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0日

隨筆-五乘-(修定)放鬆

我國小五年級前,逢段考那種層級的考試,少有惶惶不安的感覺,
考差了,差了就差了,下次改進,沒啥大不了。
但五年級之後,周遭的氛圍驟變,
師長的求好心切,一絲不苟地苛求完美,犯點錯,就被長期消遣。
緊迫盯人地催促、不絕於耳的叮嚀、限縮框定活動範圍。
為此,我常常得繃緊神經,想鬆懈要找不被發現的情境才行。
日子一久,養成了我一覺不對勁,就容易緊張的個性。
好玩的是,他們還會教你如何放鬆。不外乎三招,深呼吸、念經、平常心。


一.深呼吸
人身處害怕、恐懼之時,心理影響生理,會神經亢奮,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反過來,生理也會影響心理,藉由調勻呼吸,能平和情緒,達到放鬆的目的。
深呼吸,應該不用教吧,時間吸一吐三,
例如:吸氣,數到三,吐氣時,就數到九。
數數(ㄕㄨˇ ㄕㄨˋ),就會專注在呼吸上,也比較不會胡思亂想。


二.念經
什麼經文都可以,最短最容易記的,就是般若心經。
某次國中的某次大考前,我曾看見隔壁班同學在念心經。
我笑了,原來不只我們班這樣。
有人說,念經會平靜,是佛菩薩庇佑的緣故。
雖然我相信是有,但我不太喜於將焦點擺在不可預知的神秘力量(非常道)而歸因於此。
因為既然說菩薩滿願,所求皆遂,
那能求得平靜,就能求得考試順利,能如何,就能如何如何,
那萬一發生了不平靜或不順利,是否要怪佛菩薩不慈悲了呢?

我覺得,念經產生作用,一種是信仰(信心)的力量,致使安定心靈。
念經中所寫"佛的功德",佛是福慧二足尊的先覺者,為此產生信心,
就像見到黑夜的明燈,內心湧起安心的充實感;
或念經中所寫"法的功德",我們有信心依據這個法來修行,隨時都能煩惱而成就。
另一種是憶念的力量,念為定依,可以趣入定境,制心於一處,心即安詳。
(更優者,能隨文入觀,得慧)


三.平常心
這是最令我覺得不知所云的。深呼吸、念經都很具體,但平常心不好說明,難下定義。
比如,一個人平常就是慌慌張張,要他保持平常心,於事無補吧。
一般是真的都沒招了,我才會叫人平常心,反正不會再更差了。



出社會後,我有參加過法鼓山禪修班,師父教的放鬆法,我覺得很受用。
方法很簡單,挑個你想放鬆的身體部位,
出力→再出力→達到極限→放開,記住最終這個感覺,此即是「放鬆」。
這裡是專指可以出力的地方,別問我眼睛、耳朵怎麼放鬆,那得靠按壓摩娑來舒緩。
其次,在放鬆法前的活絡筋骨,也很重要。
先做些不激烈的暖身運動,再放鬆,效果會更好。

我幾乎沒聽人這樣教放鬆,聽較多的是「動極思靜」,
我想可能是"運動"可視為"出力拉緊"的行為,而停下來那刻便是進入放鬆。
所以,運動、放鬆法兩種本質上相同,就沒必要分開來說。


我想,以佛教來說,真正的放鬆是得大自在,定慧(止觀)的圓滿成就。
然而,教我們放鬆三招的師長,為何不談談靜坐呢?
我從間接從一些線索推斷,他們應該是認為"深呼吸"、"念經"可以清楚知道你"作了努力"。
"平常心"則不挪用時間,繼續作自個的事。
但是,靜坐就是空坐在那,任時光流逝,沒見作事,無任何實際成果可見,便不提倡了。
事實上,磨刀不誤砍柴功,培養內心平靜,才是最佳利器吧。

2017年12月19日

中華人物_(唐)法海禪師

講起"法海法師(禪師)",大家第一個想起大都是《白蛇傳》的那位吧。
那歷史真有其人嗎?
有的,唐朝宰相裴休之子,俗名裴文德,剃度後為金山法海禪師(註1)。
聽說《白蛇傳》是改編他的傳說而成。不過,這兩位法海人格卻有天壤之別。
《白蛇傳》的法海都太熟悉,就不多說、不多佔篇幅。僅說真實世界存在的那位。


根據時光網(註2)引用的《金山寺志·裴頭陀》,翻成白話,大概意思是:
「唐朝有一位俗姓裴、修頭陀行的僧人(俗稱的苦行僧),自幼聰明便跟其他小孩不同。
 他原是宰相裴休的兒子,因此,出家時,父親裴休作了一篇<警策箋>送他。
 作和尚後,修頭陀行,如一天只吃一餐,長坐而不臥躺,穿百衲衣。
 後來,到金山塔(古稱:澤心寺)旁的巖洞裡修禪觀,
 便發生了民間傳言的「降龍斷臂」事蹟。
 接著,他重建金山塔、新修寺廟。待到完工,人便不知去向。」

時光網進一步又講「降龍斷臂」的故事:
 法海禪師到澤心寺之後,在山中經常有一條白色蟒蛇到山路中咬傷行人。
 山下信眾談蟒色變,沒人敢上山燒香禮佛。
 為了消除蟒蛇給廣大信眾帶來的安全隱患,法海禪師毫無畏懼地與蟒蛇鬥智鬥勇,
 並在降伏蟒蛇的過程中被蟒蛇咬斷右臂。
 雖然受傷,法海禪師也毫不畏懼,憑著自己的法力,
 降伏白蟒,最終將蟒蛇趕入江中,徹底解除了蟒蛇之患。

同樣是趕白蟒的野史傳言,
維基百科版本裡的法海(註3),則用「水淹」的方式逐蛇入江。
無論哪個正確,都沒有《白蛇傳》拆散婚姻、破壞家庭的情節。
至於,是怎麼一步步演繹成今日這樣,百度(註1)有詳細說明。


從上述,
可以發覺法海禪師"苦行威儀"跟"禪定得通"(應該是有神通,才能降蛇),
然而,對於他如何修觀、緣起性空智慧之覺證,幾乎沒沾到邊,
實在很難知道到底禪師證果、覺悟了沒有。



---------------------------------------------------------------
註1:百度百科:金山寺法海
1. 法海禪師是唐代名相裴休之子,俗名裴文德。
其父裴休曾任宰相,字公美,唐代濟源地方裴村人。

裴休宰相於當時各宗派教旨均深入研究。
他在唐代長慶年間(821-824)考中進士,歷任節度使,禮部尚書,太子少師等職。
大中六年(852),裴休升任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居相位五年,
為官廉潔,治理有方,博學多才,文書俱佳。其身後“新唐書”,“舊唐書”都曾為他立傳。
[裴休在《舊唐書》、《新唐書》有立傳,而法海禪師沒有]

2. 明末馮夢龍編撰的“白娘子永鎮雷鋒塔”,是現在能夠看到的最早的“白蛇傳”,
此時的法海禪師是有道高僧,並非後人理解的“惡僧”形象。
在後人演繹的地方戲劇“白蛇傳”版本,
魯迅先生在“論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對法海禪師進行猛烈抨擊,
嘲笑他是蜷縮在蟹殼內的小蟲,實際正是為了揭露“封建偽善”。
對於當代人們來說,
“封建偽善”早已伴隨著雷峰塔的倒掉而成為歷史
藝術法海的歷史使命是否仍應繼續值得探討。
但毋庸置疑,人們應當了解歷史人物的本來面目並予以尊重。
也許人們沒有能力去塗抹一個民間故事在幾百年來留下的印記,
卻可以選擇尊重歷史和事實,書寫更好的未來。


註2:時光網: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法海:歷史上真的有法海嗎?
《金山寺志·裴頭陀》云:
「唐裴頭陀,生而穎異,胎素不群,乃河東裴相國休公之子也,
 因作文送出家,行頭陀行,精煉形神,清齋一食,六時危坐。
 後來金山塔旁巖洞中,每入禪觀,降龍斷臂,重興殿宇,功成而不知所之。
 宋相張商英題云:
 『半間石室安禪地,蓋代功名不易磨,白蟒化龍歸海去,山中留下老頭陀。』」
[這本書,我找不到]


註3:維基百科:金山法海禪師
據說法海修金山寺時,有一白色大蟒蛇佔據寺地,
一動也不動,工人們欲傷之,法海斥曰:「檀越!爾、我非漢高帝也。」
法海召集僧眾,設壇念誦《金剛經》、《法華經》、《楞嚴經》等畢,
該蛇突然昂首,向法海吐信,法海又念誦了一遍《金剛經》,
該蛇又吐信示意,之後自行離去。
離去時下起大雨,水淹數日方退,時人說是;「龍王爭伽藍」,
而法海禪師仍然端坐岩洞之中,後人建造「法海洞」以為紀念。
宋朝宰相張商英有詩讚曰:
「半間石室安禪地,蓋代功名不易磨,白蟒化龍歸海去,岩中留下老頭陀。」
小說家者流,演之為《白蛇傳》。

2017年12月17日

其他_讀<台灣佛學院教育之反省與前瞻──以佛教弘誓學院為例>

原文出處:台灣佛學院教育之反省與前瞻──以佛教弘誓學院為例


這篇文章不錯,道出了台灣佛學院的四個問題。
一.當寺眾如寺產(人及財)
1. 招募新血
 增加人眾、吸納人材,以辦學之名引來青年僧俗,
 畢業時部分學僧便會成為此寺院的子孫
2. 辦學院也可避免寺內青年的外流,免得子弟去別處求學後就「見異思遷」
 成為別人的徒弟、其他道場的人手。
3. 一般信徒願意出功德建寺塑像、誦經拜懺,卻不願出錢供僧辦教育
 必得自行另尋財源來維持學院開銷。
 如此學生、經費來源不易籌措,因此絕大多數佛學院規模都很小,
 水準不高,參差不齊,時停時辦。
而正確的概念是:僧伽藍屬於四方僧物,非一寺之私產;
佛學院應該是佛教的「公器」,為法為教栽培僧材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然而,普遍寺院不具備這種戒律精神,
致使佛學院基本上成為某一道場的「私塾」,
單憑一間寺院的能力,很難辦好一所教育機構,
無論就財力、物力、人力、技術、師資上,都是非常困難。
這是當前台灣佛學院教育的基本難局。


二.缺乏明確、崇高的辦學理念(無師資、教材、時間之規劃)
1. 沒有統一的教育計畫、統一的教材課本,學制不確定、課程漫無系統
 自行其事,端看籌辦者個人的想法來設立課程,
 許多籌辦者對本身的發展方向也沒有明確的概念。
 有些佛學院開來開去就是那些課,甚至是能請到什麼老師就開什麼課,
 老師中途離去,這門課就立即廢除,缺乏連貫性,
 無視或根本無法滿足學生的求學需要與吸收能力。
2. 佛學專業師資有限、能教授的課程有限
3. 佛教典籍浩瀚、思想宗派分歧,更相對造成教授完整佛法的困難度
即使佛學院的課程計畫完善,但往往「事與願違」——
 學期完了接續的不是原計畫的課程。結果,學生讀了幾年書,卻沒有學到多少東西。

三.大環境無法配合,無法學以致用(信徒與政府)
1. 台灣佛教道場多經懺法會、少弘法講座
 許多學生讀了幾年書,回常住後,也不得不投入道場忙碌的日常事務當中,
 使得「英雄無用武之地」,日久下來,「菁英也成了庸常」。
2. 與傳統佛學教育的隔閡
 有些讀過佛學院的學生,很難適應常住師長傳統的教育方式,
 而造成師徒之間關係的緊張,其中不少就此離開道場、獨住精舍。
 結果,師長當初一片栽培的美意,落得徒弟不願回來,
 或回來後與人眾不和諧的「下場」,這真是情何以堪!
 許多師長因此對佛學院「視若蛇蠍」,
 再不許徒弟去讀佛學院,這也是造成佛學院收不到學生的一大因素。
3. 教育部都還不承認任何佛學院的畢業文憑,
而台灣的功利主義社會,不重視宗教精神層面的教育與栽培,更是主要的原因。


四.缺乏因應現代社會思潮的能力(不契機、不契理)
1. 不接觸寺院外的人
 現代化的社會複雜而多變,習慣了山門中暮鼓晨鐘的寧靜單調,
 在環境的隔離之下,出家僧侶普遍變得閉塞、保守、偏狹、遲滯,
 無法因應現代思潮,要有突破性的變革,當然是極其困難的。
 師長、院長長年肩負起瑣碎的寺院庶務,難有恢弘的視野與寬闊的心量,
 與下一代之間產生代溝,也實在是無奈而可同情的。
2. 固守中國傳統專研一經一論等的研究方式
 不過,現在也有不少佛學院院長是留日、留美歸國的,
 在辦學上,也就傾向於歐美的文獻學研究方式,
 著重於直接研讀原典與梵巴藏文的學習,
 例如中華佛學研究所、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即是。


針對以上四項,弘誓學院提出的辦學特色及理念如下:
1. 不採「住校制」、而採「通勤制」,每月集中上課四至五天,
 俾便學僧兼顧常住或弘法事業,也讓護持院務之雙林寺住眾不至於太過繁忙而荒忽道業。
2. 學生於上課期間,亦必須參與早晚課,以培養宗教情操,並避免與道場生活脫節。
3. 若學生想長期住校,則必須加入雙林寺學團,享受住校權利、學習僧團規矩,
 並得盡團體一份子之義務,在「享權利,盡義務」當中,體會常住師長住眾的辛勞。
4. 指導法師昭慧法師與院長性廣法師都不收徒弟,
 以避免引起師長擔憂徒弟「被搶」之疑懼。
5. 為培養學生自動自發之學習習慣,採開放式教學、不限畢業年限,
 只要修滿學分、交出夠份量的論文即可畢業。
6. 不偏重義學、而戒定慧三學兼重,故爾重視戒律之實踐於日常,並每年舉辦禪修營。
7. 不專崇文獻學式之研究,不專務原典語文能力之訓練,
 不為一宗一脈之徒裔,漢藏南傳皆在教學之列。
8. 以「提倡智慧增上、入世關懷,激發積極勇健之菩薩精神,
 推展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為宗旨,故爾有佈教實習、教化社會之推廣部,
 佛教文化事業之法界出版社,以及從事動物保護運動之社運團體——關懷生命協會,
 作為「人間佛教之試煉場」。


*****
我有三點感想:
第一點,作者說:「僧伽藍屬於四方僧物,非一寺之私產;
佛學院應該是佛教的『公器』,為法為教栽培僧材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這說得非常好,最好不只是辦佛學院如此,連台灣"各立山頭"的惡規陋習也得連根拔除。
不過,這難度實在太高,我是單純地希望。
台灣各山頭給人的感覺,像是不同地方幫派,
並不像印度佛教史的部派,互相的差異在佛理教義上,
台灣各個都會說禪、說淨、說天台、說唯識,大致內容相同,而有別在掌門人是不同人。


第二點,
教學沒有系統、沒有次第,不契機,
也就是不知道學了之後,如何對生活起助益(契機,包含契自己跟他人)。

這我感同身受。我以為主要的原因,
社會大多數人對佛教的理解就是作經懺、超渡,總與怪力亂神牽扯。
就跟有個法師講的,
當一個人在死的時候才能接觸佛教(佛教只跟人死有關係),佛教注定沒有希望。

就喜於倡神秘、講感應,
老強調「不可思議」,讀一經一咒便可功德無量。
這樣反向阻止人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怎可能發現佛學的系統及次第在哪。
甚至,治學方法亦令人不敢恭維。
現在強調科學的實證精神,包含文獻研究、考古發現,或真實體證(真理有可重現性)。
我曾聽過,有大德註解經典,在查證不到答案時,便向「佛菩薩求解」。
就把自己寫的解釋放在供桌,拜佛念佛,直至獲得感應(香味、放光),以此正偽「佛知見」。
如此,那本注疏被恭為最佳註。
這跟擲茭、乩童等等外道法事,形式上不同,本質卻是一致吧。
假如都求靈光一現,其實也不用佛經了,可以用拜、念來發明佛經。

我覺得應該要從現代學術的治學精神,再者,懷著宗教師的慈悲。
把那些把佛教與神鬼混為一談的眾生,慢慢導回正軌。


第三點,我覺得佛教,就是戒定慧三學,實用也在於此。
是故,要戒定慧三學兼重,重視戒律之實踐於日常、重視禪修的如實觀察。

2017年11月20日

阿含部經_《阿含經故事選》004拒絕利用神通傳教的佛陀(1)

故事連結:004.拒絕利用神通傳教的佛陀


約在我國中時,聽過慧律法師講過兩則關於"神通不敵業力"的故事,
皆出自於《法句譬喻經》,它們經常被提及,所以,網路上很容易就找到。
下面來說說:
第一則(註1),
從前,有四兄弟,四人都是外道(非佛教的宗教)的修行人,
皆具五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
但他們四個在七天後壽命將盡,於是聚在一起討論:
「我們神通廣大,難道無法用神通逃脫一死嗎?」

有一位說:
「我可以神通潛入大海,不浮出水面,也不到達海底,處於大海的正中間,
 索命鬼差必定不會知道我的所在。」

又一位說:
「我要以神通飛到(須彌)山裡,再將我所在的地方封閉起來,
 讓外表看起來毫無痕跡,索命鬼差豈會知道我在哪裡!」

第三位說:
「我只要展現神通,就能隨意飛隱在天空(虛空)中,我就不相信索命鬼差找得到我!」

最後一位說:
「我要藏到人口密集的大市集中,索命鬼差一定會隨便找個替死鬼,又何必一定要抓我?」

四位各自作好決定,臨走前向國王辭別,說道:
「我們的壽命只剩七天了,現在我們將各自以神通脫逃,避開死劫之後,
 再前來覲見國王。請大王善自珍重,進德修業,護祐人民。」
向國王辭別後,四人便各自離去,前往自己預設的躲藏之處。

七日期滿,四人都不免一死,就像熟透的果實終會落下。
市集的監長前來報告國王:「四人當中一人死於市集之中。」
國王當即了知:「四個想要逃避死亡,現在已有一人往生,其餘三人豈能倖免?」

於是,國王立即命人駕車來到佛陀所在的精舍,恭敬頂禮佛陀後,退坐一旁,虔心請示:
「世尊!近來有外道兄弟四人,皆獲五種神通,
 知道自己的壽命將盡,便各自到自認為安全的地方躲避,
 不知他們現在是否都逃過了死難?」

世尊對國王開示:
「生為人者,有四件事無法逃避。
 第一,在中陰身時,不得不受生;(這一輩子,到下輩子的過渡,叫中陰身);
 第二,從母胎出生後,就必定會漸漸老去;
 第三,老了以後,就不得不生病;
 第四,遭病難者,最後也免不了一死。」


*****
第二則(註2),
琉璃王因跟釋迦族有仇恨,要去攻打佛陀未出家前的母國:毘羅衛國(釋迦族)
佛陀的兩個大弟子之一的目犍連,
不忍迦毘羅衛國的子民受到迫害,於是運用神通力將一些精英放至缽內,
舉至虛空當中,希望能幫助他們躲過此難。
等到戰爭結束,琉璃王軍隊離開,目犍連前往精舍告訴佛陀:
「當琉璃王攻打迦毘羅衛國時,弟子承佛威神力,
 將迦毘羅衛國精英安置於虛空當中,解救了他們。」

佛陀問目犍連:「你已經去看過缽中的人嗎?」
目犍連回答:「還沒有。」於是佛陀說:「你先去看看他們吧!」


目犍連以神通力將缽取下,看到裡面的人全已死亡,不勝悲泣地告訴世尊:
「缽中之人均已殆盡,我雖欲以神通力救護他們,仍無法免除他們的宿世罪業。」

佛陀慈悲地告訴目犍連:
「久遠以前,有一個村落,村中有個大池塘,裡面有各式各樣的魚。
 一天,村裡人決定將池中的魚撈盡吃掉,所以全村不分男女老幼都聚集於池邊捕捉。
 有一個小孩,本性善良,雖不吃肉,但見到活蹦亂跳的魚兒,
 便頑皮地拿著棒子朝最大的那條魚頭上敲了三下。
 當時的大魚就是現在的琉璃王,他所帶領的軍隊就是當時的魚群,
 捕魚的村人就是現在的釋迦族,而那個頑皮的小孩就是佛陀的前世,
 雖未吃魚,卻也因敲魚頭的果報而頭痛三天。」
由此可知,神通免不了業力。


*****
人是怎麼得到神通的呢,我曾聽妙境長老講過(註3),有這幾種方式:
1.  念咒而得神通。
2. 因鬼神德點神通,但鬼神有時候還不靈。
3. 吃藥也能得到一點神通。
4. 前世而來的果報,有小小相似的神通,但也不是真的。
5. 修定得神通,但是外道的定不穩固,也是會有喪失的一天,神通隨之消逝。
 除非修學佛法,有了佛教的智慧,定才真正牢靠。

不過,從上兩則中,我們能知道神通終究抵不過業力
要解決業力、生死苦惱,唯有佛教智慧。
從最早的佛學經典:阿含經,我們便能看到,
佛陀拒絕用神通度化眾生,即《阿含經故事選》004則。

而佛典紀載,佛陀的弟子-賓頭盧(註4),
就曾在在家人面前顯示神通,被罰不能入滅(註5)。
《佛遺教經》(註6)裡也寫:「不顯異惑眾」。
所以,在佛教,是明令嚴禁用神通度眾的喔。



----------------------------
註1:上面寫的白話文翻譯,根據中台世界文章改寫
1. 中台世界:佛典故事:神通不敵生死

2. T04n0211_001 法句譬喻經 第1卷[0576c13]
昔佛在王舍城竹園中說法。
時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五通,却後七日皆當命盡,自共議言:
「五通之力,反覆天地、手捫日月、移山住流,靡所不能,寧當不能避此死對?」
一人言:「吾入大海,上不出現、下不至底,正處其中,無常殺鬼安知我處?」
一人言:「吾入須彌山中,還合其表令無際現,無常殺鬼安知吾處?」
一人言:「吾當輕舉隱虛空中,無常殺鬼安知吾處?」
一人言:「吾當藏入大市之中,無常殺鬼趣得一人,何必求吾也?」

四人議訖相將辭王:「吾等壽算餘有七日,今欲逃命冀當得脫,還乃覲省唯願進德。」
於是別去,各到所在。七日期滿,各以命終,猶果熟落。
市監白王:「有一梵志卒死市中。」
王乃悟曰:「四人避對,一人已死,其餘三人豈得獨免?」
王即嚴駕往至佛所,作禮却坐,王白佛言:
「近有梵志兄弟四人,各獲五通,自知命盡皆共避之,不審今者皆能得脫不?」
佛告大王:「人有四事,不可得離。何謂為四?
一者在中陰中,不得不受生。二者已生,不得不受老。
三者已老,不得不受病。四者已病,不得不受死。」

[0577a04] 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非空非海中,  非入山石間,
 無有地方所,  脫之不受死。
 是務是吾作,  當作令致是,
 人為此躁擾,  履踐老死憂。
 知此能自靜,  如是見生盡,
 比丘厭魔兵,  從生死得度。」
[0577a11] 王聞佛言歎曰:「善哉!誠如尊教,四人避對一人已死,祿命有分餘復然矣。」
群臣從官莫不信受。

3. 白話翻譯


註2:上面寫的白話文翻譯,根據中台世界文章改寫
1. 中台世界:琉璃王與釋迦族

2. T04n0211_002 法句譬喻經 第2卷[0590c27]
[0590c27] 昔佛在舍衛國精舍之中,為諸天人說法。
時國王第二兒名曰瑠璃,其年二十,將從官屬退其父王,伐兄太子自禪為王。
有一惡臣名曰耶利,白瑠璃王:
「王本為皇子,時至舍夷國外家舍,看到佛精舍中,為諸釋種子所呵,罵詈無有好醜。
爾時見勅:『若我為王,便啟此事。』今時已到,兵馬興盛宜當報怨。」
即勅嚴駕引率兵馬,往伐舍夷國。
佛有第二弟子名摩訶目揵連,見琉璃王引率兵士伐舍夷國以報宿怨,
今當伐殺四輩弟子,念其可憐便往到佛所,白佛言:
「今琉璃王攻舍夷國,我念中人當遭辛苦,我欲以四方便救舍夷國人:
 一者舉舍夷國人著虛空中,二者舉舍夷國人著大海中,
 三者舉舍夷國人著兩鐵圍山間,四者舉舍夷國人著他方大國中央,令琉璃王不知其處。」
佛告目連:
「雖知卿有是智德,能安處舍夷國人,萬物眾生有七不可避。何謂為七?
 一者生,二者老,三者病,四者死,五者罪,六者福,七者因緣。
 此七事,意雖欲避不能得自在。如卿威神可得作此,宿對罪負不可得離。」

於是目連禮已便去,自以私意取舍夷國人知識檀越四五千人,
盛著鉢中,舉著虛空星宿之際。琉璃王伐舍夷國,殺三億人已引軍還國。
於是目連往到佛所為佛作禮,自貢高曰:
「琉璃王伐舍夷國,弟子承佛威神,救舍夷國人四五千人,今在虛空皆盡得脫。」
佛告目連:「卿為往看鉢中人不也?」曰:「未往視之。」
佛言:「卿先往視鉢中人眾。」目連以道力下鉢,見中人皆死盡,
於是目連悵然悲泣愍其辛苦,還白佛言:
「鉢中人者今皆死盡,道德神力不能免彼宿對之罪。」
佛告目連:「有此七事,佛及眾聖神仙道士,隱形散體皆不能免此七事。」

[0591b01] 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非空非海中,  非隱山石間,
 莫能於此處,  避免宿惡殃。
 眾生有苦惱,  不得免老死,
 唯有仁智者,  不念人非惡。」
[0591b06] 佛說是時,座上無央數人聞佛說無常法,
皆共悲哀念對難免,欣然得道逮須陀洹證。


註3:
妙境長老:《普門品》之尋聲救苦
有的人是因為念咒而得神通。
有的人因鬼神才得到一點神通,而自己沒有神通,卻向人說謊話,
說是有神通,實在那是鬼神的力量,讓他有一點神通,而鬼神有時候還不靈。
有的吃藥也能得到一點神通;
有的是由前世而來的果報,有小小相似的神通,但也不是真的。
這些都是有漏的神通,都靠不住!
只有修學佛法,修習戒、定、慧所得到的神通,力量是強大的。
但是,在還沒有成佛之前,也不是完全靠得住的,有時候也有變化。

我講一個阿羅漢神通靠不住的故事....


註4:
1. 賓頭盧尊者

2. 福田第一的賓頭盧頗羅墮尊者


註5:T02n0099_023 雜阿含經 第23卷[0170a01]
◎莊春江工作站:
雜阿含604經,依現代的考證,
「實為《阿育王譬喻》的部分異譯,卻被誤編在《雜阿含經》內」
(印順法師《雜阿含經論會編》p.b1),於此刪除。

◎時,彼女請佛及比丘僧。
時,諸比丘各乘空而往彼,我爾時以神力合大山,往彼受請。
時,世尊責我:
「汝那得現神足如是?我今罰汝,常在於世,不得取涅槃,護持我正法,勿令滅也。」

◎因為尊者被佛陀罰常住人間,接受供養,又被稱「福田第一」。
所以,在日本奈良的東大寺,能見到其雕像。
圖片來源

註6:《佛遺教經》

2017年9月21日

隨筆-其他-修行人要拉高標準(池神呵香欲)

看到那群紫衫人被社會批評時,我沒啥感覺。
但聽說福智出事,看了報導後,我感到遺憾。
 
這讓我想起《大智度論》卷17(註1)上面的故事。
有一個和尚,在林間的蓮花池邊經行(一種以步行方式來修行止觀),
聞到蓮花香,內心愉悅,對香味產生貪愛。
蓮花池的池神此時現身,對他說:
「你不是在林裡禪坐嗎,為什麼跑來這偷走(聞走)我的花香味,
 因為花的緣故,你起貪的惡念了!」
接著,又有一個人直接下水,摘了好幾朵蓮花後離開,
池子被他搞得又髒又亂,池神卻一語不發。

和尚便說:
「池神,你不公平,那人破壞你的蓮池,取走你的蓮花,你不說話。
 我只是在池邊走,沒下池,你看到我就罵,說我竊走你的蓮香。」
池神答:
「世上的壞人,就好像全身浸在糞便當中,想變乾淨,不可能,我不想跟他們說話。
 而你是修行人,潔身自好,要斷除貪嗔癡,
 今天因為香氣,你起了貪念,壞了修行,我當然要指正你(你有機會翻身)。
 這就好比白色的毛巾沾了黑點,大家都看得到。
 那惡人,就好像黑布點了墨,大家看不到,誰會說:你弄髒了喔。」


福智就像裡面的比丘,
而紫衫人是"多取其華,掘挽根莖"的那人。

---------------------------------
註1:
1. T25n1509_017 大智度論第17卷
原文:
「復次,有一比丘在林中蓮華池邊經行,聞蓮華香,
 其心悅樂,過而心愛。
 池神語言:
 『汝何以故捨彼林下禪淨坐處而偷我香?
  以著香故,諸結使臥者,今皆覺起。』
 時,更有一人,來入池中,
 多取其華,掘挽根莖,狼籍而去;池神默無所言。
 比丘言:
 『此人破汝池,取汝華,汝都無言;
  我但池岸邊行,便見訶罵,言偷我香!』
 池神言:
 『世間惡人常在罪垢糞中,不淨沒頭,我不共語也。
  汝是禪行好人而著此香,破汝好事,是故訶汝!
 譬如白氈鮮淨而有黑物點汙,眾人皆見;
 彼惡人者,譬如黑衣點墨,人所不見,誰問之者!』」

2. 註釋:《大智度論》卷17 - 福嚴佛學院

2017年9月12日

隨筆-其他-韋馱菩薩金剛杵擱哪

早上聽人說,寺院裡韋馱尊天菩薩手持金剛杵的位置有涵義,
是出家人的行話,但我覺得很詭異。他說詞就是中文在線百科(註1)的敘述,如下:
一.上方。如果韋陀杵扛在肩上,
 表示這個寺廟是大的寺廟,可以招待雲游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三天(註2);



二.中間。如果韋陀杵平端在手中,
 表示這個寺廟是中等規模寺廟,可以招待雲游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一天;

3. 下方。如果韋陀杵拄在地上,
 表示這個寺廟是小寺廟,不能招待雲游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


還存在異說:放上方,是不接受不同宗派掛單,中下方可接受十方僧眾(註3)


我個人感覺,按佛法說,這是不如法的,可參考六和敬(註4),
所以我特別標綠色字表質疑。
像這一種表法,凡與四諦、六度、斷除煩惱無關的,基本上都可以不採信,對修行無益。
2013年,也有人問過淨空法師這問題(註5)。
法師的回答大意在講:「菩薩自在,想擺哪就擺哪,無礙。」這真的不是什麼行話。



-----------------------------------------------
註1:中文百科在線:韋馱菩薩

註2:照片出處:
上:【恭迎韋陀菩薩聖誕日】韋馱天將
中、下:中文百科在線:韋馱菩薩

註3:佛教中韋陀佛手中法器金剛杵不同方向代表什麼

註4:維基百科:六和敬:有一條:利和同均(在經濟上,均衡分配)

你去問問韋陀菩薩,在我想大概是拿累了可以換個姿勢,
我想沒有大的妨礙,平常一般我們看到他是捧在手上,
有時候也放在下面,我想這是姿態,沒有多大的表法意思。
如果是表法的意思,我們可以說他表法的是自在,
正如同佛在經上跟我們講的,佛沒有定法可說,諸佛菩薩示現也沒有一定的相。
所以從這地方,我們能體會到他是自在。
凡是表法,只要你能夠說得出來都好,
因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要你能說得出一番道理都好。

2017年6月23日

阿含部經_T01n0001《長阿含經》8經:外道苦行、佛門「苦行」

經文出處:北傳:長阿含8經, 中阿含104經 南傳:長部25經
T01n0001_008 長阿含經 第8卷

本經主旨:
散陀那居士在於烏暫婆利梵志女林,見到尼俱陀梵志和五百梵志,
尼俱陀 對 散陀那 說:說要駁倒佛陀是易如反掌之事,一句話便可。
佛陀以天耳聽到此事時,便至他們所處的林中,
說破他們所修的苦行法,並不是解脫的道法。
佛陀闡述淨修五戒、十善,乃至四無量心,為苦行的第一勝
也說明菩提,以導引眾生至於彼岸等法。
我覺得,外道的苦行,
講求在物質生活層面、身體上的無意義折磨,而非精神生活層面之提升。
亦如我師父所說那樣,佛教真正的苦行,就是斷除自己的貪、嗔、痴。
與自己惡習(氣)對抗,告別從前貪戀不能自拔的一切,做就知道有多苦了。


*****
全文翻譯可參考中台禪寺的佛典故事(註),
這裡是參考開元寺悟慈法師的白話翻譯。

(八)第二分散陀那經第四
[0047a18] 如是我聞:
[0047a18] 一時,佛在羅閱祇毗訶羅山七葉樹窟,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0047a19] 時,王舍城有一居士,名散陀那,好行遊觀,日日出城,至世尊所。
時,彼居士仰觀日時,默自念言:
「今往覲佛,非是時也,今者世尊必在靜室三昧思惟,諸比丘眾亦當禪靜,
 我今寧可往詣烏暫婆利梵志女林中,須日時到,當詣世尊,禮敬問訊,
 并詣諸比丘所,致敬問訊。」
→王舍城散陀那居士想見佛,但時間太早了,
 於是先去"烏暫婆利梵志女林(簡稱:梵志女林)",晚點再去禮佛。

[0047a26] 時,梵志女林中有一梵志,名尼俱陀,與五百梵志子俱止彼林。
時,諸梵志眾聚一處,高聲大論,俱說遮道濁亂之言,以此終日。
或論國事,或論戰鬪兵杖之事,或論國家義和之事,或論大臣及庶民事,
或論車馬遊園林事,或論坐席、衣服、飲食、婦女之事,或論山海龜鼈之事,
但說如是遮道之論,以此終日。
→梵志女林,有梵志(外道)尼俱陀,在發表對修行沒有法益的言論。

[0047b04] 時,彼梵志遙見散陀那居士來,即勅其眾,令皆靜默:
「所以然者?彼沙門瞿曇弟子今從外來,
沙門瞿曇白衣弟子中,此為最上,彼必來此,汝宜靜默。」時,諸梵志各自默然。
尼俱陀 看見 散陀那 來,就說:「佛的在家弟子來了,大家安靜」,因此大家便安靜。

[0047b08] 散陀那居士至梵志所,問訊已,一面坐,語梵志曰:
「我師世尊常樂閑靜,不好憒閙,不如汝等與諸弟子處在人中,
 高聲大論,但說遮道無益之言。」
[0047b11] 梵志又語居士言:
「沙門瞿曇頗曾與人共言論不?眾人何由得知沙門有大智慧。
 汝師常好獨處邊地,猶如瞎牛食草,偏逐所見,
 汝師瞿曇亦復如是,偏好獨見,樂無人處;汝師若來,吾等當稱以為瞎牛。
 彼常自言有大智慧,我以一言窮彼,能使默然,
 如龜藏六,謂可無患,以一箭射,使無逃處。」
→散陀那:
 「我的老師,佛陀,長樂於閑靜,不愛混亂喧鬧,
  不像你們高聲喧嘩,說對修行沒意義的話。」
 尼俱陀:
 「你老師會跟人說話嗎?不說話,人們怎麼知道他有大智慧?
  你老師那種的好閑靜、好獨處,就好像吃草的青瞑牛(台語:文盲),沒什麼見識。
  你老師若來這,我們當都會叫他"青瞑牛"。
  你老師常說他有大智慧,但我一句話就能折服他,讓他啞口無言。
  (他以為閑靜獨處是大智慧)就好比頭、尾、四肢進龜殼的烏龜,以為沒人奈何
  讓我來,我一箭(一句話)能擺平牠,牠無路可逃。」

[0047b19] 爾時,世尊在閑靜室,以天耳聞梵志居士有如是論,
即出七葉樹窟,詣烏暫婆利梵志女林。時,彼梵志遙見佛來,勅諸弟子:
「汝等皆默,瞿曇沙門欲來至此,汝等慎勿起迎、恭敬禮拜,亦勿請坐,
 取一別座,與之令坐;彼既坐已,卿等當問:
 『沙門瞿曇!汝從本來,以何法教訓於弟子,得安隱定,淨修梵行?』」
→佛陀天耳通聽到對話,便來梵志女林。
 尼俱陀 遠遠看見佛陀來,
 便交代大眾如何"請教"佛陀一直以來如何教導弟子...修定、修梵行...

[0047b26] 爾時,世尊漸至彼園,時,彼梵志不覺自起,漸迎世尊,而作是言:
「善來,瞿曇!善來,沙門!久不相見,今以何緣而來至此?可前小坐。」
爾時,世尊即就其座,嬉怡而笑,默自念言:
「此諸愚人不能自專,先立要令,竟不能全。所以然者?是佛神力令彼惡心自然敗壞。」
[0047c03] 時,散陀那居士禮世尊足,於一面坐。尼俱陀梵志問訊佛已,亦一面坐,
而白佛言:「沙門瞿曇!從本以來,以何法教訓誨弟子,得安隱定,淨修梵行?」
[0047c06] 世尊告曰:
「且止!梵志!吾法深廣,從本以來,誨諸弟子,得安隱處,淨修梵行,非汝所及。」
[0047c08] 又告梵志:「正使汝師及汝弟子所行道法,有淨不淨,我盡能說。」
[0047c09] 時,五百梵志弟子各各舉聲,自相謂言:
「瞿曇沙門有大威勢,有大神力,他問己義,乃開他義。」
[0047c12] 時,尼俱陀梵志白佛言:「善哉!瞿曇!願分別之。」
[0047c13] 佛告梵志:「諦聽!諦聽!當為汝說。」
[0047c13] 梵志答言:「願樂欲聞!」
→大眾便問了,
 佛陀答:「我的法深且廣,不是你們能辦到的!」
 佛陀又說:「你們修的法,哪裡淨、哪裡不淨,我都能指出來。」
 ...尼俱陀 便請佛陀說,佛陀開始論述。

[0047c14] 佛告梵志:
「汝所行者皆為卑陋,離服裸形,以手障蔽,
 不受瓨食,不受盂食,
 不受兩壁中間食,不受二人中間食,不受兩刀中間食,不受兩盂中間食,
 不受共食家食,不受懷姙家食,見狗在門則不受其食,
 不受多蠅家食,不受請食,他言先識則不受其食;
 不食魚,不食肉,不飲酒,不兩器食,一餐一咽,至七餐止,受人益食,不過七益;
 或一日一食,或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一食;
 或復食果,或復食莠,或食飯汁,或食麻米,
 或食稴稻,或食牛糞,或食鹿糞,或食樹根、枝葉、果實,或食自落果。
[0047c26]
「或被衣,或披莎衣,或衣樹皮,或草襜身,
 或衣鹿皮,或留頭髮,或被毛編,或著塜間衣,
 或有常舉手者,或不坐牀席,或有常蹲者,或有剃髮留髦鬚者,或有臥荊棘者,
 或有臥果蓏上者,或有裸形臥牛糞上者;或一日三浴,或有一夜三浴,
 以無數眾苦,苦役此身。云何?尼俱陀!如此行者,可名淨法不?」
→你們所行的法,都是卑劣法,不穿衣服赤裸著身體,以手障蔽。
 飲食部分:
 不受瓨食(不從瓶口去取食物),不受盂食(不從碗,或皿去取食物),
 不受兩壁中間食(不從閾的內側去取食物),
 不受二人中間食(二人正在受用食則不取),
 不受兩刀中間食(兩杖中間的食物即不取),
 不受兩盂中間食(不取置在乳缽內的食物),
 不受共食家食(不受共俱而食的食物),
 不受懷妊家食,看見狗在其門前,就不受其食,
 不受多蠅之家之食,不受邀請之食,他言先識,就不受其食;
 不食魚類,不食肉類,不飲酒,不食兩器的食物,
 一餐一咽,乃至七餐而止,受人的益食,不過七益,
 或者一日一食,或者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而一食,
 或者又食菜,或者又食莠(穢雜之草),或者食飯汁,或者食糜米,
 或者食稴稻,或者食牛糞,或者食鹿糞,或者食樹根、枝葉、果實,或者食自落之果實。
 穿著部分:
 或者被衣(麻衣),或者披莎衣(麻的混織物),
 或者穿樹皮,或者以草襜身,或者穿鹿皮,或者留頭髮(遮蔽身體為衣),
 或者被毛編(用動物毛髮編織的衣物),或者著塚間之衣(裹屍布)。
 生活部分:
 或者有常舉手的,或者不坐床席,或者有常蹲的,或者有剃髮而留髦鬚的,
 或者有臥在於荊棘的,或者有臥在於果蓏之上的,
 或者裸形而臥在於牛糞之上的,或者一日浴三次,或者有一夜浴三次,
 算不盡的苦行,苦役此身體(以上都以苦行為主而修的行)。
 尼俱陀,你的意見如何呢?
這樣是清淨法嗎?

[0048a04] 梵志答曰:「此法淨,非不淨也。」
[0048a05] 佛告梵志:「汝謂為淨,吾當於汝淨法中說有垢穢。」
[0048a06] 梵志曰:「善哉!瞿曇!便可說之,願樂欲聞。」
→尼俱陀:「是清淨法阿。」
 佛陀:「你說是清淨法,
我應當在於你所謂的淨法中,
     闡說有垢穢(有不清淨的煩惱所染污)之事。」
 尼俱陀:「好阿,瞿曇!方便的話,就說吧,我樂意聽您講。」
[0048a07] 佛告梵志:
「彼苦行者,常自計念:『我行如此,當得供養恭敬禮事。』是即垢穢。
 彼苦行者,得供養已,樂著堅固,愛染不捨,不曉遠離,不知出要,是為垢穢;
 彼苦行者,遙見人來,盡共坐禪,若無人時,隨意坐臥,是為垢穢。
[0048a12]
「彼苦行者,聞他正義,不肯印可,是為垢穢。
 彼苦行者,他有正問,恡而不答,是為垢穢;
 彼苦行者,設見有人供養沙門、婆羅門,則訶止之,是為垢穢;
 彼苦行者,若見沙門、婆羅門食更生物,就呵責之,是為垢穢;
 彼苦行者,有不淨食,不肯施人,若有淨食,貪著自食,不見己過,
  不知出要,是為垢穢;
 彼苦行者,自稱己善,毀訾他人,是為垢穢;
 彼苦行者,為殺、盜、婬、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貪取、嫉妬、邪見、顛倒,
  是為垢穢。
[0048a21]
「彼苦行者,懈墮憙忘,不習禪定,無有智慧,猶如禽獸,是為垢穢;
 彼苦行者,貴高,憍慢、增上慢,是為垢穢;
 彼苦行者,無有信義,亦無反復,不持淨戒,不能精勤受人訓誨,
  常與惡人以為伴黨,為惡不已,是為垢穢;
 彼苦行者,多懷瞋恨,好為巧偽,自怙己見,求人長短,恒懷邪見,
  與邊見俱,是為垢穢。云何?尼俱陀!如此行者可言淨不邪?」
→佛陀:
 「那些苦行的人,常內心計念:
   『我苦行如此,別人應該要尊重及供養我』,這(自傲)就是污穢(煩惱)。
  那些苦行的人,得人的供養後,樂著堅固,愛染而不捨棄,
   不曉得遠離,不知道出要(不知出離生死的要道),這就是其垢穢。
  那些苦行的人,遙見人來之時,就會和人一同坐禪,
   假如沒有人時,就隨意坐臥,這就是垢穢。
  那些苦行的人,聽他人所說的正義,卻不肯印可(不認為是對的),這就是其垢穢。
  那些苦行的人,他人有正問,卻悋而不回答,這就是其垢穢。
  那些苦行的人,假若看見有人供養沙門、婆羅門時,就會訶責而喝上,這就是其垢穢。
  那些苦行的人,如看見沙門、婆羅門食更生之物的話,就會呵責人,這就是其垢穢。
  那些苦行的人,有不淨食,則不肯施人,如有淨食的話,就貪著而自食,
   不見自己的過錯,不知出要,這就是其垢穢。
  那些苦行的人,都自稱自己為善,而毀呰他人,這就是其垢穢。
  那些苦行的人,會為殺生、偷盜、邪淫、兩舌、惡口、妄言、綺語、
   貪取、嫉妒、邪見等顛倒之法(有時仍會行十惡業,並不是苦行就不犯規),
   這就是其垢穢。
  那些苦行的人,會懈墮而喜於忘,不修習禪定,沒有智慧,
   猶如禽獸那樣的不知在作甚麼?這就是其垢穢。
  那些苦行的人,會起貢高、憍慢(自視為勝,他人為劣之心,五上分結之一)、
   慢、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的慢心),這就是其垢穢。
  那些苦行的人,沒有信義,也沒有反复(不反悔),不修持淨戒,
   不能精勤而受人的訓誨,都常和那些惡人為伴黨,都作惡不知休止,這就是其垢穢。
  那些苦行的人,都多懷瞋恨心,喜好做巧弄偽,自怙(自恃)自己的見解,
   愛好求人的長短,恆懷邪見(撥無因果),
   和邊見(執常、執斷、都偏於一邊的見解)俱在,這就是其垢穢。
  尼俱陀!你的意見如何呢?像如是的行為的話,可以說是清淨與否呢? 」

[0048a29] 答曰:「是不淨,非是淨也。」
[0048b01] 佛言:「今當於汝垢穢法中,更說清淨無垢穢法。」
[0048b02] 梵志言:「唯願說之!」
→尼俱陀:「不清淨,這種種不可以說是清淨。」
 佛陀:「我現在當會在於你的垢穢法裡面,更說清淨沒有垢穢之法。」
 尼俱陀:「唯願闡說!」

[0048b02] 佛言:
「彼苦行者,不自計念:『我行如是,當得供養恭敬禮事。』是為苦行無垢法也。
 彼苦行者,得供養已,心不貪著,曉了遠離,知出要法,是為苦行無垢法也。
 彼苦行者,禪有常法,有人、無人,不以為異,是為苦行無垢法也;
 彼苦行者,聞他正義,歡喜印可,是為苦行無垢法也;
 彼苦行者,他有正問,歡喜解說,是為苦行離垢法也。
[0048b10]
「彼苦行者,設見有人供養沙門、婆羅門,代其歡喜而不呵止,是為苦行離垢法也;
 彼苦行者,若見沙門、婆羅門食更生之物,不呵責之,是為苦行離垢法也;
 彼苦行者,有不淨食,心不恡惜,若有淨食,則不染著,能見己過,
  知出要法,是為苦行離垢法也;
 彼苦行者,不自稱譽,不毀他人,是為苦行離垢法也;
 彼苦行者,不殺、盜、婬、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貪取、嫉妬、邪見,
  是為苦行離垢法也。
[0048b19]
「彼苦行者,精勤不忘,好習禪行,多修智慧,不愚如獸,是為苦行離垢法也;
 彼苦行者,不為高貴、憍慢、自大,是為苦行離垢法也;
 彼苦行者,常懷信義,修反復行,能持淨戒,勤受訓誨,常與善人而為伴黨,
  積善不已,是為苦行離垢法也;
 彼苦行者,不懷瞋恨,不為巧偽,不恃己見,不求人短,不懷邪見,
  亦無邊見,是為苦行離垢法也。云何?梵志!如是苦行,為是清淨離垢法耶?」
→怎麼樣除去這些苦行的垢穢之處?
 佛陀說:
 「那些苦行的人,不自計念:我的修行乃為如是(指很用功),
   當會得到他人的供養、恭敬、禮事,
   這就是苦行者的無垢法(沒有煩惱垢穢的清淨法)
  那些苦行的人,得人的供養後,其心不會貪著,曉知遠離,
   知道出要之法,這就是苦行者的無垢法。
  那些苦行的人,坐禪均有常法,不管是有人,或者是沒有人在那裡,
   都不會有不同(坐禪不是坐給人看的,是為自己的功行。故都有一定的常法)。
   這就是苦行者的無垢法。
  那些苦行的人,聽說他人的正義,就歡喜而印可(承認其功德),
   這就是苦行者的無垢法。
  那些苦行的人,他人向其正問(問的有理),就為人歡喜解說,
   這就是苦行者的離垢法。
  那​​些苦行的人,如果看見有人供養沙門、婆羅門的話,就會代其歡喜,而不會呵止人,
   這就是苦行的離垢法。
  那​​些苦行的人,如果看見沙門、婆羅門食更生之物時,也不會呵責他,
   這就是苦行者的離垢法。
  那​​些苦行的人,有不淨食時,其心也不會悋惜;如有淨食的話,也不會染者,
   都能反見自己的過咎,而知出要之法,這就是苦行者的離垢法。
  那些苦行的人,並不稱譽自己,也不毀廢他人。這就是苦行者的離垢法。
  那些苦行的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
   不綺語、不貪取、不嫉妒、不邪見(以上為十善業),這就是苦行者的離垢法。
  那些苦行的人,乃精勤而不忘,好習禪坐的功行,多於修習智慧,
   不會如獸之愚癡,這就是苦行者的離垢法。
  那些苦行的人,不起貢高,不憍慢,不自大(不增上慢),這就是苦行者的離垢法。
  那些苦行的人,常懷信義,都修反復之行(懺悔之法),能持守淨戒,
   勤受人家的訓誨,常和善人作為伴黨,而積善不已,這就是苦行者的離垢法。
  那些苦行的人,不懷瞋恨,不作巧偽,不恃怙自己的見解,不求他人之短,不懷邪見,
   也沒有邊見,這就是苦行者的離垢法。
  你的意見如何呢?梵志!像如是的苦行的話,是否為清淨離垢之法嗎? 」

[0048b28] 答曰:「如是!實是清淨離垢法也。」
[0048b28] 梵志白佛言:「齊有此苦行,名為第一堅固行耶?」
[0048c01] 佛言:「未也!始是皮耳。」
[0048c01] 梵志言:「願說樹節!」
[0048c02] 佛告梵志:「汝當善聽!吾今當說。」
[0048c02] 梵志言:「唯然!願樂欲聞。」
→尼俱陀:「是的,這實在是清淨離垢之法的。」
 又,尼俱陀問:
 「(1)苦行的範圍就如此嗎?
  (2)這種種行為是否名叫
第一勝的行為
  (3)這種種行為是否名叫牢固無壞(沒有垢穢而敗德)之行嗎?」
 佛陀:
 「還不是,還是剛起步,如樹之外皮而已。
  對於最上位來說,是屬於開始,對於真實位來說,是屬於樹皮的程度。」
 尼俱陀:「我願聽你說樹的核心之修行階梯!」
 佛陀告訴尼俱陀:「您應當善聽!我現在當會為你說。」
 尼俱陀:「唯然!我樂意聽您講!」

[0048c03] 「梵志!彼苦行者,自不殺生,不教人殺,自不偷盜,不教人盜,
自不邪婬,不教人婬,自不妄語,亦不教人為;
彼以慈心遍滿一方,餘方亦爾,慈心廣大,無二無量,無有結恨,遍滿世間,
悲、喜、捨心,亦復如是,齊此苦行,名為樹節。」
→佛先說(1)苦行的範圍(齊此苦行、樹節)
 佛陀說:能起自制防護之五戒的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性戒),
 以及四無量心(定):慈悲喜捨
,才是苦行範圍。

[0048c08] 梵志白佛言:「願說苦行堅固之義!」
[0048c09] 佛告梵志:「諦聽!諦聽!吾當說之。」
[0048c10] 梵志曰:「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0048c10] 佛言:
「彼苦行者,自不殺生,教人不殺,自不偷盜,教人不盜,自不邪婬,教人不婬,
 自不妄語,教人不妄語;
 彼以慈心遍滿一方,餘方亦爾,慈心廣大,無二無量,無有結恨,遍滿世間,
 悲、喜、捨心,亦復如是。
 彼苦行者,自識往昔無數劫事,一生、二生,至無數生,
 國土成敗,劫數終始,盡見盡知;
 又自見知,我曾生彼種姓,如是名字,如是飲食,如是壽命,如是所受苦樂,
 從彼生此,從此生彼,如是盡憶無數劫事,是為梵志彼苦行者牢固無壞。」
→佛陀說(3)這種苦行為什麼名為"牢固無壞之行"?
 佛陀:持能起自制防護之五戒的性戒、以及四無量心(定),
 便能回憶起世間萬物從過去到現在之變化,生生世世造作一切,
 明瞭"業報(造什麼業得什麼報)"這便是此苦行之所以能稱為牢固無壞之行的原因。

[0048c21] 梵志白佛言:「云何為第一?」
[0048c21] 佛言:「梵志!諦聽!諦聽!吾當說之。」
[0048c22] 梵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0048c23] 佛言:
「彼苦行者,自不殺生,教人不殺,自不偷盜,教人不盜,自不邪婬,教人不婬,
 自不妄語,教人不欺;
 彼以慈心遍滿一方,餘方亦爾,慈心廣大,無二無量,無有結恨,遍滿世間,
 悲、喜、捨心,亦復如是。
 彼苦行者,自識往昔無數劫事,一生、二生,至無數生,
 國土成敗,劫數終始,盡見盡知;
 又自知見,我曾生彼種姓,如是名字、飲食、壽命,如是所經苦樂,
 從彼生此,從此生彼。如是盡憶無數劫事,
 彼天眼淨觀眾生類,死此生彼,顏色好醜、善惡所趣,隨行所墮,盡見盡知。
 又知眾生身行不善,口行不善,意行不善,誹謗賢聖,信邪倒見,身壞命終,墮三惡道。
 或有眾生身行善,口、意亦善,不謗賢聖,見正信行,身壞命終,生天、人中。
 行者天眼清淨,觀見眾生,乃至隨行所墮,無不見知,是為苦行第一勝也。」
→佛陀回答(2)這種苦行為什麼名為"第一勝的行為"?
 佛陀:持能起自制防護之五戒的性戒、以及四無量心(定),
 便能回憶起世間萬物從過去到現在之變化,生生世世造作一切,
 明瞭"善惡業報"這便是此苦行之所以能稱為第一勝的行為的原因。

[0049a10] 佛告梵志:「於此法中復有勝者,我常以此法化諸聲聞,彼以此法得修梵行。」
[0049a12] 時,五百梵志弟子各大舉聲,自相謂言:「今觀世尊為最尊上,我師不及。」
[0049a13] 時,彼散陀那居士語梵志曰:
「汝向自言:『瞿曇若來,吾等當稱以為瞎牛。』世尊今來,汝何不稱?
 又汝向言:『當以一言窮彼瞿曇,能使默然,如龜藏六,謂可無患,
 以一箭射,使無逃處。』汝今何不以汝一言窮如來耶?」
[0049a18] 佛問梵志:「汝憶先時有是言不?」
[0049a19] 答曰:「實有!」
→佛陀說完,尼俱陀等人佩服。
 散陀那便對尼俱陀說:你不是說佛陀是青瞑牛、縮頭龜....等等。
 
[0049a19]
 佛告梵志:「汝豈不從先宿梵志聞諸佛、如來獨處山林,樂閑靜處,
 如我今日樂於閑居;不如汝法,樂於憒閙,說無益事,以終日耶?」
[0049a22] 梵志曰:「聞過去諸佛樂於閑靜,獨處山林,如今世尊;
 不如我法,樂於憒閙,說無益事,以終日耶!」
[0049a25] 佛告梵志:
「汝豈不念:『瞿曇沙門能說菩提。自能調伏,能調伏人;
 自得止息,能止息人;自度彼岸,能使人度;自得解脫,能解脫人;
 自得滅度,能滅度人?』」
[0049a28] 時,彼梵志即從座起,頭面作禮,手捫佛足,
自稱己名曰:「我是尼俱陀梵志!我是尼俱陀梵志!今者自歸,禮世尊足。」
[0049b02] 佛告梵志:「止!止!且住!使汝心解,便為禮敬。」
[0049b03] 時,彼梵志重禮佛足,在一面坐。
→尼俱陀改口,皈依三寶。

[0049b04] 佛告梵志:
「汝將無謂佛為利養而說法耶?勿起是心!若有利養,盡以施汝。
 吾所說法,微妙第一,為滅不善,增益善法。」
[0049b06] 又告梵志:
「汝將無謂佛為名稱,為尊重故,為導首故,為眷屬故,為大眾故,而說法耶?
 勿起此心!今汝眷屬盡屬於汝。我所說法,為滅不善,增長善法。」
[0049b10] 又告梵志:
「汝將無謂佛以汝置不善聚、黑冥聚中耶?勿生是心!
 諸不善聚及黑冥聚汝但捨去,吾自為汝說善淨法。」
[0049b13] 又告梵志:
「汝將無謂佛黜汝於善法聚、清白聚耶?勿起是心!
 汝但於善法聚、清白聚中精勤修行,吾自為汝說善淨法,滅不善行,增益善法。」
→佛陀開示。

[0049b16] 爾時,五百梵志弟子皆端心正意,聽佛所說。
時,魔波旬作此念言:「此五百梵志弟子端心正意,從佛聽法,我今寧可往壞其意。」
爾時,惡魔即以己力壞亂其意。爾時,世尊告散陀那曰:
「此五百梵志子端心正意,從我聽法,天魔波旬壞亂其意,今吾欲還,汝可俱去。」
爾時,世尊以右手接散陀那居士置掌中,乘虛而歸。
[0049b23] 時,散陀那居士、尼俱陀梵志及五百梵志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陀離去。


---------------------------------------
註:
1. 佛度尼俱陀等五百梵志(上)

2. 佛度尼俱陀等五百梵志(下)

2017年5月3日

隨筆-其他-天人壽盡墮馬腹?

網路有則文章(註1)寫:
「《法句譬喻•無常品》天人壽盡墮馬腹,發菩提心,離畜牲道」
白話意思是:
 法句譬喻經有則故事寫道,一天人即將壽終,投胎成馬。
 因為發菩提心,命歿之後,不但沒墮入惡道,反而死而復生。


我特意查《法句譬喻經》的兩版本,
東吳天竺沙門維祇難等譯《法句經》(註2),
西晉沙門法炬共法立譯《法句譬喻經》(註3),以及南傳《法句經故事集》(註4)。
都沒有類似「天人壽盡墮馬腹」的文句。
於是,我尋思,中國有一個習慣,書的頭篇,往往是最朗朗上口,最標誌性的。

比如戲劇每每提到《詩經》,便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有那麼多佳句不用,偏偏只用開篇這段,就是怕觀眾不知道在說《詩經》。
又如同《論語》:「學而時習之....」;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興許人們聽到這幾句,就馬上反射知道在念哪本"書"。


正如我意料,「天人壽盡墮馬腹」是出自《法句譬喻經》的頭一則。
然而,它卻存在兩個明顯出入。
第一,原文提的是「驢」,不是「馬」。可是這並不影響整則故事想要表達的意思。
第二,天人帝釋,最終沒有往生惡趣,是因為歸命佛、法、聖眾,
   文中後面再提了一次:歸命三尊,這就是經常聽到的「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在佛教裡面,比發菩提心更基礎,
   "皈依三寶"一定會先於"發菩提心"。
   簡單說,這故事在講:皈依三寶,就有不墮三惡道的信仰力量!


可能有人問:我何必計較這個?
這是因為,聲聞乘(中國習慣稱小乘)發的是出離心,並不一定發菩提心。
他們已經能出離三界,更何況是不墮惡道。
所以,同樣是皈依三寶,死後不入驢胎,發菩提心者能,發出離心亦能。
我個人以為最好忠於原典,既然經典說是「皈依三寶」,
就照著說吧,會比較妥當些。


另外,我還查有無"墮馬腹"的典故。答案是有的。
第一,《大寶積經》卷108(註5):
日藏菩薩過去世中,曾勸過五百個眾生發菩提心,
但後來他們遇到惡知識,投生成馬,日藏菩薩為了要渡他們,也投生成馬。

第二,《觀河集節鈔》卷一:
從前有一位名叫李伯時的人,他畫的馬堪稱一絕,獨步天下。
訶秀禪師瞧見他說:「此人必定下輩子作馬」。(相由心生)

第三,《笑隱大訢禪師語錄》卷四,這則故事跟第二個一模一樣,他說:
李伯時畫馬畫得維妙維肖,有人就譏笑他:「這麼花心思觀察馬,來生絕對作馬」。
因此,他就改畫佛、菩薩、天人的肖像。


「墮馬腹」,最主要與這兩故事相關。
至於《法句譬喻經》首則故事,
我覺得原文很白話,很容易讀懂,就不再贅言了。



-----------------------------------


昔者天帝釋五德離身,自知命盡當下生世間,在陶作家受驢胞胎。
何謂五德?一者身上光滅,二者頭上華萎,三者不樂本坐,四者腋下汗臭,五者塵土著身。
以此五事自知福盡,甚大愁憂。自念三界之中,濟人苦厄唯有佛耳,於是奔馳往到佛所。
時佛在耆闍崛山石室中,坐禪入普濟三昧。
天帝見佛,稽首作禮伏地,至心三自歸命佛法聖眾
未起之間其命忽出,便至陶家驢母腹中作子。時驢自解走瓦坏間破壞坏器,其主打之,
尋時傷胎,其神即還入故身中,五德還備復為天帝
佛三昧覺,讚言:「善哉天帝!能於殞命之際歸命三尊,罪對已畢,不更勤苦。」


註5:No. 310 大寶積經 (卷108) T11, p0606b
此五百馬於先世中。已學菩薩乘。已曾供養過去諸佛。
近惡知識作惡業緣。惡業緣故墮畜生中。五百馬中有一大馬。名曰日藏。是大菩薩。
是日藏菩薩。於過去世在人道中。已曾勸是五百小馬。發菩提心。
為欲度此五百馬故現生馬中。由大馬威德故。令五百馬自識宿命。本所失心而令還得。
善男子。我愍彼五百菩薩墮馬中者。欲令得脫離於畜生。是故如來知故受請。

註6:X1211_觀河集節鈔_卷第一
昔聞李伯時。畫馬天下獨。見訶秀禪師。謂當墮馬腹。

註7:X69n1367_004 笑隱大訢禪師語錄第4卷
李伯時畵馬。有譏之者謂。用心久熟。他日必墮馬腹中。於是改畵佛菩薩天人之像。

2017年3月19日

名相_路伽耶陀

我僅是把《丁福保佛學辭典》(註1)對「路伽耶陀」的解釋,翻譯成白話。
原文:
(流派)Lokāyatika,又作路柯耶胝柯,路伽耶,路伽耶陀。
 譯作順世。四卷楞伽經謂之惡論,七卷楞伽經謂之世論。
 
 外道之名。隨順世間之凡情,計執是常是有等者。

 [1]法華經安樂行品曰:「讚詠外書,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2]嘉祥法華義疏十曰:「路伽耶陀者,舊云是惡解義。
 (中略)注經云:路伽耶陀者,如此方禮儀名教儒墨之流也。
 (中略)又言:路伽耶陀,翻為世間行。」

 [3]慧琳音義十五曰:「路伽耶經,梵語,此名惡論義,正梵音云路伽耶底伽。
 此則順世外道,隨順世間凡情所說,執計之法是常是有等。」
 
 [4]法華玄贊九曰:「路伽耶陀者,先云惡答對人,正言路伽也底迦,云順世外道。」
 
 [5]真諦譯天親攝論釋二曰:「路柯耶胝柯說,世間一切因,唯有宿作。」


*****
第一段:翻譯名稱
Lokāyatika,的音譯有:耶胝柯、路伽耶、路伽耶陀。
意譯有:順世、惡論(from 四卷楞伽經)、世論(from 七卷楞伽經)。

第二段:意思
外道的名稱,順應世間的凡夫的見解,執著世間是永恆不變、永恆有的,等等。

第三段:經典如何解釋"路伽耶陀"
[1] 法華經安樂行品:稱讚外道的書籍的人,就是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
後面的[2]、[3]、[4]都是為了說明什麼是"路伽耶陀",
但沒提什麼是"逆路伽耶陀'',變得很難理解。

引用維基百科的註解(註2),兩相比對,就好懂多了,特別是他的例子:
 玄贊九曰:
 「路伽耶陀者,先云惡答對人。正言路迦耶底迦,云順世外道,
  逆路伽耶陀者。先云惡徵問人,正言縛摩路迦耶底迦,云左順世外道。
  執與前乖者,名左順世也。」
 法華嘉祥疏十曰:
 「路伽耶陀者,舊云是惡解義。逆路迦耶陀者,是惡論義。
  注經云:路伽耶陀者,如此間禮儀名教儒墨之流也。
  逆路伽耶陀者,如老莊玄書絕仁棄聖之例。又言:路伽耶陀,翻為世間行。
  逆路伽耶陀,此云逆世間行。」法華經安樂行品曰:「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他的意思是,同是外道,
還分成講仁義道德的儒家、墨家;跟崇尚虛無、不提倡名教、不標榜仁義到的道家。
前者就是「路伽耶陀」或「順世外道」,後者就是「逆-路伽耶陀」或「左順世外道」。

[1]、[2]、[3]、[4]想表達的,如上;
[5]則是在說,認為世間的"因",都源自前世,換言之,路伽耶陀就是宿命論者。



----------------
註1: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路伽耶陀

註2:
(1)佛學大辭典/逆路伽耶陀,來自《丁福保佛學辭典》:逆路伽耶陀
(2)佛教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017年1月31日

隨筆-其他-方便說法之結語

終於將「說法之方便」的三部曲寫完。
第一篇<心甘情願付出,代表前世有欠?>,講的是「黃葉止啼」(註1)的方便,
其用心就像小孩哭泣不止,拿黃葉對他說:
「這是黃金,是世間最貴重之物,給你之後就別哭。」
小孩聽信而止啼,待他長大,也不需要與他特意解釋黃葉是假,
自然懂得此非事實或部分事實的善意謊言。

 
第二篇<佛法符合科學,科學符合佛法?>,
說的是「應身得渡」的方便,以對方習以為常的思維、語言模式為橋樑,闡明佛教道理。

 
第三篇<說法方便:淨化外道思想>,
談的是「淨化」的方便,先是承認對方的邪說,而後步步修正為佛法正見。
所以,導人入佛門,
是可以先以謊言、世間語、外道見等等,讓他歡喜、安心,
經云:「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註2)便是這個道理,
我一位師父曾說:
「不管原本學佛的目的是什麼(成仙、求富貴、求姻緣),
 最終使其成就佛道就好。」
然而,假如以為方便就是真理,那就辜負、誤解佛菩薩的慈心一片了。
 
 
 
--------------
註1:
(2)經文出處:T12n0374_020 大般涅槃經 第20卷:般涅槃經嬰兒行品第九
 又嬰兒行者,如彼嬰兒啼哭之時,父母即以楊樹黃葉,
 而語之言:『莫啼莫啼,我與汝金。』
 嬰兒見已生真金想,便止不啼,然此楊葉實非金也。

2017年1月30日

隨筆-其他-說法方便:淨化外道思想

佛教,禁止咒術、祈禱、祭祀等迷信的神教儀式。
而從事以人為本的善行,諸如布施、持戒(五戒十善等),忍辱等等。
那對於以(鬼)神至上的異教徒,佛陀又是如何導引,勸信學佛的呢?
 
 
我們可從《雜阿含經第93經》(註1)獲得啟發,
經文大意(註2)是這麼說的:
「有位長身婆羅門繫縛水牛、羊犢、種種小蟲,要舉行祭祀大會,
 他不願辦得有缺失,便住佛居處,向佛請教圓滿的祭祀之法。
 佛陀為他說殺生之果報,以及身為一個婆羅門應供養根本、居家、福田之火。
 從這,佛陀方便施教,巧妙地改造其說,
 所謂根本火,即奉養父母;居家火,即供給妻兒眷屬;福田火,即供養沙門婆羅門,
並勸他滅除貪、瞋、癡三火,放棄過去錯誤的信仰。
 婆羅門聞法後,乃釋放繫縛眾生,並皈依三寶。」
同樣地,也可讀《中阿含.135經》和《長阿含.16經》(註3),
居士善生的父親在臨終前,交代善生要禮拜六方(東西南北上下),
佛陀則順應其用詞,教導他聖賢之道所禮的"六方",
親子 、師生、夫婦、親友、主僕、宗教師與信徒間的合理的義務(註4)。
 
 
這樣說法的方便,佛門內很普遍,像現今普遍流行的阿彌陀佛的信仰,
在當時的用意也如此,是將太陽崇拜加以淨化(註5)。
 
我曾聽過有位自稱居士者于電視台講經,說彌陀就是太陽神。
這說法十方荒謬,為什麼呢?
一來,《長阿含經.26經》(註6a)寫道:
「正使奉事日月水火,唱言:『扶接我去生梵天者。』無有是處。」
其意為:「祭拜太陽、月亮、水、火,是不可能往生天道(下輩子當天神)。」
升天無望,更別提覺悟,故被佛教所禁止。
二來,從上面兩個例子,我們能了解佛陀向外道說法的「淨化」之方便:
先認同對方『與佛法背離」的觀點,循循善誘改變,最後將其淨化成佛教思想。
(我較習慣稱之為淨化)所以,無法苟同那居士所言。
反倒是這種方便,恰恰是佛陀智慧與慈悲之展現。
 
 
 
----------------
註1:莊春江工作站:雜阿含0093經
註2:張西鎮《雜阿含經白話譯解》第七冊 Page 457
註3:中阿含135經, 雜阿含1283經, 別譯雜阿含281經, 長阿含16經 南傳:長部31經
註4:《佛法概要》第十三章
 因神教而引起的祈禱、祭祀、咒術,種種迷信行為,佛法中一概否認。
 不但否定神教的迷信行為,而且巧妙的改造他。
 如婆羅門教的祭祀,用三火,佛也說三火,但三火是:
 供養父母名根本火,
 供養妻兒眷屬名居家火,
 供養沙門婆羅門名福田火(雜含卷四‧九三經)。
 神教徒禮拜六方,佛也說禮拜六方,
 但這是親子 、師生、夫婦、親友、主僕、宗教師與信徒間的合理的義務(中含善生經)。
 釋尊肅清了神教的宗教道德,使人生正道從神教中解放出來,
 確立於人類的立埸, 為佛法中道的特色。
註5:《淨土與禪》:五 彌勒中心的淨土觀
 二、『無量壽佛經』(即『大 阿彌陀經』)說:
 禮敬阿彌陀佛,應當「向落日處」。
 所以、阿彌陀佛,不但是西方,而特別重視西方的落日。
 說得明白些,這實在就是太陽崇拜的淨化
 攝取太陽崇拜的思想,於一切──無量佛中,引出無量光的佛名。
註6:
 (1)北傳:長阿含26經 南傳:長部13經
 (2)2012貫藏法師-妙雲華雨選讀05釋迦的真諦.pdf

2017年1月29日

隨筆-其他-佛法符合科學,科學符合佛法?

讀大學時,我看過很多文章試圖以證明"佛法符合科學",來接引(高級)知識分子學佛。
其用心良苦,令人稱許,所用方法就是《法華經.普門品》所云(摘節):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
 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
 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
 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註1)
經文的"現XX身",不單指變成對方期望的模樣,
而是說你要以對方習慣的形象--行為或語言作媒介(工具),來闡釋佛教。

法鼓山人生雜誌 306期(註2)有一段佛陀對農夫的說法,可引作例子:
名叫「耕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的農夫,遇見前來托缽的佛陀,
 對不事耕作而乞求布施的他,說出內心的質疑。
 佛陀用善巧的譬喻為農夫說法,使農夫明白,
 耕耘心田與耕耘農田其實是同樣的道理。
 農夫耕耘農田有鬆土、整地、播種、灌溉、鋤草等步驟與次序,
 而學佛人耕耘心田以信心為種子,精進為時雨,
 智慧與慚愧為犁具,同樣有步驟有次第。
 更重要的是,農夫的耕種雖可獲得溫飽,
 耕耘心田卻可以解脫煩惱,獲得涅槃甘露果。
 佛陀隨機應教的智慧,使得原來信心滿滿、態度踞傲的農夫,
 也由衷地折服,讚歎佛陀『善耕種,極善耕種』。」
由此可知,提"農業"是說法之方便,
其目的不在教導播種、耕耘等農事,而是宣揚佛法。
因此,所謂的「佛法符合科學」,應視為「借科學之口吻,傳播佛法」。


假如有兩個東西,不知孰長孰短,最好的辦法,
就是拿出有公信力的公制單位來量測裁斷。
比如,A長10公分,B長10.1公分,很明顯,B比A長。

同樣地,假如每每用「佛法符合科學」來作為佛法是"合理"的。
即代表衡量一切,「科學」公信高於「佛法」佛法必須經由「科學」檢測真偽,
那麼,如同下圖,佛教只有在和科學重疊地帶,會是真理了。


無庸置疑,佛教是信仰、是宗教,
它定義人生的意義,對生命有終極關懷,生從何來,死從何去。
科學觀點與其全然不同,甚至無法解釋,佛教的道理不就不置可否?
所以,想要探索佛教的"價值觀、人生觀、宇宙觀",
最終仍回歸到"以佛法研究佛法",方能知其理,體其義吧。
就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想要知道最真實的佛教教理教義,入門學習是最快的方式,不要透過別人口吻、比喻。
更不需要在「佛法符合科學,科學符合佛法」上打轉。



-------------
註1:T09n0262_007 妙法蓮華經 第7卷

註2:
(1)法鼓山:春耕心靈(人生雜誌 306期)
(2)經典出處:北傳:雜阿含98經,別譯雜阿含264經 南傳:相應部7相應11經
(3)類似的故事:佛陀十大弟子傳 -7- 富樓那 - 說法第一
有一次,富樓那經過一個村莊,他對田裏工作的農夫說:
「你們耕水田、種糧食可以資養色身,我教你們耕福田資養慧命的方法好嗎?」
「耕福田養慧命是用什麼方法呢?」農人們問。
「信仰佛教,奉事三寶,對於沙門要恭敬,對於病人要看護,
 慈善公益的事業要熱心,堂上雙親要孝順,對於鄉鄰要隱惡揚善,
 不要亂殺生靈,這都是耕種福田最好的方法。」

隨筆-其他-心甘情願付出,代表前世有欠?

從前聽一法師說個論點:「心安情願為某人付出,代表你前世對他有虧欠。」
意思不難懂,而且,我覺得這套說法,很多人能接受。
不然,何以解釋,有些人願意對心中感到特別卻毫無血緣關係的人,犧牲奉獻。
他們藉由此說釋懷,不再對那人討回所付出的代價。然而,佛教因果真是這樣?


仔細推敲,便能意會那是如同安慰劑、白色謊言(又稱善意謊言)的"善巧方便"。
我們都見過很多出家人、修女、神父等等神職人員,
展現無私的關懷、投入心力、精神、物質協助苦難的人們,
難不成,這些善心皆因前世的虧欠。那佛菩薩的救渡也據於此嗎?
不,佛教的說法是來自「感恩」,上報四重恩的「世間恩」。
感謝眾生的因緣,不管是順增上緣(協助)或逆增上緣(逆境的磨練),得以成就佛道。
當然,本身的努力才最重要的,因為懂得自轉因緣(善用因緣),才能在順、逆緣中成長。
而懷著感恩,能增善慈、減驕慢,於道業進步。


或許有人說:這不適用於聖人。
那詐欺呢?哪回的詐欺成功,不是源於自願,
什麼中獎要付稅金、親人綁架要贖款、始亂終棄..等等,而後才察覺設局受騙。
這可以歸咎到前世(虧欠)的頭上嗎?這樣還需要立法執法去緝拿罪犯、求償嗎?


又或許有人說:我舉的是"對方存心使壞"的例子,那非自願。
要"對方不想佔你便宜,而你仍自願給予"才是。
第一,你怎知"對方不想佔你便宜"?
 如不想佔你便宜,第一時間就回絕你;
 如不想佔你便宜,之後,對方定會找機會回報。

第二,就順應假設(對方不想佔你便宜),看到對方順眼,
 勾起你對善良人性的信任,或與對方擁有美好未來的企盼,
 但最終,事與願違,卻順勢還了前世的債。
 這便生出另一個問題,怎樣才算還完呢?心不再自願?
 欠債是鐵板釘釘的事(既成事實),有就有,沒有就沒有!
 可是自願這件事,可能今天願意,明天不願意,後天又願意。
 人心是起伏動盪的,能說今天欠,明天不欠,後天又欠嗎?要如何對應得上呢?
抽象的意念,怎樣對上具體的事務?

一個道理,只在某情境下正確,但不能絕對正確,就不是真理。
可見這仍是過於一廂情願的宿命論說詞,真實因果往往並非如此。
就當它是寬慰別人的說詞吧,
讓人多少遮蓋住遺憾和愚痴-"我不能自控不是我的錯,是上輩子的錯",
有個台階下,能擺脫懊悔,繼續往前行。這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吧。


我去年(2016)讀了不少與人溝通的文章。
他們第一個建議就是,"承認對方的情緒",再後續動作。
比如說:
不能對別人說"這有什麼好傷心的",也不能說"唉什麼,你這問題有何困難"。
一開口就否定別人(情緒),好像搧臉,要叫別人怎麼聽你後面的話呢?
不論用什麼理由,給予情感上的撫慰,莫使沉溺於心情的低氣壓,恢復平靜,
再一步步開導面對事實,解決問題,才是良方。

2017年1月5日

阿含部經_T02n0142~143玉耶女經

經文出處:
1. T02n0142a 佛說玉耶女經 ( 1 卷) 【失譯】
2. T02n0142b 玉耶女經 ( 1 卷) 【失譯】
3. T02n0143 玉耶經 ( 1 卷) 【東晉 竺曇無蘭譯】



此經,佛陀說法的緣起是,孤獨長者的兒媳婦,玉耶女,
出身富貴,長相端莊,但奢侈傲慢,對公婆、丈夫不禮敬。佛陀開導她改過向善。


我從三個譯本,要點式梳理佛所說:
◎三鄣,T02n0142a:一者小時父母所鄣,二者出嫁夫主所鄣,三者老時兒子所鄣。
「鄣」應該作「障」,取"限制"的意思。

出嫁前,舉止行動,受父母限制;嫁後,受丈夫所限;老年,受兒孫所限。


◎ 十惡,十種惡報。
T02n0142a:
一者生時父母不憙。二者養育無味。三者常憂嫁娶失禮。四者處處畏人。五者與父母別離。
六者倚他門戶。七者懷妊甚難。八者產生時難。九者常畏夫主。十者恒不得自在。
T02n0142b:
一者託生父母甚難養育,二者懷妊憂愁,三者初生父母不喜,四者養育無味,
五者父母隨逐不離時宜,六者處處畏人,七者常憂嫁之,八者生已父母離別,
九者常畏夫婿,十者不得自在。
T02n0143 :
一者、女人初生墮地父母不喜。二者、養育視無滋味。三者、女人心常畏人。
四者、父母恒憂嫁娶。五者、與父母生相離別。
六者、常畏夫婿視其顏色,歡悅輒喜瞋恚則懼。七者、懷妊產生甚難。
八者、女人小為父母所撿錄。九者、中為夫婿所制。
十者、年老為兒孫所呵,從生至終不得自在。

三譯本對十惡的定義,142a(三鄣十惡)和143(十惡)說法較一致,以此說明。
1. 從前人重男輕女,生到女兒,不歡喜,因為早晚要嫁,別人家的人。
 父母的愛與關注少,苦。
2. 養育沒滋味,無喜悅感,理由同上。父母的愛與關注少,苦。
3. 女生比男生柔弱,容易受欺負或受傷,苦。
4. 父母憂慮沒嫁出去,或嫁妝問題。父母的愛與關注少,苦。
5. 出家之後要跟父母別離,愛別離苦。
6. 從前妻子的衣食有賴丈夫,得迎合看其臉色過日,苦。
7. 懷孕時,得承受種種不便,苦。
8~10,就是前面的三鄣。


◎作婦之法(T02n0142a)、七輩婦(T02n0142b、T02n0143)
談作為一個妻子怎樣對待丈夫。
一、婦如母,二、婦如妹,三、婦如善知識,四、婦如婦,
五、婦如婢,六、婦如怨家,七、婦如奪命,
七輩婦的前五者,即"作婦之法",是佛所建議,能得善報。

七個當中,好的部分:
像母親一樣疼孩子、像妹妹(兄弟)一樣談心;像善知識一樣,修行共同努力;
像妻子一樣協助家務,輔佐丈夫;像婢女一樣服侍;
壞的部分:
像仇家、像奪命兇手,處處找丈夫麻煩,乃至要奪其性命


五善三惡(僅T02n0142a、T02n0143)
也是持家之道,對象就不限止於丈夫。原文蠻白話的,不太需要翻。

一者晚眠早起修治家事,所有美膳莫自向口,先進姑嫜、夫主。
 (晚睡早起,做好家事,好吃的食物先給公公婆婆、先生吃。)
二者看視家物,莫令漏失。
三者慎其口語忍辱少瞋。
者矜莊誡慎,恒恐不及。
五者一心恭孝姑嫜夫主,使有善名,親族歡喜為人所譽,是為五善。

一者未冥早眠日出不起,夫主訶瞋反見嫌罵。
二者好食自噉,惡食便與姑嫜夫主,姦色欺詐妖邪萬端。
三者不念生活,遊冶世間,道他好醜求人長短,鬪亂口舌,親族憎嫉,為人所賤,
是為三惡。


◎五戒十善
T02n0142a 結尾是五戒;T02n0142b 結尾是十善;T02n0143結尾是十善。
這是在家居士應持的戒律,不分男女。



*****
佛陀說種種女子的不如意,是告誡玉耶女,沒什麼好自得意滿,無常隨時現前,應修好德。
事實上,男子生於世亦有苦,彼此有別而已。切莫以今世男身而洋洋得意。

重女輕男時代過去了,這時代講究兩性平等,婦女地位日漸提升與男子同。
所以現今妻子也不需要對丈夫卑躬屈膝,該回歸到人對人之間的尊重。
佛陀這麼說,是適應當時代的環境而方便說。

以佛陀倡導四性平等的慈悲,怎會建立階級森嚴的男尊女卑的迂腐概念。
佛陀的姨媽,後來的大愛道比丘尼,最終仍是出家,且證道,不是嗎?
在菩提路上,區別的是對真理的向慕與實踐,而非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