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1日

隨筆-般若部論-T25n1509《大智度論》卷12:舍利弗布施眼睛

「舍利弗布施眼睛」的故事,流通最廣的故事情節,
是像星雲法師《十大弟子傳》(註1)的那個版本。
內容大致是:
一位青年在哭泣,舍利弗問原因,
青年答:「母親得了不治之病,醫生說一定要用修道者的眼珠煎藥。」
舍利弗便勇猛忍苦的把左眼珠挖出,交到青年的手中。
但,青年人接了眼珠,大叫道:「醫生說我母親的病要吃右邊的眼珠才會好。」
舍利弗又挖右眼珠給他。青年接過過,一句感謝也沒有,
鼻子上嗅了一嗅舍利弗的眼珠,當即往地上一摔,並罵道:
「你是什麼修道的沙門?你的眼珠這麼臭氣難聞,怎麼好煎藥給我母親食用!」
舍利佛嘆口氣,心中想:
「眾生難度,菩薩心難發,我不要妄想進修大乘,還是先重在自利的修行吧!」
此時天空出現很多天人,對舍利弗說道:
「修道者!你不要灰心,剛才的青年是我們天人來試探你的菩薩道心的,
 你更應該要勇猛精進,照你的願心去修學。」
舍利弗一聽很慚愧,利他的菩薩心又再生起,當即成就了不退的道心。


我找不到經典的出處,
我懷疑那是《大智度論》卷12的增飾(在原有故事上發揮、增添)。
原文為:
如舍利弗於六十劫中行菩薩道,欲渡布施河。時有乞人來乞其眼,
舍利弗言:「眼無所任,何以索之?若須我身及財物者,當以相與!」
答言:「不須汝身及以財物,唯欲得眼。若汝實行檀者,以眼見與!」
爾時,舍利弗出一眼與之。乞者得眼,於舍利弗前嗅之嫌臭,唾而棄地,又以腳蹋。
舍利弗思惟言:
「如此弊人等,難可度也!眼實無用而強索之,既得而棄,又以腳蹋,何弊之甚!
 如此人輩,不可度也。不如自調,早脫生死。」
思惟是已,於菩薩道退,迴向小乘,是名不到彼岸。

而這一段勾起我第一次去蓮因寺的回憶。
我在那第一堂上的課是法藏法師的《出家功德經》,
第二門課的主講法師和課程名稱忘了,僅記得法師批評台灣最大的佛教慈善團體,
他說:
「做善事,卻沒有在行門、解門下功夫,對佛教知見不理解,是不可能有智慧斷煩惱的。
 他們做的事跟其它慈善團體(非佛教)又有什麼兩樣呢?」
並且,我記得慧律法師也說過:
「"助人為快樂之本"是對的嗎?假如面對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等,
 你能靠作善事來滅除內心的苦嗎?比如:你的至親過世,
 任憑你多會想像(往好處想)或多做善事,就能立刻釋懷嗎?
 用『時間沖淡一切』還比較說得通。」
那麼,行善助他人,能否對自己斷煩惱有益處嗎?
 
若以大乘佛教來說,答案是肯定的。
我並不是反駁法師所說,大乘法的正見依然得由「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而來,
我們也是從佛教中才了解緣起性空的道理。
廣義來說,「做善事」可以算是「布施」,布施自己的才智、或體力、或物質。
六度中的第一個就是「布施度」(意譯字),又稱「檀波羅蜜」(音譯字)。
「度」就是「到彼岸」的意思,即斷煩惱。


而這一則舍利弗故事即是反例:「為什麼布施,卻沒有"到彼岸"」
後頭,龍樹還講布施達到「三輪體空」:
我與(施者)、彼受(受施者)、所施者財,三者自性空,不起執著,就能度彼岸。

因此,斷煩惱還是得靠無我觀、空觀的通達。
而在行善(行布施)時,練習放下自我(無我),
例如頂得住別人的嫌棄或是別人的忘恩負義,
便是佛教修行,有別於其它非佛教的慈善團體了。



--------------------------------------------------------------------------------------------------------


2019年10月6日

隨筆-涅槃部經-T12n0389《佛遺教經》:修定的前方便※

經文:T0389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卷一


廣泛流通、被喚作《佛遺教經》,它原名是《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辭典說「遺教」有兩個意思,
一.前人所遺留下來的思想、學說、主張等;二.臨死時的訓詞。
因此,它是後者,才被簡稱成《佛遺教經》,大正藏將它收錄在「涅槃部」。


印順導師的《成佛之道》<三乘共法>(註1,聲聞乘),修行次第中,
介於增上戒學與增上定學之間,有修定的前方便
講得白話點,就是學定之前,必須具足的條件,或說是準備動作。偈誦如下:
密護於根門,飲食知節量,勤修寤瑜伽,依正知而住;
知足心遠離,順於解脫乘,此能淨尸羅,亦是定方便,進修於定學,離五欲五蓋。


這皆有經論出處,如"密護於根門,飲食知節量,勤修寤瑜伽,依正知而住"
是出自《雜阿含》275經,《瑜伽師地論》卷23,
但在這裡,其出處及義理就不細述了,
先知道《成佛之道》三乘共法之「定的前方便」是這樣。

天台宗的修法,
同樣是戒與定之間,亦有「定的前方便」,統稱為「二十五方便」
可參考智者大師的三本書,
(1)《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俗稱小止觀)
(2)《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3)《摩訶止觀》
據廖誠麟居士(妙境長老的弟子)說,修學天台宗的定,一定要交相參考這三本書。
而前面提的「二十五方便」,略述如次(註2):
(1)具五緣︰持戒清淨、衣食具足、閒居靜處、息諸緣務、近善知識
(2)呵五欲︰呵色欲、呵聲欲、呵香欲、呵味欲、呵觸欲(《大智度論》卷17)
(3)棄五蓋︰棄貪欲蓋、棄瞋恚蓋、棄睡眠蓋、棄掉悔蓋、棄疑蓋(《大智度論》卷17)
(4)調五事:調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
(5)行五法︰行欲、精進、念、巧慧、一心(《大智度論》卷17)


出處及義理的細節部分也是不提,我要說的是:
「二十五方便」《成佛之道》三乘共法之「定的前方便」,基本是一致的。
我們以此回頭對《佛遺教經》。以「二十五方便」為主。


*****
經文中,
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
→戒學

復次,經文: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
 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汝心

→(2)呵五欲

復次,經文:
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
 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
→(4)調五事:飲食、睡眠;(3)棄五蓋︰棄睡眠蓋;多提一個慚愧

復次,經文:
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瞋恨...
 譬如清冷雲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
→(3)棄五蓋︰棄瞋恚蓋

復次,經文:
汝等比丘,當自摩頭...若起憍慢,當疾滅之...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名少欲。
 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是名知足。
 汝等比丘,欲求寂靜無為安樂,當離憒鬧,獨處閒居。...是名遠離。

→(1)具五緣︰衣食具足、閒居靜處、息諸緣務;《成佛之道》:知足心遠離

復次,經文:
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是名精進。
→(5)行五法︰精進(勉強可以這麼看)
復次,經文:
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名不忘念。
→(1)具五緣︰近善知識
復次,經文:
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是名為定。
→定學

而在後面,就是慧學,及四諦法。


*****
應該可以這樣說,《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又名《佛遺教經》,
經文是按照戒→定→慧的教學為次第。其次,多數的內容是在說明:修定的前方便。



------------------------------------


註2:《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詞條:二十五方便

隨筆-經集部經-T17n0784《四十二章經》:屬於大乘經※

按照文獻、考古,小乘經典(如四阿含經)是先出的,大乘經典(如般若經)是後出的。
我個人深信大乘經典的法空慧、慈悲心、菩提心是佛陀本懷。
小乘經典談修行是依照出世間兩大正見:十二緣起、四諦法,又名三乘共法。
大乘經典談修行,則以六度為主: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又名大乘不共法,其內容涵蓋到三乘共法,而主要多了法空慧、慈悲心、菩提心。
兩者修學次第的全局觀,可以參考《成佛之道》的偈頌。


有了上述的基本概念,下面的推論就比較好理解了。
《四十二章經》是從不同佛經摘錄蒐集而成的抄經,乃傳入中國的第一部佛經。

它傳入時間在東漢(25年-220年)末年。此時的印度,已經進入初期大乘時代。
從《四十二章經》裡,可以發現(註1):
第10~12章:布施度;
第13~14章:持戒度;
第15章:忍辱度:
第16章為禪定度;
第17章至第26章:般若度;
第27章至第36章:精進度。
因此,以時間點,《四十二章經》可能是小乘或大乘經典,但以經文,它歸于大乘。



---------------------------------------
星雲法師這也是這樣說,可用關鍵字:四十二章經 六度 佛光山

隨筆-經集部經-T17n0784《四十二章經》:怎麼看「欲莫甚於色」※

經文:T0784 四十二章經卷一


有人說:「《四十二章經》第24章云:
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假其二,普天之民,無能為道者』,
 所以,男女淫欲才是愛欲最嚴重的」。

依他之見,色(欲)就是男女欲,這段話翻成白話應該:
「佛說:諸愛欲之中,沒有一種欲超過色欲,色欲作為欲望,沒有其他慾望比他大的。
 幸虧如斯大的欲望僅色欲一個,
 倘若再有一個跟色欲一樣大的,世間上再也沒有修行人了。」


針對男女淫欲,我的主張是根據印順導師所說:「男女淫欲不是生死根本,但能障道」,
這並不是說我否認其嚴重性,因為"障道",就是其嚴重性。
它之所以不是生死根本,即它不是輪迴生死的最大的煩惱。

我的想法是:
一.色界、無色界的眾生不行男女淫欲,但他們死後仍然輪迴生死,
 原因在於他們仍有強烈的自我感(有取識)及對自己的愛(自體愛)。
二.佛說:「愛無過於己」(雜阿含1006經),男女淫欲根源於「有我」,
 那種種的心思、行為,那怕只得到短暫的歡愉,都是為了滿足自己,
 如果無我,那些頓然無所依而消失。
三.佛教裡能的斷煩惱、了生死的慧,是修空觀、無我觀,
 所以,「有我」才是流轉生死的癥結。

2019年10月2日

法華部經_T09N0262《妙法蓮華經》<普門品>:離貪或離婬欲?

《法華經》的第25品:普門品(註1)云:
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
 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
 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

佛教的三毒不是貪嗔癡嗎?為什麼這段中,似乎貪被婬欲(欲)所取代?
這部法華,是由鳩摩羅什(344年-416年)所譯,
我不清楚有沒有原始梵文被保存下來,倒是大正藏裡有其它二譯本。如下:

1.竺法護(約229年-306年)翻譯的《正法華經》的第23品:光世音普門品(註2),
同段為:
若有學人,婬怒癡盛,稽首歸命光世音菩薩,
 婬怒癡休,觀於無常苦空非身,一心得定。」
竺法護早於鳩摩羅什,翻譯時間定然先於《法華經》,它同樣是用「婬」。

2.闍那崛多(523年-600年)和笈多二法師翻譯的《添品妙法蓮華經》的第24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註3),同段為:
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
 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
 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
闍那崛多晚於鳩摩羅什。
從《添品妙法蓮華經》的序文(註4):
「考驗二譯,定非一本。護(竺法護)似多羅之葉,什(鳩摩羅什)似龜茲之文
闍那崛多和竺法護一樣,譯的是"天竺多羅葉本"的法華經;而鳩摩羅什譯的是龜茲本
既然闍那崛多和鳩摩羅什的普門品這段文字一模一樣,
我們可以說:
依現有證據,原文極可能是「婬欲」而非「貪」,而且,兩者意思也可能是互通的。


*****
眾所皆知,天台宗以《法華經》為根本經典,
智者大師是天台宗創始者,他怎麼看這一段?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義疏記會本》(註5)的註釋如下:
﹝智者疏﹞通稱毒者,侵害行人,喻之如毒。但名有單複。
﹝知禮記﹞云貪瞋癡,此三單也;今從複列,故云婬欲、瞋恚、愚癡。
大本疏云:「自愛為欲,愛他為婬;自忿為恚,忿他為瞋;自惑為愚,惑他為癡

白話文:
智者大師說:貪嗔癡是三毒,侵害修行人。
都是將它們比喻成毒,但是名稱有單數和複數的差異。
知禮法師(四明大師960年-1028 年)進一步解釋智者大師的意思,說:
單數是貪、嗔、癡;複數是婬欲、瞋恚、愚癡。此段經文是用複數。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六(註6):
貪愛自己:欲;貪愛他:婬;發怒:恚;對他發怒:瞋;自己無知:愚;不理解他:癡。

有趣的是,知禮法師引用的
自愛為欲,愛他為婬;自忿為恚,忿他為瞋;自惑為愚,惑他為癡。
原本是拿來說明「譬喻品」,而非「普門品」。
換言之,《妙法蓮華經文句》的<釋普門品>並對沒對"婬欲、瞋恚、愚癡"作解釋。
然而,不管<釋譬喻品>或<釋普門品>,都是智者大師的話,
知禮法師拿<釋譬喻品>來註<釋普門品>,好像沒有不妥之處。
所以,我認為
智者大師的意見是"婬欲"等同於"愛自己"、"愛他"的貪愛(三毒之一)
沒專指男女淫欲(性行為)。


*****
網站般若文海(註7)有近代好幾位法師的<普門品>講記,
他們對於"婬欲"的看法,羅列如下:
1. 圓瑛法師:
婬欲,即財色名食睡,五欲中色欲,此專指貪愛女色而言。
→專指男女淫欲

2. 文珠法師:
 孟子說:「食色性也」。圓覺經說:「一切眾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
 古人說:「萬惡淫為首」,貪欲熾盛的人,既不能修習不淨觀,
 又無其他的方法可節欲的話,則其後患,實不堪設想。...
專指男女淫欲

3. 倓虛法師:
又由貪瞋癡三毒而生。欲不受苦報,須莫造惡因。知此,則對治三毒之法,誠甚要矣。
佛在四十年前。為聲聞弟子,對治多貪,則用不淨觀。...
→婬欲=三毒中的貪,沒特指是男女淫欲

4. 淨心法師:
眾生的貪欲有貪財、貪色、貪名、貪食、貪睡等等,種類很多。
但所有貪欲之中,以婬欲為最強盛而難斷,所以就拿婬欲來代表其他的貪欲
意思就是說,最強盛而難斷的婬欲,
尚可因觀音菩薩的威神之力來消滅他,何況其他的欲念呢?
→專指男女淫欲。因為它是種種貪欲中最強者,拿來代表三毒的貪。

5.演培法師:
三毒煩惱的名稱,經中有時以貪、瞋、癡的單數來說,
有時以貪欲、瞋恚、愚癡的複數來說,本經亦是以複數說的。
關於複數的解釋,古德曾這樣的分別:『自愛為欲,愛他為淫』:
人以及一切眾生,沒有不愛自己的。
愛著自己的生命自體,欲求自己的生命生存,是名為欲。
在這現實世間,男女之間的相愛,彼此的恩愛淫行,是名為淫。
→婬欲=三毒中的貪,和智者大師意見略同。

6. 寶淨法師:
圓覺經說:「一切眾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淫欲是生死的根本。...
常念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絕欲。淫欲為萬惡之首,眾苦之本,
能不懍慄戒懼,而時時發勇猛心,發恒常心,專念聖號嗎?

→專指男女淫欲。

7. 聖一法師
欲界的眾生是有淫欲的,但是不能多;一多就作業,多就造罪。若有眾生多於淫欲...
→專指男女淫欲。

由上,多數法師觀點是:婬欲專指男女淫欲。


*****
依我個人的看法,<普門品>那段的「婬欲」應該視為三毒之一的「貪(愛)」就好,
不需要再進一步被說成"淫欲(性行為)",或稱之是貪愛的代表。
在《雜阿含經》1006經(註8),
佛陀說:「愛無過於己」,人最愛的還是自己,即「自體愛」。
而且,正如印順導師所主張:淫欲不是生死根本,而是障道因緣(註9)。
所以,"淫欲"不足以表徵"貪愛",
我猜上述的諸位法師會這麼說,是受到中國傳統道德「萬惡淫為首」的影響吧!

智者大師所言的:「自愛為欲,愛他為婬」,
當中的「自、他」,我認為是:「自體愛」和「境界愛」。
因為佛教以"愛"為集諦,
《雜阿含經》70經(註10)云:
云何有身邊?謂受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是名有身集邊。
《瑜伽師地論》卷27:
若愛、若後有愛、若喜貪俱行愛、若彼彼喜樂愛等。名集聖諦。
統合起來:"愛"可分成四種(1)愛、(2)後有愛、(3)喜貪俱行愛、(4)彼彼喜樂愛。

《瑜伽師地論》卷86(註11),則對此四者作解說:
(1)愛、(2)後有愛,是「自體愛」;(3)喜貪俱行愛、(4)彼彼喜樂愛是「境界愛」。
(1)是對現生已得之自體的愛;(2)是渴望有美好未來世之自體的愛;
(3)是對現生已得之境界的愛;(4)是渴望有美好未來世之境界的愛。

因此,智者大師講的「愛他」的「他」,應該是「境界」。



--------------------------------------








內容在卷二




註7:般若文海:法華經普門品


註8:北傳:雜阿含1006經, 別譯雜阿含232經 南傳:相應部1相應13經
世尊說偈答言:愛無過於己,財無過於穀,光明無過慧,薩羅無過見。


註9:
有人說:人類的一切愛,都是以男女間的性愛為根本。
愛兒女、父母、愛朋友等,不過是性愛的另一姿態。然以佛法說,這是不盡然的。
有情是可以沒有性欲的。如欲界以上; 即如一類下等動物,也僅依自體的分裂而繁殖。
所以論到情愛的根本,應為「自體愛」

人類生而有男女根, 淫欲不是生死根本...男女的牽制,繫縛力特別強;
在男女相互佔有的社會結構中,苦痛是無法避免的 ,實是障道的因緣
 釋文:從佛法觀點看「情」與「欲」:解釋《華雨集》第五冊:三八、答昭慧尼


註10:
1. 北傳:雜阿含70經 南傳:相應部22相應103經

2. 《瑜伽師地論》卷 27:「云何集聖諦?謂若愛,若後有愛,若喜貪俱行愛,
 若彼彼喜樂愛等,名集聖諦。」(大正 30,434c13-15)


註11:
1. 《瑜伽師地論》卷 86(大正 30,782a5-11):
「愛自性者,略有三種:一、後有愛,二、憙貪俱行愛,三、彼彼喜樂愛。
 如是三愛,略攝為二:一者、有愛,二者、境愛。「後有愛」者,是名有愛。
 「喜貪俱行愛」者,謂於將得現前境界,及於已得未受用境,
 并於現前正受用境所有貪愛。「彼彼喜樂愛」者,謂於未來所希求境所有貪愛。」

2. 《瑜伽師地論》卷 27(大正 30,435b12-19):
「又即彼愛亦名希求,亦名欣欲,亦名喜樂。即此希求由三門轉。
 謂希求後有,及希求境界。若希求後有名「後有愛」。
 希求境界復有二種:謂於已得境界,「有喜著俱行愛」。
 若於未得境界,「有希求和合俱行愛」。
 當知此中,於已得境界,喜著俱行愛,名「喜貪俱行愛」;
 於未得境界希求和合俱行愛,名「彼彼喜樂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