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8日

印度史地_<龍樹龍宮取經考>:龍宮的可能地點

我對於比對文獻的原則是:
第一,有所本;
第二,採用所有說法的”聯集”;
第三,求同存異,若彼此間,同件事出現不同說法,
   要證明誰對,得提出合理理由,否則就存異。
按照這三點原則,我將印順導師<龍樹龍宮取經考>(註1)
關於"龍宮的可能地點"的文字作排版,註寫段義,如下:




第一段落,交代兩件事:
第一件:龍樹入龍宮取經。

(1)鳩摩羅 什的《龍樹菩薩傳》(註2):...
 龍樹既得諸經一相(或作「一箱」),深入無生,二忍具足。龍還送出」
(2)《付法藏因緣傳》(註3):
 「爾時龍樹既得諸經。豁然通達善解一相。深入無生二忍具足。龍知悟道還送出宮。」

第二件:取出的經典是”華嚴”。
(1)魏菩提流支《淨名經玄論》卷2:「龍樹從海中持出(華嚴)」
(2)陳真諦《法華經傳記》卷1:
 「大海龍王見而愍之,接入大海。…… 即授下本華嚴經一箱」
(3)唐波羅頗伽羅蜜多羅《華嚴經傳記》卷1,有此說。


第二段落:”龍樹入龍宮取經”,對於”龍宮”的四種解說:
(1)自心所證:深入自心,本著自證,而集出大乘經的。
(2)龍族王庭:從龍族的王庭得來。
 龍王,是印度民族中龍族(一種種族,像漢族)的國王,龍宮=龍族的王庭。
(3)宗教建築-「塔」:從南天竺鐵塔或龍宮取經,
 正如敦煌石室的發見古代經典一樣,不過傳說得神奇而已。
(4)天龍八部的宮殿:龍宮、夜叉宮與天宮,一向傳說為有大乘經。
 龍樹的龍宮得經,只是這種傳說的一則。
當中,(3)最有可能是龍樹入的”龍宮”。


第三段落:宗教建築-「塔」,在北方或在南方?
(1)《法苑珠林》卷51引《西域志》:波斯匿王都城東百里,大海邊有大塔-龍樹塔
 這一龍樹入龍宮得塔的傳說,顯然的與入龍宮得經相類似。
(2)玄奘《大唐西域記》 卷10:烏荼(Uḍra或Oḍra)的靈塔

這兩塔是同一事實的不同傳說,也就是說:龍樹塔=烏荼的靈塔。
理由1:《西域志》說在大海邊,烏荼的確是濱臨大海的。
理由2:靈塔都有放光的敘載。
理由3:供塔的華蓋,在塔上空中,不會落下來。

然而,顯然《西域志》有些錯誤。
理由1:波斯匿王都城東百里無海。
 波斯匿王都城是舍國城,舍衛城東一百里處沒有大海,
 而且,舍國城向東到海濱的距離,也遠遠超過一百(不太像近似值)!
 所以,應當是寫”憍薩羅國都城”,而不是”波斯匿王都城”。
 因為波斯匿王是憍薩羅國的國王,
 而當時有兩個”憍薩羅國”,一個在北方,一個在南方。
 波斯匿王是北方的”憍薩羅國”,
 作者所指的,應該南方的”憍薩羅國”,才會在東百里有海。
 如此,也能跟烏荼之靈塔的位置不衝突。
理由2:南憍薩羅國、南方與龍樹有關連
 200 B.C.~200 A.D.(包含龍樹生存的年代),
 以安達羅Andhra族興起而盛大的安達羅王朝,幅員極廣。
 《西域志》提到的南憍薩羅、馱那羯磔迦、羯鵰伽、恭御陀、烏荼等,
 同屬安達羅王朝,根據《大唐西域記》卷10,
 安達羅王朝的娑多婆訶王,也稱為憍薩羅國王,護持龍樹。
 西藏多羅那他的《印度佛教史》(一五‧三)也說,
 南方國王優陀延王Udayana(名字來自烏荼Udra?),護持龍樹。所以,應該在南邊。


第四段落:宗教建築-「塔」跟龍宮的關連
龍樹從龍宮得靈塔,或入龍宮得經,
為同一傳說的不同說法,尤其是靈塔的所在地──補澀波耆釐,與龍王有關。
(1)補澀波耆釐Puṣpagiri,或稱補澀波山,意譯為華山 ,這是有名的神山。
  (所以,耆釐(giri),是山的發音)
(2)婆樓那是水神、龍王。
 (a)木村泰賢《印度哲學宗史》(一‧二):
  婆樓那是婆羅門教裡的天界大神,主管降雨流水,
  《阿闥婆吠陀》與《摩訶婆羅多》說他是水神。
 (b)佛經有婆樓那龍王,龍是主管降雨流水的,所以密典中稱之為水天。
 (c)佛教《大集經》的<須彌藏分> ,婆羅那為五類龍王中的一切魚龍王。
(3)婆樓那經常往返補澀波耆釐
 高桑駒吉《大唐西域記所載東南印度諸國之研究》:
 《吠陀》、《摩訶婆羅多》、《往世書》說婆樓那經常往返補澀波耆釐。
補澀波耆釐,
一方面是靈塔所在地,
另一方面是龍王婆樓那經常往返的地點,可能是龍宮所在地。
補澀波耆釐可讓:靈塔 ≈ 龍宮。( ≈, 大約是)


第五段落:補澀波耆釐(補澀波祇厘)的所在地
(1)唐朝玄奘《大唐西域記》:烏荼國都西南大山中。
 烏荼國都在哪,學者推論不一,
 然而,從這可以知道,該地點必須吻合”西南方有大山”這個條件。
 很有可能是Beal氏推定為Cuttack州的Jajapur市,其西南有山脈。
 山脈中的優陀延山Udayagiri,即山脈的極東處,離大海不遠,現在還有佛教的遺跡。
 優陀延,為日出或出光的意思。『翻梵語』說:「優陀延,日出處山也 」。

(2)隋朝彥琮《西域志》:大海邊。
從這兩點,可以推測:離大海不遠的優陀延山Udayagiri ≈ 補澀波耆釐Puṣpagiri。

除了基於”方位、距離”外,還有什麼其他理由?
發音有可能也是理由之一。
(1)烏荼Uḍra或Oḍra的梵語,也有作優特伽羅Uttkala的。
 (Uttka=Udaka?)梵語的Udaka,慧琳『音義』說:「東天竺呼水名也」。
 烏荼面臨大海,被稱為烏荼,可能與水有關。
(2)離大海不遠的優陀延山Udayagiri,
 它的Udaya(上面提過giri是山)跟Udaka,也可能是同一語音所分出。
 §這裡只是猜測吧,因為與前面的「優陀延,日出處山也 」,怎有這麼多種意思§


集合了
(1)方位:優陀延山Udayagiri在烏荼西南邊,
(2)距離:濱海;這在說龍王容易頻繁往來。
(3)發音:可能與水有關(與(1)有牴觸)
所以,優陀延山Udayagiri ≈ 補澀波耆釐Puṣpagiri(靈塔所在地) ≈ 龍宮。
龍樹的入龍宮、見龍王、得塔、得經,都與優陀延山Udayagiri有關。



*****
以上是文章歸納,接著談目前網路資訊,它們所顯示補澀波耆釐Puṣpagiri的位置,
與第五段落中Beal氏推定「在優陀延山Udayagiri」不同。

一.百度百科(條目:烏荼國,註4):補澀波耆釐Puṣpagiri在東高止山脈Eastern Ghats
 根據玄奘的記述和考古研究,公元7世紀時,烏荼國的都城,
 在布巴內甚瓦爾市國際機場的西南角一帶,
 比西素帕勒格勒赫遺址更遠離默哈訥迪河一些(地理坐標:n20.2422259, e85.8072304)。
 布巴內甚瓦爾市現在是奧里薩邦最大的城市,
 也是該地區的經濟及宗教中心,文物古蹟眾多。
 ...
 玄奘記述,從普里鎮向西南行,為東高止山脈(Eastern Ghats)的坎德山
 (梵Khandagiri,又譯肯達基里山,今為Khallikote Forest自然保護區),
 山中有補澀波祇厘僧伽藍。
 玄奘沒有記錄的是其西北方向的優陀耶山(梵Udayagiri,又譯烏達亞吉里山)

百度認為的烏荼位置:n20.2422259, e85.8072304
百度認為的烏荼位置(放大),紅框是Eastern Ghats
 然而,我在google地圖找了好久,
 在東高止山脈(Eastern Ghats)就是找不到優陀耶山Udayagiri。
 到底百度根據什麼而說:西北方有優陀耶山。

 若用google地圖搜尋,優陀耶山Udayagiri在此處,如下圖。
 但如此一來,百度的說法(西北方)無法自洽,因此,不採信。
google標Udayagiri,在小紅圈處


二.維基百科(註5):補澀波耆釐Puṣpagiri在蘭古迪Langudi
 Pushpagiri was mentioned in the writings of the Chinese traveller Xuanzang (c. 602 – c. 664) 
 and some other ancient sources. 
 Until the 1990s, it was hypothesised to be the Lalitgiri-Ratnagiri-Udayagiri complex, 
 also located in Jajpur district. However,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conducted 
 at Langudi Hills during 1996-2006 resulted in the discovery of another site, 
 with inscriptions describing the local monastery as puṣpa sabhar giriya, 
 and identified by the excavators as Pushpagiri.
 大致翻譯:
 在中國旅行者-玄奘和其它古代來源的著作中,提過補澀波耆釐。
 直至1990年代,補澀波耆釐被假定位於Jajpur洲的Lalitgiri-Ratnagiri-Udayagiri的遺跡群。
 然而,1996到2006年的考古挖掘,結果發現它在另一個地點-Langudi,
 在那的銘文描述此處是補澀波耆釐伽藍,學者從而認定。
Lalitgiri-Ratnagiri-Udayagiri與Langudi

西元2000年前後認定的補澀波耆釐

事實要依最新證據為主,
所以,補澀波耆釐在Langudi Hill,即龍樹塔、靈塔所在地。
若還有進一步的資訊,再更新。
假如要在Google地圖上找,用關鍵字:Langudi Buddhist Archaeological Site搜尋。



---------------------------------------------------------------
註1:印順導師<龍樹龍宮取經考>


註2:T50n2047a_001 龍樹菩薩傳 第1卷


註3:T50n2058_005 付法藏因緣傳 第5卷


註4:百度百科:烏荼國


註5:維基百科:Pushpagiri Vihara (中文:補瑟波祇厘僧伽藍)
§我是從自由時報新聞:尋訪《大唐西域記》烏荼國─印度奧里薩邦得知,
 裡面的說明如下:
  直到1999年代,學者都認為這座重要的佛寺,
  應該是位於陶里東北約百公里處的拉利塔吉里(Lalitagiri)、
  烏代耶吉里(Udayagiri)以及拉特納吉里(Ratnagiri)佛教遺址群,
  不過在1996到2006年的一項考古研究中,學者重新界定,
  指出附近的蘭古迪(Languid)山丘才是補瑟波祇厘僧伽藍的所在地。
 看似來自維基百科,但是,他把地名拼錯。
 應該要把Languid,更正為Langudi§
 


-----------------------------------------------------------------
參考文章:黃夏年<略論印順法師對《華嚴經》之成立的研究>

附記:Bhadraka(今Bhadrak巴德拉克) ,與福城的語音及方位,無不恰合。

2018年4月24日

阿含部經_T02n0099《雜阿含》404經:我所說法,如爪上塵,所未說法,如大地土

我在很早接觸佛教時,就聽法師講:
佛云:「我所說法,如爪上塵,所未說法,如大地土。」
我忘了是由於法師的解說,或是我當時的感受。
我一直將這段話理解成:
佛陀說:『佛法浩瀚有如大地土,
 但我有限的生命,能說的法,僅能像指甲裡的塵垢。』

我google(搜尋)網路,讀了二十幾筆資料,
只有一筆(註1)與我的理解相同,剩下的多數有引用《妙雲集》對此段的講解。
可是,我覺得這經文常聽到,非印順導師弟子的道場,應該也會談到吧?
或許是我常查妙雲集,google個人化搜尋演算法所致。


這段話的原始出處,
《妙雲集》說出自《升攝波經》,但這本經找不到,不知是失傳或誤傳呢?
有人說(註2):
升攝波是樹木,因此,原文不是"土",而是"葉子"。
 而這段原出於《雜阿含》404經(註3)。」
經比對文字,均是指同件事(佛講經數量),此說法應是確實無誤。
然而,讀上下文,意思跟我前面所述的「佛法浩瀚....」出入甚大,我當初錯解經意了。


若將《雜阿含》404經的"土"換成"葉子",概要地翻成白話:
佛陀:「我手上的葉子多?還是地上的葉子多?」
弟子:「世尊,自然是地上的葉子多。」
佛陀:「是阿。
    我自覺悟後,見的法、說的法,正如這葉子的數量(這麼少),
    我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這些法才是可得真實利益、能成就正法之修學、有助於清淨梵行。
    而我沒有說的法,雖如地上的葉子(那麼多),
    但那些全是可得真實利益、能成就正法之修學、於清淨梵行...」

因此,印順導師《佛法概論》(註4)的緒言,有云:
 釋尊說:「我所說法,如爪上塵, 所未說法,如大地土」(升攝波經)。
 這可見有益身心家國的善法,釋尊也多有不曾說到的
 釋尊所覺證而傳布的法,雖關涉極廣,但主要是究盡法相的德行的宗教。

換言之,佛陀花較少時間說"有益身心家國的善法",
是因為佛陀說法的重心,要放在"究盡法相的德行",
也就是了脫生死的法,如四諦法、十二因緣法、六波羅蜜。

我從前聽一位居士說:
「為什麼佛經裡面很少提到人倫道德,
 可能佛教也有提,但由於中國已有儒家思想就夠了,譯經師覺得沒必要翻譯。」
我想這位居士可能誤會了。 



---------------------------------
註1:芭樂農場
 漢傳佛教普遍的解釋是,佛陀說法49年,但所說的其實只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一點,
 這是強調佛法的浩瀚不可思議;南傳經典的解釋很不一樣,
 他們認為佛陀是在告訴弟子,世間的真理與知識永無窮究的一日,
 但是要解脫成就,只需要學到佛陀所教授的這麼一點真理就夠了。


註2: 升攝波經:我所說法,如爪上塵,所未說法,如大地土」


註3:
 §可以參考南傳§

2018年4月21日

統合_A《佛法概論》緒言

原文:緒言

第一段:「佛法」,為佛與法的結合詞。...「佛為法本,法由佛出」,所以稱之為佛法。

1. 佛法:「非佛作亦非餘人作」
佛法的"法"不是發明創造出來的,也不其他人發明創造出來的。
佛陀是真理的發現者,而不是真理的發明者。
真理,就是不論是誰所見到的,都會一致。

2. 佛法「法性、法住、法界」
佛法的"法"既是真理,真理就會符合普遍性,本然性、安定性、普遍性。
本然性:一直以來都這樣,法爾如是,本來如此。
安定性:不會改變。
普遍性:不管何時、何地、何人所見,所顯現出的真理都一致。

3. 「佛為法本,法由佛出」
既然法是真理,為什麼要叫"佛法"。因為佛陀是第一個發現者,以他命名。


*****
第二段:
依「佛的法」而引申其意義,又得兩個解說...
所以應嚴格的 貫徹這一見地,抉擇流行中的諸佛常法與弟子的論述。


1. 
真理有許多,有數學的真理、物理上的真理..等等
佛陀發現到的,是斷除煩惱、了脫生死的真理-我們稱之為佛法。

2018年4月12日

總類_推薦:中台禪寺:佛典故事

有時候我查佛經故事,不時會出現這網站:中台禪寺:佛典故事(註1)。
裡面是把著名佛典故事翻譯成大白話,尤其適合初機學佛者閱讀。
而故事排列沒有閱讀先後次序之分,可任意挑讀。
 
我常說:
「講經被說起的故事,永遠都是哪幾個在重複,或是它們的變形,形變意不變。
 但例外不是沒有,鮮矣。
 都弄懂,能藉由它們觸類旁通(就是因為經典,才常說);
 全熟記,隨手拈來表達己見,跟人溝通也方便,好比中國的四字成語。」



-----------------------------
註1:中台禪寺:佛典故事

2018年4月10日

隨筆-統合-妙境長老說:小乘是從大乘裡面出來

先說出處及參考資料,後講我的分析。

4月6日 15:07,社團:學習天台教觀綱宗(淨界法師 宣講)的貼文(註1),
其出處為「維摩詰所說經(2000法雲寺禪學院)」(註2),
完整經文,則可參閱Cbeta(註3)。
貼文作者引此文的目的,
是讓人了解妙境長老(後文簡稱:長老)的觀點:”為什麼小乘是從大乘裡面出來”。


以下分段說明:
第一段:
 這個小乘、大乘的問題,我曾經說過很多次。
 我們學習了大乘佛法,如果我們若是學得不認真的話,
 有的時候這問題好像不大容易回答。我簡單說:
 南傳佛教有這個「九心輪」的教義,九心輪裡面有個「有分識」;
 有分識的含義和「阿賴耶識」有點相似的,
 所以南傳佛教的學者他不應該否認有阿賴耶識。
 所以這個問題,總而言之、言而總之,要深入地學習佛法!
 你歡喜南傳佛教也是可以,因為也是佛法,也是能得聖道,也是能解決生死的問題;
 但是你若不深入地學習的話,你就會讚歎南傳、而毀謗北傳的阿賴耶識!
 這就是看出來你對南傳也不認識。

 譬如說《法句經》上那第一個頌:「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這個頌,
 這就是表示唯識的意思,一切一切都是心!這話很明白就是這個意思。
 然而你要否認北傳佛教的唯識的道理,那就是感覺到你這個人糊塗!

 我剛才也說過,讀這《阿含經》,我感覺到有甚深般若的意思!
 那和北傳的般若也是相通,也並沒有矛盾,那麼否認北傳佛教這是完全是不對的。

 說北傳佛教說「真如」怎麼怎麼的,南傳佛教感覺北傳說的不對;
 但是我們要想一想,南傳佛教說這個「無為法」是有真實性的,這是什麼?
 我們就可以說那就是真如,和北傳佛教的真如有相同的意義的。
 所以這個事情,就是要深入地學習南傳、也深入地學習北傳,它還是相通的。


南傳佛教,主要是聲聞乘,我們普遍稱之為小乘(佛教),
北傳佛教,主要是菩薩乘,我們普遍自稱是大乘(佛教)。
長老舉第一個例子,
(a)南傳「九心輪」教義的「有分識」(有興趣自己查)
(b)北傳唯識學的「阿賴耶識」
可以發現兩者是”有些類似”的,見解共通。

又舉第二個例子,
(a)南傳的《法句經》:「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
(b)北傳唯識學的”一切一切唯心(賴耶緣起)” 
思想一致。

然後舉第三例、第四例,
(a)聲聞乘《阿含經》有甚深般若
(b)菩薩乘的《般若經》更不用說,一定有般若
還有,
(a)南傳說:「無為法」是有真實性的。
(b)北傳佛教「真如」(真常唯心系)
從這四個對比中,大乘三系(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真常唯心)的思想,
都在小乘聖典找得到,因此,「大小乘(南北傳)具相同點」


第二段:
 只有一個地方是不同,就是大慈大悲!
 北傳佛教讚揚大慈大悲,不入無餘涅槃,盡未來際地廣度眾生;
 不同於阿羅漢,得了阿羅漢道以後就入無餘涅槃了,
 這個地方你沒有辦法否認你是小乘,不能否認這件事的。
 說是得了阿羅漢道還度眾生,但是你入無餘涅槃還度眾生吧?
 那麼這個地方就是和大乘佛法是有差別了。
 不過南傳佛教不但是阿羅漢入無餘涅槃,南傳佛教說佛都是入無餘涅槃,
 入無餘涅槃以後再不度眾生了。這就是和北傳大乘佛教不同的地方。
 這個地方,看文很少,但是它就說出這一點:
 「以大悲法化眾生故,我為大乘」,就是不同於小乘了。

這段很淺白,在說「大小乘只有一點不同,悲心」。
既然只有一點不同,其餘相同,
那接著就要看,是(1)小乘由大乘而來;或(2)大乘由小乘而來。


第三段:
 我們現在的佛教史的學者,認為大乘是從小乘裡面出來的,先有小乘而後有大乘。
 但是我們若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時候就不同了,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裡面說:小乘是從大乘裡面出來的!
 你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如果你天天讀的話,你不需要注解你也應該看出來;那也是不同。
 但是我在想這個道理,這個道理是對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說法是對的!
 你不能否認這個道理。你說大乘從小乘出來,是錯誤了。


長老說「佛教史的學者,認為大乘是從小乘裡面出來的,先有小乘而後有大乘。」
這是根據目前的考古證明!
聲聞乘的聖典-《阿含經》,是佛滅後,西元前五世紀開始結集。
而菩薩乘的聖典,如《般若經》,是直到西元前一世紀才漸漸集結而出。
這牽涉到一開始立的集結聖典原則:
佛語具三相:
(1)修多羅相應:相應於經典(《阿含經》)的文句、知見;
(2)不越毗尼:不能違背佛陀制的戒律;
(3)不違法性:法性就是義理(論證的,體悟的)。
      例如不能違背三法印,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從最早的《阿含經》-《雜阿含經》,可以曉得佛法不一定要佛說,
加上,龍樹菩薩在他的著作《大智度論》,也說過寫五種人可說佛法:
(1)佛說;(2)佛弟子說;(3)仙人說;(4)諸天說(5)化人說。還說:「入佛法相名為佛法」。
所以,只要修多羅相應、不越毗尼、不違法性,就可以納入佛經
雖然,考古證實小乘聖典先出、大乘聖典後出,
但不可否認大乘經的真實性(與是否佛親口所說、或出現時間無關)。

長老提到「《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裡面說:小乘是從大乘裡面出來的!」
理由在第五段,所以,先按下不表。


第四段:
 怎麼知道小乘佛法是從大乘裡面出來?
 剛才說得了阿羅漢道,壽命沒有到,他可能他還在弘揚佛法,
 也可能有的阿羅漢他就是去乞食,乞完食就是經行宴坐,
 也不度眾生,這個阿羅漢也是有;
 但是也有積極地去弘揚佛法、度化眾生的阿羅漢,然後入無餘涅槃了;
 沒得聖道的,當然就是流轉生死,他也不相信有他方淨土嘛,就是這樣子。

 那麼這個世界終究有一天成住壞空,
 世界沒有了,所有的人、所有的佛法也都完全滅了,這文字的佛法完全沒有了。
 將來誰到這個世界來弘揚佛法?不是阿羅漢!這可以肯定

 因為他入無餘涅槃了嘛,他不能從涅槃裡面再出來弘揚佛法,
 《阿含經》裡沒有說這件事。是誰?只有菩薩!只有菩薩來。
 菩薩來到這個世界來,他是得了無生法忍以後,繼續用功修行、繼續弘揚佛法,
 功德圓滿得無上菩提,他不入無餘涅槃,就是這個人到這個世界來弘揚佛法的。
 這個人是小乘阿羅漢嗎?
 這個人是大乘菩薩!佛是大乘!他到這個世界來,隨機說法
 這個人是小乘根性,他弘揚小乘佛法;這個人大乘根性,弘揚大乘佛法。
 這個世界上的佛法,不管是小乘也好、大乘也好,是由大乘的佛教學者發揚的。
 所以,小乘佛法是大乘佛教學者發揚的,小乘由大乘出來的。
 你思惟這件事,應該是這麼說。

長老在這段,開始說明為什麼認為”小乘佛法從大乘而來”。
一.誰願意生生世世,無論覺悟與否,來這世間度化眾生?
 答案很清楚,菩薩乘人,不是聲聞乘人。
 聲聞乘人一旦覺悟,此番生死結束,便入無餘涅槃,不再生死輪迴。
 而菩薩乘人生生世世,人間遊化。(第五段再次說明)

二.若佛教從世間消失,聲聞乘佛法,起頭是從誰那邊學來的?
(1)入滅的阿羅漢,會再來人間弘揚嗎?
 承一。答案是不可能。
(2)現成的例子,我們的釋迦摩尼佛,覺悟之後教導弟子聲聞法,成就諸多阿羅漢。
 那我們的佛陀是菩薩乘,或是聲聞乘呢?
 當然是菩薩乘(從大小乘共同承認佛陀的本生,可知佛陀是多生累劫,慈悲與眾的修行者),
 既然佛陀是大乘,那就能說:小乘佛法(聲聞佛法)是從大乘(佛陀)裡面流出。

這裡,我再補充幾句,
(1)我們的佛陀出家修行的動機(註4)之一,
 除了感悟生老病死苦外,也包含他當太子時,見到農夫及犁牛耕種情形,
 不忍人世殘酷的慘殺、不忍貧農的胼手胝足而不得溫飽的緣故。
 這是大乘佛教的慈悲心。
(2)佛教之所以能紹承不斷,燈燈相續,
 也出自於”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的利益眾生之心。


第五段:
 這個話,你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它不只一次說這個話,說了多少次的。
 而這個原因,就是這個菩薩有大悲心,他才不斷地度化眾生、不斷地弘揚佛法,
 功德圓滿成佛了,是他來到這個世界弘揚佛法的,不是阿羅漢。
 這幾句話就表示出來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的不同。
 小乘阿羅漢,我們在《阿含經》裡面看出來,佛沒有勸他們:
 「你們不要入無餘涅槃哪,要發大悲心教化眾生。」佛沒有說這句話,沒有。

 而《大智度論》龍樹菩薩也提出個問題,佛為什麼要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呢?
 龍樹菩薩自己提出來問,然後自己回答:因為佛在《阿含經》裡面沒有說菩薩道!
 所以說,「大乘非佛說」這句話是不對的!
 這句話不對。所有的佛法都是佛說的,不是阿羅漢。


第五段是補充第三段跟第四段。
長老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裡面不斷重複什麼呢?
勸修菩薩乘者,生生世世(菩薩戒裡面的”盡未來際”)來世間度化眾生。
可是《阿含經》有這種話嗎?沒有!

那《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緣起又是什麼呢?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的第一品解釋,有21的理由,
第1個理由就是:
因為《阿含經》至多言及彌勒菩薩(中阿含),有”菩薩”名,但沒說菩薩行。
於是,《般若經》是專為彌勒菩薩等修行人說菩薩乘法。
那麼,我們可以說,最早的經典就已經存在菩薩,不能說佛沒提過。


總結:
1. 大小乘(南北傳)具相同點
2. 大小乘只有一點不同,悲心
3. 考古上,聲聞乘聖典的集結,早於菩薩乘聖典
4. 佛語具三相,符合修多羅相應、不越毗尼、不違法性,就可以納入佛經
5. 菩薩乘人悲增上,無論覺悟與否,生生世世隨緣度眾,不同於羅漢
6. 若佛教從世間消失,首先出現的是菩薩法,現成例子就是我們的釋迦摩尼佛
因此,小乘佛法是從大乘裡面流出。以上。



-------------------------------------------------
註1:妙境長老宣講 維摩詰所說經<觀眾生品第七>


註2:
1. 法雲資訊網-維摩詰經:維摩詰所說經(2000法雲寺禪學院)

2. 錄音檔在 佛陀教育:維摩詰所說經(2000年禪三十五開示)[T0813]:45A


註3:T14n0475_002 維摩詰所說經 第2卷
[0548a22] 舍利弗問天:「汝於三乘,為何志求?」...


註4:
1. 《佛在人間》
釋尊的出家,不但常被外人,就是小乘學者,也常誤會他是消極厭離。
其實,釋尊出家的主要動機,是不忍人世殘酷的慘殺,不忍貧農的胼手胝足而不得溫飽;
這在佛本行經太子觀耕(釋尊最初發心)的故事中,可以明白看出。

從釋尊唱道的緣起正法來看,也明白如繪。「老病死憂悲苦惱」與「生」,就是八苦。
這不但是「老死」,那人與人間、人與自然間種種的苦痛與缺陷,都是佛教的觀 察對象。
要給予這人生的缺陷以適當的解決,非解決這苦痛的原因──「愛取」 不可。

2. 侯坤宏<印順法師對佛教傳說的理解與運用>
釋尊出家之動機,即佛陀教化世人目的之所在,
傳說其父王曾偕悉達多太子出遊, 並觀農耕,見眾生相殘之苦,
悲心油然而生,乃萌出家之志。
復有傳說:
悉達多嘗遊觀四門,歷見老、病、死、苦,及見出家安樂,而增其厭世出家之心。
印順以為,上述傳說,不必視為事實,
悉達多之所以出家,乃因覺塵世可厭,為求解脫使然,
至於遊觀云云,只是象徵他內心的感悟而已!

此外,悉達多的祖國迦毗羅衛,方圓不滿百里,嘗受強國憍薩羅虎視,
難以圖存,而有感於國族之苦。故其出家因緣包括:
捨無可為之故國,謀生 死之解脫,兼求淑世善生之道等項。

3. 印順導師《印度之佛教》
時代之政教趨勢既明,可以進論釋尊出家之動機矣。
傳說父王曾偕太子出遊 ,並觀耕焉。
田間作人赤體辛勤事耕墾,形容枯瘠,日炙汗流,並困乏饑渴而不得息。
犁牛困頓,備受鞭策羈勒之苦;犁場土!2椎之下,悉有蟲出,鳥雀飛來競食之。
太子有感於農奴貧病,眾生相殘之苦,悲心油然而生,
因移坐閻浮樹下,寂然而思所以救濟之道,隱萌出家之志。
此釋尊入道之初心,社會救濟與生死解脫 ,實兼而有之。
復有說焉:太子嘗遊觀四門,歷見老、病、死苦,及見出家安樂 而日增其厭世出家之心。
此不必視為事實,要為熟聞塵世可厭,解脫為樂而出家 。
遊觀云云,特象徵其內心之感悟而已!
傳說出家之動機止於此,吾嘗於迦毘羅衛之國政,若有所見焉。
迦毘羅衛地 不滿百里,受憍薩羅國之控制而非其種族。
憍薩羅國王徵妃於釋種,釋種不願為 異族之婚,而又莫敢與抗。
國小,地僻,處兼併之世,強鄰虎視,亦難以圖存矣 。
當佛之世,即為憍薩羅所滅,其明證也。
末利夫人信佛,波斯匿王猶多憎嫌之辭
(與僑薩羅爭霸之摩竭陀王頻毘娑羅,則有願分國與釋尊並治之說,頗可玩味 )。
釋尊其有感於國族之苦乎!不為轉輪王,則為一切智人,二者不相兼而不相悖。
捨無可為之故國,謀生死之解脫,兼求淑世善生之道,釋尊毅然成行矣。

4. T03n0190_012 佛本行集經 第12卷 遊戲觀矚品第十二
[0705c20]
「復有一時,其淨飯王,共多釋種諸童子輩,并將太子,出外野遊,觀看田種。
時彼地內所有作人,赤體辛勤而事耕墾,以牛縻繫,彼犁[輻-田+冏]端,
牛若行遲時時搖掣,日長天熱,喘嚇汗流,人牛並皆困乏飢渴。
又復身體羸瘦連骸,而彼犁傷土墢之下,皆有虫出。
人犁過後,時諸鳥雀,競飛下來,食此虫豸。
太子覩茲犁牛疲頓,兼被鞭撻,犁[輻-田+冏]研領,鞅繩勒咽,血出下流,傷破皮肉。
復見犁人,被日炙背,裸露赤體,塵土坌身,烏鳥飛來,爭拾蟲食。太子見已,起大憂愁。
譬如有人見家親族被繫縛時,生大憂愁,太子憐愍彼諸眾等,亦復如是。
見是事已,起大慈悲,即從馬王揵陟上下,下已安庠經行,
思念諸眾生等,有如是事,即復唱言:
嗚呼嗚呼!世間眾生,極受諸苦,所謂生老及以病死,
 兼復受於種種苦惱,展轉其中,不能得離。云何不求捨是諸苦?
 云何不求厭苦寂智?云何不念免脫生老病死苦因?
 我今於何得空閑處,思惟如是諸苦惱事?


見已即語諸左右言:『汝等諸人!各遠離我,我欲私行。』
是時太子,發遣左右,悉令散已,漸至樹下。
到樹下已,即於草上,加趺而坐,諦心思惟眾生有於生老病死種種諸苦,
發起慈悲,即得心定。彼時即便離於諸慾,棄捨一切諸不善法。
思惟境界,分別境界,慾界漏盡,即得初禪。
§導師在《以佛法研究佛法》的< 晚期傳來的小乘經論>說:
 隋闍那崛多等(五八七)譯的『佛本行集經』,為 法藏部的佛本行集。§

5. T04n0193_002 佛本行經 第2卷 §現憂懼品第九,提到遊觀§
閻浮提樹蔭品第十...
時見農田夫,興功耕犁作。踐截蠕動蟲,即起悲痛心;如親傷赤子,愷然而長歎。
…勅其左右曰:
「往古諸釋尊,雄猛世憍慢;捨國名天位,空獨至何方?
 賦役勞四域,積聚無央數;土地國寶藏,故字其主無。」
心思計無常,趣閻浮樹下;即舉金剛膊,置金色髀上。
坐思堅不動,聚意專一定;觀起滅合散,逮得一定住。如江河沙數,諸佛不共意;
九惱江流濁,以珠能使清。於一切眾生,慈心彈指頃;福無限無量,慈加眾生故。
復起慈愍心,欲安眾苦患;

§觀察到農夫痛苦,世間無常...,而起道心。
附帶解釋:四門遊觀。 (這只能證明佛陀內心之感悟(無常),不能證明對眾生的悲心)
(1)一行佛學辭典搜尋:四門遊觀
 據《修行本起經》§本緣部§等所載,太子久居深宮,不知人間疾苦。
 一日,在侍衛扈從下出遊。出東門...
 記載四門出遊之北傳經典為數頗多,然所言略有不同。
 或僅記遊觀之事,而未記載四門;或記述太子於宮中已感知無常而決心出家。
 至於巴利文的四尼柯耶未見載錄。
 不過《大本經》§長阿含§中記載毗婆尸菩薩出家前為太子,
 曾乘車出遊,見老、病、死者而有所感悟。...
(2) 北傳:長阿含1經 南傳:長部14經 §


6. 從佛經、變文到寶卷 悉達太子故事之敘事衍變.pdf
又有一次,淨飯王與太子及其他同族太子出遊,太子看見農夫及犁牛耕種情形,
為他們的辛勞受苦感到憂愁,之後便於閻浮樹下,思維眾生的生老病死之苦。



-----------------------------
關鍵字:
(1)妙雲集 四門遊化
(2)佛本行集經 農夫 or 佛本行集經 小乘
(3)本緣部 小乘

2018年4月2日

隨筆-印度史地-略談19世紀印度的佛教考古研究

學長分享去西班牙的見聞,
說那裡有些天主教僧侶的修行方式,類似印度宗教(包含佛教)。

比如,有的將自己禁閉在房內,誓言一輩子不出去,
飲食由外人從窗口送入,跟佛教的「閉關」如出一轍;
有的發誓終身不穿上衣,不就貌似佛世時的裸行外道;
有的立願畢生禁語,禪宗修行--打禪七不也如此嗎?只不過,他時間未免太長...


我認同學長所說,我本來就相信印度宗教和閃族的宗教有關聯,
對此事,我喜歡舉大陸學者錢文忠教授講的例子(註1):
佛教的「彌勒」和基督教「彌賽亞」,兩個詞發音、意思皆相近,有可能是同一來由。

學長問我:「彌勒」跟「彌賽亞」是亞歷山大東征印度,兩邊交流所造成的嗎?
這點,我倒不能確定,然而,目前公認的事實,
在更久遠之前,印、歐語文始自同一源頭,學術稱之「印歐語系」。

兩百多前(十八世紀),大英帝國(簡稱:英國)殖民印度半島,
有位法官被國家派往孟加拉任職,他在處理司法工作之餘,研究最感興趣的語言學。
他就地考察了印度及其周邊國家的語言和文化,特別是古印度梵語。
他發覺梵語、希臘語、拉丁語、日爾曼語、凱爾特語許多相近處,應該系出同源。
他便將得出的成果,立說為「印歐語假說」
於1786年2月2日的亞洲學會三週年的學術講演上發表,
自此,他成為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先驅、現代語言科學的奠基者。
他就是英國第一位漢學家--
威廉·瓊斯(William Jones,1746年9月28日-1794年4月27日)。
William Jones

下圖引自《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註3),
是幾種語言的"兄弟"拼法,藉此多少可以體會他為何這麼想。


威廉·瓊斯之後,
同是英國人的錢幣學、文字學專家詹姆士.普林賽(James Prinsep,註4),
依據雙語:印度銘文 - 希臘文的錢幣(如下圖錢幣),
在1837年,破譯了阿育王石柱銘文(Prakrit),其內容與佛教戒律相關

註5


一樣是英國人,軍事工程師亞歷山大.甘寧漢
(Alexander Cunningham,1814年1月23日-1893年11月28日,註6),
因為早期生涯接觸詹姆士.普林賽,激起對錢幣、印度文化的興趣。
於同年,1837年,他自費發掘出最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 鹿野苑(Sārnāth)。
Alexander Cunningham

1850年代,玄奘《大唐西域記》被翻譯成英文。
1861年,亞歷山大.甘寧漢又按該書,
找到那爛陀寺遺址及佛陀兩大弟子舍利弗與目犍連的遺骨,
接連幾年,他發掘出書中記錄的所有重要遺址,
包含佛陀出生地-尼泊爾境內的藍毘尼(註7)。


印歐之間,不啻文字有淵源,藝術方面,印度佛教深受希臘風格的影響(註8),
如佛像的波狀髮紋、高額、尖鼻、薄唇、衣褶厚重,而這回就真的與亞歷山大有關了。
學術考據證實,西元一世紀中葉至二三○年左右,
貴霜王朝的「犍陀羅藝術」,便是亞歷山大東征將希臘文化帶入印度所造就的。


*****
前面說到詹姆士.普林賽(James Prinsep),是靠雙語錢幣而破譯語言。
雷同的事,曾先在埃及發生一次。於本文末,我順道簡略一提。
1799年(註9),拿破崙征伐埃及,
在羅賽塔發現石碑,此即有名的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
碑上刻的是一份詔書,以希臘文、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古埃及通俗文字三種文字書寫。
是不是很像前面的雙語錢幣呢?


之後又過了大約二十年曲折,石碑歸了英國人所有,法國人僅保有拓本。
然而這次,法國人手腳比英國人快。
尚—法蘭索瓦·商博良(註10),1822年投入解譯,當年就破譯完全文。
今人能懂古埃及文(不屬於印歐語系),拜他所賜呀。

以18、19世紀而言,英、法在古代語言學的成就,傲視世界。
可是,前幾年聽錢文忠教授在電視節目上講:
"梵語、吐火羅語等東方古語,在他求學時代,只剩德國的極少數大學有開課程"。
現在就不知道情況如何了。



------------------------------------------------------------------------
註1:維基百科:彌賽亞
當代中國語言學家季羨林與學者錢文忠表示:
基督教的救世主彌賽亞(Messiah)與
佛家的彌勒(梵文:मैत्रेय 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是同一個人。 


註2:
1. 百度百科:威廉·瓊斯 (照片出處)
 曾在印度當法官,用業餘時間學習東方語言。
 威廉·瓊斯最早正式提出印歐語假說,
 揭示了梵語、希臘語、拉丁語、日爾曼語、凱爾特語之間的同族關係,
 成為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奠基人,也有人認為他是語言科學的奠基人。
 他還是英國第一位漢學家。...
 1786年2月2日,在亞洲學會發表第三週年演講(The Third Anniversary Discourse),
 演講中有一段話正式提出梵語與拉丁語、希臘語同源,
 這一思想被稱為經典的構想( formulation),即著名的“印歐語假說”,
 瓊斯的這一次演講成了語言學史上的一件大事。

2. BBC:印度的故事,第一集

 
註3:《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Page 189 (圖片來源)


註4:
1. 英文維基:James Prinsep (圖片來源)
Prinsep used bilingual Indo-Greek coins to decipher Kharoshthi.

2. BBC:印度的故事,第二集


註5:
1. 台語與佛典:阿育王「雙語」石刻銘文

2. 英文維基:Edicts of Ashoka

3. 中文維基:阿育王詔書

4. 英文維基:阿育王石柱 (照片來源)


註6:
1. 百度百科:亞歷山大·卡寧厄姆 (圖片來源)

2. 林煌洲 <印度佛教的近現代發展及現況 > 2002年
 早在 18 世紀時,印度的英國文官帕雷.提芬達勒(Padre Tieffenthaler)
 於 1750 年首先注意到阿育王石柱,以後又陸續有所發現,
 並將銘文交予威廉.瓊斯爵士(Sir William Jones)研究,
 後者在 1784 年創立孟加拉亞洲協會(Asiatic Society),
 該協會對近現代印度學及佛學的研究貢獻極大。
 1819 年,英國軍人偶然發現阿姜它石窟。
 1819 年,孟加拉亞洲協會學報出版多數的阿育王石柱銘文,但未能解讀其意。
 1837 年,該協會官員詹姆士.普林賽(James Prinsep),
 終於解讀出石柱銘文為俗語(Prakrit),並證明它們為阿育王石柱。
 除孟加拉亞洲協會的主要貢獻之外,
 另一位重要貢獻者為在印的英國武官亞歷山大.甘寧漢(Alexander Cunningham)。
 他依據玄奘《大唐西域記》從事考古發掘而發現許多重要佛教遺跡;
 並發掘菩提迦耶寺周圍有關佛教遺跡。
 1837 年,他自費在鹿野苑從事考古發掘,
 並在桑崎大佛塔發掘出佛陀兩大弟子舍利弗與目犍連的遺骨,
 並將其考古發現出版成書。
 1877 年,他將當時所有已發現的阿育王敕令銘文出版成冊。
 1881 年,他成為印度考古調查局(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首任局長。
 該局對印度文明歷史考古發掘及研究貢獻鉅大。


註7:維基百科:藍毗尼
靠近印度的邊境上,距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280公里。


註8:
1. 維基百科:希臘式佛教
印度的梵文和希臘文同屬印歐語系,兩種語言亦互相影響。

2. 中華百科全書:犍陀羅藝術
 犍陀羅原是繼承著印度文化、佛教文化的傳統,
 前三三一年亞歷山大大帝入侵後,此地便成了希臘的殖民地,
 因而產生了印度與希臘二種文化相互混合的特殊面貌,
 尤其是貴霜王朝時代(西元一世紀中葉至二三○年左右)更形成了犍陀羅藝術,
 其內容是以佛教題材為主,
 而採用了以希臘系統的表現手法,它不同於印度傳統,
 尤其是打破了「自來不以形像來表現佛陀」的印度傳統慣例,而開始製作了佛像。
 
 犍陀羅式樣的佛像特徵是:以希臘太陽神為基準,
 佛像呈現出波狀髮紋、高額、尖鼻、薄唇、衣褶厚重的西方人面貌。


註9:拿破崙的法國軍隊誤打誤撞,間接幫學者成功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


1809年商博良19歲就已經成為格勒諾布爾公學的歷史學教授。
同年,他把心力全部放在學習科普特語上,以期終能找回法老王子民所說的語言。

1799年7月15日,拿破崙侵略埃及的軍隊一名上尉皮埃爾·弗朗索瓦·札維耶·布夏賀
在埃及港口城市羅塞塔附近發現該石碑。
石碑是公元前196年托勒密王朝時代刻製的,
上面有希臘字母、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古埃及通俗文字三種對照雕成的。
石碑運到埃及的亞歷山大,法國科學家開始進行研究。
1801年,法國戰敗投降,
英國軍隊要將全部研究成果沒收,法國科學家威脅要全部燒掉,
最後達成妥協,允許法國科學家保留研究成果和石碑拓片,
但石碑被英國軍隊運往大英博物館保藏。

商博良從1822年到1824年完全投入到對羅塞塔石碑的研究,發表多篇研究論文,
成功地譯解出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結構,這些符號有些是字母,
有些是音節文字,有些則是義符,一個符號代表一整個事物,
終於在1822年完成羅塞特碑碑文的全文翻譯。

2018年4月1日

天台_《天台四教儀》講解基本天台宗名相

談到天台宗,開頭一定會講何謂五時八教,
由此往下開展,八教有化法四教、化疑四教...
根據化法四教(藏通別圓),講四種四諦:生滅四諦、無生四諦、無量四諦、無作四諦...
等等基本名相,有部論叫《天台四教儀》(註1),專門講解這些。
 
後人也為這部論再作更詳盡的註解,
像元代的蒙潤法師,有《天台四教儀集註》(註2)。
近代的台灣屏東的會性法師,有『天台四教儀講錄』(註3)等等,
幫助有心學天台的人入門。

這幾天在查天台宗資料,意外看見對岸一寺院構建的網站:天台專宗(註4),
大致瀏覽,內容很豐富,值得參考。



---------------------------------------------
註1:《天台四教儀》


註2:《天台四教儀集註》


註3:『天台四教儀講錄』


註4:大陸網站:天台專宗:有台灣著名法師會性法師(已故)的講經資料。

正聞_怎麼看待僧團的「分宗別派」

任誰來看,一定會認為是台灣的僧團有「分宗別派」,
講白話點,有各自的山頭,多數信徒之間會分彼此,互相客氣不道破。
 
我個人拙見,他們的分你我,是因”人”的緣故,精神領袖不同。
我特別把「分宗別派」用括號框起來,是因為那與傳統印度本土佛教發生分裂很不一樣。


佛陀入滅後100年,僧團一分成二,上座部和大眾部,
是由於對「戒律」的見解不同。
數年之後,上座部裡又因為對「法」的觀點不同,
分出”說一切有部”和”分別說部”,而後陸陸續續切割成數個。
簡言之,他們的「分宗別派」,出自法與律的看法分歧。

然而,別以為這是正邪之戰,每個部派裡,不乏證果的阿羅漢,
因此,不論當時修行者選哪個學習,都可以成就。
不經會想,若是佛在世,會如何看待「分宗別派」呢?
 
 
實際上,佛世時,僧團就有激烈(口舌)爭執,而那時佛陀所說的話可以拿來作借鑑。
 
《四分律》卷43〈拘睒彌犍度〉(註1)寫:
給孤獨長者(跟祇陀太子提供祇園精舍)請教佛陀:
「拘睒彌的僧團內部有嚴重對立,互罵的話很難聽,
 假如他們來舍衛國化緣,我該如何?」
佛陀說:
黃金斷成兩截,兩截依然是黃金,
 他們兩方依然是僧,皆行供養。
後來,毘舍佉鹿母(提供鹿子母講堂的女居士)
亦向佛陀請教同一問題,佛陀維持相同答覆。
 
《四分律》沒講所有拘睒彌僧團的比丘全證果了沒,所以,這不是考量的點。
只要它們”僧”的身份是確立的,縱使兩邊惡言相向,
身為在家佛弟子,皆應當一視同仁的尊重(尊重三寶)。
 
 
 
------------------------------------------------------------------------
註1:《四分律》卷43〈拘睒彌犍度〉
[0883b12] 爾時阿難邠坻,聞拘睒彌比丘鬪諍誹謗,
共相罵詈互求長短口如刀劍,從拘睒彌來舍衛國,
與五百優婆塞俱詣世尊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白佛言:
「拘睒彌比丘鬪諍誹謗,共相罵詈互求長短口如刀劍,
 從拘睒彌來至舍衛國,我等當云何?」
佛言:
「應聽二部語如上,若有檀越布施,應分作二分。
 此亦是僧,彼亦是僧。
 居士!如破金杖為二分,二俱是金。
 如是居士布施物,應分為二分。
 此亦是僧,彼亦是僧。」
 
[0883b22]
爾時毘舍佉無夷羅母,聞拘睒彌比丘鬪諍誹謗,
共相罵詈互求長短口如刀劍,從拘睒彌來至舍衛國,
與五百優婆私俱詣世尊所,頭面禮足却住一面白佛言:
「拘睒彌比丘鬪諍誹謗,共相罵詈互求長短口如刀劍,
 從拘睒彌來至舍衛國,我等當云何?」
佛言:
「應聽彼二部所說,如上。若有布施衣物,應分為二分,
 此亦是僧、彼亦是僧。如破金杖為二分,彼此是金。
 若有布施衣物,應分為二分,此亦是僧、彼亦是僧。」


參考資料:
慧日講堂:《成佛之道》第一章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