兩器的食物,
 一餐一咽,乃至七餐而止,受人的益食,不過七益,
 或者一日一食,或者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而一食,
 或者又食菜,或者又食莠(穢雜之草),或者食飯汁,或者食糜米,
 或者食稴稻,或者食牛糞,或者食鹿糞,或者食樹根、枝葉、果實,或者食自落之果實。
 穿著部分:
 或者被衣(麻衣),或者披莎衣(麻的混織物),
 或者穿樹皮,或者以草襜身,或者穿鹿皮,或者留頭髮(遮蔽身體為衣),
 或者被毛編(用動物毛髮編織的衣物),或者著塚間之衣(裹屍布)。
 生活部分:
 或者有常舉手的,或者不坐床席,或者有常蹲的,或者有剃髮而留髦鬚的,
 或者有臥在於荊棘的,或者有臥在於果蓏之上的,
 或者裸形而臥在於牛糞之上的,或者一日浴三次,或者有一夜浴三次,
 算不盡的苦行,苦役此身體(以上都以苦行為主而修的行)。


然而,佛陀用了六年嘗試所有外道的苦行,最後說:「苦行終究無法悟道!」(註8)
為什麼佛陀這麼說呢?
同在《長阿含經》8經,佛陀向外道的尼俱陀梵志 解釋原因(註7),
這些行為是外表的折磨,但內心的煩惱貪嗔癡未斷,不能了脫生死。
同時,佛陀也對尼俱陀梵志 介紹佛門中能解決問題的「苦行」:五戒和四無量心(定)

可是,五戒和四無量心(定)屬於佛教不苦不樂的中道,為何說是苦行呢?
因為佛弟子要拔除的正是自己的惡習,
從前貪愛的,從今後割捨斷離,所以苦,而這個苦是修行路上的辛苦。
此外,它還是件難事,正如懺公(懺雲法師)常告誡的:
「王陽明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三.佛教允許的苦行:頭陀行
有人會說:
「不對,雖然佛陀不贊成你剛剛說的外道苦行,但佛陀贊成頭陀(苦)行。
 《雜阿含經》1141經(註9)裡,
 佛陀關心(佛弟子)大迦葉尊者年事漸高,身體衰朽,勸他別再修頭陀行。
 可是,當大迦葉說他頭陀行有兩大利益:
 (1)現世當中得到安樂而住的義利;(2)另外能為未來眾生樹立典範。
 佛陀轉而讚嘆他,並令弟子讚嘆、修學頭陀行,不可毀謗。」

確實,比丘戒是過午不食(過了正午就不得進食,直至明天日光能見到掌紋之前),
但是頭陀行是日中一食(只有正午吃一餐);
比丘戒是遵循「依法攝僧」,重視集體生活,但是頭陀行是阿蘭若(獨住,不住在僧中)。
戒律與頭陀行有所不同,
然而,需問一句:
大迦葉尊者證悟的關鍵是什麼?是頭陀行,或是四聖諦(或緣起法)呢?」
是包含戒定慧學的四聖諦吧!
而且,還得說一點:比丘沒實踐頭陀行,是不違背戒律的。
我覺得戒定慧學好比是必修課,頭陀行則像是選修,能做到,最好;做不到,不勉強。

《百喻經》(註10)第一則故事也是啟示這道理:
不要為苦行而苦行,苦行應該像食鹽調味一樣,幫襯戒定慧之修學,
它是讓修行人有警策感,提醒:"人生是苦的,總是無常",別懈怠。
畢竟,佛教所崇尚的是能解決煩惱,不苦不樂的中道修行呀!


----------------------------------------
註1:
1. 《佛法概論》第一章 法與法的創覺者與及奉行者

2. 北傳:中阿含169經 南傳:中部139經


註2:
1. 隨筆-其他-苦行、自虐

2. 隨筆-其他-餵蚊子


註3:
1. 中台世界:馬祖道一禪師

2. No. 2076 景德傳燈錄 (卷5) T51, p0240c

註4:T17n0784_001 四十二章經 第1卷
佛言:「人有患婬,情不止,踞斧刃上,以自除其陰。
佛謂之曰:『若斷陰不如斷心,心為功曹,若止功曹,從者都息;
邪心不止,斷陰何益?斯須即死?』」佛言:「世俗倒見,如斯癡人。」


註5: 高楠順次郎, 木村泰賢《印度哲學宗教史》 Page111~114
可參考:[抄書]無有歌 (圖形來源)


the elimination of previous deeds through penance [Tapas] 
and the non-performaning of new deeds [kamma] is tantamount to non-inflow in the future. 
From the non flow in the future, there is destruction of deeds.
From the destruction of deeds, there is destruction of pain.
From the destruction of pain, there is destruction of feeling;
from the destruction of feeling, all pain will become erased.
Thus say, o monks, those free of bonds [Jainas].


註7:
1. 北傳:長阿含8經, 中阿含104經

2. <阿含部經_《長阿含經》8經:外道苦行、佛門「苦行」>


註8:北傳:增壹阿含31品8經 南傳:中部12經
『非我成道之本,故當更有餘道。』


註9:

迦葉對曰: 
「我今不從如來教,所以然者?若{當}如來不成無上正真道者,我則成辟支佛,
 然彼辟支佛盡行阿練若,到時乞食,不擇貧富,一處一坐終不移易,
 樹下,露坐,或空閑處,著五納衣,或持三衣,或在冢間,或時一食,
 或正中食,或行頭陀,如今不敢捨本所習,更學餘行。」 

3.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在佛弟子中,迦葉是不同於一般弟子的。
『增壹阿含經』稱大迦葉所行的,是「辟支佛所行」。
除生活方式外,辟支佛的特性,大迦葉的確是具備的。
一、無師自悟:「若如來不成無上正真道者,我則成辟支佛」。
 因為釋尊出世成佛,所以才現弟子身,而其實是自己能覺證的。
二、不說法教化:佛勸大迦葉為大眾說法,迦葉不願意說:
 「今諸比丘難可為說法;若說法者,當有比丘不忍不喜」(3)。
三、現神通:如『分別功德論』說:
 「夫辟支佛法,不說法教化,專以神足感動,三昧變現。
 大迦葉雖復羅漢取證,本識猶存」(4)。
大迦葉的風格,就是辟支佛的風格,
這是『雜阿含經』所暗示,『增壹阿含經』與『分別功德論』所明說的。


註10:T04n0209_001 百喻經 第1卷
愚人食鹽喻
[0543a17] 昔有愚人至於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
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多也?」
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返為其患。譬彼外道聞節飲食可以得道,
即便斷食或經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餓無益於道。
如彼愚人,以鹽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復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