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1日

隨筆-總類-Cbeta大正藏的標號

我不曉得別人是怎麼查搜尋經典的?
如果我要找經典上的文句(包含上下文),我會到CBETA網站(註1)去找。
我大致介紹一下怎麼做,可能對初學者有幫助。



○要查「經文」出處,將關鍵字輸入在"1"的地方

 

○知道經名,將「經名」將關鍵字輸入在"2"的地方。

 

○若是想讀大正藏整冊,可以直接點"3"的連結:

 大正新脩大藏經



在大正新脩大藏經 (T01-55 & T85)這一網頁中,你會看到佛經分成好幾部。
阿含部、本緣部、法華部、華嚴部...等等。
這是根據佛經內容,同類型的分在一部(大正藏是日本人編的,中國藏經亦是如此分法)。
英文及數字的意思是,T01是大正藏第一冊,T02大正藏第二冊,以此類推



 
接下來,我們選一部經來解釋裡面的數字的意思。
我挑的是第四冊(在本緣部)的T04n0205 雜譬喻經 ( 2 卷) 【失譯】(圖中的4)
T04  是大正藏第四冊,剛剛說過。
n0205 就是編號第205號經,他是自第一冊算過來。

 

然後,再來看內容,我選第002卷(見上圖)。



進入之後,我挑的是(二八)(見上圖)。上面有一組數字:[0509b10] 。
 

實際大正藏的樣子如上圖(註2),文字是直式,分成上中下三個欄位,
我們稱他a、b、c,換言之,上欄=a;中欄=b;下欄=c。
回頭看0509b10,意思就是第509頁,中欄,第11行。




最後說一下網址的"用法",
圖中可以看到他的網址是:http://tripitaka.cbeta.org/T04n0205_002

假如你今天要想貼別人看特定的行數,如同剛剛講的0509b10,
你可以將它加#字,後加頁數行數,
這樣就會比較好找,可以試看看。

另有一種用法就挺少用的,即排原本行列的格式,
方法是在原網址後面加 ?format=line&linehead=yes
例如:http://tripitaka.cbeta.org/T04n0205_002?format=line&linehead=yes
呈現的排版如下:
以上。



-------------------------------
註1: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註2:照片出處:www.gaya.org.twjournalm1414-main2.htm

2018年3月29日

中華人物_江教授評(民國)湯用彤

文章的出處:https://www.facebook.com/godn01/posts/1646806555404498


將此文排版成我習慣讀的格式:
湯用彤(1893-1964)在《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1938)一書的佛教史典範性成就,
長期被過於高估不恰當地將其視為後人迄今仍無法企及或難以超越的學術高峰,
無視於其學術方法學的脆弱性,和論述視野的過於保守性或狹隘性這些嚴重的缺陷,
才導致整個中國中古時期佛教史的現代學術傳承,陷 於無法直接擴展的學術困境。


反之,支那內學院傑出學者呂澂(1896-1989),以其《內學年刊》為主要的發表園地,
充分利用現代性國際佛教學術最新研究成果
堅持非宗教性的精研與批判的研究進路
溯源古印度各派宗教哲學並檢視其流變
然後將原始佛教的經典、教理和思想三者進行現代性的重新梳理和再詮釋
因而不只能與當時的國際最新現代佛學研究的成就相互爭輝,
在某些部分,呂澂個人的成就,甚至猶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雜阿含經勘定記〉和多卷本《藏要》的精校本出版,都是這類傑出的學術成果。
但是,像這樣的世界級佛教學者的卓越成就,卻長期被整個中國佛教學界輕估和忽視。
§最新研究成果精研與批判重視相關歷史源流§

因此,台灣佛教學者林鎮國教授,最近曾提及此事,並感慨說:
近百年來, 中國佛教人物曾有的巨大社會影響和佛教學者研究所產生的微弱影響,
兩者似乎不成比率,也不一定有其相關性。這是本文幾乎可完全同意的精確論斷。

但是,在湯用彤出版其成名著作《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之前,
他並非專研中國佛教史的專家,
連蔣維喬出版其譯自境野哲的《支那佛教史綱要》(1905) 
加上增補的清代部分而成《中國佛教史》(1927)一書時,
湯用彤是否日後也預備撰寫《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一書,仍屬未知之數。

但是,其後,湯用彤成名作《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一書的正式出版,
雖能自成格局,論述新穎和詮釋體系,也堪稱相對完備。
但是,此書的重大學術缺陷,也同樣暴露無遺。
湯用彤成名之書,其實主要是多年教學講義的彙編而成,
因此,他實際在大學部教學時,應已可以讓學生充分明白論述內容和相關出處。但是,對於進一步的學術探討,
像:現代型佛學研究的問題意識如何形成?
國際學界的研究現況如何?
新的研究領域如何開拓?
近代新佛教史料的發現與運用狀況如何?
這些問題或相關素材,
或許在湯用彤他個人可以接觸、了解和運用的範圍,他無疑會有所參考和加以吸收。 
可是,從其《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一書的撰述內容和方法來看,
吾人實難以對其高估和過於肯定。
因為,其書的注釋,都簡要至極,
讓讀者無從據以進 一步思索不同文獻內容和異質的思想詮釋。

再者,像他對於碑刻文物史料和造像 與石經、
乃至對於三階教的歷史發展和敦煌文獻的不夠重視等等,
反映在其成名作《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一書中的學術處理,都只是基本上的點到為止。
因此,注定他的學術成就,日後不可能有出色的傳承者:因為根本無可繼承。


§
呂澂的優點,就是湯用彤的缺失。
1. 重視最新研究成果
2. 精研與批判
3. 重視相關歷史源流,不可以過於簡陋
§

2018年3月23日

隨筆-其他-何謂「不可思議」?

我小時候初接觸佛教,聽大人講佛菩薩不可思議,
心中的畫面,如《法華經》<普門品>裡的觀世音菩薩形象: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
多持名號、多磕頭,會福至心靈,會否極泰來。 
 
照理說,當時我年紀哪懂《法華經》,
我如此說,為方便理解我在指哪個「不可思議」。
如今,隨著學佛日久歲深,
我明白佛弟子是「作菩薩」,而不是「求菩薩」。
雖然剛起步時,福薄慧淺,心志怯弱,難免乞佛菩薩加持,
但最終,仍然得學觀世音菩薩,護念眾生。


到了高中,我讀《金剛經》的註解,
我看到「不可思議」的另一種解釋,認定這才是正解。

不可思議,是"不可思","不可議"的合說。不能意會,亦不言傳。
和禪宗裡的「開口便錯,動念即乖」、
「心行處滅,言語道斷」、「說似一物便不中」等等,
說同件事:開悟者的境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不親證(觸證),單憑空想與言語所推導的意境、語境,距離實相十萬八千里。


有個我愛說,數不清說幾回的故事,可拿來類比,縱然不確定它是不是杜撰。
某天,愛因斯坦受邀一場上流人士的晚宴,主辦者是一名富翁。
宴會上,富翁跟他太太來跟愛因斯坦敬酒致意,
一群人圍繞在旁,敬完後便聊了幾句,富翁太太問愛因斯坦:
「聽說你是相對論提出者,能為我簡單介紹什麼是相對論嗎?」
愛因斯坦思考一會,便說:
「有一個盲人問一個明眼人:
 『我這一生從來沒看過白色,你能講給我聽那是什麼?』
 明眼人:『白色,就是雲的顏色。』
 盲人:『抱歉,我沒見過雲,那是什麼?』

 明眼人:『雲,就像浪花。』
 盲人:『抱歉,我也沒見過浪花,那是什麼?』

 明眼人:『浪花,是那捲浪拍打在岸上產生的東西。』
 盲人:『抱歉,捲浪又是什麼?』

 明眼人:『捲浪,型態像彎彎的白鵝脖子。』
 盲人:『抱歉,彎彎的白鵝脖子是?』

 明眼人就將一手臂彎曲,另一手拉盲人的手來摸彎手手肘,
 然後說:『彎彎的白鵝脖子好比這個。』

 盲人恍然大悟:『我終於知道什麼是白色了!』」
愛因斯坦言下之意:夫人您沒學過物理,怎憑三言兩語就弄清楚相對論呢?


要以佛經說明這事,
可參考雜阿含經962經(註3),當中一段大意是說:
弟子問佛陀解脫者境界,佛陀舉起火把,揮一揮,火滅了,反問弟子:「火歸何處?」
火滅了,就無法再用"火"來形容"滅"的境界。
若引《金剛經》經文,則是: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
覺悟者的境界,焉能用迷惑者的語、意來揣摩呢?


縱然,我認為「不可思議」在描述"證入空性",
然而,大部分的人是將「不可思議」理解成「出現神蹟(奇蹟)」。
我依然得順應方便,了解他們的表達。
 
  
 
----------------------------------------------------
註1:妙法蓮華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心念不空過 能滅諸有苦
假使興害意 推落大火坑 念彼觀音力 火坑變成池
或漂流巨海 龍魚諸鬼難 念彼觀音力 波浪不能沒
...
具足神通力 廣修智方便 十方諸國土 無剎不現身
種種諸惡趣 地獄鬼畜生 生老病死苦 以漸悉令滅


註2:照片來源


註3:

2018年3月22日

名相_和尚(音譯錯字)

既然舉了一個意譯錯字,再舉個音譯錯字-和尚。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術語)Upādhyāya,又曰和上。律家用上字其餘多用尚字。
 本為印度之俗語,呼吾師云烏社,

 至于闐國等則稱和社,和闍(Khosha)等,和尚者其轉訛也。
 羅什三藏翻為力生,以依師而弟子之道力得生故也。


我再稍稍解釋一下。
和尚,也有人將「和尚」寫作「和上」。通常「和尚」多是律家(律宗?)在用。
「和尚」,指的是梵文Upādhyāya,意思是「親教師」。
 
印度俗語中,稱自己老師為「烏社」,
而于闐國將它發音成「和社」,和闍(Khosha)。「和尚」的發音出自於此。

由於翻譯的失誤,
要音譯梵文「親教師」的發音:Upādhyāya,
卻音譯了印度俗語或西域語「親教師」的發音Khosha,
自此,稱呼「親教師」,就變成「和尚」的音。
(近似Upādhyāya音譯:鄔波馱耶、優婆陀訶、郁波第耶夜)
 
鳩摩羅什大師,想用"意譯"導正回來,將Upādhyāya翻成「力生」,
取「依著這位老師,學生能生出道力」的意涵,可是,約定俗成,回不去了。



-----------------------------------------
參考一:T54n2125_003 南海寄歸內法傳 第3卷
鄔波馱耶存念(...西方汎喚博士皆名烏社,斯非典語。
若依梵本經律之文,咸云鄔波馱耶,譯為親教師;
北方諸國皆喚和社,致令傳譯習彼訛音)。

名相_檀越(意譯錯字)

出家人通常會稱在家人為「檀越」或「施主」。
「施主」,很容易理解,但「檀越」是什麼呢?
 
 
我受的佛學教育告訴我:
「檀越」這詞是「華梵並舉」,簡單說,就是「音譯+意譯」。
「檀(那)」,是音譯,來自梵字:dāna的發音。
「越」是某個梵字的意譯,因為此梵字意思是超越生死...,故中文翻成「越」。
剛剛一查(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我的認知是錯的,甚至,我還誤以為那某個梵字是波羅蜜(pāramitā,到彼岸)。
 
 
根據《南海寄歸傳》(註1)第一卷,
對「施主」一詞的註釋:
「梵云陀那鉢底,譯為施主。陀那是施,鉢底是主。
 而言檀越者,本非正譯。
 略去那字取上陀音轉名為檀,更加越字。
 意道由行檀捨自可越渡貧窮,妙釋雖然,終乖正本。」

 
意思在講:
 施主的梵字是陀那鉢底(Dānapati),
 陀那(Dāna),是布施;
 鉢底(pati),是主。兩字一合,就是施主。
 翻譯成「檀越」,不是正確的翻譯。
 陀那(Dānai),音譯成檀,又加個「越」字,要表達:
 靠著布施能夠越過脫離貧窮。
 雖然這個翻譯很妙,但終究不是原意。 


所以,Dānapati翻譯成「施主」才對。
最後舉個真正的「華梵並舉」-摩尼如意珠,
維基:「摩尼者,梵語Mani,珠寶之總名,即如意珠也。」
摩尼=如意珠,摩尼,音譯;如意珠,意譯。
 
 
 
--------------------------------
註1:T54n2125_001 南海寄歸內法傳 第1卷
 
 
註2:佛學大辭典/如意摩尼

隨筆-三乘-怎麼修十二因緣法

我們的佛陀當初在菩提樹下,悟到「十二因緣法」的流轉、還滅,而成就聖道。
該怎麼修十二因緣呢?
那便是學佛陀一樣觀察「流轉門」跟「還滅門」。
「流轉門」就是順十二因緣,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
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無明→行→識→名色→六處(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從順序而下,就能反追原因,
人為何會「死」,是因為有「生老」。人為何會「生老」,是因為有「有」...
那要怎樣停下這連續的流轉呢?因而有「還滅門」。
 
還滅門就是:
想要沒有「死」,就先要沒有「生老」,
想要沒有「生老」,就先要沒有「有」...
其實,可以將這十二支簡略成三支,即惑(煩惱),業,苦(果報),
關係如環狀,無始無終,如下圖(註1)。



何以致此,套用唯識學的說法:「種子起現行(果報),現行薰種子」
舉"冤冤相報"作例子,
前世的業,讓你今世殺我,但是我不服,
因此我受苦時,我產生惡心(惑),等機會報復(業),
待我報復你(可能今世,可能來世),
你在被報復的苦中,也產生惡心(惑),伺機報仇(業)。如是,重複不停。
 
所以,解決這件事,不是往回追源頭,這樣會像「雞生蛋,蛋生雞」,沒完沒了。
這也好像哲學上的「無窮後退」(infinite regress)。應該斬斷惡性循環!一了百了。
那該如何下手呢?
 
 
我記得法師(不好意思說誰)教我們:
十二因緣就像十二顆珠子(十二節)的念珠,
只要剪斷一節,珠子就會全部掉落,就此了結。
事實上,這是錯的!
真正要斬草除根,重點是"斬草除根",得從「惑」動剪!
 
只要有「惑」,有煩惱愚痴,日後有機會就會造不如意的「業」...
而當到業、苦的階段,就為時已晚。
就好比造了殺死人的業,就已經來不及;
殺人而坐牢,時間不復返,於這次殺人罪報,唯一能做的就等苦結束了。
所以,《成佛之道》第四章寫: 滅應滅於惑,惑滅則苦滅。

 
進一步會問:十二支哪些跟「惑」關聯,是我們可努力之處呢?
"無明支"當然是,再根據雜阿含第294經(原文,請參考註2)。
「六入→觸→受」之間,會有「無明與愛」竄入。
我們就是在此防範「無明與愛」,乃至斷除「無明與愛」的生起。
 
 
 
--------------------------------------------------------------
註1:14講表:第四講 人生當前之所受(觀受是苦) (圖的來源)
 
 
註2:北傳:雜阿含294經 南傳:相應部12相應19經

隨筆-名相-方廣道人

有很多號稱佛教修行者的人,但亂解釋「空」,
說「空」就是「什麼都沒有」,還引人讀像『萬空歌』(註1)的文句。
『萬空歌』如下: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東昇西落為誰功?
 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
 權也空,名也空,轉眼荒郊土一封。

 

照他們如此解釋,落入虛無,人生好悲慘阿!
可以拿佛教的專有名詞「方廣道人」來專指他們。
 
下文是《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對「方廣道人」的解說:
 指未得大乘所談空理之真,而執邪空的學人。
 乃大乘中附佛法之外道。
 《大智度論》卷一云(大正25‧61a)︰
 「更有佛法中方廣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滅,
  空無所有,譬如兔角龜毛常無。」
 
 智顗《摩訶止觀》卷十謂附佛法的外道,
 有小乘的犢子部和大乘的方廣道人,
 並說方廣道人自以聰明,讀佛十喻,自作義云︰
 不生不滅,如幻如化,空幻為宗。
 龍樹斥云︰非佛法,方廣所作,亦是邪人法。
 吉藏《三論玄義》亦云︰
 方廣道人不了解大乘所說空理,
 故謂諸法如龜毛兔角,應無罪福報應。

 
簡言之,講「空」是「什麼都沒有」的人,是外道!
否定什麼都沒有,當然就會否定沒有善惡果報,
這跟佛教教理教義,根本背離!
 

那空是什麼呢?
舉例來說,任何東西的存在,都是有其因緣條件,
一個人造業也一樣,你有念頭+行為,產生業、種下一個種子。
這個"種子",等待因緣成熟,就會生成"果報"。
 
種子一定不是永恆的,如果是永恆的,那就永遠不可能生成果報!
而空,便在講種子的"非永恆性"(假有、暫時有),而不是在說種子是「什麼都沒有」。



---------------------------

中華人物_玄奘大師往印度的目的之一:解決「現常」與「當常」

玄奘大師去印度的目的之一,
就是為了解決困擾內心的佛法問題:到底是「當常」?還是「現常」?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一(註1):
 遠人來譯,音訓不同,去聖時遙,義類差舛,
 遂使雙林一味之旨,分成當現二常;
 大乘不二之宗,析為南北兩道。
 紛紜諍論凡數百年,率土懷疑,莫有匠決。

我翻譯一下:
西方來的法師們翻譯佛經成中文,
因為他們對中文掌握程度各自有差異,彼此間解釋出的意義也就不同。
而且,離佛世已經太遙遠了(約一千年前),
流傳太久,義理早出現偏差、錯誤。
這使得佛滅度後(佛在雙樹林入涅槃),本來是一味的佛法,
卻分成了"現常"、"當常"(待會再解釋這兩個),大乘分成了南、北二派。
「現常」跟「當常」到底哪個對,兩派人爭論幾百年,難分勝負。

那什麼是「現常」跟「當常」呢?
也可到「一行佛學辭典搜尋」,下關鍵詞:地論宗。
讀[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的附一。以下,是我的分段解釋:
1. 「常」是涅槃或佛性的異名。
=>「常」=「佛性」
 
2. 北道地論師主張「阿梨耶識依持說」,
 以眾生的根本意識(即阿梨耶識)為諸法的依持,
 說一切法從阿梨耶識生起(這和攝論師說法相近)。
 阿梨耶識雖和如來藏(佛性)無別,
 但並不具足一切功德(《楞伽經》說具足者,
 是對斷見人方便說的)。
 一切功德必待新薰而後生,
 亦即是說眾生的佛性必須成佛後始得,
 當果而現,後天所有。這就是「當常」之說。

=>「當常」是說「佛性」後天的修練而成,
這跟中國佛教常說的「眾生皆有佛性」衝突!
 
3. 南道地論師反對此說,而主張「真如依持說」,
 以為阿梨耶識法性,即是真如佛性,
 以之為諸法的依持,生一切法。
 此法性真如即如來藏(佛性依《楞伽》等經說)
 本來具足一切功德,就是說眾生的佛性與生俱生,
 先天而有,這就是「現常」之說
(見道倫《瑜伽論記》)

=>「現常」是說,「佛性」是先天的,
 恰如中國佛教常說的「眾生皆有佛性」。

 
4. 北派地論師,是以 菩提流支 為首;
 南派地論師,是以 勒那摩提 為首。
 就以此事而論,北派看法接近虛妄唯識系;南派看法相似真常唯心系。

 

有人會問:爭「現常」跟「當常」幹嗎?
我記得好像是慧律法師說的吧,
說佛性是先天本具,或是後天(學)習得,各自有嚴重問題!

若說佛性是先天本來具有,那幹嘛麻煩,辛苦修行?
瓜熟自然蒂落,就慢慢等就好,最後都會成佛。
那這樣,便會無懼因緣果報,做出不如律的行為。
 
若說佛性是後天學習得,那就跟因果一樣,會生滅了!
那從迷惑,修到覺悟。等因緣散去,又會從覺悟,變回迷惑。這樣幹嘛修行呢?
 

 
-------------------------------------
註1:T50n2053_001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第1卷

2018年3月21日

隨筆-正聞-人何以能成佛?

我想佛陀不可能要求人去做"人不能辦到的事",
應當是「人」本身就具備某些特質,而有成就聖道(成佛)的可能性,
僅差在人有沒有"意願"去做。如是,得問:那是什麼特質呢?
 
 
《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的故事,應該無人不曉吧,
裡面每個腳色到奧茲國(the Oz)都有不同目的,
桃樂絲(Dorothy)是為了回家,
稻草人是要大腦,鐵皮人想得到心臟,懦弱的獅子則需要勇氣。
正如同《西遊記》的人物設定,
孫悟空表「嗔」、豬八戒表「貪」、沙悟淨表「痴」,來象徵佛教的三大煩惱,
我以為,《綠野仙蹤》作者亦是體察人性後,巧思設計出後三者的「追求」。
而稻草人、 鐵皮人、 獅子之所欲,乃是人具有比其他物種強的三大能力,
分別為理性(才智)、感性(仁善)、行動力(勇猛)。
舉例來說,
人有抽象概念的思維力;
人的慈愛能跨越物種、人能為救其他人而犧牲生命;
其餘物種沒有像人類有如此力量,可以撼動地球生滅。
 
若按儒家思想,則會將這三大能力,長養成三達德:
智、仁、勇(從誠意正心開展而出,接著修身、齊家...)。
恰恰也是這三大能力,係佛教認為人能成就聖道的三特質。
 
 
《長阿含經》30經(註1):
「佛告比丘:閻浮提人有三事,勝拘耶尼人,何等為三?
 一者、勇猛強記能造業行。二者、勇猛強記勤修梵行。三者、勇猛強記佛出其土...」
《大毘婆沙論》(註2)將其歸納成:
人比起其他五道眾生(六道輪迴中,除人道以外)殊勝,
是因為有憶念勝、梵行勝、勇猛勝。
若對應上面所述,各別為:
憶念勝-理性(才智) -智 ;
梵行勝-感性(仁善) -仁 ;
勇猛勝-行動力(勇猛)-勇 ;

 
學佛便是本著人的這三特質,加以發揚,
將憶念勝,塑成「智慧」;
將梵行勝,塑成「慈悲」;
將勇猛勝,塑成「信願」。
智慧、慈悲、信願,又名「學佛三要」,落實生活,可換成另套說詞:
智慧:淨治身心(淨心第一)
慈悲:成熟有情(利他為上)
信願:莊嚴世界
 
全部統整起來:
憶念勝→智慧:淨治身心(淨心第一)
梵行勝→慈悲:成熟有情(利他為上)
勇猛勝→信願:莊嚴世界

 
 
最後,可能有人會問,學佛三要跟儒家三達德有沒有差別?
有,差別在於,佛教是基於緣起(性空)法,以智化情,以智導行。
體悟無我的空慧,最為根本,最為重視。
 
 
 
-----------------------------------
註1:長阿含30經/世記經(第四分)
 
故契經說。人有三事勝於諸天,一勇猛,二憶念,三梵行。
勇猛者,謂不見當果而能修諸苦行。
憶念者,謂能憶念久時所作,所說等事分明了了。
梵行者,謂能初種順解脫分順決擇分等殊勝善根,及能受持別解脫戒。

2018年3月18日

隨筆-印度史地-佛教聖地的朝聖網站

發現一個旅行社網誌(註1),介紹佛教聖地。
比如:下圖的五個地點。
1. 佛陀成道處:菩提伽耶(Bodhgaya)
2. 佛陀初次弘法,度五比丘之處:鹿野苑,今之瓦拉那西(Varanasi)。
3. 佛陀最常待的弘法處:舍衛城(Shravasti),金剛經有提到。
4. 佛陀涅槃處:拘尸那羅(Kushinagar),
       近鄰佛滅後第二次(大型)集結經典的毗舍離(Vaishali)。
5. 佛陀弘法處,也是佛滅後第一次(大型)集結經典處:王舍城(Rajgir )。
       法華經提到的靈鷲山(Griddhkuta),或稱靈山,
       就在附近,竹園精舍也離此不遠。



這五點是在印度境內的,該網誌也談及尼泊爾、不丹境內的朝聖地,值得一看。



--------------------------------
註1:印度、尼泊爾、不丹的佛教朝聖地

2018年3月16日

其他_佛門常用禮儀

在部落格寫文章頂多談談"佛法",難以準確講實際的禪坐姿勢,
及如何向佛像「問訊」、「禮佛」、「上香」等等在佛堂必會的基本威儀。

我以為,禪坐姿勢最好請人當面指導,其餘的,能開方便之門,靠影片上學習。
下面高雄文殊講堂的影片中,除了有基本禮儀動作,
還包含如何穿搭縵衣,著縵衣後,又如何「問訊」、「禮佛」等等,
這些在受完戒(五戒、菩薩戒),方再看影片學便可。
 

2018年3月15日

隨筆-阿含部經-阿含入門書

阿含經的入門書(先知道主要精神,後讀經典會比較簡單),我會推薦兩本。
一本是,印順導師《佛學概要》,
他前十四章原本是《阿含經概要》,後來加了六章談菩薩行,而成現在模樣。
 
另一本是 楊郁文醫生的《阿含要略》。
參考1是書內的其中一段,談的是阿含經所講的"修學次第"。
依據我有限的個人經驗,大多數的華人佛教徒,
對於學習佛法先後次序,相當陌生不清楚。

有的還急求頓悟,一開始就從高階下手,躐等躁進,反而欲速則不達。
所以最好能打好基礎,循序漸進向上向善向解脫,慢,反倒是快了。
既然說道次第,便順便一提:
第1步:分辨(佛教)善惡
第2步: 慚愧心:佛教特別強調這個善根,自我檢討能推動前進
第3步:親近善知識
第4不:正勤
第5步: 聽聞正法
第6步: 內正思維(如理思維)
第7步: 法隨法行,又稱法次法向(依著法,去實踐)
第8步: 四不壞信(信佛、信法、信僧團、信戒):
    不再有戒取見、身見、疑見(疑佛、法、僧、戒)。
第9步: 增上戒:做A是為了做B作準備叫「增上」,
     持戒為了修定,叫增上戒。
第10步: 增上定:修定是為了觀慧
第11步: 增上慧:觀慧是為了得解脫,煩惱不再起
第12步: 正解脫。


關於阿含經的閱讀,網路的資料很多。
我僅推薦兩個,並不是我想表達其他的資料不好,我不過選擇不大量列出罷了,
像參考2,開仁法師的阿含經資料也很好,有興趣便可參考。
只要正信佛教徒如法守律,說法懂得善巧方便又切合教理,都值得一試。
 
適合自己的老師,每個人可能不同,
或許師徒的緣分,也或許思考方式相近,他講解特別容易懂。
因此,我不認為我介紹的書、老師能讓所有人歡喜學法,
而會建議可以多聽、多看其他法師(居士)的書籍、講經音頻、視頻。



-----------------------------------------------------

隨筆-阿含部經-長阿含第2經:佛陀的後事處理

長阿含2經的一段文字(註1),我看了為之感動。
原文:
時,阿難即從座起,前白佛言: 「佛滅度後,葬法云何?」
 佛告阿難: 「汝且默然,思汝所業,諸清信士自樂為之。」

 時,阿難復重三啟: 「佛滅度後,葬法云何?」
 佛言: 「欲知葬法者,當如轉輪聖王。」

 
白話是:
阿難問佛陀:「您滅度(世間人說死亡)後,後事要怎麼處理?」
佛陀告阿難:「這事你默然就好,好好思維你的道業,
       在家人自會踴躍處理好我的後事。」
阿難不依不饒問了三次,佛陀說:「那就照轉輪聖王的的葬禮儀式處理吧。」
 
 
此經想表達的是,佛陀告誡弟子,特別是出家弟子,
你們已經隔絕俗事、專務斷惑證真,應當把心思放在修行上、佛法上,
而不應該在意遺體、遺物,乃至崇拜。

就如同大迦葉尊者,佛陀滅度之後,他最關心法的傳承,立即展開集結佛經。
我們能說:佛留下的法舍利(佛法)比身舍利,更為重要,更利益眾生。
 
所以,有人取得佛陀舍利(還是偽的),搞大群建築供奉,當成佛教盛事,
我真的不以為然阿,哈哈。
我認為佛教徒還是把心力放在自淨其意,利他為上,會比較切合佛陀心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