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4日

名相-五鈍使、五利使

通常我們在講人的煩惱,
中式(中國佛教)是以「貪、嗔、痴」三個來總稱,
也有用「無明所蓋,愛結所繫」的「無明」與「愛」兩個作統稱,
如要再簡潔,則用「無明」。

我個人比較習慣用阿含經常出現的「無明」與「愛」來說明,或稱「愛、見煩惱」。
而無明,就是理性上出了差錯;愛,則是感性上出了問題。
如又要再細膩解說煩惱,則可以引用天臺宗所提的「五鈍使、五利使」之說了。


五利使,五鈍使的利鈍,印象中,
慧律法師解釋是:「利者,是形容容易斷除;鈍者,則是形容難斷。」

五利使是從「見煩惱」開展而出,
(1)身見,即薩迦耶見,執著五蘊假合的身體為我,換句話說,
    認為肉身(物質)是實在自我,或者認為精神是實在的自我。
(2)邊見,即「常見」和「斷見」兩個極端(兩邊),
    常見,是認為我是永和存在;
    斷見,是認為,人死了,一切都沒有。
(3)邪見:這可多了。例如:否定世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撥無因果。
(4)戒取見,堅持不對的戒律(不能了生脫死),如牛戒,狗戒。
     以牛戒為例,有人看到牛死後生天,就以為學牛吃草能生天,
     於是以吃草為其戒律。
(5)見取見,執著上述(四個)錯誤的見解,為其自己的知見,作種種錯誤的行徑。


五鈍使是從「愛煩惱」展開而出,
(1)貪愛,順我者貪
(2)嗔,逆我者嗔(嗔心只有在欲界才有,色界、無色界的天人沒有嗔心)
(3)痴,昧於事理
(4)慢,傲慢
(5)疑,懷疑,可以是懷疑自己,也可以是懷疑別人,如佛、法、僧。


依天臺宗的說法,凡夫到四果阿羅漢,
必須斷除的煩惱(煩惱就是惑),見惑88使,思惑81品,
便是由這十個依據程度差別所組合而成。
《婆沙論》說:
初果,是斷除 見惑88使者;
二果,是斷除 思惑中的欲界前6品;
三果,是斷除 思惑中的欲界9品(剩色界36品、無色界36品);
四果,是斷除 全部。
詳細的部分可參考文殊講堂《佛學十四講表》Page 59~62。


我覺得五利使、五鈍使是可以記的,
但是後面的見惑88使,思惑81品等等,真有興趣再深入研究吧。



-----------
參考資料
(1)文殊講堂《佛學十四講表》Page 59~62
(2)佛門網佛學字典:查五利使、五鈍使
(3)斷煩惱的探討 以《大毘婆沙論》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