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7日

隨筆-唯識-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有善惡,果為無記(647)

首先,我們先提因果之貌相:
理論來說,因緣果報之貌相,大體上要分成兩類,異熟跟等流習氣。
(可以一分為二,就能一再的分下去,我不討論這個)

異熟:因與果不同,如同種子與果實,相貌與作用不同。
 
於現實生活上,用功讀書,得到好成績﹔
播種得到好收成﹔釣魚能夠吃魚。因與果明顯差異。
假如辛苦努力,不能得到善果,誰樂呵去作。

等流:慣性作用。如同黃河下游的水會雜黃沙,源自上游的水混黃沙。
 
於現實生活上,
人先是創造習慣,後來習慣成為人的主人。
(這裡我指的等流是,後面那句,主導人的習慣)
由此可知,一個人處於好的環境,
讓他耳濡目染,好的思維方向,日後就不得不善性循環下去。

附帶一提,佛教的活在當下,是有定與慧的作用。
 
所謂的定,就是專注、明瞭。制心於一處,專注並很清晰此時此刻的事物。
慧呢,就是於此刻此時當中,能起慧抉擇了別,知所當為。
這樣也就可以說,佛教徒所追求的:沒有一個時刻不與定慧相應。

佛教並不是訓練人成為慣性行善,那只不過是不得不被習慣給制約了。
 
不論是善性,或者惡性,若內心沒有慧去支援他,作他的立論,
固然說,善性循環是一件好事,但長期以往,任何事將只是反射,慧的了別性將是昏眛的。
並且我們見,佛教所說的為善為惡,是以發心為標準的。
因此,將好事成為習慣,頂多只能成為佛教的起步,而並非佛教的終極目標。
而所謂的真正目標,就是上述的〝活在當下〞,真的體證到因緣的無自性而發出慈悲,才能算是。
再者,別忘了,習氣雖然是生生世世,看似時間久遠,但怎麼會逃得過無常呢?依舊不能依靠的。

因果之異熟變化的無常性,也是使人去瞭解因與果的不同,進而知道,因緣無自性。
 
不可否認,這能勸人為善,

但如果不進而體會因緣的無我性,那麼,只瞭解因果是會更痛苦的。
因為怕自己沒福氣,會貪得無厭地去積福,加深執著,乃至
患得患失。
我想,會有人認為知見立知,是無明本,是從此而來的吧。


----------------------------------------------------------------------------------

其次,明明是(1)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佛教卻有另說:(2)因有善惡,果為無記(非善非惡)。
這是依據立場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1)句:善惡果報,是以將來的境界,是不是你可樂而決定。
假如是你可樂的(善報),那現在就是善因;反之,也是如此。

(2)句:無記果報,是以有沒有招感將來果報而論的,
 
但前提是,你要先定義:善惡之因有強烈招感果報的能力。

就例如說:我像你借錢,將來我必定要還錢。
 
如果我覺得還錢很苦,當然還錢就是我的苦報(1)。
然而我還了錢,就真的結束了,不就是無記(2)了嗎?

聽完會有的疑問是:那冤冤相報何時了,〝果為無記〞作何解釋?
 
再借用剛剛的例子說明。
我跟你借錢不還,你嗔心索回,或是我嗔心還債。
只要彼此兩方都動到善惡念,或化成不當行為(將強烈招感果報使因緣不能結束),
自此,將惡性循環不已,還有可能殃及池魚地把很多人拉扯進來,
就能稱為冤冤相報何時了了。


----------------------------------------------------------------------------------

我寫一篇文章,也是要表達,瞭解、追求異熟與等流,頂多是學佛之初步。
 
最終還是等回歸到,活在當下的體會。
同時此文也作為之前有篇文章: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後言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