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6日

隨筆-基礎-是佛說、非佛說,是佛法、非佛法

最近常被問「XX經是佛說嗎?」、「XX經為什麼有人講不是佛說?」。
我明白他其實問的是:「那是佛親口所說嗎?」,
但我總是繞開原題,作如下回答:
「這已不可知不可考,亦非重點。重點是"該經所言的是不是佛法嗎?
 是佛法的話,就等同於佛說。
 從第一次集結經典,諸大阿羅漢、佛弟子集經一貫秉持的精神就是『佛語具三相』(註1),
 換言之,不違背這三個任一個條件,便如佛說,可編入經藏」,
因此,大智度論卷二:
佛法有五種人說:一佛自口說,二佛弟子說,三仙人說,四諸天說,五化人說」,
佛經、佛法不一定要來自佛親口。這也有「依法不依人」的味道。


再者,我所受的佛學教育告訴我,大乘經典裡有許多是寓言故事。
除了別在意經典中說法者是誰,也別太在意聽眾何人、在何處(管它是天上、人間)。
人物、地點的「準確度」並非抉擇「是佛法、非佛法(是佛經、非佛經)」的關鍵。
重點仍是在「佛語具三相」。
我們讀佛經是學裡頭的佛法,如同讀寓言是獲得裡面的啟發,
人物、地點不精準或杜撰,根本沒差。

這參考《十誦律》卷40(註2),內文:
 長老優波離問佛陀:「我們忘了佛陀您在何處說過佛法、戒律,那該怎麼辦?」
 佛陀答:「那不妨寫在六大城市,我經常說法的地方。」
又,《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 25(註3)亦講同一件事,內文:
 長老優波離問佛陀「人們多健忘,若是忘記佛陀您在哪裡說法、制戒,該怎麼辦?」
 佛陀答:「忘了地點,就寫在六大城市;忘了聽眾是誰,就寫該城市的國王、長者,
 如舍衛城,則可寫波斯匿王、孤獨長者...」。



-------------------------
註1:
2. 若想知道「佛語具三相」的經證,
 請參考莊春江《學佛基本認識》第三章第二節的註解19:
佛在舍衛國。長老優波離問佛:「世尊!我等不知佛在何處說修多羅、毘尼、阿毘曇。
我等不知云何?」佛言:「在六大城:瞻波國、舍衛國、毘舍離國、王舍城、波羅[木*奈]、
迦維羅衛城。何以故?我多在彼住,種種變化皆在是處。」

時鄔波離請世尊曰:「大德!當來之世,人多健忘念力寡少,
不知世尊於何方域城邑聚落說何經典?制何學處?此欲如何?」
佛言:「於六大城,但是如來久住大制底處,稱說無犯。」
「若忘王等名,欲說何者?」
佛言:「王說勝光、長者給孤獨、鄔波斯迦毘舍佉,如是應知,
於餘方處隨王長者而為稱說。」
「若說昔日因緣之事,當說何處?」
「應云:『婆羅痆斯王名梵授,長者名相續,鄔波斯迦名長淨。』隨時稱說。」
「若於經典不能記憶,當云何持?」
佛言:「應寫紙葉讀誦受持。」


---------

2020年11月30日

印度人物_摩訶男、琉璃王、佛陀的俗家關係

佛陀的家族(釋迦族),滅於琉璃王之手,
其原因是,琉璃王幼時受到他母族,也就是釋迦族的同輩親屬(表兄弟們)的嘲笑,
笑他是奴婢之子,他認為此是奇恥大辱,立誓滅了釋迦全族。

琉璃王真是奴婢之子嗎?
時間回溯到琉璃王父親-波斯匿王年輕時,
波斯匿王統治的國家,遠比釋迦族的迦毗羅衛國國富兵強。
因而波斯匿王要迦毗羅衛國國王摩訶男,將女兒嫁給他(或許這是一種表臣服的宣示)。
可是,釋迦族自認為血統高貴,不屑於跟他結姻親,貶抑自身尊貴。
於是,摩訶男認一婢女為公主(女兒),"下嫁"給波斯匿王。
這一齣是不是和中國漢朝和親很像?
後來,那位號稱公主之兒子琉璃王到外公摩訶男家玩時,發覺此事。


迦毗羅衛國末代國王 摩訶男與佛陀在俗家時,是何關係呢?
維基(註1)云:
梵文大事(Maha^vastu)等載其為甘露飯王之子。
於其弟阿那律入佛門出家後,即治理家事,重佛之教法,常布施湯藥、衣食等予僧眾


甘露飯王,是佛陀俗家的叔叔。換言之,摩訶男是佛陀的堂弟。
若說琉璃王是摩訶男的"外孫",那佛陀應該算琉璃王的祖父輩。



--------------------------



2020年10月11日

隨筆-中華佛史-如來禪者,先儒所謂語上而遺下,彌近理而大亂真者是也

江教授書中引用
黃宗熙《明儒學案》<泰州學案·文肅趙大洲先生貞吉>(註1)的部分文字,
我看不懂當中兩句:「如來禪者,先儒所謂語上而遺下,彌近理而大亂真者是也」。
一.什麼是「語上而遺下」?
二.什麼是「彌近理而大亂真」?
當前沒有《明儒學案》全文的白話語釋,我僅能以其它類似文句推敲其義。


一.「語上而遺下」
朱熹《四書集註》子罕第九(註2)有這句。
如答樊遲之問仁知,兩端竭盡,無餘蘊矣。
 若夫語上而遺下,語理而遺物,則豈聖人之言哉?
「語理而遺物」,猜得出意思,講理論而不講物質(實務),不是聖人會說的話。
而「語上而遺下」,也不是聖人會說的話。
這樣就可推測,"上"會跟理(理論)相似,"下"會跟物(物質)相像。
因此,語上而遺下,就是講得很高超,實際上,做不到,有自立崖岸的感覺。


二.「彌近理而大亂真」
辭典能查到的,亂真=逼真。
而在一篇論文(註3)有相像句:
 「禪學者借以為據依」。
 黃震謂「心不待傳」,道統授受只是反求內心本有、人人所同之天理,
 非真有一物可供傳承,故「傳心」之說彌近理而大亂真
 此論獲顧炎武響應,並成為清代漢學家持以攻擊宋學陽儒陰釋的論據之一,
 致使後來方東樹《漢學商兌》花費不少篇幅駁斥之。


如此,「彌近理而大亂真」就很清晰,意思為:「非常接近真理,幾乎像真的一樣」,
但畢竟是假貨,所以,這是貶義。


總合以上所言,
「如來禪者,先儒所謂語上而遺下,彌近理而大亂真者是也」,
這是當時儒家批評:如來禪,講理論不符合實務,但講得實在太好,竟讓人誤以為真(理)。



------------------


註2:四書章句集注 -> 論語集注 -> 子罕第九




2020年9月8日

阿含部經_T02n0099《雜阿含經》260經:觀想或遠離

真正地敢說自己已不再貪愛、憤怒,應當是面對可樂、可瞋的境界不動念。
但是﹐要修行到這種境界,須點點滴滴累積,
而且,一開始練習,不可以挑戰難度太高的,往往容易退道心。
法師教導我們遇到自己非常貪戀或瞋恨的人事物時,得「未修忍辱行,先修遠離行」。
知道自己現階段承受不了,先是迴避。我相信這是正確的處理方式。
然而,目前我在佛經裡找不到類似「未修忍辱行,先修遠離行」的偈語。

我覺得,法師說的「遠離行」很有可能是(六)根律儀(善護根門),
這是《雜阿經》卷43當中許多經所談到的重點。
1165經是其中的一部。
經中,阿羅漢開示,對付男女欲,(男子)見女色,年長的,應觀想成姊姊或母親。
年幼的,則作妹妹、女兒。
若觀成親屬失敗,則改用不淨觀對治;
若不淨觀仍是失敗,那就守護六根,不使接觸。

2020年9月6日

三乘_初禪的五禪支




以下,是根據上面影片中,開仁法師解說什麼是「初禪的五禪支」所作的筆記:

南傳佛教的禪師斷定你有沒有得初禪,是用「心所」來審查。
他會問:
「你觀察你的所緣,例如呼吸,
 靜坐時有哪幾個『心所』能保持一個星期,不動的?」
能現五禪支:尋、伺、喜、樂、一心持續不動,禪師方會說你已經達到初禪定。


那什麼叫作「尋」心所(五禪支之一)呢?
正確的「尋」,其作用就是能尋到、鎖定能幫助我們進入禪定的所緣。
反之,如果找到的是,無法進入禪定的所緣,比如好吃的、好聽的...,那就是錯誤的「尋」。
凡夫平常就有「尋」心所,但是是散亂的。
而且,找到的所緣,不能幫入禪定,卻會使心亂上加亂。
論典中,譬喻「尋」如同蜜蜂飛入花叢, 直到找到自己喜歡的花朵,才會落腳。
而譬喻「伺」,則是那之後, 蜜蜂的駐足不飛,採花粉。
簡言之,找到花,「尋」心所;停住後,採花粉,「伺」心所。


(講完了定義和譬喻)下面,以實際修行為例,說明「尋」心所、「伺」心所。
多數人的身口意是很散亂的,不能一坐下來便攝心於一處。
因此,我們在學習舍摩他(定),老師會教我們「由粗到細」。
若無這種善巧,你一坐下就注意呼吸或念佛,
一段時間,會察覺肩膀很緊、或頭痛、或脖子歪了、或妄想紛飛,無法專(注)在一處,
這就是我們「前方便」沒有做好。解決這問題就得靠「由粗到細」。

南傳佛教的禪師教導數息觀,會叫你先找好安靜的禪坐處,
而後安坐(不一定要盤腿),和自己意念講:「我這支香要修安般念(安那般那念、數息觀)」,
讓散在心外的心念收攝回來,把專注力放在自己的身心上。
再來,告訴自己:「全身放鬆」。
下一步,問自己:「坐姿是否舒適,要不要調整?」、
「我的坐墊是否墊得剛剛好?」、「呼吸是否自然?」等等...
全都檢查完,將專注力範圍縮小,從全身縮小到臉部,
其餘部位,手、腳...放鬆之後,就不須再管。

當感覺臉部有放鬆、眉毛有放鬆、精神很好,
慢慢地告訴自己:「專注力回到臉部了,再縮小到"人中"」。
而注意力已然在"人中"時,才開始觀察呼吸的「進」跟「出」(出入息)。
由於有這樣循序收縮的「前方便」,便比較容易專注於呼吸上,不會有其他的問題產生。
能這麼說,禪修有許多的「前方便」不能被忽略。平常自己在用功時,就該如此。


*****
南傳、北傳看待禪修的不同觀念之一是:
「南傳認為:禪修就是生活(或說禪修是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南傳佛教的「禪坐」不注重盤腿姿勢。
比如說:有些老年人、腳不好的人連散盤都盤不起來,怎麼辦?不就沒辦法打坐了嗎?
就是因為禪修就是生活,南傳禪堂裡,老人家都是正常坐姿坐在椅子上,和大伙靜坐。
禪坐是可以像你一般生活的坐姿。

而且,要練習能二十四小時裡隨時找機會回到禪修的「所緣」
(你決議要修安般念,其所緣是「呼吸」),
練習地點並非一定得在禪堂,吃飽飯在等結齋、出坡時、走路時、
有一、兩分鐘或幾分鐘的空檔,就練習回到「所緣」,
學會熟悉「所緣」,跟「所緣」作好朋友。
等回到禪堂禪坐,心念便很容易聚焦回「所緣」上。
相反的,如果在禪堂才觀察「所緣」,平常沒有念力守護「所緣」,
放牛吃草,任意心散。當回到禪堂打坐,你是收不回來的。
換言之,南傳佛教的「禪修就是生活」,也有要你「生活上能修持」的意思。


*****
從坐下對自己說:「修安般念了」,到收攝心念、要自己「全身放鬆」;
再從確定「全身放鬆」、身體無任何不適,
到專注範圍縮小到臉部,再小到"人中",再小到"呼吸的進出",
此時,「尋」心所才真正出現。

找到"呼吸的進出"之後,培養定力之故,
專注點不能跟著吸氣進到身體內,亦不能隨著呼氣到身體外。
堅定地釘死在一個呼氣、吸氣進出的固定點,不移動,
一直觀察呼吸進和出,好像一位守門人,這就是「伺」心所
如前述的蜜蜂譬喻,蜜蜂停留在花上,不飛了,開始採花粉,好比「伺」心所。

專注久了,會有一股「喜」、「樂」產生。為什麼?
因為「昏沉」、「掉舉」不再生,並知道老師所教的方法是真實能體驗的,生成信心,
所以,身心「喜」、「樂」。然後,進入「心一境」的定。
如果在一個小時內、兩個小時內、或一個星期內、兩個星期內,
禪坐時的每柱香,能夠不斷地維持專注在「所緣」,那就已經有粗淺的「定力」。

不論是修不淨觀、數息觀、念佛,都可以用上述方法,
「靠自己」檢視出有沒有尋、伺、喜、樂、一心,進而知曉自己是進步了或退步了。

2020年7月26日

阿含部經_T02n0125《增一阿含經》27品3經:布施<持戒<修止觀※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第16章(註1)云:
布施不如持戒,持戒不如慈悲等定,這是佛為須達多長者所說的(增一含等趣四諦品)


「增一含等趣四諦品」,即是《增一阿含》(第19卷)27品3經(註2),
佛對 須達多長者(經文是寫:給孤獨長者)講梵志 毗羅摩(佛陀的過去生)的故事。

印順導師主要由當中的這段經文得出上述結論:
彼毗羅摩雖作是布施,不如作一房舍,持用布施招提僧,此福不可計量。
 正使彼作如是施,及作房舍持用施招提僧,不如受三自歸佛、法、聖眾,此福不可稱計。
 正使彼人作如是施,及作房舍,又受三自歸,雖有此福,猶不如受持五戒。
 正使彼人作如是施,及作房舍,受三自歸,受持五戒,雖有此福,
 故不如彈指之頃慈愍眾生,此福功德不可稱計。
白話文可參考悟慈和尚的翻譯(註3)。

將此段細分的話,如開仁法師歸納(註4),有六個層次(五段比較,六個層次)。
(1)梵志名毘羅摩用種種珍寶布施, 不如作一房舍,布施招提僧。
(2)用種種珍寶布施、作一房舍施招提僧,不如自受三歸依。
(3)用種種珍寶布施,乃至自受三歸依,不如受持五戒。
(4)用種種珍寶布施,乃至自受三歸依、 受持五戒,不如彈指之頃,慈愍眾生。
(5)用種種珍寶布施,乃至彈指之頃,慈愍眾生,不 如須臾之間,起世間不可樂想。
簡言之,
布施所有錢財<布施出家人<自受三皈依<受持五戒<慈憫眾生<起世間不可樂想。


與其相近內容(註5)的中阿含155經裡,
「慈憫眾生」、「世間不可樂想」被寫為:
「一切眾生行於慈心」、「觀一切諸法無常、苦、空及非神者」
南傳:增支部9集20經裡,
「慈憫眾生」、「世間不可樂想」被寫為:「修習慈心」、「修習無常想」

依「戒、定、慧」三學次第來說,
「慈憫眾生」、「世間不可樂想」,說的應該是定慧。
那麼,「慈憫眾生」可衍伸成「慈悲等定」,
「世間不可樂想」加以擴展,則是「無常、苦、空、無我」之觀。



 -----------------------
註1:第十六章 在家眾的德行


註2:cbeta: T0125 增壹阿含經卷十九


註3:白話文(關鍵字:二三七):增壹阿含經卷第16-20




2020年6月16日

阿含部_《雜阿含經論會編》:45經

原文:《瑜伽師地論》卷 86(大正 30,780a19-b8):
由三解脫門增上力故,當知建立四種法嗢陀南,
謂空解脫門,無願解脫門,無相解脫門。
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者,依無願解脫門,建立第一、第二法嗢陀南。
一切法無我者,依空解脫門,建立第三法嗢陀南。
涅槃寂靜者,依無相解脫門,建立第四法嗢陀南。


嗢陀南,是「印」的意思,法嗢陀南=「法印」,故此段大致翻譯如下:

由於三解脫門的增上力的原因,能建立四法印。
何謂三解脫門?空解脫門、無願解脫門、無相解脫門。

依(據)著無願解脫門,可建立「一切行無常(諸行無常)」、
「一切行苦(諸受皆苦)」的第一、第二法印;

依著空解脫門,可建立「一切法無我(諸法無我)」的第三法印;

依著無相解脫門,可建立「涅槃寂靜」的第四法印。

2020年6月12日

阿含部經_T02n0125《增一阿含經》49品4經:有十一法,阿羅漢所不習者※

開仁法師《《佛法概論》講義》的第15章註解19-2,
引用《增一阿含經》49品4經(註1)中,
象舍利弗(與 舍利弗是不同人)說漏盡的阿羅漢不做的11件事,
來解釋《佛法概論》所說:「如在家的得四果,那一定要現出家相。」

我綜合莊春江工作站(註2)、獅子吼站(註3)、悟慈和尚譯述《增一阿含經》(註4)的解說,
這十一件事,應該是(中文數字是原順序):
(一)不會還舍法服,去習白衣之行
→白衣即「在家人」,相對而言,「法服」應該指「出家人」。
 我認為這一條就是:「如在家的得四果,那一定要現出家相」的理由。

(二)不會去習行不淨行
→依上下文,阿難尊者撞見,象舍利弗身為一個比丘,竟然和女人勾肩搭背。
 然而,象舍利弗"真正"證阿羅漢果之後,便永遠不會有這種不清淨的行為。
 這裡特意標出"真正",這是因為:
 象舍利弗曾經以為自己已經證阿羅漢果,並跟人說自己證果,
 後來,卻對女色克制不住,方知自己錯了(沒證阿羅漢)。

(三)羅漢不殺生、(四)不偷盜、(六)不妄語、(八)不會吐惡言
→戒律有訂,好理解。


(五)食終不留遺餘
→不浪費食物。我覺得也可視為:阿羅漢只取自己吃得完的量。

(七)不群類相佐
不結黨營私

(九)不狐疑、(十)不會恐懼
→不懷疑,我認為這應該和四不壞信有關;
 不恐懼,應該就是阿含經常提的「遠離憂悲苦惱」的境界。


(十一)不受餘師,又不會更受胞胎
→不再信仰天魔外道、也免於輪迴。



--------
註1:T02n0125《增一阿含經》49品4經


註2:莊春江工作站:北傳:增壹阿含49品4經 南傳:無
§此經沒有相對應的南傳經典§


註3:獅子吼: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六(四)


註4:增壹阿含經卷第46-51(四三七):白話文全譯
(一)漏盡的阿羅漢終皈不會還舍法服,去習白衣之行的。
(二)漏盡的阿羅漢終皈不會去習行不淨行的。
(三)漏盡的阿羅漢終皈不會殺生的。
(四)漏盡的阿羅漢終皈不會偷盜的。
(五)漏盡的阿羅漢,食終不留遺餘的。
(六)漏盡的阿羅漢終皈不會妄語的。
(七)漏盡的阿羅漢終究不會群類相佐的。
(八)漏盡的阿羅漢終究不會吐惡言的。
(九)漏盡的阿羅漢終皈不會有狐疑的。
(十)漏盡的阿羅漢終究不會恐懼的。
(十一)漏盡的阿羅漢終究不受餘師,又不會更受胞胎的。

2020年5月13日

中華史地_北周武帝滅佛的果報

中國佛教的「三武滅佛」,其中一個「武」是北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
一本中國僧人所著的有名論典-《法苑珠林》的卷94(註1),
紀載他滅佛下地獄受苦的果報故事。《明倫月刊》(註2)將其譯成白話:
 周武帝勤於政事,生活簡樸,穿布袍,蓋布被,唯獨喜歡吃雞蛋,一次就吃好幾枚。
 有一位監膳官拔虎,由於經常侍候皇帝用膳,受到皇上的寵信。
 隋文帝即位,他還是做監膳官,伺候隋文帝的飲食。
 開皇年間,他忽然暴病而死,死後心口尚有熱氣,所以家人不忍心把他埋葬。
 三天之後,拔虎醒了過來,一開口就說:
 「準備馬車,抬我去見皇上,我要替周武帝傳話。」

 拔虎見了隋文帝,文帝招來問話,他說:
 當初忽然聽見有人叫我,就跟著他走到一個地方,那裡有個大坑洞,
 那兒所有的道路,都是直通洞穴。我才走到洞穴口,遙見西方有一百多人騎馬而來,
 他們護衛著一位好像帝王的人。等到他們騎進洞穴口,一看才知道那人就是周武帝。
 於是我就向武帝禮拜,武帝說:
 「閻王傳喚你來作證我的事,你本身沒有罪。」講完話,武帝就進入洞穴。
 使者也帶我進入穴中,見到宮殿的大門。
 使者帶我進入宮庭裡,我見到武帝和一個人一起坐著,
 武帝對那人似乎十分恭敬,原來是閻王,使者命我拜見閻王。

 閻王問:「你為武帝準備飲食的這些年來,武帝前前後後共吃了幾枚白團?」
 我不知道何謂「白團」?就看看兩邊的人,他們告訴我:「雞蛋就是白團。」
 於是我回答說:「武帝經常吃白團,但是數目有多少,實在記不清楚。」
 閻王就向武帝說:「這個人記不清楚你吃了多少白團,那就必須拿出來看看。」
 武帝一聽,臉色變得淒慘難看,很不高興的站了起來。
 殿內前面忽然出現了一張鐵床,還有幾十名獄卒,全都長得牛頭人身,
 而武帝已經身臥床上。獄卒就用鐵梁來壓武帝,武帝的兩邊肋骨因而斷裂,
 在斷裂處雞蛋不停湧出,不久就堆積得有床那麼高,幾乎有十幾斛之多(五斗為一斛)。

 叫人清點數量後,床和獄卒忽然又都不見了,武帝仍然和閻王坐在一起。
 閻王對我說:「你回去吧。」
 於是就有人帶我出到洞穴口,這時武帝出來告訴我說:
 「你替我傳話給大隋天子,以前他曾與我共事過。現在國庫內的金玉絹帛,
 也都是我儲蓄的。我因毀滅佛法,現在身受極大的痛苦,希望他能為我做些功德。」
 於是隋文帝就詔告天下,全國人民每人各出一錢,為周武帝作功德祈福。


其實,《法苑珠林》並非原始出處,
它引自《冥報記》(註3)。我比對過:文字幾乎一模一樣。

有人評論:
「這是政治操作,隋文帝楊堅(541年~604年)為了政權的合法性,
 令人杜撰這故事,使之流傳」。
 意思是:「故事是假的、編的,目的要告訴天下人:
 隋朝皇帝信佛興教而得天命,北周皇帝滅佛毀教而失國祚,這是天意」。
我覺得不無道理。



---------------------------







2020年4月2日

隨筆-書記-《竹窗隨筆》1.2:人命呼吸間

原文出處:人命呼吸間
一僧瘵疾經年,久憊枕席,眾知必死,而彼無死想,語之死,輒不懌。
予使人直告:「令速治後事,一心正念。」彼謂男病忌生日前,過期當徐議之耳。
本月十七日乃其始生,先一日奄忽。
吁!人命在呼吸間,佛為無病人言之也。況垂死而不悟,悲夫!


◎華藏版將「令速治後事,一心正念」的「正念」解釋成「一心念佛,求生淨土」,
蠻有可能是蓮池法師的原意。不過,也可以把它說成是念「佛法的正見」:
正確的意識、想法,例如:意念世間苦、空、無常、無我。

◎此文中,我認為有點不好懂的是這句:「彼謂男病忌生日前,過期當徐議之耳。」
白話:
他說:「男子忌諱在生日之前說這個(處理後事),等生日過後再慢慢談」。

我好奇的是:那女子呢?倘若亦是如此,就無必要說「男」。
這一篇的主旨在於人命呼吸間的「無常」,
世事不是能照你預期那樣,就像說生日後再徐議的這位,就死在生日前一天。
而當知「無常」,更要有所作為。不然,僅是楚囚對泣,悲傷得毫無意義。



2020年4月1日

隨筆-書記-《竹窗隨筆》1.1:僧無為

我是在1997年讀《竹窗隨筆》一筆、二筆、三筆的。
我一貫做法是:若有白話語譯,就以其為優先,可惜當時沒有,就硬著頭皮讀原文。
雖然不曉得自己的理解對不對,可是我仍是堅持讀完它。

前幾天,有人問我這本書,我便上網查,
瞧見華藏淨宗學會出了有註解、譯文的免費電子書(之後簡稱華藏版),
連結在下方,我將再次重讀,並作筆記及心得。

竹窗隨筆1
http://www.amtb.tw/pdf/CH18-01-04.pdf
 
竹窗隨筆2
http://www.amtb.tw/pdf/CH18-02-01.pdf
 
竹窗隨筆3
http://www.amtb.org.tw/pdf/CH18-03-01.pdf


*****
1之1:僧無為(原文)。
◎這篇牽涉到兩個典故,
第一個:「普慧、普賢二大菩薩求入匡廬蓮社」;
第二個:「董蘿石謁新建故事」。

華藏版並沒有註解詳記,我援用淨律寺的解釋(註1),如下:
第一個:
匡廬蓮社:宋朝元佑四年(1089年),
宗賾大師于真州長蘆寺遵昔年廬山蓮社之規,建蓮華勝會,普勸念佛,期生淨土。
一夕夢見一烏巾白衣人,風貌清奇,年約三十許,合掌對賾說:“願入蓮華會,求書一名。”
賾取會錄,問何姓名。答:“普慧。”
賾書已,白衣人又言:“請為家兄也書一名。”
賾問:“令兄何名?”答:“普賢。”言訖遂隱。
賾夢醒後,對諸蓮友說:“《華嚴經·離世間品》中,
有普賢、普慧二菩薩助揚佛化,吾今建此蓮華勝會,共期西方,
感得二大士幽贊,今當以二大士為會首。”
由是遠近僧俗皆踴躍參加。
事見《淨土聖賢錄》卷三。


第二個:
董蘿石,明朝詩人,祖籍浙江海鹽。
新建,指明朝理學家王守仁,字伯安,學者稱“ 陽明先生”。世宗時封為“新建伯”。
浙江余姚人。提倡“知行合一”和“知行並進”的學說,而以致良知為主。
董蘿石年六十八,立志禮陽明為師。時陽明年方五十二,因對蘿石辭道:
“豈有弟子之年過於師者乎?”然蘿石猶再三致禮。
其平日詩友笑之,謂:“翁老矣!何自苦?”
蘿石正色道:“吾今而後始得離於苦海,吾願從吾之所好。”因自號“從吾道人”。
見《明儒學案》卷十四


◎我覺得比較難懂的是這段:「以賢下愚,有古人風,筆之以勸後進」。
原因是它省略主詞,這倒不是作者的錯,文言文應該都是這個樣子吧!
而這段的意思是
(無為能法師)像不能自己的人(蓮池法師自謙)請益,有古人的風範,
我(蓮池)特此記下,以勉勵後學。


*****
這篇可能被討論的是「普賢、普慧菩薩是否參加蓮社」。
第一,那是夢境。我較接受「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而且也相信宗賾法師說那些出自於鼓勵信徒的善心,
希望他和他蓮社所有人的「不退菩薩為伴侶」。
第二,不管是哪一位悲智雙運菩薩,看到如此善舉,一定發心參加。
世界要變好,是我成就你,你成就我而來。

我想,蓮池法師寫這篇的目的,
在讚嘆無為能法師的謙卑(以賢下愚,有古人風),及鼓勵後進學習他。



--------------------------------------------------------




2020年2月15日

經集部經_T17n0721《正法念處經》:36種鬼道

鬼道的類別,興慈法師《重訂二課合解》: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有三品九類;《正法念處經》有三十六種;
施食儀註,有三十六部鬼王;大吉義咒經,有四天王所領八部鬼神。

而李炳南居士《十四講表》(註1):
 鬼種類繁多,《楞嚴經》舉十種鬼、《正法念處經》舉三十六種鬼,
 而《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則列三品九類。
自此二書,能曉得鬼道眾生在不同經論有不同分類。

僅舉《正法念處經》為例,《正法念處經》卷16(註2):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道,餓鬼所住在何等處?
作是觀已,即以聞慧,觀諸餓鬼略有二種。何等為二?
一者人中住;二者住於餓鬼世界。
是人中鬼,若人夜行則有見者;
餓鬼世界者,住於閻浮提下五百由旬,長三萬六千由旬,
及餘餓鬼惡道眷屬,其數無量,惡業甚多,住閻浮提,有近有遠。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諸餓鬼有無量種。彼以聞慧,略觀餓鬼三十六種。
 一切餓鬼皆為慳貪嫉妬因緣,生於彼處,
 以種種心造種種業、行種種行,種種住處、種種飢渴自燒其身,如是略說三十六種。
 何等為三十六種?.....


簡略說明:
鬼道眾生所在的地方有兩處,一.跟人同住;二.閻浮提底下(沒有"人"住那)。
鬼道眾生種類繁多,墮入軌道不出"慳貪嫉妬",三十六種不過是略分。


------------------------------------------------------
註1:佛學概要十四講表(二十三) ── 第六講表 宇宙有情概況(之五)


註2:N0721 正法念處經卷十六
§《小泉八雲怪談》Page 228有提到§

2020年2月5日

文藝_變文

摘要《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的「變文」:
○唐、五代流行的民間講唱文學作品。也是佛教所曾用來佈教的通俗文學作品之一類。 
「變」,有「變更」之義;即變更佛經本文而成通俗之文,故稱為變文。
 在美術方面,「變」為變相之意,即指將佛典經文圖像化的變相圖。
 按,講唱淨土變、阿彌陀變等變相之活動,謂之俗講,俗講的腳本即稱變文。
 其後,變文漸不以寺院中之佈教文學為限,
 而且也泛指唐、五代所流行之同性質的民間講唱文學

變文最初產生的年代不詳,考察現存各種變文,大致可推定為中唐時期

○取材自佛典的變文,內容遍及宣傳教義、讚美佛陀、獎勵信仰、菩薩與高僧等事蹟,
 乃至地獄及極樂世界之描述等

 其內容之構成,大抵皆是敷演經典,而採用通俗易懂且引人入勝之方式,
 在人物、背景的描寫上加以潤色,或巧妙地融合中國思想,強調救母孝行之類,
 兼採豐富的譬喻與寓言。在佈教的同時,亦兼顧民間文學之適合性。


○就其表現的文學形式而言,係採用韻文與散文交叉使用

摘要維基(註1)的「變文」:
○變文,是中國唐朝受佛教變相藝術的影響而興起的一種文學體裁
 是一種佛教通俗化、佛經再翻譯的運動
 由於佛經經文過於晦澀,僧侶為了傳講佛經,
 將佛經中的道理和佛經中的故事用講唱的方式表現,
 這些故事內容通俗易懂,寫成稿本後即是變文

 變文有時書寫在變繪上,兩者統稱「變相」。

○1929年,鄭振鐸第一次採用了「變文」這一名稱,
 他於《敦煌的俗文學》中說:
 「這種俗文雖可說是佛曲的起源,卻並不是佛曲;
  『變文』之體,似更近於佛曲,
  所以我們應該更正確的名之曰『俗文』、曰『變文』。」
 中國的長篇小說乃起源於佛教俗講的變文,已經是一種公認的說法



*****
綜上所言:
一.變文是佛教通俗化、佛經再翻譯的運動。
  由於佛經經文過於晦澀,僧侶為了傳講佛經,
  將佛經中的道理和佛經中的故事用講唱的方式表現,
  這些故事內容通俗易懂,寫成稿本後即是變文。

二.變文最初產生的年代大致可推定為中唐時期

三.內容遍及宣傳教義、讚美佛陀、獎勵信仰、菩薩與高僧等事蹟,
 乃至地獄及極樂世界之描述等,或巧妙地融合中國思想。

四.形式採用韻文與散文交叉使用

五.中國的長篇小說乃起源於佛教俗講的變文,已經是一種公認的說法。


---------------------------------------------------------------------
這一則是名詞(名相)解釋,本應歸至總類的名相,
然而,為了找尋的方便,放置於此
---------------------------------------------------------------------
註1:維基:變文


隨筆-文藝-不只經文的梵翻中有難度,梵唄也很難"翻譯"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的條目:梵唄,第一段云:
 又稱讚唄。與印度歌讚之法並不相同
 因為梵音和漢語的構造有異,無論用梵腔以漢語,或用漢曲而歌梵聲,都有困難。
 故佛教傳入中國之初,譯經事業雖漸發達,而梵土歌唄卻未獲傳授。
 梁‧慧皎說(大正50‧415a)(註1)︰
 「自大教東流,乃譯文者眾,而傳聲蓋寡。良由梵音重複,漢語單奇。
 若用梵音以漢語,則聲繁而偈迫;若用漢曲以梵文,則韻短而辭長。
 是故金言有譯,梵響無授。」


這有兩個重點,
一.佛教的「梵唄」與印度「歌讚」不同。歌讚,我猜測應該和「讚歌」同義。
二.金言有譯,梵響無授。沒辦法用梵腔(印度的唱腔)唱中文,
  也沒辦法用中國的樂曲唱梵文。
  從而曉得,現在中國佛教的梵唄,
  如爐香讚、蓮池讚等唱腔,應當都是中國本土的。


----------------------------------
註1:T50n2059 高僧傳卷十三

中華人物_(民國)濟濤法師

從前我曾在蓮因寺請過廣化法師的《戒學淺說》,
好像在這本或是廣化法師的其他著作中,
得知他的戒學思想不少來自濟濤法師(有可能是謙卑),
因而,後來又找了《濟濤律師遺集》來讀。
以下是我從《濟濤法師傳》(註1)節選出,跟現在台灣(南山)律宗有關聯的部分。
 

民國六十年(一九七一年),
他辭去東林寺住持,由香港來到台灣,駐錫南投埔裡觀音山圓通寺,建立男眾靜修道場。
(中略)
六十二年,他應屏東東山寺天機尼師之請,主持結夏安居,講比丘尼戒,
前後三年,開台灣寺院講戒之風氣
 
他曾發心要創辦一所律學院,惜以機緣未熟,未能如願。
民國六十七年(一九七八年),他年已七十五歲,在觀音山因地滑跌倒,腿骨跌斷。
他自知行將遷化,不願就醫,預寫遺書,囑托後事,每日唯佛是念,惟淨土是歸。
雖斷腿處不覺有何痛苦。
事為台中南普陀寺(註2)廣化法師所聞,趕到埔裡觀音山,
至病榻前懇切相告曰∶
「長老!您不能走,您若走,吾國律宗將中絕矣!
 長老且留下來,我與您合作,您為主,我為副,合力創辦一所律學院,
 培植僧材,續佛慧命。」 
辦律學院,是濟師唯一心願,他聞言精神一振,曰∶
「我已年邁氣衰,無能辦事,你為主,我為副。」兩人彼此謙讓再三,廣化不再與爭。
 
在其往生前夕,廣化法師又趕到山上。
濟師在病榻上,命弟子將其生平著作,搬到病榻前,給廣化法師檢視。
那一大堆手稿,多是有關律藏的札記紙片,
大者盈尺,小者寸許,皆法句嘉言,彌足珍貴。

廣化法師知其心意,說∶
「長老放心,這些稿件,我代您整理,將來書成流通益世,不使您老心血白費。」
 
濟老往生後,廣化法師不負亡友所托,
即住在觀音山圓通寺,假濟老禅房為書室,為其整理《遺集》,
經數月之力,在大堆遺稿中,爬梳整理出《濟濤律師遺集》一钜冊,
都四十余萬言,排版印刷行世。
 
這本書的精華,在首章〈護教匡時〉一章中,
廣化法師的序文,對於此章特別加以介紹∶佛制「比丘不得度尼」、「僧尼不得共住」,
此則古今中外凡有佛法處,莫不皆然,唯獨日本於明治維新後例外。
(中略)
比丘度尼」、「僧尼共住」,是日本佛教遺留下的陋習。
台灣光復之後,未能及時改正,沿用至今,以致積非成是,
習以為常,到了見怪不怪、理所當然的地步。
事實上,這是違背佛制的,何時佛門中有領導佛教龍象出世,
作獅子吼,振聾發聵,來糾正這陋習呢?




----------------------------

2020年2月3日

唯識_命終時,第八意識從哪裡離開?※

中國佛教有一流傳很廣的偈語:
「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旁生膝蓋離,地獄脚板出。」
意思是說:
臨終的人,身體最後有溫度的地方(比身體其他部位溫度高),決定他往生到哪。
如果是全身涼了,剩頭頂有餘溫,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瑞相;
如果餘溫在眼睛部位,往生天道(五道輪迴:天、人、餓鬼、畜生(旁生)、地獄);
如果餘溫在心臟部位,往生人道;如果餘溫在腹部,往生餓鬼道;
如果餘溫在膝蓋,往生畜生道;如果餘溫在腳底板,往生地獄道。


有人問我:「這是《瑜伽師地論》所說嗎?」
查到的結果,《瑜伽師地論》無此說法。
它的正確出處是: 《八識規矩補註》(大正藏第45冊諸宗部二,總經號1865經的 卷2)
原文如下:
 此識是總報主故。有情投胎時最先。命終時居後也。
 依憑經(即雜寶藏經)論(即瑜伽與攝論)略辨此識捨出之處,總括經論。
 頌曰。善業從下冷。惡業從上冷。二皆至於心。
 一處同時捨(二論之義)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旁生膝蓋離。地獄脚板出(經義)。


我稍作解釋:
投胎時,第八意識最先到這個身體(之後,才有第七、第六、前五意識),
將死時,第八意識是最後一個離開這個身體(前五、第六、第七意識先消失)。
經典和論典,皆有說明:人死之前,第八意識是從身體哪個部位離開。

論的話,有《瑜伽師地論》和《攝大乘論》。
綜合兩部論的主張是
「造惡業多的人,死前從頭頂先涼(降溫),漸漸往下涼到心臟,待第八意識離開,全身涼;
 造善業多的人,死前從腳底先涼,漸漸往上涼到心臟,待第八意識離開,全身涼;
 因此,無論是善業、惡業之人,第八意識都是從心臟離開。」

經的話,有《雜寶藏經》,總結經義(原文沒有這個偈)為:
「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旁生膝蓋離,地獄脚板出。」這上面已經解說過了。
然而,若我沒查錯經典,
《雜寶藏經》(大正藏第4冊本緣部下,總經號203經)並沒有與此相關的經文。


*****
妙境長老講《瑜伽師地論》卷1的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註1),
說道:
《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都提到,作惡業的人,識從上分開始棄捨;
 作善業的人,識從下分開始棄捨;無論那一類有情,最後都是從心臟最後捨。
 在《大毘婆沙論》雖舉出不同的說法,說到三惡道的眾生識是從腳滅,
 生天的則是頭,再來人間的是在心臟捨,若是阿羅漢入無餘涅槃,識也是在心處滅。
 但是,「眼生天」、「餓鬼腹」和「膝蓋離」,就看不出是根據什麼說的。


因此,
一.「頂聖眼生天」一偈,並非出自《瑜伽師地論》。
二.「頂聖眼生天」一偈的部分說詞,出處不明。




-------------------------------------

2020年1月26日

經集部經_T14n0468《文殊師利問經》卷1:不得作聲?或身、口、木、石及諸餘聲

T0468《文殊師利問經》卷1中一段:
 文殊師利白佛言:「四眾於何時中不得作聲?或身、口、木、石及諸餘聲。」
 佛告文殊師利:
 「於六時不得,禮佛時、聽法時、眾和合時、乞食時、正食時、大小便時。」

 文殊師利白佛:「何故於是時不得作聲?」
 佛告文殊師利:
 「於是時有諸天來,彼諸天常清淨心、無染心、空心、隨波羅蜜心、觀佛法心,
  以彼聲故,令心不定。以不定故,悉皆還去。
  以諸天去故,諸惡鬼來,作不饒益、不安隱事。
  彼人於此,生諸災患,人民飢餓,更相侵犯。
  是故文殊師利!應寂靜禮佛、應供、正遍知。」

我大略翻為白話:
文殊問佛:
「在家男居士、女居士、比丘、比丘尼什麼時候不能發出聲響,
 包含身上發出的(例如拍手)、嘴發出的(例如說話、唱誦)、敲擊木、石等物所發之音聲。」
佛說:
「只要是禮佛時、聽法時、大眾聚會、乞食時、吃飯時、上廁所時,
 不管是幾點鐘做這些事,都不能出聲。」

佛又說:
「因為這幾段時間,天道眾生會來,他們聽到聲音,心便不定,心便不定,他便離去。
 他便離去,惡鬼便來,惡鬼來則作祟,不吉祥事隨即發生,飢荒、爭鬥等。
 是故,文殊師利,禮佛時,應當保持寂靜。」
 

*****
有法師引用這段說:
 比較如法的作法是,在大殿中不擺木魚、磬缽,自然也不允許敲擊,保持安靜。
 南傳佛教的佛寺就沒有中國佛教裡的這些法器。
 (這我不確定,因為我沒有去過泰國、緬甸的寺院)
或許是中國佛教老在大殿裡敲敲唱唱,所以歷朝歷代,干戈不止。

2020年1月2日

綜合_A《成佛之道》五乘:得清淨智、發天眼通,方能親自證實有輪迴※

厚觀法師《成佛之道講義》chap3 Page 30:
別述「3、正見有前生有後世」
[隨業報善惡,五趣常流轉,隨重或隨習,或復隨憶念,由業往後有,薪盡火相傳。]

(一)(p.74~p.75)相信有前生,有後世:
1、有些人,只信現業現報,不信後世。
2、有些人,只信善惡業的報在子孫,如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
必有餘殃」。
3、有些人,只信今生到來生,不信前生,如耶穌教等。(p.75)
4、佛教:前生與後世之間,不一不異,不斷不常的延續,確是甚深而不容易明見的。
 最好是依佛法修學,得清淨智,發天眼通,去親自證實有前生有後世。
 此外,唯有仰信如來的教說,及從推理去信解了。(p.78)

世間正見有四個,這是第三個:有前生、有後世。
1、2、3不需說明,需要說明的是4。
(印順)導師說,如何親自證實有有前生後世呢?依據佛法修學...得天眼通,就能見到。
若無法得天眼通,那就靠對佛陀的信仰力,相信佛陀所言不虛,
按佛教術語,就是相信聖言量


*****
有沒有經證呢?我查到一個,《中阿含》第71經<蜱肆經>(註1)。
經文很長,全文白話可參考悟慈和尚的譯文(註2)。
直接進入蜱肆王和鳩摩羅迦葉尊者辯論的環節,以下是我大略翻譯,沒逐字逐句:

經文(A段):
時,蜱肆王即便問曰:
「迦葉!我如是見,如是說,無有後世,無眾生生。沙門鳩摩羅迦葉!於意云何?」
尊者鳩摩羅迦葉告曰:
「蜱肆!我今問王,隨所解答。於王意云何?今此日月,為是今世,為後世耶?」
蜱肆答曰:「沙門鳩摩羅迦葉雖作是說,但我如是見,如是說,無有後世,無眾生生。」
尊者鳩摩羅迦葉告曰:「蜱肆!復更有惡而過此耶?」

蜱肆王(後以國王代稱):「...我認為沒有後世,也沒有眾生之再生...」
尊者鳩摩羅迦葉(後以尊者代稱):
「...日月並不是我們親自去過的,但我們卻確定有日月的存在,
 因此不能說沒去過日月,日月就不存在。
 比喻:雖然我們還沒到後世,卻不能就否定後世的存在。
 (本經此段略過細節,相當的《長阿含》第7經〈弊宿經〉經文描述得較為詳細。) 」(註1)
國王:「雖然你說這麼說(有理),...但我依然認為沒後世,也沒有眾生之再生。」
尊者:「你這樣認為,是不是還有其他原因要說?」


經文(B段):
蜱肆答曰:
「如是。迦葉!復更有惡。迦葉!我有親親疾病困篤...(略)...
 若汝等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者...(略)...
尊者鳩摩羅迦葉告曰:
「蜱肆!汝應如是觀於後世,莫如肉眼之所見也。蜱肆!
 若有沙門、梵志斷絕離欲,趣向離欲,斷絕離恚,趣向離恚,斷絕離癡,趣向離癡,
 彼以清淨天眼出過於人,見此眾生死時、生時,好色、惡色,或妙、不妙,
 往來善處及不善處,隨此眾生之所作業,見其如真。
蜱肆王復言:「沙門鳩摩羅迦葉雖作是說,但我如是見,如是說:無有後世,無眾生生。」
尊者鳩摩羅迦葉告曰:「蜱肆!復更有惡而過此耶?」


國王:
「我有一個作惡多端的親友,按你們的說法有後世,此人死後會下地獄。
 於是,他臨終時,我要他死後若真下地獄,來告知我,令我相信:有地獄、有後世。
 但之後,他沒出現。所以,沒有地獄、沒有後世。」
尊者:
「我說譬喻給你聽,有智慧的人能從譬喻得到解答。
 好比一盜匪犯了死罪,即將斬首,
 他跟守衛說:『能否放我回家,跟鄉里鄉親告別?』,國王,你覺得守衛會答應嗎?」
國王:「不會。」...
尊者:「同樣道理....若你親友下地獄,地獄的鬼卒也不會同意你親友回來見你。」
尊者:
「國王,用肉眼是無法見到後世的!
 得像修行人、出家人,修學離貪、嗔、痴,並且,除盡貪、嗔、痴,
 以清淨的天眼通,看清楚三世業果,才是真正地親自證實有(前生)後世。」
國王:「雖然你說這麼說(有理),...但我依然認為沒後世,也沒有眾生之再生。」
尊者:「你這樣認為,是不是還有其他原因要說?」


經文(C段):
蜱肆答曰:
「如是。迦葉!復更有惡。迦葉!我有親親疾病困篤...(略)...
 若汝等身壞命終,必昇善處,生天上者...(略)...
    生天上者,可還語我:「蜱肆!天上如是如是樂。」若當爾者,我便現見。...(略)...
尊者鳩摩羅迦葉告曰:
「蜱肆!汝應如是觀於後世,莫如肉眼之所見也。蜱肆!
 若有沙門、梵志斷絕離欲,趣向離欲,斷絕離恚,趣向離恚,斷絕離癡,趣向離癡,
 彼以清淨天眼出過於人,見此眾生死時、生時,好色、惡色,或妙、不妙,
 往來善處及不善處,隨此眾生之所作業,見其如真。
蜱肆王復言:「沙門鳩摩羅迦葉雖作是說,但我如是見,如是說:無有後世,無眾生生。」
尊者鳩摩羅迦葉告曰:「蜱肆!復更有惡而過此耶?」

國王:
「我有一個樂施精勤的親友,按你們的說法有後世,此人死後會上天上。
 於是,他臨終時,我要他死後若真上天天,來告知我,令我相信:有天上、有後世。
 但之後,他沒出現。所以,沒有天上、沒有後世。」
尊者:
「我說譬喻給你聽,有智慧的人能從譬喻得到解答。
 若有人從糞坑爬出,沐浴潔淨後,還會想回去糞坑嗎?」
國王:「不會。」...
尊者:「同樣道理....若你親友上玅勝超凡的天上,不會想回五欲臭處不淨的人間來見你。」
尊者:
「國王,用肉眼是無法見到後世的!
 得像修行人、出家人,修學離貪、嗔、痴,並且,除盡貪、嗔、痴,
 以清淨的天眼通,看清楚三世業果,才是真正地親自證實有(前生)後世。」
國王:「雖然你說這麼說(有理),...但我依然認為沒後世,也沒有眾生之再生。」
尊者:「你這樣認為,是不是還有其他原因要說?」

以上三段格式類似。


*****
經文(D段):
蜱肆答曰:
「如是。迦葉!復更有惡。迦葉!我有親親疾病困篤...(略)...
生天上者,可還語我:「蜱肆!天上如是如是樂。」
 若汝天上而作是念:「我若還歸,當何所得?」蜱肆王家多有財物,吾當與汝。...(略)...
尊者鳩摩羅迦葉告曰:「蜱肆!天上壽長,人間命短。...(略)...
蜱肆王言:「...(略)...沙門鳩摩羅迦葉!精進不應比我如彼盲人。」

國王:
「我有一個樂施精勤的親友,按你們的說法有後世,此人死後會生天上。
 於是,他臨終時,我要他死後若真生天上,(稍微體驗一下)來告知我,
 若問回到人間見我有什麼好處?我會給他許多財物。
 但之後,他沒出現。所以,沒有天上、沒有後世。」
尊者:
「天上壽命長,人間壽命短,忉利天的一天,相當於人間百年,
 他稍微體驗兩三天,回來就見不著你了。」
國王:「我不相信有天上、有後世。因此,也不信忉利天的一天,相當於人間百年...」
尊者:
「我說譬喻給你聽,有智慧的人能從譬喻得到解答。好比盲人看不到黑白、長短...等等,
 所以,能說世間沒有黑白、長短...等等嗎?」
國王:「不能。」
尊者:「國王便像那位盲者,沒見過長壽的天人,就說沒這回事。」
國王:
「大可不必這麼說吧!怎把我的精進向上、追求真理,比喻為如同盲人(註3)。
 因為你們所說若為真:做善事的人死後得生天上,
    那現在我就會開始精進行善,做一大堆善事之後,立即自殺,等著升天。
 所以,不可以把我的精進向上、追求真理,比喻為如同盲人。」


經文(E段):
尊者鳩摩羅迦葉告曰:
「蜱肆!復聽我說喻,慧者聞喻則解其義。蜱肆!猶如梵志有年少婦,方始懷妊,...(略)...
    汝應如是觀於後世,莫如肉眼之所見也。
    蜱肆!若有沙門、梵志斷絕離欲,趣向離欲,斷絕離恚,趣向離恚,斷絕離癡,趣向離癡,
    彼以清淨天眼出過於人,見此眾生死時、生時,好色、惡色,或妙、不妙,
    往來善處及不善處,隨此眾生之所作業,見其如真。」

尊者:
「我說譬喻給你聽,有智慧的人能從譬喻得到解答。
 從前有一個梵志,總共娶了兩房夫人。大夫人早逝,留下一個兒子,早已長大成人;
 大夫人死後,他又娶了一房太太。在老梵志臨死前,二夫人已經身懷六甲。
 待喪事辦完,老梵志的大兒子就找到二夫人,對她說:
 『現在老頭子已經死了,
  按常理,家中所有的財寶和地產,都是歸長子繼承,你是沒有份的。』
    那個二夫人就對長子說:
    『你也不用太著急,我肚子裡已經有了小孩。
        等孩子生下來後,如果是男孩,家中的財產應有他的一份;
 如果是女孩,一切悉聽尊便,我們不要任何財產。』
 可是老梵志的大兒子很不耐煩,隔三差五就就跑到二夫人那裡去吵吵鬧鬧,
 弄到二夫人心情煩躁,整天精神恍惚。
 後來沒等到肚中的孩子出世,她就用利刃剖開自己的肚皮,掏出胎兒,
 想看看裡面到底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
 結果呢,那個二夫人,自己的命丟了不算,還白白搭上胎兒的性命(註4)。

 國王你就像二夫人一樣(比喻:扭曲因果輪迴)。
 用肉眼是無法見到後世(因果輪迴)的!
 得像修行人、出家人,修學離貪、嗔、痴,並且,除盡貪、嗔、痴,
 以清淨的天眼通,看清楚三世業果,才是真正地親自證實有(前生)後世。」


經文(F段):
蜱肆答曰:
「如是。迦葉!復更有惡。迦葉!我有親親疾病困篤,我往彼所,慰勞看彼,
彼亦慰勞視我;彼若命終,我復詣彼慰勞看彼,彼亦不復慰勞視我,我亦不復慰勞看彼。
迦葉!以此事故,我作是念:無眾生生。」尊者鳩摩羅迦葉告曰:
「蜱肆!復聽我說喻,慧者聞喻則解其義。蜱肆!猶如有人善能吹螺...(略)...
    蜱肆!若有沙門、梵志斷絕離欲,趣向離欲,斷絕離恚,趣向離恚,斷絕離癡,趣向離癡,
    彼以清淨天眼出過於人,見此眾生死時、生時,好色、惡色,或妙、不妙,
    往來善處及不善處,隨此眾生之所作業,見其如真。
蜱肆王復言:「沙門鳩摩羅迦葉雖作是說,但我如是見,如是說:無眾生生。」
尊者鳩摩羅迦葉告曰:「蜱肆!復更有惡而過此耶?」

國王:
「尊者,我還有話要說。我有個親戚,臨終之前,我曾去探視。
    人在沒死之前,會對前來看望他的人,   說上幾句感謝的話或者點頭示謝。
    可是等到他死去了,他再也不會點頭,更不會開口說話了。
    因此,可以推知沒有後世(死後什麼都沒有了)。」
尊者:
「從前有一個人很善於吹螺,有一天,他來到一個國家表演吹螺。
    可是,這個國家上至國王下至臣民,
    從來沒有聽到過螺聲,大家一聽到螺聲,都紛紛湊過來聽聽,聲音果然是十分美妙。
    於是大家都圍在吹螺人的四周,七嘴八舌地問個不停,
    大家都說你剛才所吹出來的聲音,為什麼這麼好聽呢?這聲音到底是從哪裡發出來的呢?
    吹螺人聽後,就把螺置於地上,然後指著地上的螺對大伙說:
    『剛才大伙所聽到的動聽音樂,就是這個東西裡發出來的。』

    村民們很好奇,就拾起地上的螺反復觀看,反復撫摩,滿腹狐疑地問吹螺人:
 『這個東西會發出聲音嗎?你說什麼我們都不相信啊。
        你說會發聲,為什麼到了我們的手裡,就發不出聲音了呢?』
    那個吹螺人沒有辦法,就取過貝來放在嘴上,吹了一通。
    如此演奏了好幾次,這些村裡人忽地恍然大悟:
    『我們終於搞明白了,剛才所發出的美妙的聲音,並非螺的功勞,
        而是吹螺人朝螺裡吹氣的功勞啊!
        如果你不往貝殼裡面吹氣,螺是永遠也不會發出聲音來的。』(註4)
     (輪迴基於: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五蘊)滅矣,異陰(另一個五蘊)相續。
     所以是業力作用、牽引,不是同一個五取蘊身在輪迴)

    國王,用肉眼是無法見到後世(因果輪迴)的!
    得像修行人、出家人,修學離貪、嗔、痴,並且,除盡貪、嗔、痴,
 以清淨的天眼通,看清楚三世業果,才是真正地親自證實有(前生)後世。」
國王:「雖然你說這麼說(有理),...但我依然認為沒後世,也沒有眾生之再生。」
尊者:「你這樣認為,是不是還有其他原因要說?」


*****
我覺得翻譯這六段就足夠了。
從B、C、E、F段,就能得出:得清淨智、發天眼通,方能親自證實有輪迴。



------------------------------------------------------------------------------------------------------------
2021.11.20更新。主旨如標題。
------------------------------------------------------------------------------------------------------------
註1:








------------------------------------------------------------------------------------------------------------
參考資料:

《中阿含經》第71經『毗肆王經』後面,毗肆王與鳩摩羅迦葉尊者的故事。
毗肆王不相信人有生死輪迴,認為人沒有來世,
便去與鳩摩羅迦葉尊者辯論,鳩摩羅迦葉尊者用了各種比喻來證明生死輪迴,
包括日、月、蛇、天上天下、地獄眾生等等,
毗肆王仍不相信輪迴,盛氣凌人的要與尊者辯論...
[當中鳩摩羅迦葉尊者就有說到,清淨天眼可以看到輪迴]

[鳩摩羅迦葉尊者,又稱童女(子)迦葉,當成姓氏就好,無須過多解釋,
 就像有人姓童,但不是小孩子]


4. 讀書會側方|重溫2500年前的精彩辯論
書友們兩兩組合模擬迦葉尊者與蜱肆王的辯論,分別朗讀了書中選取的六個片段。
關於後世是否存在的問題,
蜱肆王一一舉出反證,堅持認為沒有後世,沒有輪迴,迦葉尊者均巧妙地舉喻說服他。
這六個片段分別是死囚之喻、深廁之喻、天壽之喻、稱鐵之喻、挑麻之喻、豬虎之喻,
迦葉尊者與蜱肆王一來一去,你問我答,時而令人捧腹,時而發人深省,層層遞進,寓理於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