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7日

阿含部經_《阿含經故事選》002佛陀的修學(1)

這一篇引用的經文好多。一經一經來,不求一篇文章寫完。

第一段:
(a)《中阿含第一一七柔軟經》&《增支部第三集第三八經
大意是:
雖然佛陀的父親給佛陀的生活條件何其優渥,
然而佛陀視見眾生的病、老,不生貢高我慢、鄙視的念頭,
心想:
我現年輕、無病,但有一天也會病、也會老。
應該努力斷除慾望,脫離生死。


(b)《長阿含第一大本經》&《長部第一四大本經》
大意是:
過去七佛之出世,以及我們佛陀的出生到出家的因緣。
與現所說相關的是這一段話:
佛告比丘:
「太子見老、病人,知世苦惱,
 又見死人,戀世情滅,及見沙門,廓然大悟。
 下寶車時,步步中間轉遠縛著,是真出家,是真遠離。
 時,彼國人聞太子剃除鬚髮,法服持鉢,出家修道,
 咸相謂言:『此道必真,乃令太子捨國榮位,捐棄所重。』
 于時,國中八萬四千人往就太子,求為弟子,出家修道。」


(c)《中阿含第二0四羅摩經》&《中部第二六聖求經》
提到的老與病,與眷屬欲、物質欲等等有關,得斷除。
同時還提到,佛陀成道後,度五比丘前,曾想度兩人,
分別教導佛陀達到無色界第三、第四層禪定的人,不幸皆已往生。
(也證明,禪定再高沒有慧,不究竟)

2013年12月23日

阿含部經_《阿含經故事選》001佛陀偉大的地方

故事出處:001怎樣才是真正的讚歎佛陀?

故事內容就不重述,直接討論「按語」的部份。
A.悟慈法師的本經大意:
  本經敍述佛陀在於摩竭陀國,
  至於一竹林時,有一位名叫善念的梵志,曾經誹謗三寶,
  然而其弟子-梵摩達卻讚歎三寶,此事乃在諸比丘中被論議。

  佛陀知此,而對諸比丘們說:
  對於誹謗三寶之人,不可以懷忿結之心,
  對於三寶起稱讚之人,也不可以生歡喜心。
  同時說明師弟之有異心,乃由於異習、異見、異親近所引起的。
  也說凡夫為寡聞之故,對於小緣的威儀戒行,而生讚歎,
  賢聖的弟子則讚歎甚深微妙的光明大法
  因此而教誡十善戒,並舉出外道異學所懷的異見邪說的六十二見。


  從此,我們能知:佛陀最偉大之處,是在於他有破除邪見/煩惱的正法。



B.第1點,本故事取材自南傳《長部第一梵網經》以及北傳《長阿含第二一梵動經》。
  大體上,南北傳的內容很相近。 北傳梵動經的翻譯請參考附件(悟慈法師翻譯)。
  關於62見(邪見)的詳細內容,請看參考資料。
  初初學佛階段,可以先不用搞懂62見。姑且知道那是邪見就好了。

  其次,關於邪見,我們最常聽見是「邊見」:常見&斷見。
  常見,常就是永遠,我生生世世為人,不會改變。
  斷見,斷就是斷滅,我這一生結束之後,就什麼都沒有了。便產生了及時行樂的想法。
  佛教否認以上兩種見解。



C.第2點的「真正佛法的優勢,是在正見,
  以及從正見發展出來離煩惱、我執,斷除生命流轉的正行上。
  如同A,這是本經的重點。
  
  進一步,
  則要知道如何斷煩惱呢,本經介紹:觀察六觸(眼、耳、鼻、舌、身、意)的感受,
  去了解苦的原因(集)、如何消滅苦(滅)、
  觀察貪著慾望越來越重之過程(味)、觀察欲望貪著太重而生患苦(患)、調伏or斷除or超越慾望(離)。
  這是從緣起正法所開展出來的,可以參考《佛說七處三觀經》。
  


D.第3點,很容易明白,佛教說的清淨行(正確的行為)不包含那些。
E.第4點的四個常見,前三個是靠神通(從禪定而產生)知道前世,
  最後一個是用推論的,以為自己是永恆的(常見,上面說過)。
  1) 常住論
  a) 回憶過去世 100,000 生
  (根據 DN 1)
  或回憶過去世 20 劫
  (根據 DĀ 21, T 21, Tib.dis., Śāriputrābh., Abhidh-k.-ṭīkā)

  b) 回憶過去世 10 劫
  (根據 DN 1)
  回憶過去世 40 劫
  (根據 DĀ 21, T 21, Tib.dis., Śāriputrābh., Abhidh-k.-ṭīkā)

  c) 回憶過去世 40 劫
  (根據 DN 1)
  或回憶過去世 80 劫
  (根據 DĀ 21, T 21, Tib.dis., Śāriputrābh., Abhidh-k.-ṭīkā)

  d) 理論化 (theorizing)
  (根據 DĀ 21, DN 1, Śāriputrābh.)
  或禪修體驗
  (根據 Tib.dis., Abhidh-k.-ṭīkā)

  其次,我們得知一點,定跟慧(正見)是兩件事。



F.第5點,佛教真正的核心在於正見。
  我們偶爾會聽到一些信徒讚嘆他師父多麼厲害,
  有過什麼神蹟,治病除疾、神機妙算、放光動地。
  聽了之後,我們會迷失嗎?
  倘若有一天,我們遇到這樣的人,
  我們是否能冷靜而憶起「佛的偉大在於正見」的真正意義呢?

隨筆-三乘-定義「福德」與「功德」

為了講解溝通的方便,
通常得有一些前提共識,現在我們來將「福德」與「功德」定義好。
不過,我必須說明的是,這樣的界定,並非每個佛教徒都如此認為。


「福德」與「功德」,慧律法師是這樣定義的。
「福德」,即福報(善報)
一個人行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十善(五戒+不兩舌(挑撥離間)、不綺語(稱讚婬欲、說黃色笑話)、不惡口、
不貪、不嗔、不痴),造橋鋪路、人道救援...凡利益眾生的事,都包含在內,
不論是佛教徒,非佛教徒,
只要做上述之事,咸能往生上三趣(人、阿修羅、欲界天天人)。

「功德」即學佛的大悲大智大雄力
智慧、慈悲、信願(勇猛),講心靈層次的提升。
內心專注而勇於行動;意念言行清淨、慈悲濟眾;如實認識世間真相;
令貪念、嗔念、痴念永斷(十善的不貪、不嗔、不痴是克制住,還沒消失)。


以下,我舉兩件與「福德」與「功德」相關的佛教概念。
(1)在家人的學佛次第
佛陀教育在家弟子原則是「先說端正法,後說正法要」((布)施→戒→定→慧),
端正法,就是五戒、十善;正法要,就是如四念處等止觀。
簡言之,先修些「福德」,慢慢地轉向修「功德」。
常聽人說:「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亦是此理。

然而,我為什麼要說「先修些福德」呢?
因為佛陀曾說世間有二十件困難的事,其中一個是「富貴學道難」。
人正沉湎於富貴所帶來的物慾滿足時,
叫他修行,他會想:「放著好日子不過,我幹嘛辛苦去砥礪心性呢?」
可是事實是跟他想的相反,
如果要擁有更大的大富大貴,還非得有無我的智慧,
不貪著自己的利益,無私,才能造就更大的福報。
其實,「功德」是深深地影響「福德」的。


(2)「功德」只來自於自己
大智度論卷61: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
 菩薩既得福德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
 菩薩以福德清淨,(所有) 身口,人所信受;
 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末後成佛。
 ……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
 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

我套入「福德」與「功德」,翻譯成白話文:
 對 共享 來說,
 (a)「功德」,無法給一切眾生;
 (b)「福德」,可以給一切眾生。
 菩薩修「功德」所得「福德」一切,
 諸如衣服、飲食、世間的一切物品,皆可用在利益眾生。
 由於菩薩「功德」圓滿,人們對他所言,可以相信、接受;
 菩薩為一切眾生說端正法、正法要,能讓一切眾生完成佛道....

 ...然而,為什麼有人說『迴向「功德」』,「功德」能給眾生呢?
 那是一種(果中說因)方便說,正如上面的順序,
 菩薩修「功德」、「福德」,
 而將自己的「福德」諸如衣服.... 饋贈眾生,使其免於匱乏。
 衣食足而知榮辱,再慢慢地教育眾生修「功德」、完成「功德」。
  菩薩「功德」、「福德」 → 眾生「福德」 → 眾生受教育 → 眾生得「功德」
 以最終結果看,就好像菩薩施予眾生「功德」,
 事實上,「功德」是不可能給其他人的。
 如果可以,當初佛陀、菩薩從一開始修行到最後成就所修的「功德」,
 都可以給眾生呀。為何如此麻煩,苦口婆心教導眾生要修行呢?

佛法的原則正是如此,
如龍樹菩薩寫的《親友書》:「生天及解脫,自力不由他」。
「功德」得靠「自力」,就像吃飯睡覺一樣,
個人吃飯個人飽,個人修行個人了呀。

2013年12月20日

隨筆-華嚴-夜睹明星而悟:眾生有如來智慧德相

我相信佛教徒可能都有聽聞過這一段:
  佛陀下夜睹明星悟道云: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有人說,這是佛陀覺悟之後說的第一句話。有人(書)更直指出這來自華嚴經。


這個「夜睹明星」,我認為大大有問題。妙境長老就曾解釋過。

最早我看的影片已經遺失,這是另一則。
原先影片中(註1),妙境長老說它原始出處是唐朝 王勃撰的一篇傳,
可惜篇名卻沒明說(註2)。而依我查過佛經,也皆無「佛陀是夜睹明星而悟道」之說,
對於佛陀覺悟的那晚描述,是講:
  佛入禪定,循序初、二、三、四禪,
  在第四禪中得三明(或說順逆觀察十二因緣法、緣起法)。(註3)


其次,「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則確實與佛經相關,
出自《註華嚴法界觀門》(No. 1884 註華嚴法界觀門 (卷1) T45, p0683b),
乃唐朝斐休居士 按華嚴經所改寫的文句
  故世尊初成正覺。歎曰。奇哉。我今普見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
  著。而不證得。於是稱法界性。說華嚴經。令一切眾生。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
  而證法界也。

經文原貌如下:
(1)No. 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35) T09, p0624a
  奇哉奇哉。云何如來具足智慧在於身中。而不知見。我當教彼眾生。覺悟聖道。
  悉令永離妄想顛倒垢縛。具見如來智慧在其身內。與佛無異。
(2)No. 279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卷51) T10, p0272c
  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癡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
  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


結論是,「夜睹明星....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是組合句。
夜睹明星而悟,無(印度)事實所依;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是有所本。

說實在的,個人認為,覺悟不是靠靈光一閃的,
而踏踏實實地體證:實相/真相,原來是這樣子呀~



---------------------------------------------------------------------------------------------------------------
更新日期:2022.07.17
增補充文章:隨筆-華嚴-夜睹明星而悟:眾生有如來智慧德相2
---------------------------------------------------------------------------------------------------------------
註1:影片遺失,文字版請見: 金剛經講記 » 正釋經文.六
這個地方我因言引言,就是王勃寫的一篇傳,有這麼一句話:「夜睹明星而悟道。」
而我們後來的佛教徒也這樣說:「夜睹明星得無上菩提。」
這句話說得不對!應該是「明星出現的時候,佛得無上菩提!」
是表示得無上菩提的時間,不是看見明星而悟道。
實在「夜睹明星而悟道」是個錯誤想法。怎麼錯誤呢?
「睹明星」,應該是睜開眼睛看明星的意思。
而佛是由初禪、二禪、三禪,入了第四禪修緣起觀得無上菩提;
入初禪時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就都不動了,怎麼能夠看見明星呢?
不合道理嘛!但是一般人還都是這樣用。
這就看出來:我們漢文佛教,很久就不修止觀的這件事。
若常常修止觀,一定知道欲界定、未到地定、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
四禪八定乃至滅盡定這些甚深三昧的事情,而不會說出這種外行話了。


註2:
確定不是《釋迦如來成道記》(卍新纂續藏經 第七十五冊 No. 1508)。
因為無論是全唐文的釋迦如來成道記
跟它的註解卍新纂續藏經 第七十五冊 No. 1509《釋迦如來成道記註》,盡無此句。
另有一說,它引自清朝 重繪《釋迦如來應化事蹟》緣起至於是否為源頭,仍存疑。


註3:
(1)中阿含第一五七黃蘆園經(No. 26 中阿含經 (卷40) T01, p0680b)
大意:佛從初禪到四禪後,得三明。

(2)雜阿含經三六九經(No. 99 雜阿含經 (卷15) T02, p0101b)
  世尊告諸比丘。昔者毘婆尸佛未成正覺時。住菩提所。不久成佛。詣菩提樹下。
  敷草為座。結跏趺坐。端坐正念。一坐七日。於十二緣起逆順觀察。

  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

2013年12月14日

隨筆-三乘-數息

數息觀,我已經聽聞多次,學習多年。
方法說得最清楚的,莫過於玅境法師的講解。


在他講的『四念住』,他提到三個原則。
1.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長,知息短。
北傳:中阿含98經, 增壹阿含12品1經 南傳:中部10經
需再解釋一下何謂「息」。
「息」是介於呼氣與吸氣之間,不呼不吸的短暫停頓。
呼吸次序是:...呼→呼氣結束→出息→吸→吸氣結束→入息→呼...。
「息」便是「出息」與「入息」。

當觀察呼吸,已經能得以專注,不胡思亂想,
就可以利用「出息」與「入息」作觀想。如:無我觀、空觀。


2.數入不數出,數出不數入。
數出入息時,算「入息」,就不算「出息」;算「出息」,就不算「入息」。
其目的在不使慌張,忙碌數數。


3.從一數到十,從十數回一。
這樣做,很容易就能發現分心。
假如算到十一,十二等後面數字,表示心思跑掉,得及時挽回。

一開始,可以口出聲算,慢慢地改成心算。
數字也可以變化,出聲算一、四、七,讓自己將心安住在呼吸上。

2013年11月29日

基礎-妙雲集【佛法是救世之光】(傳道法師 講)04

民國88年(西元1999年)講述
影片:佛法是救世之光 4

第二篇:佛為救護我們而來 Page 9~13

◎世間親情的溫暖 與 佛陀護念的溫暖 作比較。
 例一:佛陀為病比丘洗澡。
    出家戒律裡,僧團裡有人生病,(看護比丘)必須要去照料,否則犯戒。
    對於非佛弟子的人,佛陀一樣會照顧。

佛陀教育的基本精神有三點:此地,此時,此人
 ○此地,講十方世界,重的是我們住的世界。
  教育要符合本土化,關心你的周遭。
 ○此人,雖然志度一切有情,特以人類為本,這叫做人道。
  不同於歐美的人本主義(以人為最尊貴,最偉大,其他動物不重要),
  這裡是講人道精神,以人的立場,來思考人的問題,
  人站在這個宇宙、世界、人與人的社會之中,和動、植物的互動,
  該如何地恰如其分。
 ○此時,雖然說三世因果,過去影響現在,現在影響未來,其重點在於此時、當下。
  不是說我來生再來修養,去西方極樂世界在修行。
  而是在此刻,馬上來修養。
  關心,就關心需要關心的時候。要教育,就教育需要教育的時間,
  那個地點與時間。
  因此,人需要幫忙的時候,我們就幫忙;不需要幫,我們就不用再幫。
  不能讓對方產生依賴感,我們只是協助而已。

◎例二,周利槃陀伽的故事(有教無類)
 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人人若將心地掃,世間無處非淨地。

◎莫將佛法神(秘)化或俗化,以免變質與衰亡。
 (香嚴:這邊講了一段宗教亂象

◎佛出人間,作我們的究竟皈依處,給我們非常的力量
 ○不信佛之時,很多事沒有信心。
  比如成功、與失敗各自有其條件、因緣,我們會盡量去找成功的那部分;
  而我們為什麼煩惱、恐懼、不自在呢?
  首先,要充實我們自己,強化我們自己的力量,熟能生巧。
  (別依賴別人,依賴不成,成埋怨。)
  其次找出真正恐懼煩惱的理由,予與對治。
   (例如:擔心記憶不好,其實人的記憶都不錯,只差在有沒有經常複習)
 ○憶念佛的功德、相好,自能解除內心的怖畏
  佛陀教我們解決煩惱的辦法,我們了解了,因而就不害怕
  我們晚上會什麼會怕,這是由於無明、無知,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如果在自己的房間,燈都熄了,也不會害怕,因為我知道很安全。

  使我們憶念佛的智慧,叫我們黑暗並不可怕。
  是不知道黑暗的內容才可怕,不知道哪裡有危險,如果都知沒問題,就不會懼怕。
  所以,念,是憶念,不是口唸,
  要記住佛陀教導我們的道理,自然不會恐怖,
  要記得(實踐)要愛護自己,更要愛護別人。 
 
 ○把時間用在行善,便沒時間行惡。
  勸別人往好處想,自然自己也會往好處想。

 ○心有皈依處,心便不恐怖。

慈悲是佛陀的殊勝功德,慈:與樂;悲:拔苦。
 消極:不要增加別人的煩惱與痛苦
 積極:幫人減少煩惱痛苦而增加幸福(使其獨立,有能力單獨解決問題)
 ○佛陀的慈悲是平等的,與其他的博愛與仁愛不同。
  佛陀慈悲沒有階級概念,沒有狹隘的偏私性,是以智化情,以智導行。
  (中國講家族:漢族、宗姓) 
  其他宗教,信則得度,不信者下地獄。

2013年11月27日

唯識-妙雲集《唯識學探源》第一章:緣起支數的考察

第一章,第三節 緣起的解釋
第一項 緣起支數的考察

究竟緣起五支、十支、十二支,哪一個才是最正確的?
答案是:都正確,它是根據眾生根機的不同,產生的方便解說。


內文說:
◎至於緣起 支數的多少,可詳、可略、可開、可合,本不妨隨機而有差別的。像追述七佛成道所觀的緣起,五支、十支、十二支,都編集在『阿含經』中。

◎經上說「味著心縛」,也有五支、十支不同的記載。 這可見釋尊隨機說法的或開或合,與成立的先後無關。

◎在十二支說普遍流行以後,對釋 尊詳、略、開、合說法的善巧,漸漸的被人忽略了。有人不了解這個意義,見到 經中有九支、十支,便把它補足成十二支,不知這是「畫蛇添足」。



基礎-妙雲集【佛法是救世之光】(傳道法師 講)03

民國88年(西元1999年)講述
影片:佛法是救世之光 3

第二篇:佛為救護我們而來 Page 7~9
◎約佛的本身說-身心圓滿,世界莊嚴,一個人開始發菩提心,
 行菩薩道,從解脫道(自)到菩提道(他),這叫成佛之道。
 (香嚴:這邊有一大段在談佛誕放假)

◎人與人要和解,人與動物要和解,人與植物要和解,人與世界要和解(環保),
 最重要的,人與自己的心靈要和解(感情與理智會起衝突),使其淨化。

◎貪多業也多,取少業也少;萬般苦惱事,除貪一時了。

◎各尊佛的相貌莊嚴一樣,別願不同,不能以願多願寡來區別其慈悲,
 之所以不同是因為遭遇的環境有所差別所致。

◎釋迦佛,原本可以到清淨的世界成佛,為何來到五濁惡世的這裡,因為慈悲。
 佛的誕生,帶給眾生光明。

◎出門四顧境茫茫,奇花異草別有芳。我有一言君試聽,舊盲畢竟勝新(心)盲。
 (心有智慧如明眼人)

◎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肉必自腐,而後蟲蛀。

◎世間的情感,一旦破裂,比什麼還冷酷。佛的慈悲護念,一切時不捨棄眾生。

2013年10月23日

基礎-妙雲集【佛法是救世之光】(傳道法師 講)02

影片:佛法是救世之光 02

第一篇:佛法是救世之光 Page 3~5
◎苦的原因,第二,企業界不務本業
 ○秉良心做事
 ○專心本業

◎苦的原因,第三,不會善用科學
 ○科學並非不好,問題在於怎麼使用
  比如:宗教無國界,是指運用在慈悲救助上,而不是在政治的統一上
    (香嚴:這裡有談一段政治、核能廠

 ○題外話:加害者叫被害者,不要懷恨。並不是「不要懷恨」不對,
  而是這句話要由被害者來說,才能說服人。

◎苦的原因,第四,世間學問只能相對的減輕,卻無法澈底地解決問題
 ○比如生病,靠運動(或醫學)可以防治,但不能完全沒病。
  人除了疲勞、免疫系統降低,心理因素(意志力)佔大多數,
  因此要重視心理上的問題。

世界上的宗教,均自認為會指出人生的光明,所有的學問也自以為是真理。

◎是不是所有的宗教都能解決痛苦?
 不是。有神我的宗教,一日一日的擴張,排他性強,產生仇視異己,不能切合真理。
 不能給人類和平與光明。
 
 ○世界領袖總是要面對的問題
  種族(族群)對立
  宗教衝突
  經濟分配(能源浪費)

 ○唯有無我的宗教(佛教)才行,無我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認定「生命共同體」 的概念。環保,並非功德,而是本分...
  不要以我心中價值為唯一標準的想法(唯我獨尊)。

◎信仰佛與法之下,我們才能破除我執,淨化我們的貪嗔癡,這樣才能契合真理。
 使我們能夠體證無我性,叫做證淨,這才真正得到智慧的光明。
 對於僧寶,敬僧,而不神化僧。

佛救濟人類有兩種光明,大智慧光與大慈悲光
 這談的是內在
 ○大智慧光:世間正見:有善有惡;有業有報;有前世有後世;因要緣才能生果。
  行善而能不能解脫,在於「無我」。
 ○大慈悲光:佛的關切,時時不捨眾生,怨親平等,
  等視眾生如己出,像慈母慈悲的力量

◎學佛者如果學了佛還有憂鬱、苦惱的感覺,就是還沒有真信,還沒有親切地了解佛法,所以還沒有得到佛陀慈悲的光照。
 ○因為內心當中沒有佛的慈悲與智慧

有些人還說我為什麼沒有接受到,這就好像外面的太陽很大,而我們卻把窗門都關起來,不讓太陽進來一樣。 
 ○因為自我執著沒有打開(問題不從外來)。
  不是佛陀沒幫忙,佛是啟示我們內心有智慧、有慈悲,去幫助別人。
  在此同時,也會淨化自己。

◎我看見國內有這種現象:人們跑到菩薩的面前,要求菩薩給他成功與發財的機會,一旦希望沒有實現,他就怨佛怪佛了,這種情形是不成的!要知道:信佛應該在任何環境之下,而毫無條件的。有了絕對的信心,自有得到佛光的機會
 佛法要常在心中,就不生憂懼苦惱。

◎生在光明中的兩大好處:成就事業、充滿希望
 不是求佛保佑,而是學習佛教我們的方法,學習智慧、學習慈悲、順應正法, 
 事業便能成就。縱使,我現在還沒成就,但我有大慈大悲大智慧的心胸,有遠見,
 自然充滿希望。

◎如果人人都能接受佛光,還可藉此 去照耀別人

基礎-妙雲集【佛法是救世之光】(傳道法師 講)01

影片:佛法是救世之光 1

前言:
◎學佛:動機、出發點不同,效果就不同。
 楞嚴經:「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該用信仰的心研究佛法、佛理,
 不為名利,不為顯異惑眾,這種效果對我們身心才有受益。

◎本書作者印順導師的特色就是平易、平實、平凡,
 平易近人,平實可親,平凡可學。

◎平易平凡的可貴:比如學功夫剛入門的人,有招有式,
 當成熟之後,便自然無招式,已融入生活,摸不清楚底細,歸於平淡。
 若越修越怪異,煩惱痛苦無減反增,或越覺自己了不起,那便走錯方向了。

◎佛陀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他是太子。
 亦不是因為他苦行六年,而是他破除煩惱。
 破我執,才是真正開悟。而且沒破就沒破,有破一次就澈底地破完。 
 這叫「見道所斷惑」,修道見真理,頓斷。
 理雖頓悟,事須漸修。見道位=頓悟;修道位=慢慢地消除嗔...等。

◎空是無礙的意思,不是什麼都沒有。
 阿含經說:對過去無貪著,對未來不欣求,對現在不染著。這就是無礙。

◎介紹妙雲集:
 上編解釋大乘三系的經,中編解釋大乘三系的論,下編介紹入門的一般知識。
 大乘三系:
 虛妄唯識,由諸行無常而來;
 性空假名,由諸法無我而來;
 真常唯心,由涅槃寂靜而來。
 不懂般若經系統(中觀)的經,就從般若經系統的經論下手,
 如大智度論...

◎有正確佛教的一般觀念(知識),可以少走冤枉路。
 例如:不留意當前發生的事,專注念佛、念咒,
    發生意外,僥倖生存,卻把它當成神蹟。
    這便是錯誤的概念。

◎學習心態:如杯子盛水,不倒置、不髒污、不破裂。
 不倒置:不驕傲、不封閉。不髒污:有成見;不破裂:不專心。
 學習到可以運用得出(隨時用緣起正見,觀察我們的身心,及外在一切)。

◎課程採重點式講解



第一篇:佛法是救世之光
◎Page 1~2 宇宙黯淡,誰啟以光明
 錯誤的概念:
 見不到惡人報應,就不信因果;
 希望惡人快得惡報,是心態上的一種錯誤。


 正確因果概念:異熟果報。異類能熟、異時能熟、異地能熟。
 得報的苦、樂、大、小,決定在於發什麼心。
 例如畜生道為了吃而殺生,這不算罪過。

以佛法講,世界人類之所以黑暗,紛亂,真正的問題就是自己。每一個人都以為自己很不 錯,很聰明,很有辦法。其實,人類並不怎樣聰明,也沒有多大的辦法。我們常把壞事當好事,而好事卻沒有人去做,尤其把那錯誤的事當作正確 ,認苦為樂...
◎苦的原因,第一,自以為聰明,顛倒
 ○不殺人..,只是本分。
  布施建醮,不是功德。
  有時只是預期心態(本身的不自信,要透由神明來起內心暗示),
  造成捐錢做法會便成生意大賺的情況。
  有時是想,已經投資大筆金錢下去了(做法會),不努力怎麼可能,於是才營收大增。

 ○「心頭不定,抽籤算命」、「卜,以決疑」只適用於兩樣條件都相同之下。

 ○善,就是不傷到別人,向上、向光明、向淨化(解脫)。
  惡,反之。

◎苦的原因,第二,企業界不務本業
 ○秉良心做事

2013年9月3日

妙雲-《如何讀《妙雲集》》


原文:宏印法師:如何讀《妙雲集》
妙雲集于此: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一,初學者讀《妙雲集》的順序
(1)先從《佛法是救世之光》,開始
A<佛法是救世之光>,最宜先看
B<人生的意義何在>,
C<切莫誤解佛教>,
D<佛為救護我們而來>、<佛學的兩大特色>

(2)《成佛之道》,看至第三章


2013年7月31日

隨筆-正聞-師父錯了,敢指謫嗎?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天王品 妙境長老講述)
從前法師曾說一個佛經上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我將此則的下半段,摘要地翻譯成白話。


出自大正藏第四冊No.201《大莊嚴論經》卷八,編號48 ,下半段
出處: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4/0201_008.htm

魔王(佛教的魔王,泛指沒有正確佛教知見的天人)
看見 剛證初果的首羅居士 正沉浸於法喜中,起了一個念頭:
「我現在往 首羅家,破壞他的善念。」
於是,魔王就化成佛陀外貌,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身放光明。

光明照進首羅家,首羅驚疑是什麼人駕臨,一看原來是佛陀。
然後說:「我有大福氣,讓佛陀再來我家。」,
接著用偈語讚嘆佛陀身相莊嚴。

這時,假扮佛陀的魔王就對 首羅 開示:
「我先前說五蘊的苦,是從造的業而來;
  修八正道,可以消滅五蘊之苦,那是不正確的說法...」

說到這,首羅內心感覺到十分奇怪與懷疑,想:
「眼前的人長得像佛,然而所說的法不像是佛!
  是我在作夢而內心顛倒了嗎?
  聽他說的法,充滿著貪、妒,是什麼惡人變成佛的模樣?
  如同美麗的花叢內藏著毒蛇。
 
依我的智慧簡擇,這人(有身相莊嚴,卻沒正見)肯定是魔王!」
因此,首羅 對 假扮佛陀的魔王 說:
「你是波旬(魔王的名字)」,並以偈語呵叱他。


魔王變現成佛的外表,但所說的「法」不對。
首羅很有勇氣地對他說:「你說的不對!」
縱然這名佛弟子並沒有神通,去辨別他眼前者是魔變的。
然而,他可以根據「法」的確當而判斷真偽。

佛教想要的,是建立在「法」,或稱「真理」上的信仰,而不是「人」的信仰。

因此,
(1)佛弟子要有足夠正信、正見,抉擇佛法、非佛法。
  外道法再怎麼包裝,說是佛法,要能區別得出。

(2)佛弟子要建立「依法不依人」的智信。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並且得捫心自問:假如你的師父說錯,你有勇氣指謫嗎?

2013年5月28日

隨筆-三乘-出離三界

有如此一說:佛教的聖人是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
那末這是否意味著在三界外,存在另一個不可思議的世界呢?
我本著所學,望不違背佛教義理,給兩點說明。


第一,凡聖之心境不同
在妙雲集:學佛三要: 十一、佛教之涅槃觀
第四段-涅槃之深究,有以下文字:

  凡夫心境,距離聖境太遠了,無法推測,也不易說明。
  但世人愚癡,總是要作多餘的詰問。所以,佛曾因弟子所問而說過譬喻。
  佛拿著一個火,手一揮動, 火就息滅了。佛問弟子:火到那裡去呢?
  這不能說火是什麼情形,也不能說火到 那裡去了。
  生死滅了,證入涅槃,要問是什麼樣子,到什麼地方去,也與火滅了 一樣的不可說明。


而印順導師這段話的出自是,《雜阿含經》卷34(T2,245c15~246a10):

  佛告婆蹉:「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婆蹉!猶如有人於汝前然火,汝見火然不?
        即於汝前火滅,汝見火滅不?」

  婆蹉白佛:「如是,瞿曇!」

  佛告婆蹉:「
若有人問汝:向者火然,今在何處?為東方去耶?
        西方、南方、北方去耶?如是問者,汝云何說?

  婆蹉白佛:「瞿曇!若有來作如是問者,我當作如是答:

        若有於我前然火,薪草因緣故然,若不增薪,火則永滅,不復更起。
        東方、南方、西方、北方去者,是則不然。

  佛告婆蹉:「
我亦如是說:色已斷、已知,受、想、行、識已斷、已知,斷其根本,
        如截多羅樹頭,無復生分,於未來世永不復起。
        若至東方、南、西、北方,是則不然,
        甚深,廣大,無量,無數,永滅」。

這裡可以把「火」當成煩惱,我們凡夫一直處於煩惱的境界,
沒有經歷過〝沒有煩惱的人生〞(貪、嗔、痴永滅),
當然仍是用〝從前經驗〞去想像,以為那是三界外的界外界。
因此,事實上,「三界外」並不存在,頂多是不得已下,不好的立說。



第二,不離世間覺
中國《六祖壇經》,有一段很有名的話,也可釋答這疑問。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妙雲集很多地方,亦持同樣論點-不離世間。
三界內與三界外,或世間出世間(世出世間),
或生滅與不生滅(世間或三界是生滅的,出世間、出三界是不生不滅),或常與無常,
對覺悟者而言(基於空),是一致的

例如妙雲集:《佛法概論》:第十二章、三大理性的統一
第二節、三法印與一法印,從無我中貫徹一切

  無常與常的貫徹,即在這緣起的空無我中建立。
  照上面說,一切法都是緣起的,沒有真實性,
  所以生而不起有見,滅而不起無見,生滅都是緣起本空的。

  緣起法的歸於滅,說它是空,這不是因緣離散才是滅、是空,
  當諸法的生起時,存在時,由於了無自性可得,所以是如幻如化,空的、寂滅的。
  從無我而深入的本空、本寂滅、本性不生不滅,即在這緣起的生滅無常中看出。
  生滅無常,即是空、無我的;空無我即是不生不滅的;不生不滅即是生滅無常的


  這樣,緣起法的本性空──無我,就貫徹三印了。
  一部分學者的誤會,即以為涅槃是要除滅什麼, 
  如海中的波浪息滅,才能說是平靜一樣。
  因此,常與無常,生滅與不生滅,對立而不能統一
  對於緣起法的流轉與還滅,也打成兩橛。

  要是從緣起無我的深義去了解,
  那麼法的生起是幻起,還滅是幻滅,生滅無常而本來空寂。
  所以佛弟子的證得涅槃,不過是顯出諸法實相,還他個本來如是。


簡單地說,我們是因著人身、世間而修行,通徹這世界的道理(真理,凡夫沒經驗過的),
不可能有一個脫離世間的世間真理,那本身就是自我矛盾之說。


再舉一例,妙雲集《中觀今論》:第三章、緣起之生滅與不生不滅
第一節、無生之共證與大乘不共,作例子。

  一般聲聞學者以為緣起是無常生滅的,
  現在說:「不生不滅是無常義」(維摩經卷上),這似乎不同,
  成為一般聲聞學者與大乘學者論諍的焦點。
  然依釋迦創開的佛法說,生滅與不生滅,本來一致。 

以上,從「凡夫的誤會」及「聖賢的覺境」來解釋:
「三界外」是一個假說,實際不可說它是存在的境界。

2013年3月21日

隨筆-其他-三國張飛怕病

這故事可在網路搜到,我直接轉錄如下:
『一字服張飛』 網址:三國演義Online

話說劉備三顧茅廬,請來諸葛亮,尊為軍師,兵將皆由他一手調遣。
張飛很不服氣,心想:文弱書生,手無縛雞之力,我豈會怕他?
這天,劉備有事出門去,孔明一個人獨自坐在軍帳裡。
張飛故意在帳外指東打西,高聲大叫:
「我燕人張翼德,槍不怕、刀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天王老子地王爺樣樣不怕……」

孔明慢慢踱出帳外,只作不知張飛的意思,問:「世上的事情,三將軍總要怕一樣吧?」
張飛見孔明搭話,正好發發胸中的悶氣,就說:「英雄在世,最多不過一死。我不怕死,其餘我還怕甚麼?」
「你敢打賭嗎?」孔明問。
「敢!」張飛說:「若有一怕,從今後受你調遣,衝鋒廝殺;若是軍師說不出一樣叫人望而生畏的事情呢?」
「不敢指揮三將軍,聽憑三將軍驅譴。」

他二人一言為定,擊掌成局。孔明要張飛伸出手來,用筆在他的掌心上寫了一個字。
張飛縮手一看,原來是個「病」字,立刻想起當年做屠夫時,曾害過一場傷寒,
莫說是剔骨切肉的板刀,就是四兩重的豬耳朵都提不起來,更遑論持丈八蛇矛衝鋒陷陣!
我怎麼忘記了民間的古話「自古英雄不怕死,好漢獨怕病來磨」呢?
於是連聲大叫:「怕!怕!怕!我怕害病!」

孔明哈哈大笑說:「既然世上還有你談虎色變之事,那你還是聽我調遣吧!」
罷!罷!罷!張飛只好連連點頭,從此服了孔明。



&&&&
好久了,我想不起何時聽過。
印象裡,是慧律法師談到生老病死苦時,舉的例子,
而我多年困惑這事的真假與出處?

査《三國演義》,張飛在博浪波克捷,才開始服孔明。
査《三國志》蜀志的『先主劉備』、『張飛』、『諸葛亮』,
僅『諸葛亮』中,有對「張飛不服(關羽也不服)」這事作描述。
在劉備講完:「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無復言」,此事才停息。
所以,目前找不到直接證據可證明「張飛怕病」,除了用「人性」外。


再者,我也發現蒐羅的資料,
出現的地方大都跟佛教有關,和我當初聽到的情形類似。

2013年2月6日

法華部-《法界次第初門》:七覺支分二門

經典出處:大正T46, No.1925《法界次第初門》卷中 p0682b


半年前,我跟我母親解釋何謂七菩提分,
我引用1997年(民國86年)跟慧律法師所學到的法。
請參考,文殊講堂所編的大專佛學講座十四講表講義第72頁。
頁中間有一段小字:
  念者,調其定慧均等也。
  用功時,心沉,則念用擇進喜三支,察而起之;
  心浮,則念用輕安定捨三支,攝而伏之...


當時沒電子大藏經,及網路資訊不發達,難探典出何處。
我選擇相信法師,因此從那之後, 我對七菩提分的認識,便以此為基。
雖然我也讀很多法師的說法,好像妙境長老也講過(我不是很確定),但多數不是用這說法。
(例如印順導師是以擇法覺支為本,其餘六個是支持擇法覺支的,並非以念覺支)

也很巧,向母親解釋時,
在網路上,我見有人援雜阿含經講解七覺支的運用:3安止善巧,用的正是我的說法。
於是,我才放心地(信而有徵)用這套對母親解說。


最近,我再次搜尋,我覺得這是十四講表的真正來源。
大正藏第46冊 第682頁 B,編號1925,法界次第初門,卷中。
造論者:中國智者大師
原文如下:
七覺分 一擇法覺分 二精進覺分 三喜覺分 四除覺分 五捨覺分 六定覺分 七念覺分

一擇法覺分 智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諸虛偽法。故名擇法覺分

二精進覺分 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之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故名精進覺分

三喜覺分 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生。歡喜住真法喜。故名喜覺分

四除覺分 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故名除覺分

五捨覺分 若捨所見念著之境時。善能覺了所捨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是為捨覺分

六定覺分 若發諸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見愛妄想。是為定覺分

七念覺分 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
若心沈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等。三覺分察起。
     若心浮動。當念用除捨定等三分攝。故念覺常在二盈之間。
調和中適。是念覺分。
     此七通名覺分者。無學實覺七事能到。故通名覺分


摩訶止觀亦有類似的說法,請詳見右連結:七覺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