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8日

隨筆-其他-為什麼學佛十幾年的人,卻說自己初學?

再者,不知道法友沒有沒有發現,
很多人明明接觸佛教好多年,但仍然認為自己的初學者。
撇除謙卑,我的猜測是
 
第一個可能,
依所謂的道德操守、內心煩惱來看,
總是拿佛作為標準,認為自己是凡夫,所以永為初學。
 
然而,大可不必如此,
因為日子久之,覺得太難,便生退卻,再也不接觸了。
不如,循序漸進,一步步向前,修行是點滴的功夫。
佛弟子本來就是廣修一切法門,沒人敢說學完,
但實不須說自己是初學者(而不學難的),
只要明白自己是佛弟子就好,莫忘學佛的初衷就好。
 
 
第二個可能,
佛經浩煙如海,根本讀不完,所以自認為無法掌控。
 
可是,觀察自己的念頭,千頭萬緒,就知道人心有多複雜;
人心有多複雜,社會就有多複雜;
社會有多複雜,要調伏到所有人都安心的方法,就有多麼多,多麼複雜。
佛教是適應時代的「方便說法」,會一直開展下去的,方便之道是永遠學不完的。

 
但是「掌握佛經」可以從自身先開始,先讓自己受益。什麼意思呢?
祖師說:「修行先從解決現前的煩惱開始。」意思是自觀察自己身心開始。
而且要知道「修行的苦」,就是在扭轉錯誤的認識。斷除貪嗔痴,一定會帶勉強。
同時,這也正是核心(斷貪嗔痴)所在,人性的共通點的問題。
 
雖然我讚揚讀完全部經典的人,
但掌控了這些最根本、最關鍵的思想,才是我最關心的。
這方能感覺到進步的踏實,也能觸類旁通佛經。
而佛經該不該讀完,隨分隨力的去做吧(當然希望讀完)。
 
法友,還可以想想兩個問題,
一.開悟(覺悟)的人,是根據讀完佛經作標準嗎?
二.有幾人讀完所有佛經的?
 
 
簡單歸納一下我說的:
面對永為初學的膽怯,假如是因為佛教道德境界太高遠,自己卻煩惱太重的緣故,
我的建議是:別一開始就訂高標準困死自己,請循序漸進。
 
假如是因為佛經知識太廣泛、其思想讓人莫衷一是。
我的建議是:先解決你當下的問題開始,觀察你的身心。
解決了核心問題,沒看完佛經,依然是:「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