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日

中華人物_玄奘大師學梵文

晚上陪我媽看佛光衛視,電視講課法師說(我摘大意):
「唐朝玄奘法師初到那難陀寺,
 戒賢論師對他說,你要先學梵文,你才有辦法聽懂我講經論...
 因此,為他準備房間,讓他專心學習,
 玄奘大師廢寢忘食學梵巴(梵文、巴利文)...」
 
我媽問我什麼是梵巴?
我說:「梵文、巴利文」
我又說:
「但法師講的跟我所學的不一樣,而且不太合理。
 我所學的是,玄奘是在前往印度途中學梵文。
 試想,他從中國到那難陀寺,路途遙遠(三年),
 都已經要留學,怎麼可能不在路上學梵文呢?」
 
後來,我在網路上查,資料跟我所學一致,
在"未到那爛陀寺",玄奘早就會梵文了。
 
 
道宣《續高僧傳》卷四(註1)寫:
頓跡京皋。廣就諸蕃遍學書語。行坐尋授數日便通。側席面西思聞機候。
 會貞觀三年時遭霜儉。下敕道俗逐豐四出。

這段就描述,在玄奘大師出關前,
就已經找外國人學會(寫、說)外語,等待機會出國。
而且可以推斷,這裡的外語,即西域及印度佛教通用的語言:梵文(註2)。
這也才能在西域跟其他僧人討論、辯論佛義。
 
其次,關於玄奘出關時間,《續高僧傳》卷四記載有誤。
根據《舊唐書》卷二(註3),
發生霜害的時間點是在貞觀元年,因此,玄奘不可能在貞觀三年出發,應當在元年,或二年。
當時時空背景,隋末唐初,中原初定,原本不許出關,
但因關內霜害造成食物不夠,就放老百姓和僧人,出關(四處)覓食(豐食)。
玄奘這才利用這機會出去。
 
 
再讀《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三(註4),
玄奘見戒賢論師的時候,並沒說有口譯人員在場,
也沒有要求玄奘大師要學梵文的文字。
所以,我不明白為何那位法師會這樣說。
 
 
 

  將法師參正法藏。即戒賢法師也。眾共尊重不斥其名號為正法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