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2日

隨筆-其他-因情傷悟道

約十七、十八年前,
我聽慧律法師(我景仰的法師)講過一故事,
有些類似漢朝朱買臣之事。

從前,不知道正確的年歲,應該是唐宋,
在某山山腳,住著一家樵戶夫妻倆,
太太家管,生計以先生入山砍柴,下山賣柴賴之。

可能是瞧不起丈夫,也可能是寂寞。
妻子趁丈夫出門工作,跟其他男人在家偷情。
而日子久了,這個丈夫,
從口氣中,自一些的徵兆,能得知老婆外遇。
但他想,跟著他過這等的貧賤苦日子,
到底能責備人什麼呢,便莫可奈何地隱忍著。


有一天,這樵夫在往市集路上,
想這事,瞬間想通了,便折返回家。
此時,姘夫正在他家,
聽到他的敲門聲,一陣慌亂,
他太太急忙使喚快躲到衣櫥,
藏妥,跟著開門說:今天怎那麼早回來?
先生答:請那位男子出來吧,我有話要對你們說。

那人出來,三人便同坐一起後。
先生說:
 我知道這件事很久了,但我不想計較這事了。
 現在我就把我內人託付給你,不須再隱隱匿匿,望你能好好照顧她。
 而我已經放下,將出家去修道。
後來,這個求道人,也如願的成道(故事沒交代那兩人最後如何)。
師父想講:
 一個修行人,看到世間(人情)的變化,
 自己懂得去好好思維常與無常,因而自動自發去求法,成就。


然而,我知中國人有另一種想法,
如紅樓夢的好了歌所云: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非得把人的覺悟"該改變了",建立在另一個人不貞或過錯上。
我覺得這很惡劣,貶低了人的覺性。
我們佛陀之所以要出家,
是看到四城門的生老病死,對人類(包含自己)興起同情,
這才是大丈夫,可不像這故事的主人翁。


而我身邊的人,有七八個人出家,也未有一個是感情運多舛的因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