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1日

般若部經_妙境法師『摩訶般若經道樹品』:志度一切有情而特以人類為本

跟朋友聊天,不經意地聊到:
有些人熱衷於幫助動物,而不積極在人本濟助事業,是很奇怪的。

從而,我想起來2005年聽妙境長老講 摩訶般若經道樹品,曾說:
  佛教這個道理,譬如說是我就能活兩百歲,我感覺還是很短,我希望長壽,佛教有辦法可以長壽,你發慈悲心,不要殺生。發慈悲心,我們對一個蚊蟲發慈悲心,對一條發慈悲心,對其他的一切獸發慈悲心,固然是慈悲心;但是對人要發慈悲心,這很重要!有些人,哎呀!我們發慈悲心要放生,很慈悲,但是人有困難,你拿點力量來救人,不拿!這是不對的。我們對於人應該……我們是同類的嘛!我說我的哥哥有病了,說是那個人也不是我的哥哥、也不是我的弟弟,和我的親屬一點也沒有關係,我有時候還發心幫助幫助。說我哥哥有問題的時候,我不管,這個人正常不正常?所以這個發慈悲心,慈悲就是愛,這個愛,是我們凡夫常用愛這個字,佛法不用這個愛字,用「慈」,慈就是愛,是清淨的愛。對於人類應該發愛護的心,那麼你就容易長壽的!

印順導師在《印度之佛教》亦如是說:「志度一切有情而特以人類為本」。
我想,這是我佛弟子,實踐人間佛教該有的認知吧!

2012年4月1日

般若部經_妙境法師『摩訶般若經』筆記前言

主要講解經典是:
大正T08, No.223 摩訶般若波羅經(中品般若,第2-3會)
鳩摩羅什翻譯,共90品,27卷。

我敬愛的師長,妙境長老(已圓寂),用了很大心力宣傳這部經典。
他弟子成立的法雲資訊網上,有其簡介。
我揀選一部份,筆記也算介紹它的廣視之綱要。

(慢慢加長)

2012年3月17日

隨筆-中華史地-論典只翻譯什一是習慣

讀書偶得,
在 陳寅恪先生的『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的一序論,最後一段說:
首章備致詳悉,
後章則多所闕略(見僧佑書三藏集記拾僧睿大智度論序及大智度論記..
寅恪案:鳩摩羅什譯經雖有刪煩,然於大智度論實未十分略九,
蓋天竺著述體例固如是也,後人於此殊多誤解...



(出三藏集記)可見於大正藏 第55冊,75頁B,第15行~第18行。
文為:
論初品三十四卷。解釋一品,是全論其本。
二品已下,法師略之取其要,足以開釋文意而已,
不復備其廣釋,得此百卷。若盡出之,將十倍於此
。」
我相信這很白話,不需再翻。


陳先生說:這是著述體例。
我遇到的梵文要翻成華文的佛經註解,好像都這樣。
開頭就把重複要用的辭彙先作一次性解釋,後面不再贅述,
這即是梵文裡,註解佛經的習慣吧。
而陳先生所提的"誤解",跟我常爾聽到的一樣:只翻譯什一。
但不同的是,傳言把它解釋成"中國人好簡"的緣故。


唐朝時,梵翻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玄奘大師採直譯法。
經文有多少梵字,就多少相對應的華文,字數便相當可觀。
不過這是經,不是論,跟上頭的例子不一樣。

2012年2月17日

隨筆-戒律-皈依三寶的皈依僧團

有一個朋友問我:
你皈依哪師父?得什麼法名?
我答:
法名我有,沒記。不過你皈依哪師父的問法,怪怪的。
我們佛教徒僅會皈依三寶。


三寶中的僧寶,指僧團,乃佛法宏傳住世的象徵。
皈依僧的意義,在於親近(持戒)清淨善知識,尊師而就教,志學而成道。
我十七歲時,讀過"聖嚴法師教禪坐",裡頭就有其解釋,如下:
僧是指僧團而非個人,
僧團的存在,便代表著佛教的存在及佛法的弘揚,
而每一位弘法的法師,都是僧團中的一員,道場不分彼此,
僧團不分彼此,大家都是回歸到本師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三寶。

出自<第二篇 一般佛法開示 - 皈依三寶>

而在聖嚴法師的另一部著作,正信的佛教。
他答覆「怎樣成為一個佛教徒呢?」,有一段話:
皈依的儀式,是請一位出家的僧尼作證,並且教授三皈的內容,那就是:
我某某,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念三遍)
我某某,皈依佛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天魔外道。
我某某,皈依法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外道邪說。
我某某,皈依僧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外道邪眾。


可以注意到,他用“請一位出家的僧尼作證"。
換言之,所謂的皈依師,就是幫你證明你皈依三寶的出家人。
像天主教基督教,以受洗與否,來區別是不是教徒。
人會問,你有無受洗,但不問哪位神父幫你受洗。
又如婚姻狀況,
人會問,你已婚未婚(辦過合法手續),而不問證婚者何人。
總之,我們該著眼於是否皈依。

除了聖嚴法師,我接觸過,幫我辦皈依的法師,
(我皈依過好幾次,各是不同法師)
都沒有開示過類似我那朋友的言論。
他們教導我們的是,必須皈依三寶、并僧寶之主體是僧團。
另外,我所諷讀過的皈依文本(戒本),亦無該說。
有可能是我的閱覽太有限了!


關於法名之問題,
我見隨佛習教的諸大弟子們,沒聽說有任何人更動過俗名。
舍利弗,出家前後,名字一致;目健連,同是,頂多冠個「釋」姓。
因此我想,這是受到中國人"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之影響吧!
古人敬師為父,因而乞個法名,從此約定俗成,沿用至今。

或許我會順應中國,台灣之風氣,去念記那名,呵呵。
然則,在我的心中,
真正有三皈依,才是至關重要;明懂皈依意涵,才是根本要基。


當時,我向我這位朋友倡述了我對皈依僧寶及法名的想法,
他說我連法名都漠視了,所談所論怎能置信。我聽完不禁莞爾。

後來,我將此事跟我母親聊,
我有朋友問我皈依哪師父?得什麼法名?
母親便馬上回應說:是皈依三寶,不是皈依某個人。

對!此事,我所學所思,同於母親。
我們三寶弟子,是作三寶的學生,是皈依佛法僧,絕非某師的徒裔。

2012年1月1日

原始-莊春江《印度佛教思想要略》:中長增一阿含之衍成(p191)

實在是,經常把這思想的來處忘記,故而錄下。

莊春江先生的 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 第二章 提到:
四部《阿含經》中,以《雜阿含經》(或《相應尼柯耶》)的集成時 間最早,
《中阿含經》(或《中尼柯耶》)、《長阿含經》(或《長尼柯 耶》)、
《增一阿含經》(或《增支尼柯耶》)依序次之。

九分教與四《 阿含經》,是經典集成的兩個相關連而又同時各自發展的系統。

四部《阿 含經》,就內容來說,
是以〈修多羅〉、〈祇夜〉與〈記說〉三部分所組成的《雜阿含經》為根源的(〈記說〉的內容,
包括了抉擇〈修多羅〉及 〈祇夜〉的〈弟子記說〉,與普化社會的〈如來記說〉)。

後來,根據〈 修多羅〉,而以〈弟子記說〉的學風發展,
並且以僧團內部的僧伽為主要 對象,作法義的論辯與抉擇,

所結集出來的,是《中阿含經》。

根據《中 阿含經》,而以〈弟子記說〉的學風發展,
以感性的「祇夜」精神,適應 世俗的宗教(神教)意識,
對婆羅門以及諸外道宣揚佛法,所集出的是《 長阿含經》。

根據《長阿含經》,而以〈如來記說〉的學風發展,
以「增 一法」的形式進行類集,
包含並取代九分教中的《如是語》與《本事》的 ,是《增一阿含經》。


我查詢其精神出處,源自印順導師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第十章 第三節 第三項:

佛法的結集,
起初是「修多羅」,次為「祇夜」、「記說」──「弟子所說」、「如來所說」。
這三部分 ,為組成「雜阿含」(起初應泛稱「相應教」)的組成部分。
「弟子所說」與「如來所說」,

是附編於「蘊」、「處」、「因緣」、「菩提分法」──四類以下的。
這是第一結集階段。

在「雜 阿含」三部分的集成過程中,

集成以後,都可能因經文的傳出而編入,文句也逐漸長起來了。
佛教界稟承佛法的宗本──「修多羅」,經「弟子所說」的學風,
而展開法義的分別、抉擇、闡發 、論定,形成了好多經典。

結集者結集起來,就是「中阿含」;
這是以僧伽、比丘為重的,對內的。

將分別抉擇的成果,對外道、婆羅門,而表揚佛是正等覺者,
法是善說者,適應天、魔、梵 ──世俗的宗教意識,

與「祇夜」精神相呼應的,集為「長阿含」。

「雜」、「中」、「長」, 依文句的長短而得名。
以(弟子所說)「如來所說」為主,以增一法而進行類集,
『如是語』與 『本事經』的形成,成為「九分教」之一,

還在「中」、「長」──二部成立以前。
但為了便於 誦持,著重於一般信眾的教化,廢去「傳說」及「重頌」的形式,
而進行擴大的「增壹阿含」的編集,應該比「長阿含」更遲一些。



簡潔的結論是 
中阿含(對內),與弟子所說(記說)有關;
長阿含(對外),與祇夜有關;
增一阿含,與如來所說(記說)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